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叟宴:面子工程害死人

嘉庆真的想早点即位吗?也不尽然。

做傀儡皇帝其实还不如做太子,所以乾隆六十年老皇帝宣布退位禅让之时,颙琰就上书推辞:先是吹一通彩虹屁,把老爹夸得那是天上少有、人间绝无,然后谦虚地说自己“年齿尚少,阅事日浅”,难以担此大任。我蒙圣恩册立为太子,已经是天大的恩典,自当在东宫里勤谨奉上,晨昏定省不敢有丝毫怠慢。全天下都盼着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以使社稷永安,儿子我实在不敢即位,“伏祈敕停举行”。

这通彩虹屁,把乾隆拍得龙颜大悦:算你小子懂事!你就踏踏实实地即位吧,反正我也不让权。

乾隆退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开一次千叟宴。千叟宴始于康熙时期,康熙皇帝分别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及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举行了两次千叟宴。当时还是皇孙的弘历参加了康熙六十一年的千叟宴,那宏大的场面,给年仅十二岁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隆处处以爷爷康熙为榜样,康熙南巡,乾隆也南巡;康熙举行千叟宴,乾隆也举行千叟宴。而且乾隆处处都要以超过爷爷为标准,乾隆的历次南巡和千叟宴,规模都超过了康熙,当然,花费也超过了康熙。嘉庆元年这次千叟宴花了多少银子已经查无实据,但乾隆五十年(1785年)那次至少花了一百万两白银。若是没有和珅这个钱袋子顶着,乾隆还真玩不转。这次赶上太上皇归政禅让这种千年难遇的盛事,当然要举行一次盛况空前的千叟宴以纪之。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乾隆禅让,正月初四就举行了千叟宴,其规模远超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一方面,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给他留了一个很好的底子;另一方面,乾隆自己也确实有些才干。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时,国库存银达到了八千一百八十二万两,这一国库资产是整个古代王朝的顶峰,这个纪录直到清末被迫打开国门后才被打破。所以,乾隆五次普免天下钱粮是有底气的。

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主,有了钱就开始可劲地造。可以说,下江南、修圆明园、开千叟宴,都是人狂钱多惹的祸。当然,乾隆后期国库充盈,是另有原因的。其中,和珅开创的“议罪银”功不可没,这个后面慢慢说。

嘉庆元年时,大清国库存银尚有五千六百五十八万两,不算少,但是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年初乾隆驾崩时,国库仅剩一千九百万两。短短三年时间,国库存银锐减。花出去的钱,一部分用于平定白莲教,另一部分给老爷子撑面子,听个响了。嘉庆元年的这次千叟宴,就是一个巨大的销金窟。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皇帝请天下的长寿老人来参加的宴席。当年康熙皇帝六十大寿,自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排场隆重的万寿庆典。皇家请客,自然不能小家子气,于是规定:凡是年六十五岁以上的年长者,不论官民,均可按时到京城参加阳春园的聚宴。当时赴宴者有千余人,首开千叟宴之盛况。

乾隆标榜自己治下盛世无双,超过了圣祖,所以千叟宴的规模也要超过圣祖。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自亲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致仕官员、受封文武官阶之人,过六十者有三千余人。整个宫殿觥筹交错,熙熙攘攘,殿廊下布五十席,丹墀内二百四十四席,甬道左右一百二十四席,丹墀外左右三百八十二席,共计八百席之多。赴宴者中既有皇亲国戚、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花费高达白银一百万两以上。

而嘉庆元年的千叟宴,仅列名参席者就有三千零五十六人,列名邀赏者更是达到了五千人,规模比乾隆五十年那次更大,花费也只会更多。此次千叟宴规模之盛,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宴会一开始,刚即位的嘉庆就亲率三千零五十六名银须白发的耄耋老者,向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为太上皇祝寿。乾隆望着天下臣民,志得意满之心达到了极致。

皇帝请吃饭,放在古代,是够吹一辈子的事,更何况来了还有大大的赏赐——凡是参加宴会的老人,每人可得一把拐杖和一枚御赐的银制养老牌。养老牌从十两到三十两重不等,分发给从七十至九十岁的老人。每长五岁,凭养老牌可领的银子就上升一个档次,分别赏十两、十五两、二十两、二十五两、三十两。另有几名年龄特别大的,比如年逾九十的梁廷裕等人被赏了七品顶戴;百岁老人邱成龙和一百零六岁的老人熊国沛被赏了六品顶戴,乾隆还钦封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这待遇,够吹三辈子的!

乾隆年龄大了,这个心态就好像《红楼梦》里贾母的心态——自己的同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那是真的挺寂寞的,于是就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缓解一下老来的孤独。况且那年月人均寿命不长,高寿的老人被称为“人瑞”,是盛世的“活化石”,要像麒麟一般,当成祥瑞供着。《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就记有“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的话。

皇帝要排遣寂寞,那花费可海了去了。前面说了,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就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嘉庆元年的这次千叟宴规模更大,花费也只会更多。这都不叫“花钱如流水”了,而是“花钱如洪水”。乾隆自己挥霍无度,若没有和珅顶着,大清说不定早就关张了。

而且吧,真正来参宴的老人其实也挺受罪的。千叟宴还有一个名字——催命宴。你想啊,正月初四,正是最冷的时候,就在露天的场地(大殿里虽然有位置,但那是给亲王贝勒们预备的,平民百姓哪儿轮得上)摆宴。也就是和珅提了建议,吃火锅,大家伙这才有口热的吃。其余的,虽说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但端上来很快就凉透了。大冷天的吃冷饭菜,老头们的肠胃哪里受得了?更何况见皇帝,礼仪烦冗,要先三跪九叩;接着皇帝赐酒,大家叩头谢恩;后面皇子皇孙上来敬酒,又要跪地谢恩;来来回回折腾半天,一口饭都还没吃,先磕了几十个头。后面再吃冷饭冷菜,加上天气寒冷,往返路程颠簸,折腾来折腾去,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回去后,死了一大半!所以说,面子工程害死人,古今同理。只是后面的这些事儿,乾隆就不关心了。 kmUMLDvgnbgJQX5NVlpTlkla0Pi7F8u/cwHAz4xmOvrxylsMLa6yeHjJjsvRpe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