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脊柱,引起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椎体或椎间隙化脓性、破坏性病变,导致脊柱后凸畸形,甚至截瘫的感染性疾病。1779年,英国珀西瓦尔·波特(Percival Pott)首次系统记载了该病脊柱后凸畸形、截瘫等症状,所以脊柱结核又称为Pott病。在我国古代,脊柱结核被称为“龟背痰”“肾俞虚痰”等。

脊柱结核约占所有骨结核病的70%。既往认为儿童和青壮年是骨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但得益于我国近年来优生优育政策的落实、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儿童和青壮年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研究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全身抵抗力低下,免疫系统肃清结核杆菌的能力不足,目前老年人群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脊柱结核起病隐匿,潜伏期长,疾病进展缓慢,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脊柱结核的发病部位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骶椎和尾椎少见。脊柱结核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

全身症状

常见的全身症状为发热,多表现为低热(体温常低于38℃),午后多见,称为午后低热。上午人体基础代谢率低,结核杆菌产生的毒素被人体吸收较少,而午后人体代谢能力增强,被人体吸收的毒素就会增加,所以结核病患者的发热多从午后或傍晚开始。但也有少许结核病毒性反应较为严重者,可迅速发热至38.5~39℃。由于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脊柱结核患者多伴有形体消瘦、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盗汗乏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处于贫血、低蛋白状态。

疼痛

疼痛是脊柱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因疼痛到医院就诊。约85%的患者会出现颈、背、腰部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一方面是由局部病变释放炎症物质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骨质破坏,脊柱失稳导致的。疼痛可以是持续性钝痛、酸痛、隐痛,夜间明显。刚开始时疼痛程度较轻,之后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加重。如果病变部位只有一处,则疼痛部位较固定;如果多个部位出现病变,则脊柱多个部位出现疼痛。从某种意义来说,疼痛是人体对于损伤的预警,保持卧床休息可以缓解疼痛,避免脊柱失稳进一步加重。

活动受限

脊柱结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表现为颈、背、腰部僵硬,屈伸、旋转活动幅度减小。疾病初发时,多因疼痛导致肌肉痉挛性活动受限,这是一种保护性制动措施;随着病情发展、脓肿形成、骨质破坏,病变椎体间因脓肿压迫或力学失稳而出现活动受限;至疾病晚期,脊柱可因病灶椎体融合而出现活动度减弱,甚至完全僵直。

畸形

早期主要表现为脊柱生理曲度变直,多是由疼痛、肌肉紧张所导致的功能性畸形。到了中晚期,由于椎间盘、骨质破坏,椎体形态改变,表现为脊柱不同程度的骨性驼背畸形。有些患者因为椎体塌陷变扁,会表现为身高明显变矮。严格的卧床休息可以减缓骨质破坏的进程,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进展。

脓肿

脊柱结核会引起较多脓液,大量脓液积聚成脓肿。这些脓液还可以向身体其他部位流注,形成新的脓肿。比如上颈椎处的脓液能向下流到咽喉部,形成脓肿;胸椎处的脓液可向脊椎两旁流注,在腰背部形成脓肿。若出现腰椎脓肿,则可在腰部、臀部触及脓性肿块;若出现腰大肌的巨大脓肿,则可在腹部触及膨隆肿块。

窦道

窦道是结核病病灶与体表之间形成的一个通道。脊柱结核病灶的脓液、坏死组织向远处流注,通过窦道流出体外。由于胸、腰背部肌肉丰厚,结核病脓肿直接向外破溃的情况比较少见,只有在伤口感染、反复不愈合的患者身上可以看到。若是颈椎脓肿,容易从颈部软组织薄弱的地方破溃涌出。若是腰骶部脓肿,易在臀部、腹股沟、大腿中上段形成窦道。窦道时而愈合,时而破溃溢液,溢出的脓液中可能夹杂着破碎的死骨、干酪样或蛋花汤样坏死组织。

神经症状

脊柱椎体由于骨质破坏变扁,脊柱发生驼背畸形,或者结核病病灶内的脓液、坏死物质、增生组织向后挤压脊神经,从而引发不同的神经症状。颈椎病变可能引发四肢症状,胸椎病变可能引发胸壁症状,腰椎病变可能引发下肢症状。神经受损时初起症状不严重,多表现为痛觉过敏,触电样、网套样神经感觉异常。随着神经受损时间延长、程度加重,患者症状逐渐严重,如感觉减退,肌力减弱甚至消失。若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脊髓受压迫,则患者可出现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若骶神经受损,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应当尽早卧床休息,以免病情加重。 bITqLkvPVLtVyrMHrofj9UnNTMMYAfkV2COv14wHl7iKHHDbucjSNf9su4fl3cGl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