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前言

对于自然与人力共同塑造而成的物质环境,我们有着怎样的认识?我们又如何感知、构建和评价它?我们过去曾对环境抱有怎样的期待,而现在又有怎样的期待?经济、生活方式,还有自然禀赋本身,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环境态度和价值的?环境与世界观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以上是我想探索的一些问题。它们的内容很宽泛,但也并不是包罗万象的。像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这样的重要问题,全世界都在关注,但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之内。这里列举的主题——感知(perception)、态度和价值观——的第一目的是让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文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如果没有实现自我认识,就不可能提出长久有效的解决方案。人文问题,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社会的,都受到心理动机、价值观与态度的深刻影响,它们直接导向最终目的。生态环境运动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经分化出两个方向——一部分人致力于如何处理被老鼠污染的房子和水体这样的具体问题,而另一部分人则更富有理论性和科学性,试图理解维系自然世界的复杂驱动力。不过,双方都没有直接论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威胁的、恶劣到足以危害身体健康的环境,需要我们马上行动起来,而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似乎不应在讨论之列。站在科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立场来看,他们倾向于忽略人类的差异性与主观性,因为研究自然世界中各种事物相互联系已经相当复杂了。然而我们知道,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态度与信仰的问题即使是在应用研究当中都不能被排除,因为任何环境计量过程都需要对情感的因素进行测量;同时,该问题在理论研究当中也是不能排除的,因为事实上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主导者,所以需要对其行动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而不仅仅是在地图上标记出来。

目前还没有对环境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性研究。现有的研究工作专门化很强,视野也很窄。既然此研究领域的最终服务对象不同,那么所得出的结论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表达上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研究归于五个主要的种类:(1)人类如何感知和构建他们的世界。论及人类的普遍属性。(2)把环境感知和态度当作文化的一部分,或文化与环境互动的一部分来研究。可以从细节和整体框架出发来研究无文字居民和小型社区。(3)试图用访谈、问卷和心理测试等方法来抽象出环境态度和价值观。(4)把环境评价的变迁作为思想史或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分。(5)研究环境要素的意义和历史,例如城市、郊区、乡村和荒野。

这些研究在目标、方法、哲学基础、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千差万别,让人感到毫无头绪。对爱荷华州埃姆斯县的一个家庭主妇购物活动的细致分析和针对基督教徒对自然界的理解的大型调查,它们的共同点在哪里?研究普遍存在的色彩象征主义,或研究风景画的历史,其共同点又在哪里?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基于人们对其所在的物质环境的响应,即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他们为环境赋予的价值。这个答案听起来没什么说服力,因为它没有细致的例证。如果需要对这个领域做一个整体的研究,有人会怂恿我们从这些不同的枝节中精挑细选然后出一本合集。当新的、迫切的兴趣产生的时候,这样的合集就会充斥于市场,可我们不知道这些兴趣到底是什么,它们将把我们引向何方。草率地赶出这样的合集就像吃大杂烩,弄不好会消化不良。最好是能由一个人来把这个大杂烩拣选一番,得出一个统一的观点。由于为大家公认的、提纲挈领性的概念实在太少,所以这种努力几乎注定是会失败的。不过它还值得一试,因为如果不做,我们就不能发现这个领域在结构上的很多欠缺。乐观地说,众多知识之花在渊博的头脑里会结出硕果;相反的极端却是,不同的知识仅仅只是被机械地拼凑在了一起。就本书所立足的学术基础而言,说到最好,也还没能找到拼凑与整合之间的调和点。我希望它能够激励其他人来做得更好——哪怕只是因为有这个明显的不足。

我的工作没有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来统领,我所能做的只是用一套有限的概念来构建恋地情结的主题。我做的工作包括:(1)从不同层次来理解环境的感知和价值,包括种族、团体和个人。(2)把文化与环境、恋地情结与环境区分开来,以分析它们彼此对价值观形成的贡献。(3)简述欧洲17世纪出现的科学模型如何代替了中世纪的宇宙图景,从而反映人类思想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环境态度的影响。(4)以辩证的观点来检验把环境分为城市、郊区、乡村和荒野几个层次这样的做法。(5)区别不同类型的环境经验并描述其特征。

刚才我们还没谈到研究方法。在绝大多数论及环境和行为的出版物中都会出现关于研究步骤的技术性探讨。作为社会科学家我们有很多手段,可是面对最紧要的(而不是社会上最亟待解决的)那些问题时却经常束手无策,因为我们缺乏精妙的概念来统领它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即便是最简单的定理也可以推翻人们的常识;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常识笼罩在学术的权威之下,被反复地强化。因此,我们为达到目的所用的方法经常比结果本身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不过,系统化了的成果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因为它们让由常理发出的推论变得精确,而且它们经常能挑战甚至是推翻纯粹的主观判断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响应是一个活跃的研究前沿,对地理学家来说尤其是这样 。这类研究工作应该让我们基本上了解人们对自然事件的不确定性有怎样的反应。这项工作对环境心理学贡献颇多,对规划学也大有裨益。我十分遗憾地略去了灾害学的研究成果,不过它们对恋地情结并无直接的影响。出于相似的原因,我在第12章到第14章里对遭到破坏的环境这一问题浅尝辄止,因为我的重点在于论述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它们的本质。

感知(perception)、态度(attitude)、价值观(value)和世界观(world view)是本书的一些关键概念,它们的含义是有重叠的。每个词的意思在特定的上下文之中应该是明确的。这里预先给出一些定义:感知,既是对外界刺激在感觉上的反应,也是把特定现象主动而明确地镌刻在脑海中,而其他现象则被忽略或被排斥。绝大多数被我们感知到的事物对我们都是有价值的,或为了生存的需要,或提供某种从文化中衍生出的满足感。态度首先是个文化的范畴,是一个人与世界面对面的方式。它的稳定性比感知要强得多,也是从很长一个阶段的感知或者说经验中形成的。儿童可以感知,不过除了从生理上感受到的内容以外,他们的态度还没有成型。态度隐含着经验,以及对兴趣和价值的某种牢固的看法 。儿童生活在环境中,但它们刚刚拥有世界,还没形成世界观。世界观是概念化的经验,它一小部分是个性化的,更多的是社会化的。它是一个态度或信仰的系统。“系统”这个词说明这些态度和信仰是由结构联系起来的,尽管从客观的立场看这些联系似乎有些臆断的成分

恋地情结是人与地之间的情感纽带。恋地情结,作为概念来讲具有发散性,作为个体经验来讲又是生动而形象的,它是本书一以贯之的主题。 0xq+tM8LR/kt+OA9JhQdADrX3oSWzzieSDZ5gBTSA1f2n8gZWsASswFs5DYm4e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