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社会系统理论的范式转移

百年社会理论史,也可视为社会系统理论史,历经三个发展阶段、两次范式转移。 [1]

第一阶段为“封闭”系统论,将社会视为由部分(parts)构成的整体(whole)。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包含各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即社会的“结构”(structure)。三大经典社会理论家之一的涂尔干(Émile Durkheim),可以视为封闭系统论的代表人物。涂尔干认为,由于职业群体之间存在连带关系,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不会导致现代社会的分裂;他的契约研究则表明,契约的基础是非契约性的,契约的约束力来源不是个人意志,而是意志之外的社会结构。从涂尔干的研究可以看出,封闭范式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揭示了无法还原到部分的社会整体或者社会结构。

第二阶段为“开放”系统论,以系统/环境(system/environment)之分取代整体/部分之分。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较之封闭范式,开放范式是分析现代社会的更佳理论工具。首先,整体与部分同质,系统与环境异质,这使开放范式更适合描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其次,为了形成秩序,整体之内必须存在占据中心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特定部分,系统之间则互为平等的环境,这使开放范式更适合描述去中心化的现代社会;再次,部分不能解释整体的形成,而系统的内部再分化和子系统的形成,却可以解释为“系统/环境”之分“再进入”(re-entry)系统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化约(reduction)环境复杂性,这使开放范式更适合描述“复杂化”的现代社会;最后,系统与环境之间还存在输入/输出(input/output)关系,与整体决定部分不同,“输入决定输出”意味着,社会结构可以从外部加以计划、管理、控制、改革,这也使开放范式具备了批判和改造现代社会的潜力。

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即采用开放范式,阐述了社会、文化、人格、有机体四种系统互为环境的关系;其中文化系统居于核心,通过输入“价值共识”维持社会系统的结构稳定,从而确保社会系统输出适应(A)、目标达成(G)、整合(I)、潜在模式维持(L)四项功能,故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 卢曼前期亦采开放范式,但与帕森斯不同,他眼中的现代社会以“差异”而非“共识”为基础,以“动态”而非“静态”为特征。他的“功能—结构论”颠倒结构与功能的地位,一方面否认现代社会的秩序整合仍然依赖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引入功能等值(functional equivalent)原则,指出结构迥异的系统可以相互替代,执行相同功能,由此更加有力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高速变迁。

第三阶段即为后期卢曼首倡的“自创生”系统论,在“系统/环境”区分之外,引入了“同一/差异”的新区分。自创生范式强调,社会系统是高度复杂的历史机器,在“同一/差异”区分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能够通过回溯自己指认自己,并使自己区别于其他事物;因此在社会环境的“输入”与社会系统的“输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自创生范式以“三段论”扬弃了“封闭”与“开放”范式的对立:正题——系统在运作(operation)层面封闭,通过递回地(recursively)指涉既有要素和结构,实现“自我观察”“自我组织”和“自我再生产”; 反题——系统在认知(recognition)层面开放,借助既有要素和结构,感知来自环境的激扰(irritation);合题——开放立足于封闭,只有经由系统内部结构的“转译”,环境的变动才能激扰系统,使之理解并做出回应。一言以蔽之,系统是自主的(autonomous),但不是自足的(self-sufficiency)。 [2]

社会系统理论的范式转移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 封闭范式源于早期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即生命现象不可分解为物理化学过程,有机体作为整体对内部各种要素加以组织。开放范式来自动物生理学研究,后来逐渐成为跨学科的一般理论。但开放论者冯·博塔伦费(Ludwig von Bertalanffy)已经发现,系统拥有自我组织(self-organization)能力,不会完全跟随环境变动;热力学第二定律也从反面说明,如果系统不能建立内部复杂性、维持反熵,就会在与环境的交换过程中丧失能量,走向“热寂”;冯·佛斯特(Heinz von Foerster)等新控制论学者则揭示出,“被控制者”同时控制着“控制者”,系统的运作总是以内部既有状态作为新的起点,不受环境支配。在此基础上,智利生物学家马图拉纳(Humberto R.Maturana)和瓦雷拉(Fracisco J.Varela)提出了“自创生”系统论。二者的细胞学研究表明,细胞依靠递回、封闭的“自我指涉”运作建立内部复杂性,自主调节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二者的神经学研究则表明,神经系统通过自我关联到既有的神经活动网络“建构性地认知”外界图像,无法忠实呈现客观环境;系统与环境之间并无直接接触,只能以“共振”方式相互“感应”。运作封闭与认知开放,共同诠释了有机体的自创生属性。

[1] 参见Niklas Luhmann, Social Systems ,Jr. Johan Bednarz,Dirk Baecker(tran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11。

[2] 参见Niklas Luhmann, Social Systems ,Jr. Johan Bednarz,Dirk Baecker(tran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96-209。 xH8vZhuaZ6VvagcCERrr6XyT0CE7tXh26QgQuotwqNM935skWl3yL/liihiNk2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