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汉代坚昆历史

汉代文献有关坚昆的史料少且零散,因此,只能从匈奴的历史记载中管窥其历史的片段。依据零星的记载,可考其族名、居住地、经济等内容。在此略作梳理,以粗略厘清其历史脉络。

学术界对坚昆族名及汉文转写的研究,见于苏联巴托尔德所撰的《中亚突厥史十二讲》,列举了几位苏联学者的族名研究论文。 台湾学者陈庆隆博士也发表了《坚昆、黠戛斯与布鲁特》一文,论证了黠戛斯在不同时期的族名及语源等问题。

一、史册中的坚昆

公元前3世纪,匈奴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北方的游牧政权。冒顿单于扩张领土,鬲昆被匈奴征服而首现汉文史册。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载,冒顿“北服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犁之国” 。班固撰《汉书》时,《匈奴传》中匈奴早期历史基本沿袭了《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冒顿单于“北服浑窳、屈射、丁令、隔昆、薪犁之国” ,《汉书·匈奴传》以“隔昆”取代了“鬲昆”,实为同一族名的不同汉字译写。利用语文学构拟,可知“鬲昆”与“隔昆”两个族名的读音无二。鬲读音为“古核切·见麦开二” ,昆读音为“古浑切·见魂合一”。鬲昆,在汉代的音值可大体构拟复原为*kæk-kuən。古代汉语语音中“隔”与“鬲”字,同切同韵,可知“鬲”字的读音实与“隔”同,只是汉字的写法不同。 汉初“鬲昆”与“隔昆”同音值,因此,“鬲昆”与“隔昆”仍为同一古族。

西汉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匈奴郅支单于“北击乌揭,乌揭降。发其兵西破坚昆,北降丁令,并三国” 。坚昆之名始现史籍,坚昆作为该族的汉译称谓,亦被后世所沿用。如《三国志·魏略·西戎传》亦称作“坚昆”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坚昆酋长入朝,唐太宗以其地为唐朝的坚昆都督府。因此,初唐至唐武宗时期,也以“坚昆”相称。

考“坚昆”一名的首字“坚”字,如同“鬲”读作“隔”一样,只是两字的发音略微变化而已。坚昆可构拟为:坚“古贤切·见先开四”,昆“古浑切·见魂合一”,在汉代的音值可构拟为* kien-kuən 。可见“坚”(kien)与“鬲”(kæk)发音接近,因此,鬲昆、坚昆读音变化不大。两词首字母的读音,只是从汉代以-k为尾辅音的入声字,演化成以鼻音-n结尾的阳声字。“坚昆”汉语读音可构拟为*genkun,原蒙古语读法为*Qirghun。

唐人解释“坚昆”一名的寓意,有“坚者不朽之名,昆者有后之称”的说法。 而将汉译的“坚昆”一词,两字拆开分别解释的说法,实际上并不科学。台湾学者陈庆隆提出“坚昆”是该族族名的意译,而不是汉语的音译。认为“坚昆”一词,是由Kem(剑河)+Kun(匈奴)构成,是“剑河之匈奴”的意思,这种提法似乎也有些牵强。 首先,“坚昆”之名,始于汉代史册,但汉代文献并未出现“剑河”的相关信息。在叙述坚昆国的方位时,最准确的提法也只有坚昆在“匈奴北”,或“康居西北”等字样。其次,“坚昆”初现《史记》《汉书》等史册,只是作为匈奴扩张时被征服的对象,司马迁及班固都没有述及坚昆的具体地理方位。“剑河”作为地理概念,是唐朝人与坚昆人直接接触后,才被中原史官所认识。《新唐书·黠戛斯传》也仅仅提及坚昆“乃匈奴西鄙也”,意在明确坚昆的相对方位与匈奴有关。因此,“坚昆”即“剑河之匈奴”的说法,恐怕还需考证,有待商榷。

关于“坚昆”一名的转写问题,学界也曾有多种不同看法。由于Qïrqïz出现在鄂尔浑突厥文碑铭,所以对国外学者而言,其语源所出不一。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坚昆是黠戛斯的蒙古语单数写法及汉文转写。亦邻真、刘迎胜等国内学者也认可坚昆读法与古蒙古语有关。 加拿大学者蒲立本(E. G. Pulleyblank)发表的《柯尔克孜族称考》(The Name of the Kirghiz, 1990),认为9世纪以前的汉译族称应与蒙古语有关,并提出Qïqïr是坚昆、结骨的对音,而非译自Qïrqïz。 也有学者则主张黠戛斯族名与突厥语相关,美国突厥学家波佩(N. Poppe)在研究中发现“古阿尔泰语词汇常常附带一个不稳定的尾音-n”。这个尾音有时可释为复数语尾,相当于突厥语复数语尾-lar。所以,坚昆读作* kiæn-kuęn当是“结骨(读作* kiæt-ku∂t)”一名的复数形式。 与此相反,关于坚昆的突厥语单复数问题,法国学者巴赞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坚昆的单数译写是*Krïkun,结骨是坚昆的复数,早期的复数写法是*Kïrknt,较晚的复数形式就是Kïrkïz。 这两位学者从古突厥语语法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说。可见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在于找到与突厥文Qïrqïz对应的是哪个民族,以及如何拼读其族名,而非汉语意义上的读写。囿于语言学知识,在此尚无法判定孰是孰非。相对于其他学者的研究,岑仲勉依据汉语的语音演变规律。提出“坚昆”转译为“结骨”,是因为“隋唐间转收声-r、-z为收音-t,故译结骨”的说法。 从汉语语音学的角度,说明汉语的译音原则以及汉语译写的黠戛斯族名,与该词的单复数表达并没有多大关系。

南北朝至隋,《周书》与《北史》的《突厥传》,将坚昆族名汉译作“契骨”。构拟“契骨”一词可知,契“苦结切·溪屑开四”、骨“古忽切·见没合一”,契骨的音值可构拟为* k‘iet-kuət。《隋书》、《北史》的《铁勒传》,则译写为“纥骨”。还原“纥骨”的读音,可知,纥“下没切·匣没开一”,骨“古忽切·见没合一”,音值可构拟为* ɤət-kuət。考察契骨、纥骨两个族名的首字母的古音译写,可知,契,在古汉语中为多音字,分别读作qì、qiè、xiè等音,在此处应读qiè音。这两个族名,较之于汉时坚昆* kien-kuən的发音,都是以-t韵尾替代了-n辅音的韵尾,使其从收声字转为入声字。“纥骨”一词中“纥”字的声母,也由见母的k‘音转为匣母的ɤ音,虽然都是喉音,但是发音位置不同。因此,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汉语语音由上古音向中古音的转变时期,使该族名称出现了新的汉字写法。

二、汉魏南北朝时期坚昆的活动区域

公元前3世纪,冒顿单于向北扩张,征服了“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犁之国” ,将匈奴的北境推进至今贝加尔湖。鬲昆(即坚昆、黠戛斯)的地理位置,当位于匈奴之西北即今贝加尔湖北部。

殆至东汉,班固撰写《汉书·匈奴传》时,黠戛斯的地理方位比《史记》的记载稍显明确。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匈奴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不睦,呼韩邪单于南下附汉,郅支单于“因北击乌揭,乌揭降。发其兵西破坚昆,北降丁令,并三国。数遣兵击乌孙,常胜之。坚昆东去单于庭七千里,南去车师五千里,郅支留都之” 。《汉书·陈汤传》也记载“郅于由是遂西破呼偈、坚昆、丁令,兼三国而都之” 。乌揭即今新疆北部阿尔泰至斋桑泊一带,丁零在今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湖一带以西、以北,乌孙在今新疆伊犁以东。由此可知史籍所载坚昆与乌揭、丁零三族的相对位置。再由坚昆“东去单于庭七千里”,参考两汉历史地图,可大体判定西汉时期坚昆在匈奴的西北方向。

东汉时坚昆的地理位置,文献记载较前稍有补充。《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以呼得、乌孙、康居等三国为参照,列出了与坚昆的相对位置。据载“呼得国在葱岭北,乌孙西北,康居东北,胜兵万馀人,随畜牧,出好马,有貂。坚昆国在康居西北,胜兵三万人,随畜牧,亦多貂,有好马。丁令国在康居北,胜兵六万人,随畜牧,出名鼠皮,白昆子、青昆子皮。此上三国,坚昆中央,俱去匈奴单于庭安习水七千里,南去车师六国五千里,西南去康居界三千里,西去康居王治八千里” 。这里的呼得(乌揭)、坚昆、丁令三者的位置,显然是参考了《汉书·匈奴传》的记载。三国时期,丁令(零)已分为两部,其中一部分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令;而迁徙至今新疆阿尔泰山和塔城一带的一部分称西丁令,南与乌孙、车师相接,西南与康居为邻。结合汉代史料,此处所载的丁令当为已西迁的西丁令部。而史料对康居、坚昆国两国相对方位的记载,看似出现了相悖的描述:坚昆在康居的“西北”,而坚昆“西南”距康居边界三千里。实际上,并非文献记载两国相对方位出现了偏差错误,而是上述史料依据的坐标轴,并不是完全正南正北定向的缘故。对照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知,坚昆实际上在康居(疆域大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及锡尔河中下游,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的东北 。从坚昆往东南行七千里,即可到达安习水(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漠北匈奴单于庭。南行八千里能可抵车师国都(遗址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因此,两汉时期,坚昆地域大致在今贝加尔湖以西、鄂毕河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黠戛斯汉译族名为“契骨”。相关的汉文文献,虽然因袭了前朝的记载,但添加了以河流作为参照物的新史料。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祖先伊泥质师都生四男,其中一男“国于阿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 。至此,汉文文献出现了其活动地域的具体记载。

考阿辅水和剑水,即今叶尼塞河主要支流谦河的两个支流。其一是克姆契克河,另一条是距该河发源地不远的阿巴坎河。法国学者韩百诗认为,阿辅水是Abu一音的转写 ,此说法值得商榷。考《周书》对两河名称的记载,是采用了不同的转写方式:

(1)阿辅水,是今“阿巴坎河”一名的意写。寓意该河曲折蜿蜒,是汇入叶尼塞河的一个旁系支流。分析两字的读音、语意可知,阿“乌合切,今音ē,曲隅也”,意思是山或水的弯曲处;辅“扶雨切,今音fǔ,有辅佐、协助之意”,是指车轮外侧增缚的直木,用以增强车轮的承载力。古人依据此河的流向婉转曲折,选取“阿辅”两字表明其河水的特征。

(2)“剑水”一词的转写,与阿辅水的意写不同。“剑”,《广韵》作“居欠切”,拼读拟音当是*giam。广韵时代见母拟作g,剑字是闭口韵,韵尾是m。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唐宋以前,许多读g、k、h声母的字,在现代汉语中读成了j、q、x声母的字。据此可知,《周书》中的“剑水”当是隋唐时期剑河(突厥文Käm)的音写。“剑水”就是“剑河(Käm)”,唐代泛指今叶尼塞河地区,今专指其支流克姆契克河。

南北朝时期,契骨(黠戛斯)从两汉居地鄂毕河一带已逐步东迁至叶尼塞河流域,生活在克姆契克河与阿巴坎河之间。克姆契克河河谷卡伊–巴什岩壁铭文显示,直到唐代这里是黠戛斯汗国的统治中心。 Fpse8jZgosTFkbxkbtBAZx2/9yL4XDpUpx705eL6EzYdlMANA0CaA7Vm6lCk+t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