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归藏
沐小婧 |
|
本书由咪咕阅读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1860年9月,晨,大英博物馆。
排在大门口等着开馆的蜿蜒长队,浓雾笼罩之下如盘桓的巨蟒,看不到头。
“大清国还在奴才长、奴才短呢,他们就有了这么好的博物馆,还向民众开放。”身穿黑色羊呢大衣的男人憋闷地叹了口气,将帽檐压得极低,沿着街边角暗处走到博物馆的公示栏前,这才微微抬眼,露出了黑色的眼睛。
大门一侧的公示栏,上头密密麻麻写着这几日博物馆的重要事项。
“博物馆礼聘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自然哲学家10名,投入馆务。”
“收藏家理查德捐献600尊埃及文物、405本埃及古书籍,其中古书籍为埃及古代史、民族志等。”
“达尔文首版《物种起源》已复印,阅览室可借阅。”
此时,大清国的圆明园修得熠熠生辉,边挨打还有功夫嘲笑着欧洲人不洗澡。而彼时,欧洲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并有大学教学系统对其支撑和延续。
男人憋着气,目光落到到了这本达尔文这本生物学巨著的消息上。
下写:上午9点,围绕《物种起源》著作中的“生物进化论”的讨论会,邀请剑桥大学生物学、植物学相关科学家主持,潘尼兹馆长亲临,学子凭借邀请函可参与讨论,民众凭借读者卡可旁听。
“潘尼兹。”
男人似乎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从嘴里吐出着三个字的同时,从兜里掏出一块糖,连带包装纸一起,丢进了嘴里。
手摸了摸背着的藏在大衣底下的枪支,Lee—Enfield线膛步枪,11斤,沉得很。
比起现代武器,这不过是件恩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老古董,但在1860年,这就是本时代最为先进的杀人利器。下个月,英法联军就将背着这把崭新的枪破北京,沉闷入肉的米涅弹伴随着火帽击发,一枪打瓢一个大清国子民的脑袋,风光无限。
“第二次挨英法联军的打了,大清国还不长记性。”男人压了压帽檐,疾步走到大门口那几根罗马柱后头,隐匿到了阴影处。
今天,是英法侵华战争破北京、火烧圆明园发生前的1个月,也是他穿越过来的第30天,整整一个月的摸索足以让他明白不可能再回到现代,而中国屈辱的历史也不会被改变,只是既来到这乱世,总要做点什么,男人的眸子盯着长街一端,眉眼并不锐利,也无杀气,仿佛浓雾中的湖泊,无风、无景。
今天是个好日子。
浓雾弥漫,嘴里有糖。
宜入财、宜动土、宜杀人。
一阵风吹过,尘土扬了起来。
“呸,大门口的灰都这么大,这扩建真是没完没了。”
“没下雨就行,附近几条街的地面就没好过,坑坑洼洼的,一下雨那才叫难受。”
英国的九月份,很是寒凉,民众们紧了紧衣服,有一搭没一搭地埋怨了起来,只是虽埋怨,大家眉眼间却都是容忍和理解。
“打大清国,那群猪猡……听说进他们的皇城有数不胜数的稀世珍宝,是得扩建。”
“温莎城堡和荷里路德宫,还有所有的军事博物馆,都在扩。”
民众的议论被低头咀嚼着糖的男人听在耳里,他脸上依旧没有表情,手下意识的再一次摸了摸枪,大拇指和食指位置有一层薄茧,薄茧上覆着密密麻麻的新的血泡。
男人眼前浮现出历史书上的画面:破败的,被大火烧毁的圆明园,被掳走的文物,保守估计就有150万件。
“1500000件。”男人的脸阴影里低了下去,“光一个圆明园,便这么多,而此时的大英博物馆……”
虽然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此时的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并不多,但接下来就不一样了。
就是下个月,伴随着大清国收藏的历代珍宝被掳走,别说大英博物馆了,整个欧洲的博物馆、各宗教圣母院、皇家乃至私人收藏室,都将随之疯狂壮大,且世界闻名。
仅圆明园的文物,便能喂饱整个欧洲。
这边博物馆疯狂扩建,如此大的动作,大清国当真无人知晓吗?
“让让!”远处传来了马夫的声音,清脆。
马夫是个少年,也就十三四岁,很是清秀,马车刚停下便立刻跳了下来跪在地上,将瘦弱的身体拱成平的,如同凳子。
帘子掀开,穿着灰色长衫外披黑色马褂的男人抖了抖袖子,将长辫子尖尖捋到身后的布带子里头,这才探出头来,看了眼大门后,很自然地一脚踩到了跪着的少年背部,稳当落地。
右手咯吱窝下用手臂团兜着一个深色箱子,箱子雕龙盘桓,紫檀木的,看上去名贵得很。
“老爷,我去问问。”少年从地上爬起来后,飞速拢了拢黄色长衫,又朝着男人弯了弯腰,低眉顺眼的。
“多嘴。”老爷从齿缝里吐出这两个字。
黄衫少年立刻双手垂到腿侧,弓着腰往后退了几步,跟在身后。
“您好,鄙人姓章,由科登中尉引荐前来拜见潘尼兹馆长,这是拜帖,请您过目。”
章老爷亲自把帖子毕恭毕敬递到给守卫,方才对少年阴沉的脸此刻却绽放出讨好的笑容,英文虽有口音,但很是熟练。
老爷姓章,不远处藏匿在罗马柱的男人,如同蛰伏的兽终于等到了要猎杀的对象,将帽檐愈发压低,侧耳细听。
保卫斜着眼睛余光落到章老爷那梳得油光水亮的细长辫子上,挥了挥手仿佛闻到了恶臭:“猪猡,滚远点。”
章老爷堆着笑,身体忙后退半步,手伸得长长:“鄙人来献宝的,潘尼兹馆长安排鄙人今日来,说是清晨给留了时间,单独会面。”
说话的短暂间隙间,黄衫少年细瘦发黄的手从兜里掏出了一沓英镑,捧在手里弯腰递了进去。
保卫上下打量了下这少年,厚厚的英镑扇起来哗啦啦的,他塞入口袋后用下巴指了指章老爷咯吱窝下的箱子:“打开。”
“这……”章老爷显然没料到要检查箱子,目光忐忑地看了看一侧排队的民众:“这东西很是重要,按规矩来说……证件齐全的情况下……”
“规矩?”保卫觉得实在是滑稽,打断了他的话,噗嗤笑了起来,从兜里掏出烟斗点燃后,叼着。
吸了一口。
浓雾中,火星点点。
吐了出来。
烟,带着口臭喷到了章老爷的脸上。
章老爷的笑不敢落,堆起的褶子全是谄媚和讨好,而下一秒,枪,冰冷地抵住了老爷的咽喉。
“这就是规矩。”保卫笑道。
1860年的英国,不仅科技已经开始绽放,法制也日益完善,无故当众在街头尤其是大英博物馆这种地方打死一个人,是要被判刑的。
但猪猡,不算人。
来献宝又如何?那也不算人。
只听得噗通一声,章老爷立刻滑跪,速度快到仿佛练就的绝技,软若柳的腰肢跟那仿若无骨的膝盖让他的头在瞬间便能磕到尘里,手将箱子举过后脑,浑身抖如筛糠。
“是小的不对,小的不对,按您的规矩来,按您的规矩来。”章老爷说话间,他身后的黄衫少年也刹那跪到地上,额头抵地,身体如同老爷一般黏进了土里。
一旁巡逻的黑犬昂起头,疑惑看着这两人。
听人说过,这叫奴才样,这可是大清国的特色,民众们也好奇张望,得意哄笑了起来。
保卫笑得烟都抖得厉害,他用脚踩住章老爷的肩膀后,枪口一挑撂开箱子,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门卫,伴随着大英帝国百年征战,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从他眼皮子底下运过去的木乃伊都多到可以当柴烧,他漫不经心斜着身体用余光往里探了一眼。
就一眼。
脸上的肌肉僵住了,下意识的,头猛然往后一缩,手立刻拿远叼在嘴上的烟斗,远离箱子。
“这、这、这是什么?”保卫问完,没等章老爷回答,立刻朝着其他几名同伴招了招手:“嘿,过来!快来看!”
“档案。”章老爷谄媚的脸上露出了丝丝得意。
“哪儿的档案,你们大清国皇宫里头的吗?”几名保卫的脑袋挤在箱子上方,纷纷露出了惊愕的表情:“这太精美了。”
“圆明园档案。”章老爷的头都微微昂了起来。
不远处,躲在阴影处的男人停止了咀嚼,将帽檐压低朝着这边走了几步后,停下,侧耳,像蛰伏的兽,进入了猎杀姿态。
“圆明园陈设档里头的档案,请是最好的绣娘,用的是最好的娟绣,当然,材质对于内容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里头记录了什么,这……这……”老爷欲言又止。
“进去吧。”保卫不再多问,打开了小门,指了指东边;“去那边等着。”
顺着保卫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巍峨屹立在浓雾里的庞大建筑是指这两年才新建好的苍穹圆顶阅览室,光收藏的古书籍就有百万本之多。
“劳您的驾了,谢谢。”章老爷从地上爬了起来,哈着腰,说话间扭过头看向少年,刚刚还讨好的目光瞬间变得阴沉凶狠:“在此处候着,有屎也憋着,别乱走,否则打死你。”
咚……
不远处,钟声响起,距离博物馆开门只剩最后十分钟,排队的民众躁动了起来。
那猪猡章老爷刚彻底消失在浓雾中,蛰伏在一侧的男人走了过来,不声不响的。
“有枪!”伴随着保卫的惊叫,咔嚓两声,子弹便上了膛。
如今,港口停满了军舰和装备船,士兵们来来往往,而路上各种物质拖向港口,繁忙得很。士兵背着枪、贵族背着枪走来走去,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怎么会有猪猡背着枪。
整个队伍都惶恐不安往后退去。
枪口抵住了男人的头、咽喉、胸膛、腹部。
“嘿,别怕,伙计们。”男人双手摊开。
的确是大清国的,口音与刚刚那章老爷的英文类似,只是……
别怕?
被数把枪抵着,随时能被打成筛子的是他,难道是保卫吗?
不,保卫们。
面子挂不住,里子也不允许,为首的保卫脸色极差,枪口愈发用力地往后压他的头,厉声吼道:“哪来的狗娘养的?!你是谁!”
扣在扳手上的手,手背青筋暴起,若没有足够硬的身份,就蹦了他的脑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