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提出电磁悬浮原理。20世纪60年代起,以德国和日本为主要代表的国家开始进行磁浮交通技术的研究,并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率先实现高速磁浮和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商业化应用。由此,作为人类又一新型运输方式的磁浮交通诞生,磁浮交通由技术研究进入实用性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磁浮交通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科研人员数十载的不懈努力,攻克了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于2016年在长沙实现商业化运营。实践表明,中低速磁浮交通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选线灵活、绿色经济等特点,非常适合地形条件复杂、环境要求高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近年来,磁浮交通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长沙、北京、凤凰、清远等城市先后采用中低速磁浮交通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中低速磁浮交通已成为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之一,正日益受到关注。

为及时总结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的研制经验和技术成果,本书全面介绍了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技术特点、系统组成、试验验证及检修维护等内容,以推动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全书内容共分为13章,由佟来生、徐俊起等编写。其中,佟来生、胡伟、司恩、丁磊撰写第1、3章;徐俊起、高定刚、马志勋、孙友刚、韩鹏、胡轲珽、洪远卓、倪菲等撰写第2章;任敬东、王锴、王国锋、黄豪撰写第4章;贺白涛撰写第5章;郭庆升撰写第6章;高小波、胡杰撰写第7章;张文跃、朱跃欧、荣立军、吉文撰写第8章;张文会、廖志明、曹芬撰写第9、10章;张杨、黄众撰写第11章;易柯、成志刚、周汛、马丽英撰写第12章;罗华军、吴志会、姜宏伟撰写第13章。全书由佟来生和徐俊起进行统稿和修改,胡伟、胡轲珽参与校对工作。本书可供从事轨道交通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磁浮技术爱好者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始终得到刘友梅院士的指导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的支持。同济大学陈小鸿教授、林国斌教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彭奇彪、龙源、毛业军、段继超、李鹏飞、金希红、李冠军和罗显光等专家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指导和促进了本书的修正。在此,作者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佟来生 徐俊起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2024年3月 IhXI2UsfMTGwSTnyR6ern5gtAApJLtULQQnLbMKBI6sqW8NTsBquK9C67HQqwK0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