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妇科肿瘤筛查,女性一定要做的检查项目

提起肿瘤,很多人会“谈癌色变”。在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发病率位居前三,外阴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虽少见但恶性程度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肿瘤已经可以治愈,而治愈的关键就在于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因此,筛查对于妇科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的筛查项目有哪些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朋友要进行宫颈癌的定期筛查。

● 筛查项目
> 宫颈细胞学检查

包括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主要筛查方法。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即人们常说的“HPV”。目前国内外已将高危型HPV检测作为常规的宫颈癌筛查手段,可以与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

> 阴道镜检查

若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时,应进一步行高危型HPV检测;检测阳性者则应行阴道镜检查。

> 宫颈活组织检查

是确诊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除上述检查之外,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帮助评估病情。

● 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 21~29岁

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筛查1次。

> 30~65岁

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筛查1次;或采用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筛查1次。

> 筛查结束时间

>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者,从确诊时起,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而定。

> 特殊情况女性

(1)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无宫颈的女性),且在术前20年里未曾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原位癌或其他肿瘤的女性,不需要筛查。

(2)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按照上述年龄分层)的建议进行筛选(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项目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女性,我国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一般认为,对于有子宫的妇女,无孕激素对抗雌激素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虽然位居宫颈癌之后,但已呈明显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如果尽早发现,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可以长期存活。

● 筛查项目
> 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俗称“阴超”)可直接观察子宫的大小和宫腔形态,明确有无占位性病变,同时还能确定子宫内膜厚度、明确病症。不过,一般情况下TVS不适用于无性生活的女性。

> 经腹部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有无赘生物、肌层浸润情况等。

> 宫腔镜检查

可直视子宫内膜的病变,并对可疑部位进行活组织检查。

> 诊断性刮宫

是子宫内膜癌常用且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它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管腺癌,也可以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就是大家常听到的“MRI”检查,可较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大小、范围,以及肌层浸润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从而帮助较准确地估计肿瘤的分期。

● 筛查建议

不推荐对普通人群进行常规筛查。高风险人群,如林奇综合征患者及其亲属,在30~35岁后(或者在其患癌家属发病年龄前5~10岁时),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对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存在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如阴道超声检查时发现增殖期子宫内膜厚度> 11 mm(绝经后> 5 mm)或血管增多、子宫内膜不均质、透声差的宫腔积液等情况,则需要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卵巢癌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卵巢癌起病隐匿,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非特异,往往未能引起患者重视,出现症状时一般已到晚期。由于早期卵巢癌的临床表现不明显,通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来明确诊断。

● 筛查项目
>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识别肿瘤的大小、形态,同时也可以明确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可以很好地鉴别较大的卵巢肿瘤及腹腔积液,主要用于卵巢癌的初步筛查。

> 计算机体层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就是大家熟悉的“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盆腔的正常和异常解剖,对盆腔肿块的性质、定位和肿瘤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是卵巢癌重要的筛查方法之一。不过CT检查由于分辨率低、扫描层较厚及没有矢状位等原因,很难发现微小病灶(直径<5 mm的病灶),可能会导致漏诊。

> MRI检查

MRI可较清晰地显示卵巢癌的病灶大小、范围,以及肌层浸润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从而有助于较准确地估计肿瘤的分期。因此,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应用MRI进行术前评估。

> 肿瘤标志物

包括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等。肿瘤标志物对于筛查卵巢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低,通常只用于辅助诊断。

> 细胞学检查

可通过腹腔积液、腹腔冲洗液和胸腔积液寻找肿瘤细胞。

● 筛查建议

目前,卵巢癌尚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广泛使用的仍然是经阴道超声及肿瘤标志物(CA125+HE4)的多模式筛查,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有限。女性朋友应重视卵巢癌的家族史及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腹胀、腹围增加等,特别是当这些症状为新发或经常出现时,应及时进一步检查。有条件的女性建议进行 BRCA 基因筛查。

外阴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外阴癌是一种少见的妇科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4%~5%,主要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外阴癌虽然因长于体表而容易在早期被发现,但治疗却常被延误。外阴癌早期可无症状,但也可出现外阴部结节和肿块,同时伴有外阴疼痛、瘙痒。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外阴溃疡,且经久不愈。

● 筛查项目
> 体格检查

外阴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就是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来确定患者外阴部位肿块的大小及具体位置,并会检查外阴皮肤是否出现增厚和色素沉着等情况,也会通过触摸全身浅表淋巴结来确定是否出现了肿瘤转移。

> 妇科检查

外阴癌病灶位于大阴唇的最为多见,其次是小阴唇、阴蒂、会阴、尿道口、肛门周围等。妇科检查应明确外阴肿物或病变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色素改变情况、形态(丘疹或斑块、结节、菜花、溃疡等)、皮下浸润的深度、距外阴中线的距离等,以及肿瘤是否累及尿道(口)、阴道、肛门和直肠,并检查外阴皮肤有无增厚、色素改变及溃疡情况。

>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外阴癌的金标准。对有多年外阴瘙痒史并伴有外阴白斑或经久不愈的糜烂、外阴结节、乳头状瘤、尖锐湿疣及溃疡等可疑病变者,应及时取活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在阴道镜下行病变部位活组织检查。

> 血液检查

治疗前应进行血、尿、粪常规检查,此外,还需检查肝、肾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如鳞癌需检查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腺癌需检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

> 影像学检查

常规行胸部X线/CT检查排除肿瘤肺转移;晚期肿瘤需行外阴、腹股沟区和盆腔增强CT、MRI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等影像学检查。

> 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

外阴HPV阴性者多为单一病灶或为大、小阴唇表面溃疡,HPV阳性者常为多点病灶或同时存在宫颈肿瘤。HPV阳性者需进行宫颈HPV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发现宫颈、阴道同时存在的病灶。

> 超声指引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

该检查是诊断肿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可达77%~93%。

> 其他检查

对于晚期外阴癌患者,应行膀胱镜和(或)直肠镜检查,了解尿道、膀胱和直肠黏膜侵犯情况。

● 筛查建议

目前并没有针对外阴癌的特别筛查方法,降低其发生率的最有效方法是及时治疗与其发生、发展相关的外阴癌前病变。外阴癌患者可以无症状或表现为瘙痒、阴道流血、触及肿块或疼痛。因此,任何可疑的外阴病变都必须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排除浸润癌。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恶性肿瘤,容易出现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很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主要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简称“绒癌”),若能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治愈率可超过90%。

● 筛查项目
>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者乳房增大,乳头、乳晕、外阴、阴道及宫颈颜色加深,有的患者有乳汁分泌。在双合诊检查时,可能发现患者子宫出现不均匀的增大,生殖道变软。如果患者出现肿瘤阴道转移,则可能在阴道前壁及穹隆看到紫蓝色结节。一旦出现了脑转移,若发生脑疝,患者瞳孔会出现异常增大。

>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水平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对于葡萄胎后滋养细胞肿瘤,凡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任何一项且排除妊娠物残留或再次妊娠,即可诊断:① HCG测定4次(即月经第1、7、14、21日)高水平呈平台状态(±10%),并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② HCG测定3次(即月经第1、7、14日)上升(> 10%),并至少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

非葡萄胎后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标准:足月产、流产和异位妊娠后,HCG多在4周左右转为阴性;若超过4周血清HCG仍持续高水平,或一度下降后又上升,在除外妊娠物残留或再次妊娠后可诊断。

> 超声检查

是诊断子宫原发病灶最常用的方法。在声像图上,子宫可正常大小或不同程度增大,肌层内可见高回声团块,边界清但无包膜;或肌层内有回声不均区域或团块,边界不清且无包膜;也可表现为整个子宫呈弥漫性增强回声,内部伴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和低阻力型血流频谱。

> 影像学检查

行胸部、头颅X线和CT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有转移。

> 组织学诊断

在子宫肌层内或子宫外转移灶中,若见到绒毛或退化的绒毛阴影,则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若仅见成片滋养细胞浸润及坏死、出血,未见绒毛结构者,则诊断为绒毛膜癌。若原发灶和转移灶诊断不一致,只要在任一组织切片中见到绒毛结构,均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组织学证据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不是必需的,但有组织学证据时,应以组织学诊断为准。

● 筛查建议

葡萄胎清宫后,或异位妊娠、流产、足月生产后、剖宫产后,如果出现异常的阴道流血,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女性患者该选择什么样的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的目的是筛查常见肿瘤,如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具体选择什么项目,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年龄、家族史等,进行个性化选择。另外,还要注意定期体检。

(1)45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腹部CT。

(2)婚后或有性行为的女性,建议定期行HPV和TCT检查;若结果皆为阴性,每隔3年再复查一次。

(3)超过35岁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

(4)如果有乙型肝炎史,建议每隔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血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检查,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总结

总的来说,对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这三大妇科肿瘤,筛查策略并不相同。

★宫颈癌病因明确,筛查方法较为简便,筛查策略不断改进。宫颈癌筛查能明确降低病死率,一般采取普查方式。

★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患者突出特点是通常有异常阴道出血的症状。因此,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重点是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尤其是发生异常阴道出血的人群。

★卵巢癌无特异症状,且无特异性筛查方法,因此筛查效率较低。卵巢癌的筛查重点是关注有卵巢癌高危风险因素的人群。 LfzhNup9zJE7Ir56E1GxRpEFMNtdeB0LZ03LrJViNFviOMfGu2M2a/Ok6o0wKv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