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痛,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家常便饭。其实通常所说的“肚子痛”是一种广泛的概念,它不是一种疾病名称,而只是一种症状。但是,你知道女性下腹痛背后所隐藏的危机吗?对于女性,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最让女性关心的,也最容易被腹痛所蒙蔽的,正是女性的最大劲敌——妇科肿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引起女性下腹痛的可能的妇科原因,避免被腹痛的表象所迷惑。
在月经前后或经期中发生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称为痛经。表现为小腹胀痛、腰酸,或合并有头痛、乏力、头晕、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等。
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主要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如果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如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它常发生在30~40岁的女性。痛经疼痛剧烈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冷、恶心、呕吐,甚至可能有晕厥、虚脱。所以,长期痛经不可忽视,特别对于育龄女性,小小的痛经也许会影响到生育。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和发育。最常见的异位着床部位为输卵管(占95%以上),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卵巢、宫颈、腹腔等部位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患者会突然感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便意感、下坠感,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和休克。患者一般还有6~8周停经和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史。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病因有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管腔部分粘连或狭窄、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受精卵游走、宫内节育器下移或位置变动导致避孕失败等。
女性朋友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发生盆腔感染。如果发生盆腔感染,一定要积极、彻底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应定期检查。若有停经史,伴有阴道流血、下腹部隐痛者,不能乱服止血药,应及时就医。
急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急性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经期卫生不良、经期性交、盆腔其他器官发生炎症,或原有慢性盆腔炎而近期身体抵抗力有所下降,均可能造成急性盆腔炎的发作。
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如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如膀胱刺激症状和直肠刺激症状,可呈持续性。临床上急性盆腔炎常用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一般选择口服抗生素,比如头孢类的,并且要定期随访;对病情比较重的患者,需要住院积极治疗。
排卵期腹痛是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相当于排卵时)发生的下腹痛,一般1~2天后会自行停止。排卵期腹痛表现为在月经干净以后半个月左右出现的腹痛,一般为隐痛或胀痛,时间较短。因女性两侧卵巢多轮换排卵,故排卵期腹痛在两侧下腹部可轮流发生,有时伴有出血。
排卵期腹痛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女性月经来潮后,卵巢每月有一个成熟的卵子排出。排卵时,由于卵巢表面的纤维组织破裂,小血管和神经受损而产生疼痛。此外,排卵时卵细胞里有少量液体自行溢出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后也会引起腹痛。约20%的排卵期腹痛女性可同时发生排卵期出血,但出血量不多,持续时间短。因此,女性朋友不必为此惊慌、担忧,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卵期腹痛症状会逐渐减轻。
具有生长能力及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月经失调、不孕、发烧、性交痛和急性腹痛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
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细胞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由此引发疼痛。痛经随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加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多为25~49岁,与初潮年龄相关。初潮年龄小,经血逆流早,内膜种植机会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所以应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
实际上,下腹痛并不是妇科肿瘤的常见症状,有些子宫肌瘤患者可以有经期腹痛。如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或破裂,可出现剧烈疼痛,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患侧有压痛、能触及明显包块。
子宫或卵巢等妇科肿瘤,早期多无下腹部疼痛。但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很快就能出现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当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与盆腔其他组织发生粘连或压迫神经时,可引起持续剧烈腹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当发生肿瘤广泛种植时,则腹痛可波及整个下腹部。
下腹痛是女性常见的症状,多由妇科疾病引起,因此要根据下腹部疼痛的性质、特点等综合考虑。女性朋友出现下腹部疼痛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一步做妇科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全身体格检查等,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切莫疏忽大意或拖延,以防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