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章勤诊治不孕不育心得

一、再生育人群助孕经验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妇女的再生育需求持续攀升,但由于年龄相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输卵管炎性疾病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等原因导致了该人群自然妊娠率的下降、自然流产率与生育风险的提高。再生育人群的生殖问题也成为目前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

再生育人群区别于简单的生育第二胎人群,也区别于高龄孕妇人群。因再生育人群暂时还没有明确定义,故而本文所指是针对≥35岁,已生育,特别是已放弃生育妇女重新规划妊娠者。

(一)病因病机

《内经》有言:“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女子五七,恰好相对于如今高龄妇女≥35岁的概念。“五七”可以说是女性生育能力开始走下坡路的“分水岭”。

再生育人群不孕问题可归属于中医中“断绪”等范畴。因“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故其衰也,自阳明始”,故而女性在35岁之后,首先会出现“阳明脉衰”的表现。而阳明胃气为冲脉之本,当阳明化源失司,则冲任气血不足。另一方面,阳明属胃为后天精气生化之源,后天之精不能充养先天,则肾精亏虚,天癸乏源。因此再生育人群多以冲任气血不足,肾精亏虚为主要病因病机。

且“女子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景岳全书》),若冲任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天癸乏源,胞脉失养,亦致“胎孕难成”。又因维系胞胎之肾气亏虚,使得胎孕既成难系。

(二)再生育人群之助孕经验

1.卵巢因素 再生育人群由于年龄及其他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卵巢功能与卵子质量都有所下降,西医称之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者其卵巢对促性腺激素不能正常反馈调节,获得成熟卵泡数减少,或无成熟卵泡发育,或获得卵子的质量较差。临床可表现为月经量少、月经周期紊乱、闭经、生殖能力下降等。

章勤认为,此病以肾精亏虚、癸水不足为基本病机。肾藏精,主生殖。肾中所藏之精气,其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认为:“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积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故天癸为肾之阴精。且“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其中所描述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与现代医学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类似的作用。故而女子卵巢的功能与肾精密切相关。若肾精肾气亏损,天癸失养,冲任气血不足则难以“月事以时下”,继而难以“有子”,多易发为此病。

章勤治疗该病以补肾填精为大法,佐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等法以治疗兼证。同时,章勤组方遵从“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在滋肾养阴药中佐以补肾助阳药。多以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覆盆子平补肾阴肾阳,质润而不腻,助肾阳亦能补益精血。再合葛根、石斛、天冬、玉竹滋养肾阴,以增固阴清热之力。在把握补肾大法时,不忘顺应月经周期阴阳动静变化的规律分时治疗。经后期血海空虚,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且提高卵子质量是此期首要目的,故多重用覆盆子、桑椹两味,其甘酸收涩之性能收敛耗散之阴气,生精以益五脏之阴。经间期为阴盛阳动之际,中药方中多增加疏肝理气之品以促排卵,如五灵脂、荆芥、皂角刺等。因胞胎系于肾,该人群在孕后仍需鼓舞脾肾,加以安胎,以收全效。

2.输卵管因素 再生育人群由于既往无生育计划,故大多有流产史,因而邪毒易乘虚内侵,客于胞宫阻滞冲任;或在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阻滞冲任,蕴结胞宫胞脉。湿、热、毒邪反复进退,耗伤气血,缠绵不愈,皆可导致输卵管性阻塞、输卵管积水等盆腔炎性疾病。邪气蕴结胞宫,阻滞冲任,冲任气血不畅,胞脉胞络滞涩,地道不通,两精不能相搏,故而不孕。

章勤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正虚邪侵,以瘀、滞、湿、热之邪阻络为主。其主要涉及肝经,且与心、脾、肾三者关系密不可分。治疗时多注重分其缓急之时,同时不忘调经以助孕。急性发作期,以瘀热毒邪阻滞为主,方中多以红藤、马齿苋、败酱草、牡丹皮、失笑散、乳香、没药、柴胡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理气止痛。并以炒白术、茯苓、怀山药等品兼顾脾胃。慢性迁延期,往往伴有阴阳气血亏虚等证,此时章勤多以黄芪建中汤加减化裁鼓舞正气,温阳健脾利湿,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再合以解毒化瘀通络之品。方中黄芪、当归鼓舞气血,桂枝、小茴香行温通之意,茯苓皮健脾化湿,路路通、马齿苋、红藤、苦参、荔枝核解毒化瘀通络。服药同时配合外治之灌肠疗法,多收效显著。

3.子宫因素

(1)子宫内膜容受性:因既往的生育政策,再生育人群妇女在首次分娩后往往有多次流产史,炎症和损伤破坏了内膜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内膜过薄、对雌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反应降低,宫壁组织瘢痕粘连愈合、宫腔变形、狭窄和闭锁等问题,导致再生育困难,即“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其中宫腔粘连(IUA)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关系最为密切。故而,宫腔粘连成为再生育人群备孕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传统医学中,宫腔粘连相当于“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因屡孕屡堕,金刃刀伤,致奇经受伤,冲任虚衰。且“胞络者,系于肾”,胞络受金刃之伤,亦可致肾精亏损。胞络受损,冲任虚衰,使瘀血内生,阻滞冲任、胞脉,继而胎孕难成。故而,章勤认为该病多以奇经损伤,肾虚血瘀论治。在治疗中以补肾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药用河车四物汤加减化裁以补血活血,佐以山茱萸、肉苁蓉、菟丝子、龟甲等品滋补肝肾,再合以鸡血藤、赤芍、丹参、生蒲黄等以化瘀活血。同时注重月经周期之阴阳消长调理助孕。且宫腔粘连患者受孕后多数人会有少量阴道漏红,在补肾止血的基础上,多加用血肉有情之品以填补奇经。

(2)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子宫切口瘢痕憩室(CSD)是指先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由于子宫位置、缝合技术、感染等原因致愈合缺陷,在切口处形成一个与宫腔相通的憩室(或称为凹陷、假腔),一般见于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的妇女。一孩政策所致的高剖宫产率,使CSD在再生育人群中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经期延长,或伴有慢性下腹痛、经期腹痛等,给再生育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目前西医的激素疗法以及手术效果多差强人意。针对该病,章勤根据月经周期采用中医药二步疗法。即第一步以“化瘀”为主,月经第1~第5日活血化瘀、清热疏肝。多以加味失笑散加减化裁,方中五灵脂、蒲黄、炒当归、赤芍、制香附、郁金、花蕊石、茜草、艾叶、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理气疏肝,再佐以臭椿皮、重楼、红藤等清热之品。多药合用以清解宫腔内热瘀之邪,因势利导,使经行得畅。第二步以“止漏”为要,月经第6~第12日用药以固经止血,益气生肌,予固冲汤加减化裁,再合以白及、蒲黄炭、大黄炭、金银花炭、女贞子、墨旱莲、当归炭、仙鹤草等止血收敛之品,以达收敛假腔、固经止漏之效。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除引起经期延长外,另一个再生育的风险是子宫瘢痕妊娠(CSP)。孕妇一旦发生子宫瘢痕妊娠,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子宫出血、子宫破裂,严重者甚至会摘除子宫,危及生命。章勤对再生育的剖宫产孕妇,要求其在孕早期必须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其孕囊与瘢痕的距离,尤其是反复见红的患者,特别需要排除子宫瘢痕妊娠,若早期妊娠时即已发现CSP者,果断采用人工流产术下胎以益母,切忌盲目保胎。

(三)医案实录

案1 蒋某,女,35岁。

初诊(2016 年3 月11 日) 主诉:月经周期缩短1年余,剖宫产后未避孕1年未再孕。

现病史:患者备孕二胎,近年月经周期逐月提前,末次月经2016年3月7日,经量中偏少,淋漓未净。婚育史:已婚,1-0-1-1(剖宫产)。刻下:夜寐欠宁,腰酸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经期暂缓。辅助检查:曾于月经第3日检测生殖激素:FSH 20.82 IU/L,AMH 0.17 ng/mL,甲状腺功能正常。中医诊断:不孕症、月经先期(肝肾阴虚证)。西医诊断:女性不孕、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治拟补肾填精,养血固冲。处方:

当归15 g,川芎10 g,炒白芍10 g,制香附10 g,郁金10 g,淫羊藿15 g,肉苁蓉10 g,菟丝子20 g,怀牛膝10 g,覆盆子15 g,黄精20 g,葛根30 g,天冬12 g,绿萼梅6 g,首乌藤15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6 年3 月18 日) 已近排卵期,自述少腹偶有胀痛,舌脉如前,再宗前意出入。处方:

上方去怀牛膝、天冬、首乌藤,加柏子仁10 g、路路通10 g、荆芥6 g、五灵脂6 g。12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16 年4 15 日) 末次月经2016年4月3日,经量适中,7日净,舌质红,苔薄白。月经第3日复查生殖激素:FSH 6.58 IU/L,较前下降。后如此调理3个月,于2016年7月告孕,经超声检查为宫内孕。

】 该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述近年来经水均先期而行,自觉夜寐欠宁,偶感烦热,且见舌质红脉细,其皆为肝肾阴虚之象。初诊之时正值经行之后血海空虚之际,此期培育卵泡为主要目的。章教授方用四物汤活血补血为基础,黄精、覆盆子、淫羊藿、肉苁蓉等补肾填精,合以葛根、天冬滋补肾阴,以达固阴清热之效,同时配合理气健脾之法以鼓舞后天之气,养血安冲,故佐以炒白术、茯苓。二诊正值经间期氤氲之时,故方中增荆芥、路路通、五灵脂等活血疏肝以使卵泡顺利排出。三诊时再测得FSH有所下降,夜寐转安,肝肾阴虚之象已有好转,故以初诊方去一味首乌藤继续调理。后3个月仍循卵泡期补肾填精以促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排卵期疏肝理气以促排卵之周期疗法分时调理,终获疗效。

案2 陆某,女,36岁。

初诊(2016 年3 月18 日) 主诉:剖宫产后经期延长2年,未避孕1年未再孕。

现病史:剖宫产前经期5~6日,周期正常,剖宫产后6个月(2014年4月)转经,每次行经半月有余,初始量中等2日,此后呈暗红色阴道分泌物,15~18日始净,周期正常。曾因“经期延长”口服避孕药治疗,停药后经期延长症状未改善。备孕二胎1年余未成功。末次月经2016年3月10日。刻下:月经第8日仍淋漓未净,舌淡苔白,脉细。婚育史:已婚,1-0-0-1,备孕二胎,2013年10月剖宫产一女,产后恢复尚可。妇科检查:出血暂缓。辅助检查:月经第3日测生殖激素水平正常,B超检查提示子宫瘢痕憩室。中医诊断:不孕症、经期延长(气虚证)。西医诊断:女性不孕,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因正处月经第8日仍未净,故治拟益气养阴,收敛止血。处方:

当归炭10 g,炒白芍10 g,黄芪15 g,制香附10 g,郁金10 g,淫羊藿15 g,肉苁蓉10 g,菟丝子20 g,柏子仁10 g,制狗脊12 g,墨旱莲12 g,女贞子12 g,海螵蛸12 g,煅牡蛎20 g,茜草炭6 g,臭椿皮15 g,金银花炭10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6 年3 月25 日) 自述服药3日后出血已止。

三诊(2016 年4 8 日) 月经将至,自述乳房微胀,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拟活血化瘀,清热疏肝。处方:

五灵脂10 g,蒲黄10 g(包煎),炒当归15 g,赤芍10 g,制香附10 g,郁金10 g,川续断10 g,茜草10 g,益母草30 g,花蕊石15 g,臭椿皮10 g,重楼10 g,红藤10 g,艾叶3 g,泽兰10 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2016 年4 22 日) 自述月经周期仍有延长,但较前好转。反复调理3个月,经期7~8日净,嘱其可于排卵期行卵泡监测并试孕。

2016年12月8日测的尿妊娠试验阳性,后经B超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孕38+2周顺产一子。

】 目前西医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多采用激素疗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多差强人意,章勤多根据月经周期采用中医药二步疗法,该患者初诊时为月经第8日,月经仍淋漓未净,故而第一步以“止漏”为要,即在月经第6~第12日用药以固经止血、益气生肌之法,方予固冲汤加减化裁,再合以金银花炭、女贞子、墨旱莲、当归炭、仙鹤草等止血收敛之品,以达收敛假腔、固经止漏之效。患者三诊时为经水将来之际,即第二步疗法以“化瘀”为主,月经第1~第5日活血化瘀,清热疏肝,以加味失笑散加减化裁,方中五灵脂、蒲黄、炒当归、赤芍、制香附、郁金、花蕊石、茜草、艾叶、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理气疏肝,再佐以臭椿皮、重楼、红藤等清热之品,多药合用以清解宫腔内热瘀之邪,因势利导,使经行得畅。经期延长得治则有孕之日指日可待。同时,章勤对再生育的剖宫产孕妇,要求其在孕早期必须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其孕囊与瘢痕的距离,以防子宫瘢痕妊娠。

案3 项某,女,35岁。

初诊(2016 年5 月21 日) 主诉:未避孕未再孕1年余。

现病史:2014年7月试孕至今未孕。平素月经周期准,末次月经2016年4月28日,来潮量中等,色暗有血块,轻度痛经。婚育史:已婚,1-0-1-1,2007年顺产1子,2008年因计划外妊娠行人流术。既往史:患者否认心、脑、肾、肺等重大器官疾病史。刻下:自觉神疲乏力,偶有腹胀,寐安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性可,子宫及附件压痛(-)。辅助检查:2016年4月生殖激素检查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2016年4月输卵管造影提示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右侧输卵管未见显影。中医诊断:不孕症(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输卵管起因继发不孕。治法:益气健脾,化瘀通络。处方:

当归、淫羊藿、山药、马齿苋、鸡血藤各15 g,胡芦巴、炒白芍、川芎、制香附、郁金、肉苁蓉、凌霄花、荔枝核各10 g,红藤20 g,木香、月季花各9 g,红花、陈皮各6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6 年6 4 日) 末次月经2016年5月27日,少腹左侧隐隐不适,大便溏薄,苔薄白,脉细。处方:

当归、黄芪各15 g,炒白芍、柏子仁、郁金、制香附、鹿角片、路路通、胡芦巴、石见穿、皂角刺、石楠叶、炒川楝子各10 g,绿萼梅、陈皮各5 g,荆芥、桂枝、五灵脂各6 g,紫石英20 g。

12剂,水煎服,每日1剂。

后循此周期规律分时调理半年余,嘱其月经中期监测卵泡并可试孕。于2017年3月23日告孕,后各项指标均正常,顺利分娩一女婴。

】 再生育人群由于既往无生育计划,故大多有流产史,因而邪毒易乘虚内侵,客于胞宫阻滞冲任;或在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阻滞冲任蕴结胞宫胞脉。湿、热、毒邪反复进退,耗伤气血,缠绵不愈,皆可导致输卵管性阻塞、输卵管积水等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患者自述经来色暗有血块,常自觉乏力,且望诊可见舌质暗有瘀斑,四诊合参可诊断为气虚血瘀之证。初诊之际正逢经水将来之时,且患者在该月行输卵管造影术,故章勤在此时以何氏红藤汤加减,用药力求因势利导,清源以祛邪。方中胡芦巴、荔枝核行温通之意,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红藤、马齿苋清热解毒;月季花、凌霄花、鸡血藤、红花活血祛瘀,使经行得畅;同时,不忘兼顾脾胃,添以木香、山药理气健脾。二诊为经行之后卵泡期,此时以黄芪建中汤化裁培补元气以扶正,再合鹿角片、胡芦巴、路路通、石见穿、皂角刺等品增温通之力,因患者自觉少腹隐痛,少腹属肝,故而增一味炒川楝子以引肝经泄肝气,行气止痛。后半年仍循经前期因势利导以清源祛邪,经后期扶正培元以温通畅络之规律周期调理,以收疗效。

二、薄型子宫内膜人群助孕经验

子宫内膜厚度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预测胚胎植入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过薄或过厚均影响临床妊娠成功率。相较于子宫内膜过厚,薄型子宫内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更加值得关注。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妊娠策略也成了如今临床医生的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多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其临床妊娠成功率偏低,但对薄型子宫内膜定义的阈值尚无统一的界定。最常使用的参照标准主要依据B超检测标准: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晚卵泡期或促排卵后6~8日或注射用HCG或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孕激素使用日<7~8 mm。在临床上其多表现为月经量过少,可致反复流产或不孕,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病因病机

1.局部因素 薄型子宫内膜形成的局部因素包括由于宫腔操作及各种宫腔内感染、肿瘤等导致的子宫内膜直接损伤、感染、粘连或缺失等。内膜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对雌激素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降低,引起内膜过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继而引发不孕。其中宫腔粘连(IUA)是薄型子宫内膜的一个重要局部病因。章勤在接诊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时,首先必筛查其病因,多通过宫腔三维超声等辅助检查综合临床表现评估其宫腔内环境,是否存在宫腔粘连等局部因素。

在中医学中,宫腔粘连或其他局部因素导致的薄型子宫内膜相当于“月经过少”“闭经”等范畴。一者因金刃刀伤致奇经受损,冲任虚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受伤,蓄藏之气血输送至胞宫受阻,胞宫失养。二者因“胞络者,系于肾”,胞络受金刃之损,亦可致肾失其所藏,肾精亏虚,精水无从滋养胞宫。三者胞络受损,血行瘀滞,冲任虚衰,行血无力,使得瘀血内生,阻滞胞脉、冲任,而致胞宫润养失常。三者合之,肾虚血瘀、冲任气血虚衰,胞宫失之濡养,继而胎孕难成。

故而,针对局部因素导致的薄型子宫内膜,章勤多以奇经损伤、肾虚血瘀论治,以补肾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章勤用方多以河车四物汤为底加减化裁,佐以肉苁蓉、菟丝子、制何首乌、黄精、覆盆子滋补肝肾,同时以龟甲等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使内膜得以修复与增长。再配合鸡血藤、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寓补于攻,通其瘀滞,使瘀血得化,新血得生,气血调畅,胞宫得以滋养。同时不忘遵循月经周期之阴阳消长调理助孕。且宫腔粘连患者受孕后多数人会有少量阴道漏红的症状,在补肾止血的基础上,加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以安胎元。在临床诊治当中,对于宫腔粘连造成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章勤多建议其以中药治疗与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相结合,通过宫腔镜人为改善其宫腔内环境,中药补肾活血修复其宫腔内膜组织,两者合之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在行宫腔镜治疗的周期中佐以红藤、马齿苋等清热消炎之品加中药保留灌肠,预防宫腔手术后的感染发生。若该患者宫腔内粘连严重,建议次月仍需宫腔镜下治疗以防复粘。

2.全身因素 若患者经过超声或宫腔镜检查并未发现宫腔粘连等局部因素,又无宫腔操作史,章勤认为该类患者之薄型子宫内膜与全身因素相关,多见于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水平偏低等。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是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故雌激素水平偏低与薄型子宫内膜的形成关系密切。

由全身因素导致的薄型子宫内膜在中医学中同样相当于“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子宫内膜作为有形之物,“阳化气,阴成形”(《内经》),其必然需先天肾之阴精所化生,若肾精亏损则无以化形,故肾精亏虚为薄型子宫内膜的主要病因。《傅青主女科》中有言:“经水出于肾。”中医理论中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与现代医学中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之意颇为相似。若肾精不足一则天癸失养,冲任气血虚衰,胞宫失于濡养,经水无源以出;再则“妇人受妊,本于肾气旺也,肾旺则以摄精”(《傅青主女科》),因其肾精肾气多亏虚,难以摄精受妊,易致不孕。

故章勤认为肾精亏损为薄型子宫内膜之主要病因,治疗以补肾填精为大法,注重卵泡期之调治。《傅青主女科》有言:“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卵泡期正值经后,为子宫内膜增殖的主要时期,此时血海空虚,以“阴长”为其主要特征,章勤特别注重此期之用药,以补肾填精使“精满”“血足”,为后期之受妊奠定基础。组方以四物汤为底补血活血,遵从“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在黄精、桑椹、何首乌、龟甲等滋补肾阴之品中佐以补肾助阳药,如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覆盆子等平补肾阴肾阳,质润而不腻,助肾阳亦能补益精血。再合以丹参、鸡血藤等活血补血,陈皮、青皮、砂仁等理气行滞,静中有动,既防滋腻之品碍胃,又可使胞宫气血调畅,改善胞宫血供以助内膜生长。同时,章勤常嘱咐患者平素可服用蛤士蟆、豆浆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食物以助疗效。经过卵泡期的积累,“阴长”至极,重阴必阳,故排卵期为阴盛阳动之际,此期方药中多增加活血理气之品以促排卵,如荆芥、皂角刺等。而黄体期为“阳长”之时,阴血充沛,阳气渐长,治以补肾温阳为主,以维持黄体功能。方中多加黄芪、巴戟天等益气温阳,桑寄生、川续断、枸杞子等补肾养血,并去卵泡期组方中之桑椹、何首乌、龟甲等滋阴之品以期力专效宏。若患者于排卵期已试孕,因其薄型子宫内膜病史多内分泌水平低下,章勤常配合口服地屈孕酮片辅助维持黄体功能。“阳长”至极,重阳必阴,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泻,此期以活血化瘀为主,组方以桃红四物汤为底方因势利导,为下一周期奠定基础。若患者试孕成功,因“胞胎系于肾”,孕后仍需鼓舞肾气,健脾安胎,常加人胎盘片滋肾填精,以收全效。

(二)诊治经验

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对于胚胎着床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宫腔内操作的广泛普及,对于薄型子宫内膜临床研究也日趋热门,但对于其病因病机及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章勤在临床诊治中面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首先筛查其病因以分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再者因子宫内膜为肾精所化形,故以补益肾精为主要治则。若有宫腔粘连等局部因素,常以补肾活血论治,配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改善宫腔内环境。宫腔粘连分离后,有些患者虽然已经没有粘连,但持续存在薄型子宫内膜,章勤认为此时的重点在于改善内膜下血供,常用鹿角霜、胡芦巴、生蒲黄、皂角刺等温通,一旦内膜下血流达到2级,不论内膜厚度达到多少,可以建议患者试孕。若因内分泌失调等全身因素所致,以补肾填精为大法,则注重卵泡期之调治。且患者受孕后,必注重其肾精肾气,不忘补肾健脾以安胎元。章勤针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之妊娠策略思路颇为清晰,值得临床推广。

三、小卵泡排卵性不孕诊治经验

小卵泡排卵为卵泡发育不良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卵泡尚未发育至成熟(三径平均值大于18 mm)就已排出,易致患者受孕率降低,或受孕后自然流产率增加。随着B超监测排卵的普及,小卵泡排卵开始备受关注。有学者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行卵泡监测,发现其中小卵泡排卵患者占了65%,因此可视其为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克罗米芬(CC)促排卵是一种较普遍的治疗方法,但其“高排低孕”的特点使该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虽无小卵泡排卵的病名,但可以将其归类于“不孕症”“无子”“月经过少”“数堕胎”等疾病。章勤认为小卵泡排卵不孕的病因主要责之于肾虚、肝郁、血瘀。《血证论·胎气》言“故行经也,必天癸之水至于胞中”,肾精足则天癸盛,女子才能有正常卵子发育与规律排卵,遂月事如期而至。卵子乃天癸之精华,又需经天癸的激化才能发育与成熟;有学者认为可视“天癸”为现代医学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促性腺激素,亦能说明其对卵泡的生发的重要作用。“天癸者,阴精也”,天癸是否富足又依赖于肾精充裕与否,因此章勤认为卵泡发育不良、小卵泡排卵与肾虚密切相关。若肾精亏耗、天癸乏源,那么妇女由于卵子质量下降、发育不良而引发不孕症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可视其为小卵泡排卵型不孕的最主要病机。

叶天士曾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同源,肝血充盈则肾精化生有源,此为卵子生发物质基础;肝气失于疏泄则气机不利,卵泡不因时排出或发育未至成熟即排出。部分患者求子心切又多年未孕,导致情志抑郁、肝气疏泄失常,“情怀不畅则冲任受伤”(《叶氏秘本种子金丹》)、血海失于蓄溢而卵泡无以汲取营养,则发育受阻。曾有学者对小卵泡排卵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分析,认为生活压力大或精神紧张的妇女更易出现小卵泡排卵的现象。

小卵泡排卵型不孕的发生除与肾、肝密切相关外,还与血瘀有着必要的联系。血瘀或由胞络损伤,或由气机郁滞日久,血脉不畅所致。若血瘀病理产物结于冲任则气血运行受阻、卵泡无法汲取养分,发育排出皆受阻碍,氤氲之候无以启发。

(二)诊治经验

1.补肾填精为主旨 与疏肝 调血并驱 肾精亏虚、阴阳失衡为小卵泡排卵不孕的基本病机,因此章勤认为补肾填精乃是治疗小卵泡排卵不孕症之根本。章勤善用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等药物平补肾阴肾阳,以固女子之根本;阴精长则天癸盛,以熟地、枸杞子、黄精等药益肾阴、填肾精,为卵泡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佐以鹿角霜、仙茅温肾助阳、阳中求阴,以促卵泡生发。

在妇女的月经周期中,除了胞宫,卵巢亦有其定期藏泄的规律,可视卵泡蓄存阴精生长发育为藏,卵泡的排出为泄,而肝肾协调共同调节气血的藏泄。因此章勤认为卵子的生发、排出除了有赖于肾的封藏功能,与肝的疏泄功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肝气调达才能使气机升降有司、推动卵子生长发育并顺利排出。因此以补肾为根基的同时注重肝气的疏通,运用绿萼梅、香附、郁金、月季花等疏肝理气,以调节气机升降。百脉胞络通畅则精血化生,冲任胞脉及卵子均得以滋养;因此宜配伍当归、川芎、丹参、白芍等补血行血之品畅通血行;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补肾活血药能够促进卵泡的发育,并改善卵巢血供,有助于受孕。肾精充足而肝气舒畅,肝肾相协则卵巢藏泄有度,卵子得以生发并顺利排出;气滞得消而血行无阻,气血运行通畅则卵子能得到充足养分,生长发育无阻。以补肾、疏肝、调血并行之法治之,则精血互生,冲任调和,气血畅通,卵子生发有源而排出无碍,方能有子。

2.把握的候 善用风药 经后期为卵泡发育启动的关键时期,只有肾精充足、天癸充盈才能激发卵子的发育;精血同源而能互相资化,因此养血补血亦能使卵泡发育得到支持。由是此期宜补益肝肾、精血共填。经后正值阴长阳消之期,章勤常于此期以四物汤为底方养血和血,配伍黄精益肾养阴,桑椹、制何首乌、覆盆子等益肝肾、补精血,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等平补肾阴肾阳,使阴精渐充,奠定卵泡发育的物质基础以推动优势卵泡的形成与发育。经间期即为排卵期前后,为阴极转阳的关键时期,优势卵泡继续发育并欲排出,此期当于补肾的基础之上辅之以“动”,旨在使卵泡发育的同时打破阴阳平衡以促卵泡顺利排出。章勤强调此时需把握的候,加用“风药”,“风药”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李东垣的《脾胃论》:“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升浮者也。”李氏认为风药在脾胃病治疗中具有升发阳气、行风胜湿、发散郁热、疏达木郁、行经活血、引药补脾等多种功效。傅山调经治带亦善用风药,常用的有升麻、柴胡、桑叶、荆芥穗等,其配伍之恰当严谨,运用之娴熟微妙,堪称应用风药治疗妇科疾病之典范。章勤常用的风药有荆芥、防风、柴胡等,若胞脉不畅,加五灵脂、石见穿、王不留行等行气通络;若精神紧张则加莲子心、柏子仁、绿萼梅等宁心清肝,推动卵泡发育与排出,以期种子。此期嘱患者行卵泡监测,见发育成熟的优势卵泡则指导同房。行至经前期,卵泡已排、阴阳俱盛,为种子育胎的时期,章勤于此期喜用当归、白芍补血和血,黄芪益气健脾,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调补肾阴肾阳,以续断、桑寄生、盐杜仲补肝肾、安冲任,养血助孕以静候佳音。

(三)医案实录

案1 胡某,女,29岁。

初诊(2017 年10 月16 日) 主诉:未避孕未再孕1年。现病史:患者2016年自然流产1次,近1年来未避孕未再孕。平素月经29~31日一行,末次月经2017年9月21日,7日净,色黯红有块。刻下:自述常因情绪波动导致腹泻,经前乳房胀痛。妇科检查:妇科检查示外阴正常,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性可,子宫及附件压痛(-)。辅助检查:曾有子宫动脉血流增高史,查性激素无异常。2017年9月月经周期卵泡监测提示:优势卵泡1.4 cm×1.4 cm×1.7 cm,内膜双层厚度1 cm。当月试孕未果。舌红苔白,脉弦。自述该月避孕,调理后再备孕。中医诊断:不孕症(肝郁血瘀证)。西医诊断:继发不孕。治拟益肾疏肝,养血活血。处方:

当归15 g,川芎15 g,炒白芍10 g,丹参15 g,赤芍10 g,醋香附10 g,郁金10 g,淫羊藿10 g,肉苁蓉15 g,泽兰10 g,皂角刺15 g,陈皮6 g,鸡血藤15 g,苍术10 g,凌霄花15 g,月季花6 g,马鞭草15 g,胡芦巴10 g,生甘草5 g。

12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7 年10 月30 日) 末次月经2017年10月23日,7日净,经量较前明显增多,色红,舌脉同前。此时经间期将至。处方:当归15 g,川芎15 g,炒白芍10 g,醋香附10 g,郁金10 g,淫羊藿10 g,肉苁蓉15 g,泽兰10 g,生甘草5 g,菟丝子15 g,覆盆子15 g,温山药20 g,黄精20 g,荆芥6 g,赤芍10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此法调理5月余,此间曾多次行卵泡监测,提示优势卵泡三径为1.5 cm×1.5 cm×1.4 cm与1.4 cm×1.8 cm×1.7 cm,小卵泡排卵诊断明确。于4月行卵泡监测示优势卵泡大小2.1 cm×2.0 cm×1.9 cm,嘱其同房并予处方:

黄芪15 g,当归15 g,炒白芍10 g,醋香附10 g,郁金10 g,淫羊藿10 g,肉苁蓉15 g,菟丝子20 g,泽兰10 g,陈皮6 g,木香10 g,青皮5 g,绿萼梅5 g,山药20 g,炒白术10 g,续断10 g,桑寄生15 g,盐杜仲12 g,生甘草5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5月告孕,B超提示宫内妊娠。

】 患者求子心切,情志抑郁导致肝气郁滞,故因肝气乘脾常致腹泻;患者前有自然流产史且子宫动脉阻力偏高,可视其为肝郁气滞兼瘀血内停,阻滞胞脉,卵泡因此失去后天滋养,出现形态偏小或扁的情况。患者初诊时正值经前期,自诉该月避孕,章勤考虑到若其经期经血内结不行、残留瘀血则气血转化不利,会影响经后期的阴长阳消,因此取四物加肉苁蓉、泽兰补肾养血,香附、郁金、月季花疏肝理气,丹参、鸡血藤通经行血,凌霄花、月季花、马鞭草活血散瘀,配伍苍术利水通经,皂角刺、胡芦巴温通以助瘀血出、使经血畅下,同时能够促进卵巢、子宫的血液循环,使其变得利于胚胎的种植。二诊时患者处于经间期,此时将至“氤氲之时”,为重阴转阳的关键时期,此时在补肾养血的基础之上以菟丝子、黄精、温山药配荆芥、鸡血藤促进气血运行,补肾与促排卵并行,动静结合,推进阴阳转化以促卵泡发育至成熟并顺利排出。考虑患者肝气郁结,于经前期予绿萼梅、木香、青皮、陈皮疏肝理气,鼓动卵子排出并助力推动胚胎的着床,并配伍续断、桑寄生、盐杜仲、黄芪以益肾养血助孕。

案2 赵某,女,31岁。

初诊(2019 年2 月21 日) 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半余。现病史:2018年10—12月基础体温单相,曾有无排卵性子宫异常出血病史。末次月经2019年2月6日,前次月经2019年12月27日。刻下:近日小腹坠胀,易尿路感染,汗出多,肩颈酸痛,下肢酸重,乏力疲倦,时常有胃脘不适,难消化。大便欠畅,舌淡红、苔薄,脉细滑弱。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性可,子宫及附件压痛(-)。辅助检查:曾查FSH 4.31 IU/L,LH 12.19 IU/L。中医诊断:不孕症(脾肾两虚证)。西医诊断:女性不孕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治拟健脾和胃,补肾养心。处方:

紫石英30 g,菟丝子20 g,当归、淫羊藿、肉苁蓉、黄芪各15 g,川芎、香附、广郁金、巴戟天、桂枝、炒白芍、胡芦巴、柏子仁、糯稻根、紫苏梗、广木香各10 g,生甘草5 g,砂仁3 g。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9 年3 月7 日) 带下增多,腰酸,乳胀明显,盗汗好转,入睡困难,肩颈酸痛数年,大便调,近日两侧下腹隐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予查尿妊娠阴性,患者有来潮之象。

予中药上方去紫苏梗、木香、砂仁、紫石英、糯稻根,加苍术、桑寄生各15 g,泽兰、怀牛膝、川续断、仙茅、桑枝、延胡索各1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19 4 4 日) 末次月经2019年3月21日。予B超监测:左卵泡1.6 cm×1.5 cm×1.6 cm,近日感夜寐易出汗,改方:

当归、黄芪、淫羊藿、肉苁蓉、桑寄生各15 g,菟丝子20 g,巴戟天、香附、泽兰、桂枝、炒白芍、柏子仁、怀牛膝、川续断、路路通各10 g,荆芥、绿萼梅各6 g,生甘草5 g。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已有优势卵泡发育,章勤于其经间期,加荆芥、路路通、绿萼梅疏肝和血,促成熟卵泡排出。2—3月多次监测卵泡,均可见有优势卵泡发育。

四诊(2019 年6 月10 日) 末次月经5月25日,查B超:内膜1.2 cm,右卵泡大小:2.4 cm×2.3 cm×2.2 cm,予绒促性素针10 000 U肌注促排。

患者2019年6月29日停经34日,查血HCG 1 796.5 IU/L,提示早孕,此后予以安胎治疗。孕38周顺产一胎。

】 肾气肾精充盛,是实现正常排卵的物质基础。因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中精气充盛,天癸如期而至,冲任精血按时满溢,下注胞宫,则月经按期来潮,且色、质正常。肾中阴阳乃脏腑阴阳之根本,同时与卵子的成熟与排出密切相关。肾阴为卵子生长发育必要的物质基础,肾阳为卵子排出时必要的原动力。卵泡期,阴长为主,阳长为辅,肾阴足,卵子生长发育所需精微物质充盛,肾阳温煦,促进优势卵泡发育,同时使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且与卵泡发育呈同步性;排卵期,此期经生殖之精充养成熟的卵子,在肾阳的进一步鼓动下顺利排出。若肾阴亏虚,则易引起卵泡缺乏精微物质的濡养而发育失常,引起成熟障碍;若肾阳亏虚,则导致卵泡启动困难,或排出障碍,同时阳虚使得无力推动气血运行,气滞血瘀,瘀滞冲任,受孕难成。故临床上治肾为先,尤以肾阳为要,处方用药轻灵不滋腻,常用淫羊藿、菟丝子、覆盆子、肉苁蓉、巴戟天、紫石英、胡芦巴等温煦肾阳,以助卵泡启动,优势卵泡得以生成。

四、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诊治经验

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胚泡黏附、穿透并植入的状态,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在排卵和胚胎质量上已有明显提高,而胚胎种植率仍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技术关键。章勤应用中医药改善内膜容受性,临床上常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病因病机

“肾藏精,为先天之根,主生殖,系胞络,为冲任之本。肾有阴阳二气,为水火之宅,寓元阴元阳。”古代先贤认为精藏于肾,依赖于肾气的贮藏作用和施泄作用发挥其主生殖的生理功能。肾、冲任、天癸决定女性月事、孕育等生理功能,其中肾为其根本。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久病,损伤肾气;或屡次堕胎,耗伤精气,损伤脉络;或数伤于血,营血亏虚,血虚故脉络亏虚,子宫内膜失于濡养,均可造成内膜容受性下降,故肾精亏虚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根本原因。王清任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肾精不足,化血乏源,致脉道枯涩;阴虚生内热,迫血妄行,溢出脉外致瘀;肾气亏损,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瘀阻脉络;七情内伤,气滞血瘀,子宫内膜血流循环欠佳,也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故章勤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现代医学多种研究表明,补肾活血中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如整合素αvβ3 mRNA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血流、调节雌孕激素、胞饮突等方面有良好作用,中医中药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或许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诊治经验

1.阴阳贯序为大法 补肾活血多变通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起于胞中,隶属肝肾,影响女性生殖功能。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根,调节天癸的盛衰与冲任盈亏,使女性出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在调理冲任时,补肾法贯穿始终。“女子血海盈亏有期”,故章勤在临证中依据女性月经周期中的阴阳消长规律从整体上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以纠正其太过与不足的状态。

经后期(卵泡期)以“阴长”为主要生理特征,采用填补肾精之法,基本方:当归、川芎、丹参、白芍、熟地、郁金、香附、淫羊藿、肉苁蓉、山茱萸、菟丝子、鸡血藤;经间期(排卵期)以“重阴必阳”为主要生理特点,此期是氤氲乐育之的候,经过卵泡期的积累,阴长至极,重阴必阳,治疗上用理气活血温通,以助破卵,基本处方:鹿角片、川芎、白芍、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香附、郁金、五灵脂、荆芥、绿萼梅等;经前期(黄体期)以“阳长”为主要生理特征,此时阴血由生至化,机体阳气渐长。治用温补肾阳,维持黄体功能。基本处方:鹿角片、巴戟天、炒白芍、黄芪、香附、郁金、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覆盆子;行经期,以“重阳必阴”为主要特征,血海充盈而泻,此时治宜因势利导,活血祛瘀,基本处方:当归、川芎、丹参、砂仁、桃仁、红花、益母草、香附、郁金、川牛膝、泽兰。

内膜容受性低下患者,虽主诉为不孕但往往有多种临床表现,在行阴阳贯序的周期疗法中还需根据各自的临床差异,辨证施治,酌情加减。

(1)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或人工流产后内膜菲薄,月经量少,超声见着床期内膜厚度小于8 mm,三线征不明显者,在卵泡期加用龟甲、鹿角霜、覆盆子、仙茅、何首乌、黄精等加重补肾填精之效。龟甲、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非金石草木类也,功能栽培身内精血,在增长子宫内膜方面常取得较好的疗效;覆盆子、仙茅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有类雌激素样作用,也有利于内膜的修复与增长。填补精血之药味厚、滋腻、难以消化,故需配伍砂仁、陈皮、香附、青皮等理气行滞,静中有动,助其运化。

(2)瘀证突出者,如屡孕屡堕、宫腔手术史,B超见内膜形态欠佳或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偏高等,配合鸡血藤、赤芍、红花、蒲黄、五灵脂、丹参等消瘀活血。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寓补于攻,通其瘀滞,改善子宫内膜血供,则新血始生,胞宫得养。

(3)子宫内膜偏厚,疑有息肉的患者,加用花蕊石、焦山楂、龙血竭等化瘀消癥,在行经之际加重活血化瘀之品,使内膜充分剥脱,帮助下一周期内膜生长,以改善容受性。

(4)排卵后,用黄芪益气温阳,鹿角片、巴戟天温肾助阳,有利于维持黄体功能,对超促排卵移植后黄体功能不足而导致内膜容受性下降的患者,能帮助维持基础体温的高相水平,提高着床率。

2.衷中参西 共奏奇效 现代医学建立在病理解剖基础上,对疾病诊断和病因机制的认识上,是值得学习的,同时基于对疾病病理变化提出的诊治思路也有可借鉴之处。生殖激素检测、超声下卵泡监测、测基础体温等是判断患者基础状态的常用手段。评价内膜容受性,也需要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胞饮突是反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金标准,但需经内膜活检,且具有严格的窗口期,临床应用少。现临床上多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来评估内膜容受性,形成了Salle评分等较为客观的内膜容受性评分体系。据此,章勤临证也多结合超声技术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容积以及内膜下血流等,同时结合中医辨证,两者互补可更好地提示患者疾病的本质。

3.情志疗法 事半功倍 长期的不孕和求医问药为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神经内分泌的重要原因。七情内伤,常常引起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胞宫失养,自然降低了内膜容受性。故而在接待这类患者时,应花费更多时间用于精神疏导,或详解病情,加强患者信任;或分析疏导,化解郁结;或鼓舞激励,增加信心。用药上也常佐解郁安神之药,忧思抑郁者,加用柴胡、绿萼梅、炒川楝子疏解肝郁;夜寐欠佳、多梦易醒者,加用柏子仁、茯神、合欢皮、莲子心等交通心肾,常常有事半功倍的神效。

(三)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内膜容受性降低的原因有内分泌因素如母体E 2 、P比值失调,炎症和损伤破坏内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引起内膜过薄、对雌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反应降低,宫壁组织瘢痕粘连愈合、宫腔变形、狭窄和闭锁等,但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故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和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手段主要通过补充雌、孕激素或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尚不能明确引起内膜容受性低的发病机制,也缺乏改善内膜容受性的规范用药指南,就此而言,中医中药或能更好地改善内膜容受性。

研究认为,适合胚胎着床的内膜最佳范围是≥10 mm,子宫内膜厚度<5 mm时一般无妊娠发生;A型内膜即三线型内膜着床率较高;子宫内膜容积<2 mL时,妊娠率与种植率显著低下,运用中药补肾填精,有利于内膜增长和复旧,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和容积。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反映子宫内膜血供情况,子宫动脉PI值是最好的预测妊娠指标,且PI<2时子宫具有良好的内膜容受性;内膜下血流,即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可反映内膜下血流状态,活血中药的应用,如小剂量红花、当归、赤芍等,对于改善血流阻力偏高,纠正血栓前状态较阿司匹林等药物,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

辅助生殖技术常用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也是引起内膜容受性下降的重要原因,降调期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α(GnRH-α)抑制内源性及早发的LH峰的产生,以募集更多的卵泡,而促排期则促使众多卵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一过程是迅速消耗肾精的过程,势必造成肾精亏虚。排卵后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发育延迟,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浓度偏低,影响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常常降低胚胎着床率。从这些病理变化出发,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于IVF-ET术垂体降调阶段的患者,用药减少补肾之品如龟甲、菟丝子、覆盆子等,以平补阴阳为主;对于内膜偏薄的患者,采用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法,使土壤肥沃助其种植;在黄体期,加重益气温阳之品,纠正排卵后黄体功能不足,促进内膜分泌期改变,使内膜与胚胎发育同步,提高胚胎着床率。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多,结合超促排卵周期,配合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将是今后治疗不孕症的一大模式,中西合用,相得益彰,既发挥西药直接干预生殖轴,又使得中药发挥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作用,缩短运用的疗程,提高治愈率,将是今后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

IVF-ET术日趋成熟,成为越来越多不孕妇女的治疗手段,因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尚缺乏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规范化诊断标准,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也处于探索阶段。西药治疗受到局限,药物改善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参差不齐,对用药剂量、时间窗等说法也没有规范。相较而言中药治疗有其优势,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辅助检查手段,运用调理阴阳贯序疗法在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低患者的内膜厚度、改善内膜血流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通过补肾活血中药,促进机体自我修复,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Yk1aB5pOw9T8u/SAvEyydxH/ftPDAFD5WZzaYsKbIjRa4m73w91vTZCVdh5u8y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