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于江南

随着年纪渐长,幼年的刘禹锡进入文学启蒙阶段,他聪颖好学,“喜与属词者游,谬以为可教。视长者所行止,必操觚从之”,他的拜师运气也不错,得以追随诗僧皎然、灵澈学习。

湖州人皎然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在诗词、佛学,乃至茶艺上都有非常高的造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盛赞他的诗“在唐诸僧之上”。

刘禹锡的另一位启蒙恩师,诗僧灵澈,同样也是文采斐然,禅理深厚,“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

刘禹锡曾说灵澈在湖州时,赋诗两千首,他筛选出三百篇,编成十卷《澈上人文集纪》,追忆过往,他还不忘借老师之口夸自己两句,“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刘禹锡年幼时追随这样两位老师学习诗词,从诗风来说,与其后来的豪爽风格似乎并不太贴合,但另一程度上,皎然和灵澈对于禅理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刘禹锡的思辨能力,后来他的文章深入浅出,论理清晰,文采之外有着很强的实用性,跟早期的学习经历不无关系。

追随两位老师的经历,也让刘禹锡对佛教多了一丝亲近,在后来的贬谪生涯中为他找到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终其一生,刘禹锡留下了不少同其他诗僧结交、送别的诗句,晚年更是同信奉佛教的白居易有了更多共同语言。

灵澈的好友刘长卿曾有一首送别诗《送灵澈上人》,为我们勾勒了刘禹锡这位老师的清寂形象: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暮色苍茫,风吹叶动,影影绰绰的竹林寺外,传来阵阵钟声,随着晚钟一声声敲响,戴着斗笠的行人,披着斜阳余晖,向着远处的青山,渐行渐远,闲淡的氛围下,韵味悠长。

后来刘禹锡父亲的朋友权德舆,回忆刘禹锡当年好学的模样,说他还是个小孩时,就已经学习儒家经典,成年后待人接物谦虚恭敬,礼数上文雅周详。纵然没有神童、天才这样的美誉,但刘禹锡也属于早慧的孩子,天赋不低。

安居江南,山水风光如画,寺庙禅音淡泊,让刘禹锡的心境变得宁静开阔,这种精神上的富足,给养了他的一生。

相对江南的宁静,华北乃至中原地区爆发了一场战乱,绵延数年,不但影响了刘禹锡,更牵连着整个唐朝的命运,彼时刘禹锡才十岁。

安史之乱爆发时,还只是个十四岁少年的李适,跟随其他皇室成员外逃,经历了战火和暴乱,生母睿真皇后更因此生死不明,在李适心中留下了终身难以磨灭的阴影。

因此三十八岁继位的唐德宗李适,登上皇位就想肃清安史之乱留下的最大祸患:各地节度使拥兵自立,藩镇割据日益严重。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发动针对魏博、成德、淄青和山南东道四镇的讨伐战争,誓要肃清藩镇之乱。

只可惜,唐德宗空有削藩的决心,却在施政上识人不准,用兵上极为苛刻,最终导致军事哗变:叛乱的泾原军攻占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朱泚闯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大刀阔斧的削藩变成一场闹剧。

出逃的唐德宗被叛军包围一月多,令朝廷威严扫地,更使颜真卿等名臣相继为国殉难,死状惨烈。

《资治通鉴》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皇家仓皇出逃的悲凉场景:

“……至是,上召禁兵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贼已斩关而入,上乃与王贵妃、韦淑妃、太子、诸王、唐安公主自苑北门出,王贵妃以传国宝系衣中以从。”

皇帝召集禁兵抵御叛军,竟然没有一人响应,简直太过讽刺,足见唐德宗的统治有多么不得人心。

后来唐德宗下《罪己诏》,承认削藩是错误的决定,重新任命亲信宦官为禁军统帅,联手各节度使,直到兴元元年(784年),长达几年的泾原兵变才宣告结束。

这场战火让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唐,更加摇摇欲坠。

经此一役,唐德宗彻底放弃削藩想法,并且更加依赖宦官,朝中的政治氛围更加凝重,唐德宗对周围人的猜忌一日更比一日浓。

比如唐德宗一方面颁布大赦诏书,又追念忠臣,罢朝五日,盛赞颜真卿“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一方面,对被朱泚劫持后被迫献诗的女道士李季兰,唐德宗则下令乱棒杖杀,杀鸡儆猴。

刘禹锡远在江南,躲过了战火的包围,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培养了他坚韧的心志。

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则没这么好的运气。幼年的柳宗元跟母亲居住在长安,目睹了朝廷的腐败,经历了天子出逃的动荡,为躲避战乱来到父亲任职的地方,又遭遇了战火的波及,目睹人性极端的善与恶,跌跌撞撞地成长。

江南的山水再美,依旧留不住少年兼济天下的心,这里是刘禹锡心中最温情的所在,却不是他的归宿。

一转眼便十九岁了,大抵刘禹锡的身体状态相对平稳,他终于可以收拾行囊,前往洛阳、长安游学,他的才学与谈吐,在进士考试之前,就为他赢得了不少美誉。

后来刘禹锡通过一首《谒柱山会禅师》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回顾这段少年往事,诗的前半段可谓道尽了刘禹锡当时的神采飞扬: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淹留郢南鄙,摧颓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吾师得真如,自在人寰内。

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曈曈揭智炬,照使出昏昧。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

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思此灵山期,未来何年载?

上疏天子,结交名流,扬名四海,这长安城,必然会是未来自己久居的地方啊。

对于这次科考,刘禹锡想来是志在必得,信心满满,赴考途中经过华山,他挥挥洒洒写下一首《华山歌》,借着歌颂华山的奇险雄壮,将自己的一腔抱负抒发得淋漓尽致:

洪炉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踪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气势雄伟的高山自是无限多,然而只有华山这样的才称得上“岳”。就像大丈夫,如若没有显著的功绩,纵然身份尊贵,也不过是平庸之辈。

华山享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赞誉,道路蜿蜒狭窄,两边绝崖深谷,面对这样奇绝的高山,少年刘禹锡胸中的豪情壮志与人生追求不禁升腾。

此作是刘禹锡留存诗文中最早的一首,已能看到他后来贯穿诗作的豪情。

也难怪刘禹锡当时会这么慷慨激昂,在他参加科举考试前一年,恰好是唐朝有名的龙虎榜,录取进士有韩愈、崔群、王涯等二十三人,后来多数成为朝中重臣和地方高官,文采也不遑多让,可谓是百里挑一、人才荟萃。

廉相陆贽坐镇,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尽心尽力地选拔人才,这样的背景下,身怀才华和治国理想的刘禹锡想不激动也难,对于考试自然是满怀期待。

这次考试,是刘禹锡人生中最顺遂的一段历程,不但为他带来荣誉,还带来友谊。 F5Pmzn1PHNqho9cOto6Bt6aBLH/2sriuPGC1lPCHG5PCQbuQ9V50Yqfr7ry9um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