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原人士

渔阳鼙鼓阵阵敲响,繁华盛唐如同梦中美人被惊醒,仿佛绚烂的泡沫被戳破,无数人神往的大唐王朝,因安史之乱的爆发被拦腰截断,王朝的气韵就此不复过往,只剩下落日余晖。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战火连绵数年,对内唐代宗平定安史之乱,对外依靠名将郭子仪,终于换来关中地区十年多的安宁。

也正是在这样相对安稳的时局下,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刘禹锡出生了。

刘禹锡祖籍洛阳,世代官儒,母亲出自范阳卢氏,受家族家风的影响,卢氏知书达理,温柔贤良。

如果没有意外,这样家庭出生的刘禹锡,大概会像那个年代的普通士子一样,学习,成长,走上仕途,顺遂一生。

然而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历史车轮碾过,个体的命运如同飘絮,随风四散。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本来准备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却碰上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全家保命要紧,随族人一同东迁,搬到江南,辗转飘零,最后定居在嘉兴。

相对于早早生子的古人而言,刘绪夫妇孕育孩子的时间算是比较晚的,卢氏三十多岁才生下刘禹锡。

刘禹锡曾多次说到自己没有兄弟姐妹的伶仃状况,并没提到父母此前有过其他孩子,“同生无手足之助,终岁有病贫之厄”“内无手足之助,外乏强劲之亲”,可见刘绪夫妇应该只有刘禹锡一个孩子,自然倾注了最大的爱意与希望在刘禹锡身上,为其今后乐观的性格营造了温暖的成长环境。

大抵因为这样,刘禹锡养成了广交朋友的性格,无论今后仕途得意也好,困顿失意也罢,同他诗词唱和的知交好友,遍布天下,甚至这些朋友中还有彼此是政敌关系的,但在和刘禹锡的往来中,却没有半点嫌隙,足见刘禹锡的才华充盈,性情温和,让人在与其相处中觉得受益匪浅。

古人为了抬高身价,往往会给自己攀附一个非常厉害的祖先,比如唐朝开创者高祖李渊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既然皇家撒谎都这样脸不红心不跳,那么普通人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祖先,方便游历天下,也在情理之中。

刘禹锡作为地方小官吏之子,大胆给自己捏造了一个皇室后裔的身份,他在自传中提到自己的先祖,是汉景帝和贾夫人之子刘胜,就是汉昭烈帝刘备常挂在嘴边的“中山靖王”。

反正大名鼎鼎的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之后各自开枝散叶,子子孙孙繁衍下去,年代久远,自成一笔糊涂账,称自己为“中山靖王之后”,旁人也难以辨别真假。

姚薇元根据《魏书官氏志》,在自己著作《北朝胡姓考》中论证,刘禹锡应该是匈奴后裔。“此外刘氏之可疑者:……刘亮中山人,父持真,魏领民酋长。……诗人刘禹锡,乃周刘亮之七代孙。诸人皆有胡姓之嫌也。”

更何况,刘禹锡在自传中直接提到自己的七世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这位先祖后来追随北魏孝文帝东迁洛阳,改了汉姓。

怕大家不知道他的祖籍,刘禹锡还事无巨细不止一次地说过,曾祖以上先辈,都葬在洛阳北邙山,后来因地势狭窄,才开始葬在荥阳檀山。

刘禹锡是矛盾的,一方面实实在在地道出自己家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一方面又不忘为自己攀附一个皇族身份,这或许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所组成的“五姓七族”,代表了唐代树大根深的豪门望族,这些家族中的子女彼此联姻,在政治上结成派系,在文坛上也引领一时风潮。对于刘禹锡这样一个普通读书人而言,捏造一个不容易被拆穿的皇家后裔身份,混迹于士族子弟中会更有谈资,也没那么容易受到嫌弃和白眼,算是一个简易方便的好策略。

后来刘禹锡的朋友们也心知肚明,如老友白居易,文字上默契称呼他“彭城(今江苏徐州)刘梦得”,称赞他“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刘禹锡的母亲卢氏生子之前,曾梦到大禹赐子,想到《尚书·禹贡》里“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便给他取名“禹锡”。

翻译过来就是舜赐给大禹一块玉圭,以彰显其治水之功。父母为孩子定下这样的名字,足以想见其背后蕴含的巨大期望。

《释史》(卷十一)中曾说:“禹母修纪,感命星贯昴,梦接而生禹。”修纪做了一个梦,生下大禹。刘禹锡的表字“梦得”,或许来源于此。

背负父母这样的期望,刘禹锡要实现却没那么容易。刘禹锡自小身体就不太好,体弱多病,他后来在《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书》中回顾这段经历,跟友人薛景晦说自己在幼儿时期,家人经常抱着他去求医问巫,“针烙灌饵,咺然啼号”,简单的八个字,道尽了一个小孩乃至一个家庭的痛苦回忆。

药罐子里泡大的童年,自然不会愉快到哪里去。

刘禹锡说自己长大后,看到年纪相仿的人,觉得对方健康强壮,自己就会羞愧不如。为什么会觉得羞愧呢?无非是觉得自己没有健康的体魄,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忧心,为给自己治病奔波。

普通人像这样,自幼遭受疾病的折磨,要么心理崩溃,要么怨恨世道不公,但刘禹锡却不同,他看着自己羸弱的身体,发奋自学医术,从《小品方》到《药对》,再到《素问》,久病成医。

幼年诊治时因苦痛啼哭不已的刘禹锡,在他毕生的诗句中,却没什么抱怨幼年体弱的语句,哪怕是关于自己的疾病,他也说得不是太多。

像和他晚年唱和最多的白居易,现存的诗里有一百多首和医术、疾病有关,且大部分提到眼疾的诗句,都给人一种饱受疾病折磨的脆弱形象。

刘禹锡却不是这样,他拖着患病的身体,努力学习,望闻问切,广泛实践,甚至后来他给薛景晦的回信里不免自夸,说三十年来,自己的医术足以保护自己,就连自家的小孩,也没去外面求医问诊过。

刘禹锡的这种自信不是没有来由的,他被贬连州(今广东连州)时,当地医疗资源匮乏,薛景晦给他寄来自编的《古今集验方》,他读后倍感振奋,便将自己过去积累的医方经验汇集起来,将这五十余方编纂成书,取名《传信方》。

居住地相对安稳,父母始终陪伴在身边,没有经历太多生离死别,也没有世家大族包袱,刘禹锡的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普通却又充满爱意,正是因为这样的守护和陪伴,才给予了刘禹锡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底蕴;幼年跟病魔斗争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坦然笑对磨难和苦痛。

京杭运河畔,水陆并通,商贾云集,舟车如鳞,集市繁忙热闹,家家户户河流环街,门前水塘,网鱼捞鳖。童年的记忆不多,但占据着他心中的一分温柔。河面的波光,照壁的色彩,沉浸在这样的时光中,刘禹锡看到了时间,看到了自己。 ss0k9j+5HyFDVfn5XEUUWuQFltu2ZI40Q8IjJY7X9QQWLsOvrxjZDX/4AMKfDg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