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蒙古人民来讲,“长”是一种痛。哪怕和沈阳、银川近在咫尺,有时你也必须去呼和浩特中转。从东到西,内蒙古跨越了29个经度、2400千米,约相当于4个德国的长度。这样的区划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一般都是按照山川地理来划分边界的。譬如盆地里的四川,太行山、黄河之间的山西。
偏偏有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不按套路出牌,跨过山河,宛如一根长长的奶条。
翻检史籍,我们会发现,其实在历史上,内蒙古曾被分为多个行政区划。汉代,分属朔方、并州、凉州等;唐代,则分为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那么,到底是何种神秘力量,将这片土地聚合到一起的呢?
力量源自内蒙古自身。在400毫米等降水线这一天然农牧分界线以北,干旱荒芜的戈壁大漠以南,有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是游牧民族的黄金牧场。游牧部族与农耕王朝在此纷争千年。而最终将这片草原整合到一起的,正是史上最强游牧民族人民——蒙古人。
蒙古人最早的发源地,很可能在今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地区。但在其崛起前夜,蒙古部族已经“北漂”到了大漠以北;漠南草原,则被其他游牧部族和金、西夏分别占据。
元朝建立后,漠南草原(相当于今天的内蒙古)作为蒙古人的故土,得享“近水楼台”之利,成为诸多宗室贵胄封地和陪都上都城所在地。但效法中原制度的大元实行行省制,内蒙古照旧被分成好几块,全无统一区划的迹象。
大元皇帝就这样幸福地统治着天下。直到那一年,在明军追击下,元朝廷心怀不甘逃到漠南草原,从此史称“北元”。不过,失去江山的元顺帝并没有气馁。
元军尽管重整旗鼓,但又先后丧失了上都、应昌,北元势力就此基本撤出漠南草原。
直到岭北战役,主场作战的蒙古军成功反杀,才算站稳脚跟,明蒙双方于大漠南北形成对峙,漠南草原大部,此时已落入明朝手中。
*朱元璋官方画像并非如此。
明廷掌控下,漠南地区被沿边各省和卫所分割。所谓卫所,类似于今天的军事管理区。一些投降归附的蒙古部族,也被编入其中。
十余年的平静后,明朝在漠南东部发起捕鱼儿海之战,此役过后,北元势力彻底退出漠南草原,完全顾不上内蒙古的区划不说,还因大汗死于内斗,群龙无首,把自己给打成了三份,即瓦剌、鞑靼、兀良哈。
此部落位于漠北草原西部,可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的“斡亦剌惕”(属于“林中百姓”)。元初,忽必烈与他人争夺汗位时,瓦剌先人站错了队,被忽必烈的子孙们修理了很多年。如今大元皇帝败退草原,瓦剌人反而成了地头蛇。
此部落位于漠北草原东部,其实就是北元朝廷的老班底,以及归属其下的各部落。相当一段时间内,鞑靼的可汗只是权臣的吉祥物。
此部落位于鞑靼以东,以及今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地区,也属于成吉思汗时代的林中百姓。一些兀良哈人被明朝收编为卫所,即朵颜卫等。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在明朝与蒙古之间摇摆。
草原上乱成一锅粥,给明朝消化漠南部落行了方便。永乐年间,明廷拉拢瓦剌,集中打击鞑靼。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呈现出“漠南无王庭”的局面,河套等地区很多年难见蒙古牧民踪影。
但按下葫芦浮起瓢,鞑靼被削弱,瓦剌却趁机崛起。贵族也先拥立元皇室后裔为傀儡,一度统一各部,重返漠南,还沿袭元朝旧制,在蒙古西边搞了个甘肃行省。明英宗后来御驾亲征,在今河北怀来的土木堡全军覆没,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天子守国门送人头
蒙古人的刀锋一度直指北京,明朝虽然最终化险为夷,对漠南的控制却不复当年。从呼伦贝尔到今额济纳旗一带,再次成为蒙古人的牧场。
总之,到这个时候,无论在北元还是在明廷手中,内蒙古都被各行省瓜分成一节节的。不过,很快,蒙古势力出了件大事——也先篡位三年后,瓦剌内讧,其逃亡途中被杀。瓦剌部西遁,蒙古各部的统一随之瓦解,草原再次陷入内乱。
这场战乱,改变了内蒙古的命运。漠北草原在战火中爆发饥荒,大批蒙古部族转而驻牧漠南,甚至深入久未开发的河套。早先,明军还予以驱逐;到弘治年间,随着双方实力消长,河套已成为蒙古人长年盘踞的根据地。
这位牛人,就是达延汗,他统一除瓦剌之外的东部蒙古各部,将草原融为一体,更结束了“黄金家族”长期沦为吉祥物的窘境。为避免儿孙再次沉沦,达延汗推行分封制,没收异姓贵族的领地、属民,转而将自己直属的人民、草场分封给儿子们。
达延汗还划定牧场范围,以避免纠纷;规定各部定期会盟,协商解决问题。而其长子一系管辖的漠南的察哈尔部,延续了黄金家族的正统;其幼子管辖的外喀尔喀部,游牧到漠北,成为漠北蒙古的前身。草原重新恢复了秩序。
美好是短暂的。我们知道,在中原,一旦中央力量衰微,分封制的结果会很尴尬,诸侯迟早不拿规矩和正统当回事。蒙古也一样,达延汗的子孙们,于几代之后再次拔刀相向,察哈尔的“正统”,也名存实亡。
正当蒙古各部陷入纷争时,东亚大陆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白山黑水”间,一位新的棋手异军突起,加入了命运的博弈,这就是后金。
面对高度统一的后金,散沙般的蒙古部落被逐个拉拢、击破,特别是漠南各部,离后金最近,也最早倒霉。皇太极时代,后金吞并察哈尔,漠南地区,从此换了主人。
虽然胜利了,但清廷也知道,草原汉子们不好惹。为了稳固对这片狭长草原的统治,清廷以蒙古原有社会组织为基础,创造了“札萨克制”。
“札萨克制”也叫“盟旗制”,清廷将蒙古各部划为若干“旗”,由“札萨克”即“旗长”管理;若干“旗”组成一个“盟”,设有盟长,定期进行会盟;各盟、旗均有边界,牧民不得随意越界。担任旗、盟长官者,多是蒙古各部旧贵族。根据他们原有的地位和效忠程度,清廷授予爵位,准许世袭。
康熙年间,随着大清帝国的扩张,漠北蒙古也彻底归附,实行札萨克制。但由于漠北蒙古归附得较晚,二者的札萨克制也略有区别。漠北蒙古被称为“外札萨克蒙古”。漠南蒙古则被称为“内札萨克蒙古”,简称“内蒙古”,即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前身。
到康熙年间,漠南蒙古16部被编为6盟49旗,内札萨克蒙古的辖区,西起额济纳旗,东抵哲里木盟(今通辽),基本涵盖了除呼伦贝尔以外今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并非所有蒙古人都被编入“札萨克”。一些更早归附者,被编入“蒙古八旗”;新疆一些与清廷敌对的部族,如准噶尔等,归降后则被编为“内属蒙古”,不设札萨克王公,由清朝官员直接管辖。这也是一些蒙古族聚集区(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今天没有被划入内蒙古的原因。
明清两代的历史,塑造了今天内蒙古的雏形。抗日战争结束后,乌兰夫同志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发动了内蒙古群众的自治运动,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上,仍然可以看到达延汗分封和清代盟旗制留下的烙印,彰显着这块沃土厚重的历史。
今天内蒙古的行政区划,是由清代内札萨克蒙古所奠定的。但札萨克制不是清代治理蒙古唯一的政策。
内蒙古的前身漠南蒙古,毗邻东北,与缔造清朝的满族息息相关。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蒙古科尔沁部曾与爱新觉罗氏为敌;后金夺取开元和大城市铁岭后,林丹汗曾经派遣上万大军协同明军作战。双方书信往来,林丹汗骄傲地以“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自居,却蔑称清太祖为“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
后来,伴随清廷扩张,蒙古部族与清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昔日对手科尔沁成了清皇室的亲家,皇太极一后四妃全出身于此部,包括为影视剧津津乐道的孝庄。而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也在战败后归顺,林丹汗的子孙一度受封亲王。清廷不但获得了侧翼安全保障,还从蒙古得到了攻击长城的交通线以及弥补满族人口数量劣势的兵源。但由于蒙古各部逐水草而居,且四分五裂不相统属,对清态度各不相同,清廷必须采取不同的政策来治理。
首先,设立八旗蒙古。在建州统一女真的战争中,就不断有蒙古人被俘、投降或主动归顺。后金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正式设立蒙古八旗,蒙古八旗与满洲八旗的管理方式和待遇近似。不过,八旗蒙古的成员,不光是最早投靠清廷者。譬如林丹汗的孙子布尔尼,曾趁三藩之乱组织察哈尔部叛变,被镇压后,察哈尔蒙古整体一度被编入八旗。
其次,设立外藩蒙古,也就是推行札萨克制的蒙古。外藩蒙古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本文提及的“内札萨克蒙古”,即内蒙古的前身;二是“外札萨克蒙古”,除今天的蒙古国外,还包括青海、新疆的一些蒙古部族。“内蒙古”的前身所辖的漠南各部落,与清朝接触较早,也是首先被清廷征服的蒙古部族,设置札萨克制的时间也比较早。而漠北蒙古初期只与清廷建立了松散的臣属关系,后来在沙俄和准噶尔蒙古的威胁下,不断倒向清朝,到康熙三十年(1691)多伦会盟,札萨克制正式推行到大漠以北。
最后,设立内属蒙古。这些蒙古部族很多都曾不买大清的账。清廷将其降服后,直接委派官员管辖,用《清史稿》的话说,内属蒙古就如同内地的郡县一样。譬如青海蒙古,由西宁办事大臣管辖;达木蒙古,由驻藏大臣管辖。今天被俄罗斯占据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也属于内属蒙古。
除去这些管理方式,清廷还以联姻、尊崇黄教等手段来笼络蒙古。爱新觉罗家族继承了皇太极时代的做法,世代与蒙古贵族联姻,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譬如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末代阿拉善亲王达理扎雅,就迎娶了贝勒载涛的女儿韫慧。黄教即藏传佛教格鲁派,尊崇黄教,是清廷的既定国策。一些札萨克旗甚至有政教合一的组织存在,被称为喇嘛旗。
对比其他中原王朝,清代统治者无疑对自身治理蒙古的政策颇为得意。康熙帝曾言:“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指驻牧于喀尔喀河流域的蒙古部落),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公允地讲,这些政策确实颇有成效,至今的中国版图仍得益于此;但可惜的是,由于清末国势衰微,不少蒙古族同胞的故土,如今已游离于版籍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