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丕的背离

真正揭开三国大幕的人是曹丕。曹丕是曹操和卞夫人生的第一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也就是人君之气。这在谶纬流行的东汉并不稀奇,应该算是后人附会的鬼话,但是曹丕有才是事实。史载曹丕8岁就“能属文”。8岁孩童就可以写文章,这是天才级的天赋。要知道,大诗人李白15岁才能写诗,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也是6岁能写文章。曹丕书读得非常好,号称“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他在《典论·论文》中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言。

而且,曹丕才兼文武,“善骑射、好击剑”,真是万里挑一的能人。可是,很不幸,他还不是曹操身边最出色的儿子。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早年跟随曹操征张绣,战死宛城。他为救曹操而死,应该算是曹操最孝顺的儿子。曹操还有个小儿子曹冲。《三国志·魏书》里明确记载了曹冲五六岁时称象的故事,他应该算是曹操最聪明的儿子。不过,他在曹操成为魏王之前就已经死了。真正对曹丕的地位造成威胁的是他同母同父的兄弟曹植。

论天赋,曹植和曹丕不相上下,10岁左右就能写诗作赋。曹操特别喜欢他,史称他对曹植“特见宠爱”“几为太子者数矣”。曹植才华,举世无双。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之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谓对曹植推崇备至。而且,曹操爱才,所以他是发自本心地希望立曹植为太子,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

于是夺嫡开始,曹丕和曹植身边的人在各自下注。曹丕身边的曹真、陈群、司马懿、吴质号称“四友”。其中,曹真是曹操养子,算是族内兄弟。陈群是荀彧的女婿,算是一流门阀士族。司马懿的爹司马防官至京兆尹,司马家族世代都是郡守这一级别的官,算是二流门阀士族。早年曾推荐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是曹操故旧。吴质虽然是曹丕的亲信,但是出身寒门。曹植身边最有名的是杨修、丁仪。杨修的爹杨彪当过三公一级的高官,祖上杨震号称“关西孔子”,已经到了圣人级别,属于顶级门阀士族。丁仪在《三国志》里没有传,他爹丁冲是曹操的发小,家里没出过什么高官,属于寒门。

综上所述,双方阵营的家庭背景差不多。

但是,双方斗起来水平却差了很多。曹植这边杨修等人搞点儿“教条主义”,帮曹植考试作弊,博取曹操欢心。曹丕这边却“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也就是说曹丕也在作弊,却没有在学术上作弊,而是在人际关系上作弊。

按道理说,以曹操的水平,这两种作弊,他应该都能够看得出来。问题是曹植的作弊次数有限,后来倒霉,还被曹操发觉了,连带着把杨修废了。曹丕的作弊却属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搞法,一次两次没啥感觉,时间长了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曹操的本心可能是想立曹植,但是,最终立了曹丕,难道就是因为这种潜意识?

当然,不可能这么玄幻。曹操正式立储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在此之前曹操逼死了荀彧(212),杀掉了崔琰(216)。这两个人都是顶级门阀士族,曹操敢对他们下手就是对门阀士族宣战。表面上看,曹操为的是能够称公封王,让相权世袭,甚至让下一步夺取君权成为可能。本质上说,很可能曹操已经想明白了,即使他登基称帝,士族也将成为曹魏帝国的最大隐患。

曹操不称帝,牢牢把握相权,就是最大限度地杜绝了这种隐患。但是,曹操也会死,这种体制能不能继续,未来如何发展,曹操没有把握。曹操认为,面对这样一种新的体制,曹植比曹丕靠谱,因为这种新体制需要创造性思维。曹植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无疑比曹丕这样的现实主义文人要更具有创造力,也就更有可能想出办法来解决曹魏帝国面临的问题,突破汉朝察举制的限制,解决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状况。

至少曹植对外姓士族有着充分的防范心理。曹植晚年曾经上疏侄子曹叡,提出:“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唯陛下察之。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曹植已经预言了曹魏皇权将会被外姓取代。可见,曹植远比与门阀士族走得很近的曹丕、曹叡父子想得更加深远和透彻。

但是,曹操选择继承人面临的问题,远远比单纯地防范门阀士族要更复杂。首先,曹魏政权的外敌十分强大。一旦把已经投靠自己的门阀士族推向刘备、孙权那边,曹魏立即就会祸起萧墙。曹操晚年的魏讽谋反案就是证明。其次,门阀士族已经繁衍数百年。他们凭借垄断知识(因为当时书籍都是竹简书写,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书,也看不到书,知识传承全凭借所谓“诗书传家”),完全霸占了仕途。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没有办法把这些人彻底扫出政府。

最后,曹植看得穿,并不一定做得到。曹植的诗人气质让他在面对政敌时往往显得过于简单,容易被人看透,甚至被人左右。杨修的小聪明就是证明。至少以曹丕的狡猾,他应该能更好地控制这些门阀士族。于是,为了家族延续,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从曹操手中继承了所有遗产,但他却准备放弃其中最重要的世袭相权,决定再进一步,代汉称帝。

曹丕的这个想法,他手下的人都想到了。门阀士族都很开心,他们甚至还鼓励曹丕这样干。但是,他们有一个条件:我们拥护你称帝,你要给我们好处。这个好处,学名叫作“九品官人法”。提出这个选官办法的人是陈群。

陈群是顶级门阀士族。他的祖父陈寔是东汉末年儒学宗师式的人物,他死的时候给他送葬的有三万人之多。陈群的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也都是天下名士,三人合称“三君”。所以陈群刚刚成年就被刘备聘为别驾。但是,陈群很聪明,他并没有把自己和刘备绑定,反而入了曹操幕府,成为司空府西曹掾属。紧接着,荀彧召他做了女婿,曹丕把他看作好朋友。但是,终曹操一世,陈群都没有得到重用。

由于陈家的门第够高,荀彧死后,陈群迥然成为下一代颍川郡门阀士族的领袖。在这个关键当口,他抛出这个“九品官人法”无疑是代表门阀士族和曹丕进行谈判。

很奇怪的是,“九品官人法”这个后世看起来很重要的制度被以唐长孺为代表的老一辈历史学家反复研究讨论,但是在曹丕的本纪中却没有记载。甚至在《三国志·陈群传》中的说法也很轻描淡写,连具体实行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其实,陈群的要求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对东汉末年以来门阀士族品评人物的民间活动收归政府,实现制度化。有学者甚至认为,陈群希望代表门阀士族和曹丕讲条件:“把察举制改成我们想要的‘九品官人法’,我们就支持你代汉称帝。”

这个说法比较武断,让人质疑。严格来说,“九品官人法”不光是对东汉时期品评人物的制度化,也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制度化。因为最初的“九品官人法”要考核“家世”和“行状”。所谓“家世”就是出身门第,这是门阀士族想要的。所谓“行状”包括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这是曹操“唯才是举”想要的。“九品官人法”就是在综合考虑门阀士族和曹魏政权两个方面的需求后,通过综合“品评”来给士人定品。也就是说,这个制度创立之初并没有太多人感觉到有什么太多的不妥,只是对过去旧有制度的规范和梳理。这样一来,“九品官人法”没有留下过多记载,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九品官人法”和东汉“察举制”要求郡守、刺史向中央推荐人才的要求没有太多差别,只不过“九品官人法”设立了一个新的官职叫作“中正”,最早的时候设立在郡一级。“中正”这个官名取自《易经》“豫卦”。“豫卦”总体的卦辞是“利建侯行师”,即有利于建国、封侯、行军和作战。其中六二爻的爻辞是:“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所谓“介于石”,指的内心如巨石般坚定(“介”是大的意思);所谓“不终日”,即是中正之意。总的来说,中正这个官名非常符合设立这个官职的目的——以公平正直之心,选拔有利于国家的人才。当然,近代以来有人取名“中正”“介石”,却实不至,名不归。

这一下,人才评定之权就不再只靠郡守,而是被攥在了中正手里。相较于中央政府把持的郡守职位,这个专职评定人才的中正无疑是更容易把握在地方士族的手里。“九品官人法”品评人才的考核指标中,所谓“行状”没有衡量的硬指标和考核方式,全凭中正一张嘴。相反,“家世”却很容易分出上下。于是,家世便成了评品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标准。随着中正这个职位逐渐被门阀士族所控制,直接导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品无豪门,上品无庶族”的局面。当然郡守的察举之权还没有被完全剥夺,可以算作一个过渡,但是被曹操、刘备、孙坚这些军阀打乱的历史大方向已经再次被门阀士族牢牢地把握在手里。

由此可见,“九品官人法”实际上是一个由士人上升为官员的资格考核。也就是说,曹操遗产中准备世袭的相权划给了中正。之前,曹操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征辟郭嘉这样的人当官,现在若想获得官位,必须获得中正的认可。

曹丕让出了世袭相权,得到了什么?他拿回了官吏自己招募僚属的权力,从而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东汉末年各个州牧、郡守都可以各自任用自己的僚属,各地门阀士族也通过控制这些僚属逐渐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控制一片广大的区域。一旦地方官员不符合这个小圈子的利益,他们就会谋反。曹操担任兖州牧时,就因为杀了名士边让搞得全州尽反。故而曹操时代特别担心各个地方的忠诚度,负责防守后方的曹丕也一直在应对各个地方的谋反,九品官人法也是他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尝试。

所以,“九品官人法”也满足了曹丕的需求。因为一方面,曹丕虽然由于代汉称帝失去了世袭相权,但是他手下所有人也同时都失去了自己征辟属下的权力。这样一来门阀士族的选官也必须通过中正来确认。曹丕认为,他将来可以控制这些中正官的最终决定。也就是说西汉以来,原本不那么清晰的官和吏的区别,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明确的区别。像汉武帝那样凭借自己喜好提拔卫青、张汤这样的奴隶、小吏成为高官的机会,自魏晋以后越来越少。到了宋以后,官和吏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被彻底割裂开来。为吏的不能为官,甚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另一方面,曹丕施行“九品官人法”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中央机构和中央集权。虽然官吏的选拔权都到了中正手上,但是曹丕却把最终审核权收回到皇帝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曹魏帝国一方面把尚书省移出宫外,使其变为正式国家机构,原本皇帝的私人秘书尚书变成了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后又设立中书省取代了尚书省的位置,后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在此时已经有了雏形。中央权力得到强化。地方权力部分被收回中央,正是在曹魏之后,原本具有自选属吏职权的郡守、州牧都丧失了自己选择下属的机会,也就很难形成东汉末年地方官完全控制州郡的情况。这样一来地方官就没有了自己的班底,成为军阀的道路也就被彻底斩断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再也没有出现东汉末年那样郡守、州牧就能割据一方的情况。之后,“开府”逐渐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职衔,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官员都要加授“开府”或“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职衔才能自己选择幕僚,建立班底。

但是,“九品官人法”导致了曹魏地方政权出现真空,由于中央权力过于膨胀,导致权臣一旦控制中央政权,则君权很容易丧失。加上此时少数民族大举南迁,到了西晋,原本在两汉时代以一个郡都能抵挡的外族,发展到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而且地方权力真空实际上被盘踞地方的门阀士族所填补。正如曹植所说曹魏帝国最大的危险“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当然,结局大家都清楚,司马懿和他的子孙最后替代了曹魏政权。

回到曹丕上位之初,他赞同陈群的“九品官人法”,交出世袭相权,升级为皇帝时,并不担心。因为他拥有了可以世袭的皇权,还拥有绝对的军权,他相信自己的帝国将会一统天下,然后传至万世。

为此,曹丕答应了孙权称藩投降,并且十分开心地在刘备进攻孙权的时候采取“卞庄刺虎”战术,坐山观虎斗。可等到孙权打败刘备之后,曹丕突然发现,孙权压根儿就没有想投降,原来自己被愚弄了!

于是刚刚称帝的曹丕决定报复,曹魏帝国历史上第一次南征开始。 DAYCV70MO/T37QtOp2jzNgqCc6fFmmIbsbshgDJ94nd52b4/91SVIzBE8DbTKu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