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当他的长子毛岸英不幸牺牲在抗美援朝前线,媳刘思齐请求将岸英的遗体迁回安葬,毛泽东摇摇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早在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在离家求学的前夕,就将改写的一首诗夹在他父亲的账簿里,题目就叫《呈父亲》:“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马革裹尸”,说的是东汉时马援的故事。

汉光武帝靠武力夺取了天下,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光武帝立过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28个。汉光武帝死后,汉明帝把28人的肖像画在南宫的云台上,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但还有一名大将,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他就是老当益壮的马援。

马援做过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逃到北地郡躲起来。后来在那边搞起畜牧业和农业来。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有了牛羊几千头,几万斛粮食。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过富裕生活。他把自己积贮的财产牛羊,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出息了。”他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王莽失败后,马援投奔汉光武帝,立了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马援远征凯旋,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大家劝他说:你已经够辛苦的了。还是在家里休养休养吧。马援豪迈地说:“不行啊!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骚乱,我正要请求皇帝派我去保卫北方。男子汉大丈夫,死应该死在边疆,死在战场,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葬,怎么能老待在家里,跟妻子儿女过日子呢?”光武帝壮其言,先派他到北方打败了匈奴和乌桓,后又到南方五溪一带(湘、黔交界处),平定了五溪部族的叛乱。因为不适应那儿的湿热气候,很多军士都中暑生病,马援自己也生了病,死于军中,也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然而,为了革命的胜利,成千上万的烈士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毛泽东也同样,送走了他一个又一个亲人:杨开慧,毛泽民(弟),毛泽覃(三弟),毛泽建(堂妹),毛楚雄(侄儿)……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毛泽东的儿子也到了朝鲜前线。对于是否要岸英赴朝参战,毛泽东的决心不可动摇。他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毛岸英告别新婚刚一年的妻子刘思齐,到志愿军总部当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

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第二次战役的第一天,志愿军总部遭到美机轰炸,毛岸英不幸倒在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火焰之中,献出了他年青的生命。

毛泽东听到岸英牺牲的噩耗,沉默,抽烟,叹息:“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尽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事业而牺牲。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呀!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唉,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这个不要急着告诉思齐了。”

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同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一样,毛岸英的忠骨被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跟他在一起安息的还有134名中华儿女。毛岸英的墓在最前排的正中间。墓前石碑上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

毛泽东尊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的家人也是一样。这种无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lpcBV1QShZpINw6nSBd6jJvcs6Bw6E+kjfg7j0EfDyCtL0vCv5qh84lh+3Bm/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