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但在具体的方法上却大相径庭。贫寒人家即使想娇惯自己的子女也没有条件,所以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而富贵人家则不同,他们也想子女志向高远,勇猛顽强,但因方法不当,其结果往往是三代而下,便由龙种蜕变为跳蚤。

真正地爱护子女,就不能只看眼前的安逸,应当“为之计深远”,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要想让人按照这一道理去做,却不是容易的事。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1967年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毛泽东推荐大家读《触龙说赵太后》。

毛泽东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

如何做到真心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尤其是如何防止领导层的子弟因养尊处优而蜕化变质,这是古往今来都十分关注的大问题。触龙对此问题可以说了解得很透彻,抓住了主要矛盾,因此他提出的忠告是很有见地、很有价值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赵太后刚刚执掌赵国的政权不久,秦国就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赵国必须用长安君作人质,我们方能出兵援赵。”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儿子,所以,赵太后不愿意这样做,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左右说:“如果再有人来劝说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我一定要当面唾他。”此时,左师触龙说想见太后,赵太后很生气地等待着。触龙慢慢地走进去,到太后面前自己请罪说:“我的脚有毛病,走不快,以致好久没有来拜望太后您了。我在私下里宽恕自己,但又担心太后的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很想来拜见太后。”太后说:“我现在是靠车辇走路。”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吗?”赵太后说:“我只是喝粥而已。”触龙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于是,就去散步,每天行走三四里路,饭量就稍有增加,身体也就舒服一些。”太后说:“我已不能这样做了。”这时,太后的面容稍微有了好转,怒气也消了一些。左师触龙说:“我有一个不肖的儿子叫舒祺,他年纪尚轻,没有什么本领。但是我已经老了,很爱怜他,我希望让他来做一名宫廷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来向太后说明我的这个意思。”赵太后说:“好啊,有多大岁数了?”触龙说:“十五岁了,年龄虽然小,但我希望在我未死以前,能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说:“您也疼爱自己的儿子吗?”触龙说:“疼爱之情胜过太后您。”太后说:“我也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的。”触龙说:“我私下里以为您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完全错了,我爱燕后远不如爱长安君。”触龙说:“做父母的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为他们作长远的打算,当燕后初嫁时,您老人家跟着她,为她远行而悲伤。到后来她出嫁了,您也十分思念她。但到祭祀的时候则祝福她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因为您希望她的国家不要灭亡。这就是为她作长远的打算啊!您希望她的子孙能继承王位。”太后说:“很对。”触龙说:“现在追溯到三代以前,到赵国开国时赵烈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今天还有人存在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说:“不单是赵国没有了,其他国家子孙封侯的,到今天还有继续存在的吗?”太后说:“也没有了。”触龙说:“所以说,近者灾祸就降临到这些人的本身,远者则降临到他们的子孙。难道国君的子孙一定都是坏的吗?不是的,原因是他们位高而无功,俸禄丰厚而无所事事,所拥有的资财又太多了。现在,您老人家一再提高长安君的爵位,把丰腴的土地都封给他,又把国家的许多重宝送给他,如果现在不让他为国立功,有一天您老人家去世之后,那长安君又怎能自己在赵国立足呢?我认为您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的打算,所以我说您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太后说:“您说得真是有道理啊!就听凭您安排使用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百辆车子,到齐国去做了人质,接着齐国发兵救赵。赵国贤士子义听到了这一消息后说:“国君的儿子是至亲骨肉,同样也不能依靠无功的尊位和先人的俸禄而守住财宝,更何况做人臣的呢?”

我们且不说触龙说赵太后的意义,单是触龙的进谏艺术,就足以让千古效法。触龙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既是因亲,又是执掌赵国大权的太后;并且已经有许多人劝谏过了,且太后要对劝谏的人“唾其面”,对触龙也是“盛气而胥之”。所以,触龙如果要想用一般的方法去说服太后是不可能的。触龙说赵太后的过程可分为三步:一是使太后减少了对触龙的抵触情绪;二是要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到太后的身边当侍卫,表明自己爱护子女的态度;三是由此引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的看法,引太后入彀,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父母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的结论,使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的观点,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触龙所用的循序渐进的劝谏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高明的。至于后一则,记述的过程虽然没有前者详细,但道理是一样的。人之爱子女,要为之计深远,这恐怕就是大爱和小爱的区别了。

关于下一代子女的安排和教育问题,关系到革命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如果不重视,不关心,方法不当,上述的危险性是存在的。毛泽东不仅借古喻今,郑重提出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他本人还身体力行,在下一代的教育和对他们从严要求方面,为全党,尤其是为党的领导干部作出表率。毛泽东对子女的教育是极严格的。毛泽东和杨开慧很注意从小就培养毛岸英勇敢顽强的性格,教育岸英兄弟珍惜劳动果实。

1942年2月,当毛岸英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回到延安时,毛泽东郑重而严肃地对他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但学的只是书本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一所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送你去好吗?”不几天,岸英就背着被子到吴家枣园上“劳动大学”了。在农村,他按照父亲的要求,拜农民为师,刻苦锻炼自己。

抗美援朝一开始,毛泽东就安排岸英参加志愿军上了朝鲜前线。当他得知岸英不幸牺牲,强忍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发自内心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反抗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就是属于牺牲了的成千上万革命战士中的一个。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大事。不能因为是我,党的主席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

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的幼女李讷回家探亲,做父亲的含泪看着心爱的女儿因长期饥饿,吃起饭来狼吞虎咽,但却断然拒绝工作人员为她增粮的建议。毛泽东说:“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受。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

毛泽东对自己的亲戚要求也十分严格。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两个亲戚——毛泽连和李轲赴京看望他,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想在京或请毛主席介绍回湘找个工作。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先烈,我们活下来的人才会有今天,想事、办事都要对得起先烈才是。你们都是种田人,过不惯城市生活,还是回老家种田、种菜、喂猪稳当些。回去把生产搞好;把生活搞好。今后大家会有好日子过的。”他又说:“我现在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是革命的需要,是为人民服务,替人民办事。不能和封建社会一样,一当上皇帝,亲戚朋友都跟着沾光,都来享受,这些人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作威作福。我们是共产党人,是革命者,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工农劳苦大众,要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而不是为少数人谋福利。”

毛泽东的伟大品格和远见卓识是建立在对革命和历史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将革命和历史结合起来,才能使历史具有新的意义,也才能使革命具有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YkaaQBbUQqSgKV0VI/zqA+OxKqOuENw24Z8eixX1zvsVa3W5BVFaT4NdzqT+As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