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格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DPD)这一领域中,文献稀缺,由福根·涅兹罗格鲁与凯瑟琳·唐纳利合著的《不真实的我:人格解体障碍自我疗愈指南》是一部备受欢迎的新作。据估计,人群中多达2%的人在一生中会被该病症所扰,但其诊断率不尽如人意。患者被频繁误诊,常辗转于各个心理健康专家,以寻求准确诊断、有效治疗以及未来痊愈的希望,却越发沮丧和绝望。即便该病症得到确诊,许多医生仍对其束手无策,不知最佳疗法是何,因为相较于其他精神障碍,慢性人格解体的治疗方向仍然模糊不清。但令人欣喜的是,这本书介绍了丰富的心理治疗取向,可以对众多患者提供帮助。
这本书通俗易懂,既面向普通大众,也面向在诊疗中寻求信息帮助的临床医生。前三章介绍了该病症的所有复杂面貌,包括症状、随时间发展的病程、常见的诱因(如创伤和家庭功能障碍),以及它与相关精神障碍的重叠和区别。这本书还涵盖了一些基本的神经生物学知识,以便读者对人格解体障碍的生物学基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这本书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各种心理疗法,这些疗法可用于治疗慢性人格解体。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既借鉴了接纳承诺疗法,又参考了辩证行为疗法,并将这两种模型应用于人格解体障碍的治疗。作者通过众多实例,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患者的自我关注以及对病症的强迫性专注往往会导致更多的痛苦,而以接纳和基于当下的正念这两种心理状态作为改变的基石,来缓解痛苦和折磨。书中描述了由该病症引发并可加重病症的思维、感受与回避行为,强调即便症状带来极度的痛苦,患者也要提高个人成长潜力,坚定生活依然值得的信念。
作者还介绍了辩证行为疗法在治疗慢性人格解体时的基本原则:基于当下的正念、痛苦耐受、觉察、情绪调节及人际效能。这些原则,辅以侧重暴露与反应预防的传统行为疗法,不仅针对人格解体障碍的症状,还针对其既往诱因和最令人恐惧的后果。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其他治疗方案,如认知疗法、全面健康策略和药物疗法。
这本书内容全面、与时俱进、可读性强、便于使用。书中提供了许多小故事和实例、练习和工作表,每章都有有益的内容总结,同时设有问答环节,解答了人格解体障碍患者最常表达担忧的一些问题。这本书是对人格解体障碍这一新兴领域的极大补充,不论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阅读此书都会受益匪浅。
达芙妮·西米恩博士
《非真实感:人格解体障碍与自我丧失》(
Feeling Unreal:
Depersonalization and the Loss of the Self
)作者
美国纽约市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精神病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