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第一节 武艺道艺分论

盖夫武术一途,分内、外两家,有武艺、道艺之称。练武艺者,注意于姿势,而重劲力 [1] ;习道艺者,注于 [2] 养气而存神,以意动,以神发也。兹分述如下:

(甲)练武艺是双重之姿势也。两足用力重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用力。用后天之意,一呼一吸,积养气于丹田之内,而吸收其有益之成分,久之则身体坚如铁石,站立姿势稳如泰山。一旦与人相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象,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束身而起,长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日不放松。拳经云:“足击七分手打三,五营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此谓之浊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固灵根而动心 [3] 是也。若练到登峰造极至善处,亦可以战胜攻取,无敌于天下也。

(乙)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灵通,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弦,发出直前 [4] 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反顾 [5] 迟疑之状态。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 [6] 者是也。偈 [7] 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 [8] 道艺之学不二法门欤!盖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则灵不昧, [9] 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则为用, [10] 正是此意也。盖拳发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 [11] 者之所用也。

注释

[1] 重劲力:着重于练劲力。

[2] 注于:当为“注意于”。

[3] 固灵根而动心:固住丹田之气而动杀敌之心。

[4] 直前:一直向前。

[5] 反顾:回头看,犹豫迟疑的意思。

[6] 从容中道:从从容容而符合道。

[7] 偈:佛经中的唱词。

[8] 殆:大概,恐怕。

[9] 盖静者……则灵不昧:静是动的前提,空是实的本源,心中空虚则灵性不蒙昧。

[10] 静为本体,动则为用:敌不来攻,则我为静;敌来攻我,则我随之而动,恰到好处。我的内在精神意气及外形动作毫不浪费,高度节约。没有前面高质量的身空心静,就没有后面高效率的因应动作。

[11] 养灵根而静心:存养丹田之气而保持心静身空。

第二节 初学规矩

练拳术,应循规蹈矩,不可固执己见,致有偏枯之弊。若专从力之方面发展,则为力所拘;专从气之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专求沉重,则为沉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总之气血并重,性命双修 [1] ,循序渐进,自强不息,久之则神意归于丹田,灵?贯于脑海,其身体自然能轻、能重,轻则身轻体健,行走如飞;重则屹立如山,确乎不拔。盖练神还虚,则身轻如羽,气贯涌泉,则重如泰山也。

注释

[1] 性命双修:“性”指的是心神,“命”指的是精气。性命双修,也就是炼气炼神。

第三节 初学三害

练武术,有当注意之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学者能力避三害,非特 [1] 体魄强健,而且力量增加,勇毅果敢,并能神清气爽,明心见性,直入道义之门。三害者为何?一曰拙力,二曰努气,三曰挺胸提腹。拙力者,用力太笨,气血凝滞,以致血脉不能流通,筋骨不能舒畅,甚至四肢拘急,手足不能灵活,浸假 [2] 而虚火上炎,拙气滞满胸臆及肢体凝滞之处,或细胞爆烈 [3] ,变成死肌,或结为症瘕 [4] ,贻害终身,不可不慎。努气者,力小任重 [5] ,或用力太过,以致气满胸膈,壅滞不通,其气管往往有爆烈之虑,甚至气逆肺炸或不治之痼疾者,亦数见不鲜。挺胸提腹者,气逆上行,不能降至丹田,两足似浮萍之无根,重心不定,身体摇动不安,譬如君心 [6] 不和,百官 [7] 失其位,拳术万不能从容中道。练习时,务要将气降至丹田,以直达于涌泉,然后身体屹立如山,虽有雷霆万钧之击,不能撼动其毫厘。学者果能明三害,力为 [8] 矫正,用九要八论之规矩,勤加锻炼,循序渐进,以至升堂入室而得拳法三昧,是为入道,学者其各注意焉 [9]

注释

[1] 非特:不只,不但。

[2] 浸假:渐渐,逐渐。

[3] 爆烈:猛烈爆炸。后同,不另注。

[4] 症瘕:即癓瘕,中医学名词,指腹内结块。

[5] 力小任重:力量小而负担重。

[6] 君心:就是心,心为君,所以把心叫作“君心”。

[7] 百官:各种器官。

[8] 力为:尽力。

[9] 学者其各注意焉:学此拳的人都要注意了。其,助词,表祈使语气。

第四节 桩法慢练入道

观夫世之进化,每种事业,无不先立基础而后进展。基础固,则进步速。拳术之道,尤 [1] 宜先立基础。故初学,以桩法为始,一曰降龙桩,二曰伏虎桩。练此桩法,先要虚其心,涵养本源,以呼吸之气下贯丹田,而充实其腹,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肢体,使气血循环周身,流通百脉,脏腑清虚,筋络舒畅,骨健髓满,精?充足,而神经敏锐,故谓之养基立本,此桩法慢练增力之妙法也。谚云:“本固枝荣 [2] ”;儒谓“本立而道生 [3] ”。以后无论操演何种拳势,精意莫不本此 [4] 。虽起初不得妙境,久而久之,心领悟会,不难妙极神明。否则,不依规矩,操之过急,四肢必生挫折之苦,虽费神劳力而不得佳果。桩法慢性之锻炼,系顺天命之性 [5] ,合乎自然之道,一动发于性,一静存于命。偈曰:“静为本体,动则作用”,正是会意形象 [6] 之法门,而道蕴藏其中 [7] 矣。急练求之者,难得其中实益 [8] 也。

注释

[1] 尤:尤其,更。

[2] 本固枝荣:本固则枝荣,根本牢固则枝叶荣茂。

[3] 本立而道生:根本建立则道生出来。《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 本此:本于此,以此为根本。

[5] 系顺天命之性:是遵循天所赋予的本性。

[6] 会意形象:领会其意,模仿其形。

[7] 蕴藏其中:蕴藏于其中,蕴藏在里面。

[8] 实益: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五节 三层道理

(一)练精化气;(二)练?化神;(三)练神还虚 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

第六节 三步工夫

(一)易骨。练之以固其基,以壮其体。虽老年人,可减少其石灰质,而增加其弹力性。肢体骨骼,坚如金石 [1] ,重如山岳。有时意轻,轻如鸿毛;意重,而似泰山。

(二)易筋。练之以腾其瘼 [2] ,以长 [3] 其筋,俾 [4] 伸缩力,逐日增加,有拔山盖世 [5] 之气,奋发有为,雄飞于世界。虽血亏气弱之病夫,一变而为铜筋铁骨之壮士,岂非易筋云乎哉?

(三)洗髓。练之以减其重量,增其弹力, [6] 轻松其内部,活泼其运动,俾骨中清虚灵活,而身轻如羽,体健似金刚矣。

注释

[1] 金石:铁石。金,金属。

[2] 瘼:原文“瘼”字误,此处当作“膜”。

[3] 长:加长。

[4] 俾:使。

[5] 拔山盖世:力能拔山,气能盖世。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6] 减其重量,增其弹力:减轻体重,增加盘的弹力。

第七节 三种练法

(一)明劲。练之有一定之规矩,身体动转要和顺 [1] ,而不可乖戾 [2] ;手足起落要齐整 [3] ,而不可散乱。“方者正其中 [4] ”,即此意之谓也。

(二)暗劲。练之以充实其丹田 [5] ,使肢体坚如金石。但神气 [6] 要舒展而不可拘,运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圆者应其外 [7] ”,正是此意也。

(三)化劲。练时周身四肢动转,进退起落不可着力 [8] ,专以神意运用之 [9] ,惟形象规矩,仍是前两种,不可改移,但顺其自然之程序,勿忘勿助,一气贯通而已。“三回九转是一势 [10] ”,即此意也。

注释

[1] 和顺:和谐顺道。

[2] 乖戾:不合,不和。

[3] 手足起落要齐整:身、手、足要同步起落,整齐划一。

[4] 方者正其中:方正是为了整饬自身,形成六合整劲。

[5] 充实其丹田:以腹式呼吸为主,使丹田充实而有弹力。

[6] 神气:精神与呼吸。

[7] 圆者应其外:圆通是为了应对外来的欺侮。

[8] 不可着力:不可刻意用力。

[9] 专以神意运用之:以精神、意识的练习为主。

[10] 三回九转是一势:人身三大节、九小节的回环、旋转可以组合成无数种拳势,但整体看,都不过是起、随、催,完整一气的一个整劲而已。 gLpLucXBJhcTk7lYQvlKZ59x1hBZY1su1CUeBmxoSaFcy7KAf8STVHSpubW31z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