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论
流淌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

文化是民族根脉,经典是国家灵魂。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秦砖汉瓦、古塔禅院、竹棚木屋等,之所以成为当今国人长假的精神家园,源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光芒。历代经典家教是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

一、渊源和嬗变:传统家教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是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组成的伟大国度,自五帝时代开始,可以说自从有了家庭就有家教。历史上关于家教的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家教以修身励志为重点,或以口头教诫、或以文献专著、或以家规条款、或以家书家训、或以散文札记、或以诗歌格言等形式,教导启迪子孙后代,提升其志趣、陶冶其情操、感化其心灵,使家人修身励志、家风清正整密、家族兴盛隆昌。

历代经典家教之所以留传至今,缘于这些家教大多出自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们或饱读经书典籍、或历经政治风云、或深谙世间百态。为教育启迪子孙后代,他们总结为官、处世、持家、求学等经历,故家教独具魅力。

(一)普遍出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大儒,在教导为学之道上有切身感受。 绝大多数先贤都是熟读经书,经过科举考试而致仕,进而成就辉煌人生。如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曾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推行一条鞭法与考成法,整顿财政和吏治,开创了“万历新政”。其为典型的读书出身,靠科举考试和锦绣文章,一步一步走上高位。因从小天资聪颖,七岁能通六经大义,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时就参加乡试,十六岁中了举人。正是因为自己靠科考及弟,故在教导孩子为学之道上有切身感受。张居正的三个儿子敬修、嗣修、懋修在科举之路上都遇过挫折,特别是第三个儿子张懋修前两次科举都失利,其专门书写《示季子懋修书》,帮助张懋修总结科考失利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儿子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后来,他的三个儿子都考取进士。明朝科举中进士的概率只有千分之四,三个儿子都考取进士的概率大概是一千五百万分之一。在张居正鼓励下,三个儿子参加科举全中进士,命中率高达百分之百,这种培养学霸之法值得学习借鉴。

(二)普遍出自胸怀韬略、政绩卓著的官绅,在教导为政之要上有深邃思考。 这些官绅中有纵横捭阖、建功立业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有知识渊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这些人都经历宦海沉浮,饱经政治风云变幻,在为政上有深邃的思考。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其以卓越的才能、贤能的品德和超凡的意志,使西周政治、思想、文化和教育有了很大变化。在致政成王时,周公深知殷商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殷末统治者生活奢侈、政治腐败,也清醒地看到周王室成员开始怠于政事、沉迷酒色的严重隐忧。在时下政局仍然内忧外患、王朝安危堪忧的情形下,作为头脑清醒、有远见卓识的周王朝重要成员,周公内心十分忧虑,故还政成王作《无逸》,可谓是历史上首篇阐述执政要义的重要家训。

(三)普遍出自修身持家、品行高洁的先贤,在教导处世之道上有独到感悟。 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历代先贤很注重人品、家风、族规,并在教导子孙处世之道上有独到感悟。这些感悟以独特的形式,提升着后辈的志趣、陶冶着后辈的情操、感化着后辈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其四十六岁得子诸葛瞻后,他非常喜欢、寄予厚望,因而为儿取名为“瞻”,字“思远”。在《诫子书》中用“淫慢则不能励精”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用“险躁则不能治性”忠告孩子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警告孩子时间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不然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这些智慧理性、简练深邃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母的爱子之情,表达得情深意切、透彻明了。

二、内涵和功能:传统家教诠释了先贤修身持家的独到智慧

我国传统家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家之道。 主要是关于怎样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家庭事务的家教。

1. 以孝为本,睦亲敬长。 深受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思想的影响,“孝悌”始终处于传统家教的伦理核心。“孝”是儒家极为推崇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为人子者对于尊长应该恪守的责任和义务;“悌”本义为敬爱兄长,亦指敬重长上。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孔子弟子编写的《孝经》,在汉代就被列为蒙童教育的首要课程。范质《戒从子诗》一开始就提出:“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弟。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孙奇逢《孝友堂家训》中就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柳玭指出:“立身以孝悌为基”等等。

2. 勤劳节俭,耕读纺绩。 传统家教非常重视劳作、蔑视奢逸。遍览历代家教,不论豪门显贵,还是庶民百姓,其家教无不谆谆告诫后辈要勤俭持家,没有一个教子孙们奢侈浪费的。司马光认为治家之道应“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居家杂仪》)。清代官吏、学者许汝霖《德星堂家订》针对当时的奢靡之风,分别规定了“宴会”“嫁娶”“祭祀”“服饰”“凶丧”“安葬”几个方面的礼节及标准,其目的是力求既合礼节又要节俭。清康熙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甚至要求子女下乡耕读、纺绩,认为这样既可以培养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又使他们的生活更为充实。

3. 以身作则,正身率下。 传统家教都强调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李昌龄指出“为父为师之道者无他,惟严与正而已”(《乐善录》)。认为只有家长正身率下,憎爱不偏,家庭才能和睦,才能安居乐业。司马光《居家杂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4. 珍惜名节,注重家风。 名节就是名誉和节操,古人把它同道义、忠信并列。先贤家教历来推崇名节,孕育了求不朽、重节操、讲自律、辨荣辱的经典家教。如颜之推《颜氏家训》开篇中述及家训的目的时,就说“吾家风教,素为整密”。尽管时代不同,门第家境各异,但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求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等等。

5. 规范伦理,长幼有序。 传统家教提倡夫妇之间要和顺,为夫要守义,为妻要节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而美满。认为“夫妇之道,天地之大义,风化之本原也”。还认为兄弟之间是一种血气相通、天然形成的骨肉亲情关系,相互间应友善相处,做到兄友弟恭。要求“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同时,家训十分强调父慈子孝这一原则,即家对子女要抚养、关心与爱护,同时子女也要敬老爱幼、尊师重道。

(二)教子之术。 从《颜氏家训》《温公家范》《朱子治家格言》等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教十分重视教子之术。

1. 教子趋早,养正于蒙。 孙奇逢《孝友堂家训》认为“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识补救,晚矣。”故而“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被称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中就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司马光还在家训中制订了周详的蒙教计划。此外,先贤家教还论述了“严”与“爱”的关系,提倡爱子有道,反对无原则的溺爱。教子做人要以德立身,“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要求子孙后辈努力践行传统的孝友之义。按勤、俭、仁、义、理、智、信等道德规范做人,身体力行并反躬自省。

2. 耕读并重,应世经务。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中,仍有不少家教教诫子弟要学艺习技、耕读并重,反对好逸恶劳的不良作风。五代十国章仔钧所著《章氏家训》被称为十大最有名的家训。其中就首倡耕读传家,此被无数家族在各自的家训中吸收、转化、引用。如《庞氏家训》等甚至还写入了一些农副业生产的经验,霍韬的《霍渭厓家训》甚至对那些一进学校就耻于耕作的子侄做了严格的惩罚规定。

3. 谨慎交友,近善远佞。 孔子曾说过: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观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孔子家语·六本》)。自古以来,不少家训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亲友邻居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谆谆教诲他们交友要慎重。如朱熹《与长子受之》中就告诫儿子要交“敦厚忠信,能攻吾过”的“益友”,而不要交“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

4. 立志高远,励志勉学。 历代家教作品大多强调子孙后辈需勉学成才。认为“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激励子弟勤奋学习,立大志、成大器。如诸葛亮认为子侄们应“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魏晋文学家嵇康告诫儿子“人无志,非人也”。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提到:“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三)治国之策。 主要体现在帝王、官宦之家的家教中,特别是那些有作为的君主,以及能够体恤百姓疾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名臣贤相更是如此。

1. 勤政奉公,忠国恤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和清康熙的《庭训格言》都告诫子孙们要不辞辛劳处理国务,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许云邨贻谋》提出子弟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许衡训子要“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许文正公遗书》卷一《古风·训子》)。

2. 心怀天下,情系桑梓。 无论是周文王的《保训》,还是《诏太子发》等,均训诫子弟要心怀天下、情系桑梓。《史记》记载的周公旦对长子伯禽的训诫,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灭商之后,实行分封制。周公被封于曲阜,建立鲁国。由于武王英年早逝,侄子成王年幼,因而由周公摄政。周公无法前往封地,只能派长子伯禽前往。伯禽临行前,周公对他作了这样的训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这段教诫其子伯禽礼贤下士的训辞流传甚广。

3. 大公无私,清廉自律。 这方面的内容许多家教都有述及,而以官宦家庭更为突出。历史上留下了诸如陶侃母“封坛退鲊”之类诫子勿贪的感人故事。南梁的徐勉曾任黄门侍郎、吏部尚书,位高权重,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视清白为宝贵的遗产,要求子孙视金钱为粪土,坚决不给家族留污名。赵鼎《家训笔录》认为“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包拯对贪官疾恶如仇,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集》卷十《补遗》)并要人将此刻在石上,以诏后世。

(四)修身之法。 各种家教作品先后提出了立志、读书、诚信、谦让、恭敬、宽容、清廉、勤俭等诸多的方法和要求。尤其是修身,历代的家训大都把它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前提。

1. 重德修身,力戒恶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士大夫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关系层层递进,修身是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故孟子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故传统家教还特别注意子弟修身养性。如周公就曾诫周成王注意施惠民众,远离安闲逸乐,做到“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见《尚书·无逸》)。清代曾国藩写给儿子家书写道:“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清代《鲍氏户规》对沾染赌博恶习者就规定:“赌博财物,开设赌坊。教而不改者,杖八十、免祀。”许多家教都告诫子弟要“知错能改,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邵雍《诫子吟》)。有些家训、家规不仅在理论上强调,而且在实践中加以约束。

2. 宽厚谦恭,谨言慎行。 在缺乏民主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之道深入人心,因而传统家教无不叮嘱子弟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诸葛亮《诫子书》即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张履祥说:“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切戒狷薄。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妄他日之害,不可用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张园先生全集·训子语》)。真可谓经验之谈。

3. 友爱乡邻,善待仆隶。 不少官吏兼学者的家教在治家之道的叙述中,大都谈及了处理好邻里关系、主仆关系。《袁氏世范》的《治家》篇不厌其烦地训示家人要与邻家交好,哪怕对待邻居的牛羊鸡鸭这样的小事也要注意。《郑氏规范》就告诫子孙不要随意增加佃户的地租;在处理主仆关系时,传统家教除了强调坚持封建伦理,对仆人严加管束一面之外,也要求家人善待他们。袁采叮嘱家人婢女大了要送还其父母,仆隶无家可归者应养其老。

4. 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古代思想家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而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教文化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如许多家教都体现了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郑文融《郑氏规范》。这篇家训朴实无华,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训谕家人子弟讲究人道,体恤孤寡贫穷,尽力帮助他们。譬如,家训谈到若无大故,不得请乳母,以免使乳母的孩子受饥,借粮给穷苦乡亲不得收息,建议药店免费医治穷人的疾病,经常修桥补路“以利行客”,周济那些鳏寡孤独、生活无着的乡邻,炎夏时节在大路旁设茶水站“以济渴者”等等。

5. 淡泊功名,平和处世。 传统家教在教诫子第、家人立志远大的同时,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别人的经验教训出发,向他们灌输淡泊功名利禄的处世之道。如东方朔的《诫子书》就提出“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饱食安步,以仕代农”和“才尽身危”“孤贵失和”。白居易在《白香山集》中提出:“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家教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庭教育,其功能远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很大程度上成了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了家庭教育范本。

三、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家教必须批判地学习和借鉴

传统家教形式和特点各不相同,但众多的家教还是有共同的属性和内在的规律。

1. 伦理性—体现一种“人格教育”。 古代家教把修身养性和道德教育纳入伦理纲常的范畴,以“合乎礼义”的指导思想规范言行。战国时期田稷母训就说“吾闻士修身洁行,不为苟得”。三国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儿子恬淡寡欲,保持一颗虚静的心境。曾国藩在劝诫儿子时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蔡邕为女儿写的《女训》中“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告诉女儿,人的心就像人的头和脸一样,因而必须去修饰它。脸面一天不修饰,就会染上尘垢,心一天不存善念,邪恶就会侵入。人们都知道修饰脸面而不知道修饰其心,真是犯糊涂啊。蔡邕通过日常生活,引导女儿要修身养心,培养美好情操。特别是许多的女训中,更是大量运用贞女的道德榜样,贤妻良母的典范来教育家中的女子追求美好的道德人格,谨守妇人之道。在家训中,字字句句体现着长者的呵护、忧患之心。它们的对象是给子孙后人看的,可以敞开心扉,可以抒发情感,可以点滴教化。无须虚浮套语,无须华丽词藻。

2. 家族性—体现一种“家庭关爱”。 传统家教以血亲伦常为基础,既有家规强制,也有亲情感化,教育形式丰富多彩,家长对子女可随时耳提面命,还可以率先垂范,发挥身教的作用,通过“正身”来“率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传统家教由于关联其家族血亲伦常关系,使得亲情感化独显其能。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亲情深笃。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乳饮哺啄,情至切、爱至深,很容易形成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之心,从而接受家长的教诲。这是社会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比拟的。同时,长辈们还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下家训,用自己身边的事情去说服子孙,而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或者是引用历史典故和格言警句来教育子孙后人,具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在家教中处处可见。司马光在《家范》中,更喜欢用历史故事去劝导子孙。像这样充满感情的经历和故事,在说教时更能打动人、感染人,能让人在情理之中受到教育。用直观形象的故事去讲述抽象的伦理道德,使后辈容易接受。并且可以给其树立榜样和标杆,让他们更好地去效仿。

3. 规范性—体现一种“情感约束”。 传统家教中除了长辈们的絮叨、教诲、嘱咐外,很多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家长们为了保证他们的教导能得到实施和收到成效,就规定了很多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以规范内外上下的礼仪、行为、起居等。这些教义规定对子孙违犯者的惩罚,有强制执行性质。如《郑氏规范》对子孙规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习惯规范。如:“子弟年十六以上,许行冠礼。须能暗记四书五经正文,讲说大义,方可行之”。这类规定具有强制性,在生活中应自觉遵守。另一类以孝义为目标的强制性规范。如:“子侄虽年至六十者,亦不许与伯叔连坐”,“婚嫁必须择温良有家法者,不可慕富贵以亏择配之义”。这些规定将维护等级秩序的目的渗透于生活每个领域,起到了具有法律效果的规范作用。

我国传统家教在教育子孙忠君爱国、孝亲尊长、修身励志、勤俭治家、诚实守信等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约束,很多教育内容在当时无法超越历史的局限性,从而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所以在研究我国传统家教时,我们也要辩证地加以分析研究。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统家教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家教,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深入实施,发挥好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中国历代经典家训为重点,选录了50篇家教典籍,探析其深刻内涵,将历代关于修身励志、持家治学、敬业报国等经典家教呈现读者,以期对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帮助。 1noZW3j1/s9VN9baM5/YHELJ+BcOGxnwA/bhE59B57akBd+Eo85OGiJlP1fbqp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