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子发母训

楚军大将母亲教子带兵之道

家教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群雄争霸的动荡时代,也是一个慷慨悲歌、毅然赴义的热血时代。合纵、连横、战争……这种在冷兵器时代常见的攻城掠地场景,至今还令人不寒而栗。

作为楚军大将的母亲,该如何教育儿子?《楚子发母》为后世提供了典范。子发,战国时楚国的将领,名舍,字子发,楚宣王时人。《楚子发母》选自《列女传》,主旨为母亲教导儿子身为将领应与士卒同甘共苦,以得人心为上。

此家教重要启示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从塑造人格、人品上着眼,这样才能保证子女走正道、干正事。

摘抄《楚子发母》,135cm×35cm,作者:陶旭

家教原文

楚子发母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曰:“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军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诗》不云乎,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言不失和也,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乐于其上,虽有以得胜,非其术也。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楚子发母》(竖式排版)

——选自《列女传·母仪传》

摘抄《楚子发母》,25cm×25cm,作者:陶旭

家教探析

楚军大将母亲教子带兵之道

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合纵连横逐天下;

金戈铁马,寒风朔衣,铁骨豪情驰疆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狼烟四起的时代,这种冷兵器时代将士慷慨激昂、浴血奋战的战争场景,至今还令人不寒而栗。作为将士的母亲,该如何教育儿子?《楚子发母》为后世提供了典范。子发,战国时楚国的将领。其母教导他作为将领,应与士卒同甘共苦,以得人心为上。本文选自《列女传》。

一、牵挂士卒,恐儿离德

论家国情怀,战国尤风盛。可以说战国时期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国风·秦风·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国风·秦风·无衣》这首《诗经》中名篇广为传颂,可谓一首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战歌。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御敌,这种英雄主义气概,充分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展现了战国先贤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楚宣王时代的大将母亲,其同样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故儿子在前方作战时,更是牵挂士卒、恐儿离德。《楚子发母》中记载:子发攻打秦国的时候,军粮吃光了,子发派人向楚王求援,并叫使者顺便回家探望一下母亲。子发母亲问使者:“士兵们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士兵们能分吃豆粒充饥。”子发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一个对孩子严格要求的母亲。儿子在前方率兵战斗,她牵挂的是士兵的安康,牵挂的是儿子能否与士兵一起同甘共苦。当得知士兵艰难得只能“并分菽粒而食之”,她深为不安,其牵挂士卒的家国情怀得以充分体现。

二、以古训子,严厉呵责

古人主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以立德为首要任务。这种道德观决定了古代母训重在培养子女的美好品德。《楚子发母》中记载:子发母亲又问将军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将军每天早晚都吃好饭好肉。”子发打败秦国归来,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关上大门不让他进去,并责骂:“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有人献上一坛美酒,越王勾践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并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五倍。又有一天,有人送来一袋干粮,越王勾践又下令赐给军士们分了吃,其实只有一点点食物,过了咽喉就没有了。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十倍。现在,你身为将军,士兵们分吃豆粒充饥,唯独你早晚吃着好饭好肉,这是为什么?”

摘抄《楚子发母》,21cm×29cm,作者:陶旭

三、塑造人品,追求正道

深明大义的严母,一个“严”字可以看出她们对孩子绝不仅是关心爱护。而是在疼爱孩子的基础上,把做母亲的职责更深入了一步,重在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作为一位有见识和有志向的母亲,一位懂得传统礼仪的贵族母亲,殷殷教导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儿子,无非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追求正道、塑造良好人格。《楚子发母》中记载,子发母亲说:“《诗经》上不是说了吗?‘我快乐而不荒废正事,贤人都高兴’,说的是做事不能失了分寸。你指挥士兵进入生死相争的战场,而自己却高高在上地享乐,即使能够取胜,也不能说是用兵的正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不要进我的门!”子发因此向母亲谢罪,这样母亲才让他进入家内。

赏诗悟典

《国风·秦风·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感悟】 《国风·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是一首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豪迈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mPpvcjlE0gU7BTsIgfIEGlgd3L2LxrB9UbZCHMWmoAFfr/uGmogtDNiW779t8j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