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肉性动物:此类动物绝大多数都是远古人类的敌人,即“天敌”。所谓“天敌”是指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的动物。这里是指专门与人类为敌的动物。人类必须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保持高度警惕,特别防范或回避那些“天敌”动物的偷袭和伤害。原始人就是生存在这些食肉动物的重重包围之中,生命随时都可能受到它们的威胁。
通常凶猛残暴无情的动物有洞熊(Ursus spelaeus)、剑齿虎(Sabretooth)、袋狮(Thylacoleo)、白狮(White lion)、母狮(Lioness)、美洲狮(Puma)、猎豹(Acinonyx jubatus)、猛犸(Mammuthus)、北极熊(Polar bear)、极地棕熊(Brown bear)、短面熊(Arctodus)、黑熊(Black bear)、豹(Leopard)、科莫多巨蜥(Komodo dragon)、印度尼西亚鳄鱼(Crocodile)、大地獭(Megatherium)、鬣狗(Hyena)、野狗(Wild Dog)、非洲野狼(Wolf)、猞猁/大山猫(Lynx)、豺/胡狼(Jackal)、蛇(Snake)、眼镜蛇(Cobra)、响尾蛇(Rattle-snake)、蟒蛇/王蛇(Boa)、蜥蜴(Lizard)、变色龙(Chame-leon)、狐狸(Fox)、狼獾(Wolverine)等。
(2)食草性动物:通常性情较为温驯平和,比如猛犸象或大象(Elephant)、犀牛(Rhinoceros)、河马(Hippo)、牛(Bovine)、野牛(Bison)、公牛(Bull)、母牛(Cow)、小牛(Calf)、水牛(Buffalo)、鹿(Cervidae)、骆驼(Camelus)、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袋鼠(Kangaroo)、豪猪(Hystrix brachyura hodgsoni)、大猩猩(Gorilla)和狐猴(Le-muridae)等。这些动物不具有主动的进攻性,它们生性灵敏,从来不是逆来顺受,一旦发现自己可能受到威胁,就会迅速地逃之夭夭,或者奋起对抗。为了防御食肉性、杂食性动物的进攻,它们具有很好的防御性,或者皮质很厚或者具有很好的伪装能力。这些食草动物,大部分都是原始人狩猎的主要目标。毫无疑问,这些动物都是远古人类的肉类资源,对原始人的生存与繁衍,实在是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3)杂食性动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类动物的食物类型丰富,所以,杂食性动物的生命力普遍比较强大。
这些杂食性动物大多数性情温驯,没有攻击性,而且有一些经过原始人饲养驯化,与人类关系相当密切,例如狗、猪、鸡、鸭等。
人类是杂食性动物,很多灵长目动物也是杂食动物。在哺乳动物中也有很多类别的动物是杂食动物,例如一些生活在南方的熊,是以素食为主的杂食动物,主要食物有水果、植物根茎和其他植物材料,同时也吃一些腐肉、昆虫、鱼和小的哺乳动物等。
食肉类中的杂食动物还有猪獾(Arctonyx collaris),主要以植物根茎、果实、蚯蚓、昆虫、鱼、蛙和鼠等为食。在偶蹄目动物中也有杂食动物,例如野猪,主要依靠野果、青草、块根、块茎和小动物等维持生活。另外,灵长目动物中也有一些杂食动物,如狒狒(Papio),主要食物是水果、种子、真菌、植物根茎、昆虫和小动物等,还有黑猩猩,其食物包括种子、坚果、花卉、树叶、木髓、蜂蜜、昆虫、蛋类和脊椎动物等。
杂食动物的食物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其他。
这里所介绍的远古动物,都是1万~500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与古人类生存有关系的动物。所有的肉类资源都是与原始人类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动物,庞然大物有猛犸象,小巧袖珍的有蚯蚓、蚂蚁等动物。其中不少动物曾经是人类的肉类资源,但大多数动物却是人类的天敌。
谁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动物,谁是人类的敌人,主要看这些动物属性,食草动物大多是人类的肉类资源,如猛犸象、河马、驯鹿、马等。而大型食肉动物基本是人类的天敌,如洞熊、剑齿虎、鬣狗、恐狼和土狼等。有些动物既可能是人类的肉食,又可能是人类的敌人,如鼠类,小型的可能成为人类的食物,大型的却是天敌。
在大自然当中,有些动物不仅是原始人的杀手,同样也是其他食草动物的杀手。正是这些动物杀手,把厮杀当成了游戏,无形中就会留下一些动物的尸体和残骸,也就大大增加了古人类食肉的机会。古人类吃肉的过程经历了由食腐到食鲜,由偶然到必然,由巧遇到狩猎,由狩猎到养殖的阶段。
洞熊(Ursus spelaeus):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已经在大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了。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内被发现,故被命名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差不多都发现了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洞熊体形巨大,雄性洞熊的体重可达到2500磅(约1134千克);雌性则要小很多,而当今在自然界尚还生存的体形最大的熊类,是科迪亚克熊和北极熊,其体重最大可达到780千克,平均体重为350千克。洞熊寿命约为30年,大部分为草食动物,主要以草及浆果为食,但有时也吃蜜糖。也有小部分为杂食动物。洞熊类头骨在欧洲、亚洲的许多山洞附近都有发现。2008年,科学家结合洞熊生活时期的气候变化,推算它们灭绝的时间是2.78万年前,当时的气候特征是天气显著寒冷,从而导致洞熊食用的植物大量减少或完全消失。正是由于食物供给中断导致洞熊的灭绝,远古哺乳动物群——包括毛猛犸、多毛犀牛、巨鹿和洞狮等,也都是在冰河时期末而消失了。有科学家认为,远古人类的狩猎是导致它们灭绝的重要原因。然而,维也纳大学研究员马汀·彻(Martina Pacher)和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安东尼·图亚特(Anthony J·Stuart)发现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这些远古动物的灭绝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并不是现代狮子的祖先,四肢粗壮,平均身长可达2.7米,尾长1.2米,体重250千克。在距今10万~30万年间,洞狮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距今约50万年前,洞狮已广布于非洲大陆东部和南部,有化石记录显示其中一些成员“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而进入欧洲的化石狮适应了山地和相对寒冷的气候以及猎物的构成,体形进一步增大,进化成了新的亚种——洞狮。
洞狮绝灭于1万年前,消失在最后一次冰河期,其原因可能有二:①跟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而被大量猎杀;②由于欧洲的大型野马被灭绝,引发连锁反应,因为自然界没有食物而随之灭绝。
洞熊和洞狮,是冰河世纪最顶尖的肉食动物,也是宿敌。考古研究中,在古人类洞穴遗址中多处发现过彼此的尸骨,可见洞狮与洞熊是势均力敌的存在。
真猛犸(Mammuthus):全身长着褐色的长毛,有一层厚达50厘米的皮毛,俗称长毛象,能在冰天雪地中保持温暖,不仅如此,在它们皮肤下还有一层厚达8厘米的脂肪。属名有地下潜伏的意思,因其被发现时,大多都已经死亡,并半埋于冻土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就是生活于寒带冰原的长毛猛犸象。长毛象的体形和现代的非洲象(肩高3.3米)相似,但有一身的长毛,头部前额高耸,肩高4米,门齿卷曲呈缠绕状,臼齿齿板数较多且密集,为草食性的动物。长毛象是一种从旧石器时代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现在已经绝种了。
古生物学家从西伯利亚等地仍能发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长毛象尸体。地球在约150万年前曾出现过几次冰河期,地球上的气温急速下降,在地表高纬度的范围,冰河期大约于37万年前出现,全年都被冰层所覆盖着。长毛象有两根大而弯曲的牙齿,每根长约4米,重约90千克,能帮它挖起被冰雪所覆盖的草,大约在7600年前就已经灭绝。
长毛象为何全部灭绝了呢?归纳起来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外因:气候变暖,长毛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草场植物减少,使长毛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威胁;因冰河时期结束,气候骤然的变化使栖息地环境发生改变,长毛象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内因: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长毛象生活在严寒地带,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在人类和猛兽的追杀下,幼象的成活率极低,被人类捕杀的数量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而越来越多。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不可避免地迅速减少。当然,不可否认人类过度猎杀,加速了猛犸象消失。
中国许多古人类遗址都发掘真猛犸化石。真猛犸是原始人的重要肉类资源。与真猛犸生活在同一个生物圈的动物还有:大地獭、披毛犀、角鹿、似剑齿虎、穴狮、洞熊、洞鬣狗、西伯利亚野牛等。
大地獭(Megatherium):是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晚期的一种身披长毛、体形如牛的动物,直立高达6米,体重可达4吨,相当于非洲象的体重。1796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给大地獭命名,也是极少数由非专业人士命名的古生物之一。1796年,当时杰斐逊还没有当上总统,收到来自西弗吉尼亚州的化石(包括3个巨型脚爪以及一些头骨肢骨)。当时他为这些巨爪所震撼,还以为是美洲狮的化石,遂将其命名为“巨大的爪子”;后来得知法国古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对大地獭的研究,随即正式将其命名为“巨爪地獭”。与其他地獭相比,巨爪地獭行动能力更强,因为后肢中央第三趾上的爪子可以着地,使它们能够用整个后爪站立。地獭尾部结实粗壮,能与两条后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能像袋鼠一样直立。其前肢长又弯曲的爪子,能够轻易地拉扯树枝、拔起灌木,也是有力的自卫武器。此外,它们的皮肤下长着许多角质化的硬疖,是毛皮之内的最后一层防御。巨爪地獭是所有“獭族”动物中最长寿,生存能力最强的一类物种。但它们还是没有摆脱灭绝的命运,于距今约9400年前已经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
剑齿虎(Sabretooth):大型猫科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旁支,一种短腿的大型猫科动物,肩高1.2米,体重约300千克。由于长着一对较长的尖齿,最长可达20厘米,仅比篮球的直径短一点。生活在1.5万~300万年前(即更新世——全新世时期)的剑齿虎,体形比现代狮和现代虎还大,以捕食猛犸象幼仔为主食。与原始人的演变共同度过了大约300万年,是对原始人生命威胁最大的动物之一。
剑齿虎的食物是大型食草动物,当然对古人类也毫不留情。剑齿虎体形较大,下颌则向下伸出了小型护叶。这样的护叶虽有利于保护突出的剑齿,但同时也增加了骨折和被感染的风险,还造成头部变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头部活动灵活性。剑齿虎的灭绝与乳齿象灭绝有关。位于美国洛杉矶市区的拉布里亚农场,是世界上保留剑齿虎化石的地方。剑齿虎的生存期处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气候寒冷。剑齿虎体形很大,脚掌能支撑体重,而大地獭是用脚的外侧着地。剑齿虎的厚实毛皮既具有御寒性,又能够比大地獭行走得更远。剑齿虎最早生活在北美或非洲,在非洲大陆时常以同类为食,那时候的同类数量比现代要多一倍。剑齿虎的前肢肌肉发达,威力无比,在扑食猎物时只需要靠前肢的力量就可以把猎物扑倒。最致命的武器还是它的牙齿。往往牙齿刺入1分钟,猎物就会死亡。剑齿虎是史前最大的猫科动物。剑齿虎属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剑齿虎的表亲刃齿虎属和后代锯齿虎属之间相互竞争和气候恶化。
剑齿虎的概念,狭义仅指剑齿虎属的几个种,即短剑剑齿虎(Machairodus);但广义可指所有剑齿猫科动物(剑齿虎亚科动物),包括副剑齿虎、剑齿虎(短剑剑齿虎)、似剑齿虎(锯齿虎)、异剑齿虎(异刃虎),以及后猫、恐猫、巨颏虎(巨剑齿虎)、刃齿虎(美洲剑齿虎)。
剑齿虎属身体的适应变化,使人联想剑齿虎存在这样的锐利武器:颅骨附着强健的颈肌以调节头部运动,下犬齿退化,腭能开张约90°,使上犬齿活动不受限制,臼齿呈剪刀状,而无磨研表面的痕迹。剑齿虎的劣势也很明显,身体比较笨重,体重是狮子的两倍,说明它是一头孤独的伏击杀手。从剑齿虎的肌肉结构可知其咬合力远远不如美洲豹。过去,剑齿虎经常被误认为是长着獠牙的狮子,其实这两者大不相同。剑齿虎的后腿和尾巴短而小,更像是一只体格健壮的灰熊。
剑齿虎曾生活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在中国有大量化石出土。刃齿虎分布在美洲大陆上,化石出土最多和骨架最完整的地方在美国。剑齿虎不善于捕食小动物,仅仅靠捕食大型猎物生存,这可能是它的最致命的短板。
鬣狗(Hyaenidae):像狗一样的哺乳动物,生活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亚洲和印度次大陆的一种陆生肉食性动物。种属有缟鬣狗、斑鬣狗、条纹鬣狗和棕鬣狗。似犬,长颈,后肢较前肢短弱,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鬣狗喜群体生活,一个群体大到几十只,小到十几只,每群的首领多由一头体格健壮的雌性鬣狗领导。鬣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由于其后躯低于前躯,所以它走路和奔跑的姿势不甚优雅。体形中等,似犬颈长,后肢比前肢短,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颈后的背中线有长鬣毛;牙齿大,呈粗壮锥形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跑起来却是相当迅速且耐力强,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50~60千米,长距离奔跑不显倦意。
鬣狗是一类强悍的中型猛兽,常集体猎食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水牛,不是靠其他动物吃剩的残骸和尸骨而果腹生活的弱者。鬣狗咬合力平均460千克,比号称“非洲之王”之狮子咬合力(为360千克)还要强。鬣狗的社会组织等级森严,觅食时“母首领”能理所当然地得到一块最大、最好部位的肉食。
鬣狗喜欢夜间捕食,能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追逐奔跑速度达每小时40千米的斑马或角马群。斑鬣狗可以独自猎食,也能整群地进行围猎。单个行猎往往收获不大,五次中或有一次成功;然而成群猎食,十次中就可能八次会大获全胜。当鬣狗集体捕获猎物时,就会一拥而上,同时撕咬猎物的肚子、颈部、四肢及全身各处。为防备狮子等动物前来掠夺它们的食物,整个族群的斑鬣狗就一起狼吞虎咽、迅速地分享这份大餐。效率极高,短短数十分钟内,猎物只剩下一堆骨头。鬣狗也是“机会主义者”,除了自己捕猎之外,还经常抢夺其他食肉动物比如花豹,甚至狮子所捕获的猎物。鬣狗在单独猎食时,如发现食物,往往通过嚎叫呼唤其他鬣狗群体迅速赶来,甚至能够驱走体形和力气比它们更大的花豹。
条纹鬣狗,体形较小,全身布满条纹,多为独居,体长100~120厘米,肩高60~80厘米,尾长25~40厘米,体重25~55千克。身躯强壮,后躯低于前躯,脖子粗。黑白色的尾巴长且浓密,脚爪钝。生活在稀树草原的干燥地区,夜晚捕食,杂食性,几乎什么都吃,如种子、树叶、果实、昆虫、鸟类、鱼类和多种哺乳动物。野生寿命大约12岁。分布于非洲北部和东北部、南至坦桑尼亚,以及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到印度北部。多为独居,依靠发达的嗅觉觅食腐肉。有棕鬣狗,体形较大,分布于非洲西南部海岸,常到海滩寻食螃蟹、鱼等。斑鬣狗仅见于非洲,体形较大,成群猎食,除食腐肉外,还猎捕羚羊。
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消息,在北京龙骨山曾发掘古人类化石和一批鬣狗化石;2015年12月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发现400多万年前的佩里耶上新鬣狗化石。
土狼(Proteles cristatus):虽然叫作狼,但实际属于体形较小的鬣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除了面部和尾巴之外,它全身都遍布黑色条纹,也是唯一一种前脚拥有五根脚趾的鬣狗,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是白蚁,一只土狼一夜之间可以捕食30万只白蚁。
科学家们早期研究认为,土狼与条纹鬣狗相似。但近期的研究显示,土狼很早前便与其他鬣狗科分道扬镳。土狼个头不大,体长55~80厘米,肩高48~80厘米,尾长20~30厘米,体重9~14千克,雌性个体体形明显大于雄性。肩部高而臀部低,从头后到臀部的背中线具有长鬣毛,全身棕色,但体侧和四肢均有棕褐色条纹,尾毛长而蓬松。前臼齿小而尖,仅2枚,臼齿仅1枚且退化,不适于强力咀嚼肉类。但是,土狼却是土狼亚科中唯一至今幸存的物种。
当受攻击时,土狼会喷出有麝香气味的液体,因此能与攻击者搏斗。除进食柔软的腐肉、鸟蛋外,另外的食物是白蚁。土狼的舌头较长而发达,可舔食白蚁。晚上出来寻食,白天很少见。冬末产仔2~5只,由雌雄土狼共同哺育。土狼在尾根下有1个囊状腺体,其分泌物用于标记领域。当遭遇天敌袭击时,往往肛门会放出臭液而逃跑。多分布于非洲西海岸和南部。
土狼能通过气味标记、勇敢地攻击入侵者的方式来划定它们寻食领地的范围,能独立寻找白蚁的蚁冢。天敌是锦蛇和豹子。许多食肉动物在威胁敌人时都要张开血口展示牙齿,但土狼却闭口不露牙齿,而是将毛竖起,以增大身体体积。常寻土豚的废弃洞穴而栖。土狼不捕食大型动物,而是摄食昆虫幼虫和腐肉。在夏季,一只土狼每天晚上可以捕食30万只白蚁。而在冬季,白蚁稀缺得多,只能达到夏季的五分之一,从而导致土狼体重严重下降。土狼以昆虫为食,比其他食肉动物更易获得食物。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较开阔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