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笔者一直身处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新现象的发生,旧问题的重复,矛盾的更深层再现,艺术从业者和艺术机构的沉浮,市场对艺术的裹挟与激发,艺术与文化、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古今中外所构成的交错割裂“十字架”的重压,乃至对创作、批评、展览从实践和理论的“沟渠”进行预设。空间的割裂与整合不仅弥漫出地域、国家乃至国际,指向虚拟,抑或星空;时间认同所携带的价值观更是分裂着个人的精神世界,冲击着群体的社交界限,影响着艺术发展的走向和各级别的文化形象的自我设定。
经由中国当代艺术,我体验到一种现场感。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更充溢到对文化、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感同身受。进而,“现实感”激活更新的历史意识和理论反省,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美术史专业以及理论研究有了更多的警醒和自觉。“历史”照耀“当下”,未来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理论”经纬“现实”,问题的指向变得更加具体。
回头去看,从对当代艺术的旁观、研究,进而通过文字批评和策展实践介入,这是我面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两个主要方式。发现问题,可以行文对时弊进行批评,亦可以通过策展实践推出更有价值的艺术现象。对我而言,策展与批评并非矛盾,而是一正一反,相辅相成。策展人与批评家的身份亦并行不悖。所以收入本书的文章有些是针对艺术现象撰写的批评文字,有些是为展览所写的“前言”。除此之外,与各章研究重点相关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文章也偶有出现,艺术家个案研究主要作为该领域研究问题的例证在场。
本书部分收录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六十多篇文章,共分为四章:现当代雕塑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对“艺术语言”的追问、对“主体”的追问。第一章主要关注现当代雕塑的历史演变和重要艺术家在这一领域所做的艺术探索。第二章关注在图像时代,当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临诘问时,中国艺术家在语言层面所做的探索与收获的成果。第三章重点讨论“艺术语言”问题。第四章则在“艺术语言”基础上,进而分析“主体”问题,在笔者看来,与“艺术语言”的独立性直接关联的便是“主体”问题,这部分对“主体”的知识构成、创作基点进行了较为翔实的梳理。同时,后两章提供的研究视角可以给前两章的梳理提供更加明确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