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凡事有因,必有果。
返回的唐军和来时的一样,需要重新翻过帕米尔高原,但他们忘记了这座世界屋脊的严寒,他们来时是秋天,抵达才是冬天,而现在是寒冬。
事情的翻转往往就在一瞬间。
在唐军行军的路上,天空果然下起了大雪,雪花纷纷乱飞,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大雪还伴随着狂风,气温迅速降落,等到大军行走到四百里左右,就走到了一片大湖的旁边,湖水涌入岸边,整座高原立马变成了一片高原海。
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头。
刚刚还只是飘落雪花忽然卷起,气温降到最低点,整个湖面的浪水也被寒风给刮成了冰柱,冰柱又被大风摧倒,仅仅片刻的功夫,让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行走的四万多唐军和西域诸国的军队,除了唐军和西域诸国军队中各一人活着之外,其他人竟在刹那间被活活冻死在湖边,辛辛苦苦捕获的小勃律三千百姓,竟全部逃走。
事情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画面几乎让人难以相信。
光去听,似乎是一桩听起来还不错的奇闻,事实这是一件真实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在这四万人当中,唯一活着的人是王天运,靠着主角光环,他回到了龟兹(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将这个让他无比惊恐的画面告诉了夫蒙灵察,敏感的夫蒙灵察立马觉察到这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不敢怠慢,连夜让人将这个消息送到了长安唐玄宗的耳朵里。
如此荒唐的消息,不要说是唐玄宗,即便是当时的文武百官都不相信,这画面太过悬疑,太过匪夷所思,但听信使信誓旦旦,唐玄宗觉得有必要去调查一番,连夜派人赶到了事故现场进行查看。
奉命查看的使者,不敢怠慢,一路飞奔而去。
经过了数月的跋涉,大队人马成功抵达了大湖边,那诡异的一幕,宛如尘封的历史一样,再一次展现在他们面前,只见湖面四周水柱如山峰一般,数万大唐将士和西域诸国将士被冰封在里面,成了一具具的冰尸,他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面露惊恐之色,甚至还有逃跑的姿势。
姿态千奇百怪,宛如冰雕。(至小海侧,冰犹峥嵘如山,隔冰见兵士尸,立者坐者,莹彻可数。——《酉阳杂俎》)
使者团队中领头的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被眼前突如其来的画面给吓得魂飞魄散,不敢久留,急忙撤走,可刚走几步,更加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刚刚还一动不动,光明峥嵘如山的冰柱,忽然听得砰砰砰数声巨响,众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疾驰而行,如此急行了一段路程后,身后的声音渐渐小了许多。
领头的太监回头看去,发现,那平静的冰湖开始溶解,冰封在里面的尸体,也开始碎裂,转眼之间,小勃律国的带出的宝物和几万人马就此凭空消失不见了,留下了白茫茫的一片湖面。
湖水平静如初。
刚才的一幕仿佛是一场不曾发生过的梦境一般。
诗圣杜甫曾诗云:“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小答胡王万匹罗。”说明这段诡异的一幕,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谁让小勃律国盛产玉石呢?至于,几万人马就此冻死在一片大湖湖畔,听起来诡异无比,实则并非不可能的事,要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气候远不是今天可比的,几万人马需要翻越帕米尔高原,作为世界级别的平顶屋,帕米尔高原扼古代新疆通中亚和南亚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地势高寒,温度可以低到零下四十度以下,突发性的严寒气流不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则故事听起来玄之又玄,实则是发生的概率满大的。
这么看,故事似乎到了这儿就应该结束了,一条五彩玉带引发了一场战事,大唐四万将士一夜之间神奇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任何痕迹。唯有一个叫王天运的人侥幸活着回来了。
仅此而已。
然而,故事远非如此,这场必胜的战事,最终是一种梦幻的色彩结束,显然不符合大唐的作风,小勃律国作为唐之西门,失去这个地理位置,那么西域诸国皆坠吐蕃,如此一来,吐蕃实力必然大增,对唐玄宗的大唐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没人喜欢威胁,唐玄宗不喜欢,大唐文武百官同样不喜欢。
不喜欢的后果,带来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破吐蕃在西域的优势地位,将小勃律国纳入大唐的疆土之中,就这样一场新的战事就此展开。
另一个传奇人物,也就此从幕后走上了历史前台。
他叫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