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高仙芝的征战之路

就在杜甫写下这首赞扬诗的第二年(天宝九载(750年)二月,志得意满的高仙芝重新踏上了征途,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大冒险。

这次的目标是背叛了唐朝的石国。(西域小国,唐朝时,此地有九个君主均为姓昭武,所以称昭武九国,分别是康国、石国、安国、米国、曹国、史国,石国是其中之一。)

石国,从李世民时代开始,就一直是唐朝附属国,尊崇唐朝为宗主国,其国都设在拓折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交通便利,商贸、农业都是十分发达,算是昭武九国中比较富裕的一个小国,这样一个小国,却因为得罪了高仙芝遭到了灭顶之灾。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石国不懂礼数。

按照高仙芝的说法,“无番臣礼”,请求进讨。所谓的不懂礼数,实则是不懂得敬畏高仙芝,以辉煌战绩灭小勃律国的几年内,高仙芝一直没有闲着,在西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石国敢无视他的存在,那么结果只能有一个——打。

经唐玄宗的容许,高仙芝于天宝九载(公元750年)二月,先是一举击破了朅师国,俘虏了朅师王勃特没及吐蕃酋长,跟着大军开到了石国。

石国是个小国,无论从战力上,还是从财力、物力上都不是大唐的对手,所以石国国王很知趣,主动投降认输了,按说人家已经投降了,你差不多可以放手了,但不幸的是石国碰上了高仙芝。

这位开始飘的将军,假装答应接受对方投降,然后出兵偷袭,俘获石国国王车鼻施及其部众,缴财宝无数,并尽杀其老弱。不光如此,高仙芝还干了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将石国公主金丝凯亚为小妾,胜利的喜悦,让高仙芝没有停下刷战功的脚步。

在回来的路上,高仙芝又以突骑施背叛为由,击破突骑施,俘虏了其可汗移拨。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给唐玄宗带回了俘虏数目十分惊人,有石国国王以及妻子、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朅师王,车鼻施行被唐玄宗所杀。

如此辉煌的战果,一直活在开元盛世里面的唐玄宗自然很高兴,加封高仙芝加封开封仪同三司,人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唐玄宗大概是担心日益骄纵的高仙芝日后难以驾驭,特意让他担当威武太守,并和安思顺呼唤身份,成为河西节度使,架不住安思顺官品太好,百姓坚决挽留,这件事才就此作罢。

可在辉煌的背后,君臣两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攻破石国带来的不良影响。

高仙芝以欺诈的手段攻破了石国,并大肆杀掠,杀的还是老弱与胡商,洞悉一切的石国王子,将高仙芝的恶行告知了西域各国,西域诸国立即人人愤怒,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决定寻找一个比吐蕃更为强悍的大腿做靠山。

如此背景下,另一个强大的对手进入了战场。

如果说,大唐在西域的对手,从唐太宗开始一直只有一个那就是吐蕃,双方从唐太宗开始,在今甘肃、青海、陕西一带和西域(今新疆、中亚一带为了争夺对西域的控制,大打出手,随着高仙芝攻下小勃律,附近依附吐蕃的20余个小国重新归附唐朝,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大唐攻下了依附吐蕃的竭师国,吐蕃的影响力越来越少了,到大唐双璧之一的封长清攻下了大勃律(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以及,横在西域东部要道上的播仙(今新疆且末),唐朝对吐蕃的战事,可以说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此时的吐蕃,虽有影响力,却难以撼动各方面已经达到顶峰的大唐。

所以聪明的诸胡选择了更危险,实力更强大的大食。(阿拉伯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

大食一直有意进入西域,将疆土向东方延伸,虽攻下了不少城池,却难以将势力扩到西域,如今西域诸国主动请求,大食求之不得。

于是大食想借这次机会,一举攻下大唐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

高仙芝第一时间获悉了消息,应该说对于战事,高仙芝是谨慎,是认真的,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暴露了他太过自信的缺点。

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觉悟,高仙芝决定主动出击。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四月,高仙芝亲自率蕃(葛逻禄和拔汗那)、汉兵三万(一说两万)进攻大食。另一方面大食也做足了准备。

双方都是当时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一个有意向西边延伸,一个有意向东边拓土,碰在一起是迟早的事情。

高仙芝作战喜欢兵贵神速,最喜欢打闪电战,看着自己的敌人面对自己大唐精锐从天而降的恐慌,他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这种风格即便是面对更为强大的大食也是一样的,从接到消息到迎战,三万大唐联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越过荒无人烟的沙漠,前前后后奔波了三个月,在七月份到达了大食控制的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城附近),和刚刚平定布哈拉和粟特的叛乱的大食大军碰上了。

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事,至于高仙芝带了多少兵马,史书记载数字一直没有明确过,《旧唐书·李嗣业传》记载高仙芝军队为二万。《通鉴》记载高仙芝军队为三万,《通典》记载高仙芝军队为七万人,这个数字显然有些夸张,按照当时高仙芝在安西节度使能控制的兵马,应该不超过四万人。《唐历》记载高仙芝军队为三万。《新唐书·李嗣业传》记载高仙芝军队也为两万。《资治通鉴·卷216》记载高仙芝军队数量为3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而大食方面记载是高仙芝军队数量为10万,显然有夸大自己的意思,按照司马光的严谨来看,“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高仙芝大概的人数在三万人左右,大食方面因为史料的缺失,动员兵力的人数,中、阿典籍中没有直接记载。但从零星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对于这场大战,大食方面的兵马人数并不输给大唐,由一个叫齐雅德·伊本·萨里的大将统帅。 QXfKGyOqvnbnf69Sd02Bxy4MsgM1aK8Txh57p+/hdrfYjvd7SiTCW6hf6GtX7Z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