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逻辑

首先,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的,具体体现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多民族融合并吸收外来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呈现出文明发展进步的规律性特征。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这是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要径。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正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使然。中华文明具有“大一统”的传统,强调国家统一,这种统一性使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使各宗教信仰多元和谐并存,使开放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凝结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是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这就要搜集整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典籍版本,研究和挖掘经典文献中的思想精髓,将文化传承发展寓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彰显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以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以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我。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走过百余年历程的历史事实,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的特性,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深刻的内在机理,体现了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唯物论、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有颇多内在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赋予“知行合一”“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时代新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精神,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明确的任务和文化特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实践转化彰显现代力量。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我们具有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际作用于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实现理论和制度创新,映现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

再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今天,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与综合国力竞争的要素,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承载自身精神力量的思想标识。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呈现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理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结构,从内在规律层面探究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逻辑。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展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秉持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定力,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rsgVIaJLXg8xkzX6tsiLMDUikmkR2bhNZ1AdH+cNGLIZx2EnLGcR5fSLxs5cbA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