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1.1 丰富奥运遗产理论研究

自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申办报告中第一次出现“legacy”(遗产)一词后,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奥运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2018年国际奥委会在第9届国际体育产业论坛上发布了全新的奥运遗产框架——《遗产战略方针》( Legacy Strategic Approach ),对奥运遗产进行了最新界定:“奥运遗产(Olympic legacy)是一个愿景的结果”。自此,奥运遗产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有关奥运遗产的研究仅集中在对奥运遗产的概念和特点的分析、奥运遗产的内容体系划分、奥运遗产的治理方案等单方面的探索,且研究多从文化遗产学、体育学、经济学等学科开展,对一类特殊、重要的奥运遗产——奥运档案关注较少。

本书将在现有奥运遗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奥运遗产观”与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奥运遗产理论研究提供档案学的视角,强调奥运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编研和提供利用等活动对奥运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作用,并运用档案记忆观、档案与身份认同、档案情感理论等后现代档案学理论中的新思维补充和完善奥运遗产理论研究,从档案的记忆价值、认同价值、情感价值等拓展奥运遗产的价值认知维度。这将极大丰富与发展既有奥运遗产的理论研究内容。

1.2.1.2 深化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包括档案在内的文献资源是“文化中国”的重要载体,具有长久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一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而在申办、筹办、举办奥运会时产生的众多文献资源中,档案作为最原始的记录,应被视作众多文献资源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加以保护和传承。这其中涉及对奥运档案的概念界定、特点分析、价值认知、管理要求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奥运遗产理论的科学性回应,亦需要档案学理论的创新性回应。

本书将突破前人以固有档案学理论套用在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研究之上的窠臼,强调奥运档案作为一种重要奥运遗产的特殊性。如针对奥运档案来源广泛、形成者众多、资源分散的特点,更新全宗理论和来源原则在奥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创新“实体分散、虚拟集中”的管理模式;针对信息时代奥运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化原生样态,拓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在奥运档案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创新集成式的、可回溯的数据态奥运档案管理思维;针对奥运档案的遗产价值,突破传统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等档案固有价值维度的认知,从奥运档案促进公民认同、形成国家记忆、凝聚民族情感、推动文化传承等角度扩展奥运档案的记忆价值、认同价值、情感价值等遗产价值形态,乃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类文明互鉴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遗产价值维度,深化档案价值理论,并以此指导奥运档案价值的鉴定。这也契合了正在兴起的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内涵,可丰富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

1.2.1.3 创新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

本书将突破前人研究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注重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的实践和方法问题,构建从理论支撑到实践模式、以实践反哺理论的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方法论。在方法论构建中突出对既有档案学应用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例如,设计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的工作机制与业务制度,构建适应数字化革命的数字管护模型,提出适应人文化背景的场景式开发模式。档案学应用理论的创新,也有助于为其他重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提供档案学的工具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2.2 应用价值

1.2.2.1 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与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本书将根据奥运档案的概念与范围,剖析奥运档案的价值新形态、内容新特点及管理新要求,构建包括现有奥运遗产理论的拓展、传统档案学理论的创新、新兴后现代档案理论的深化、治理理论的延展、数字人文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在内的从核心圈层到外部圈层的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理论体系,使实践部门更为全面准确地认知奥运档案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书从制度体系设计、数字管护模型设计、开发利用模式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索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的制度、技术和方法路线,提出可供实践部门参考的政策建议、技术方案。这种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层层递进、多维延展的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知识体系,可为奥运会或其他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的政策制定和方案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1.2.2.2 为未来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提供中国特色的“北京方案”

奥运档案蕴含大量赛事筹办经验、知识,是可供将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借鉴的知识载体。本书构建的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集数字化与人文内涵于一体的管理与开发利用路径,有助于构建独一无二的奥运记忆,为北京乃至中国留存珍贵的“双奥”遗产。本书可从理论、制度、技术、方法层面为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为其他国家的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提供集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方法于一体的“北京方案”,为其他类型的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典范。尤其是2022年冬奥会筹办过程伴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做好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亦可为今后大型体育赛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类型危机事件提供经验和知识,更好地实现对国际奥林匹克知识体系的反哺。

1.2.2.3 为其他类型奥运遗产的管理与开发提供独特的“档案工具”

当前,“奥运遗产”已经是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最重要议题。由于奥运遗产范畴广泛、内容繁多、延展性强,目前在56届(夏奥会32届、冬奥会24届)奥运举办城市的奥运遗产构建和诠释覆盖范围中所包括的14个奥运遗产领域内,均未形成一个较成熟的、体系化的奥运遗产管理与开发策略或方法。本书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在对奥运遗产的重要类别与重要呈现载体——奥运档案的内容、特点、价值、管理需求等全面剖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体系、制度体系、管理模式、开发路径等多个层面,力图全方位地构建出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规范。该知识体系和实践规范,可以“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为其他类型奥运遗产管理与开发提供借鉴与“档案工具”。

1.2.3 社会意义

1.2.3.1 让北京奥运档案成为读懂体育强国的新资源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强调,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北京奥运档案见证中国体育从弱到强、走向世界、赢得喝彩的发展历程,充分彰显了运动员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本书通过全面推动北京奥运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强调构建北京奥运档案专题数据库,打造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新模式,既有助于发掘奥运期间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呈现出更动人心魄的体育魅力,也能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2.3.2 让北京奥运档案成为凝聚国家认同的新契机

中国人在奥运期间形成的国家认同,离不开记忆载体的有效支撑。记忆载体提供的事实、情感构成了群体认同的基础。本书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作为北京奥运档案管理与开发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试图发掘奥运档案在传承记忆、构建认同中的关键性作用,并将奥运档案视为凝聚国家认同、提振奋进力量的重要资源。档案记忆观认为,记忆与认同天然相连,档案与身份认同又是档案记忆观研究的深化。认同的本质在于确认个体和集体的身份感、地位感、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北京奥运档案为基础的集体记忆既是中国人凝聚国家认同的力量之源,也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发展理念的档案化呈现。

1.2.3.3 让北京奥运档案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

世界渴望了解中国,北京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北京奥运档案凝结着中国赛事组织、城市管理、志愿服务、群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从侧面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大国形象极具说服力的生动载体。本书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新理念,力求从奥运档案的视角推动“奥运+”高质量发展。本书通过跨学科视角,整合“体育+文化”“文化+技术”“技术+管理”等蕴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发展理念的诸多要素,充分发挥奥运档案在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中的资源价值,在国际大变局中,充分挖掘奥运档案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奥运档案把中国故事生动演绎出来,提升国家话语权。

1.2.3.4 让北京奥运档案成为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名片

体育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场域。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将为中国加强体育国际合作提供新的机会。体育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所展现的人类文明追求,恰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本书将涉及公平竞争、互相理解、友谊团结、文明互鉴、世界和平的奥运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奥运档案“显性化”呈现出来,能有效克服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隔阂,跨越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的纷争,架起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更好地践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together”(更团结)格言,携手传承人类的共同遗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8Okk54MDk5RAI4K3KUISnYCwuyAWFbD7qNAyRKFpVLTtLDYo5Ds1MLYZdjB8Dh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