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堡港务局和美国思科公司合作,在汉堡码头外铺设了一条智能马路。马路两侧有摄像头,路面的沥青中混入了一层压力传感器。夜幕降临后,当有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路两旁的路灯就会自动点亮。相反,如果没有行人或车辆,路灯是熄灭的,节省能源。
更为稀奇的是,每当这条路上的货车需要排队时,司机都会收到码头内正在停泊或者装卸货物的车辆的相关信息。如果此时,码头内部比较繁忙,货车司机可以选择小憩一会儿,而不必着急排队。当然,他们也能收到关于码头的环境信息,如气温信息、干湿度信息,以便判断自己的货物是否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妥帖的保温、防潮措施。
通往汉堡码头的道路中,有一座桥梁。在桥梁没有实现智能化以前,当有货轮通过时,这座桥梁将从中间向两边拉起,这时候车辆是无法通行的。一旦有货轮通过,就会造成港口外围道路的交通阻塞。智能化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当桥梁被拉起来的时候,港口道路附近的交通信号灯就会进行自动调节,控制车辆的进入,从而给港口内部的车辆足够的空间驶离港口,而不必担心被涌入的车辆堵住。驶离的车辆不用过桥,一旦桥梁恢复原状,驶入的车辆就会畅通无阻地进入已经清空的港口——以往,它们往往会因为这一进一出而被堵在港口大门外。
这些有点令人惊讶又让人欣喜的转变,实际上是几个摄像头和压力传感器的功劳。它们把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转变成了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字世界。压力传感器会因为感受的压力,判断出有多少车辆进入或驶离了港口,它们是空车还是载重车。摄像头会“看到”行人和车辆,并感知是白天还是夜晚,然后给路灯“下”命令。当然,它们也能告诉交通信号灯:桥梁被拉起,货轮正驶过,请交通信号灯控制车流量……
实现这些让人惊奇的、具有一定智能的操作的前提是,我们的世界正在被数字化。
到底什么才是数字化呢?
如果去查科普资料或者百科知识,你往往会得到一段很令人费解的描述,比如,一篇科普文章中这样写道:
数字化是指将信息转换成数字格式的过程——将某一物体、图像、声音、文本或者信号转换为一系列由数字表达的点或者样本的离散集合表现形式,其结果被称作数字文件,或者更具体一点,数字图像、数字声音等。在现代实践中,数字化的数据通常是二进制的,以便于计算机处理。但严格来说,所有把模拟源转换为任何类型的数字格式的过程都可以被叫作数字化。
如果没有一点信息技术背景的人看到这段描述,会认为这是一段根本就不想让普通人理解的文字,进而会产生一种好像被世界抛弃的感受——数字世界必然会到来,而我们连数字化究竟是什么都没办法搞清楚,焦虑自然是难免的。
但事实上,你根本无须为此烦恼。数字化是一种简单的过程,你可以这样想象:有无数的“搬运工”,不分日夜、不辞辛劳地把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搬到另外一个被称为“数字世界”的时空中去。而且,这群“搬运工”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他们只搬运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全盘皆取”。你一定看过毕加索的名画《牛》,类似地,他们搬运的,仅仅是画家笔下最精简的框架,而不是全部细节。
这群“搬运工”被称为传感器,它们“丢三落四”的搬运过程被称为“采样”,而数字世界其实就是经“搬运工”处理的以“0”和“1”两个数字构成的世界。
简单来说,数字化就是传感器对模拟信息进行采样后,转化为“0”和“1”格式的数据。数字世界,就是由一串串“0”和“1”构成的世界。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一种“丢三落四”的搬运过程,却能引发世界如此大的变化?从上面关于数字化的解释来看,其实这一过程丢掉了大部分的细节信息,仅仅捕捉了世界的框架,但为什么相比于几十年前,我们现在反而有了信息爆炸的感受呢?
原因很简单:世界的信息量太大,以至于大脑没办法有效地搜集、传输、存储、分析、解读这些信息,所以大脑部分地忽视了这些信息,认为它们根本没出现过。反观数字化的过程,把大量信息的框架采样,便于有效地搜集、传输、存储、分析、解读信息框架,这才让信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以至于让人们有了信息爆炸的感受。
此外,计算机会代替人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在收到信息框架后,计算机会自动“脑补”出丰富的细节,然后将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交付给人们感知:我们面前的电子屏幕上的图像越来越清晰;我们从位于千山万水之外的服务器上下载的音乐的保真度越来越高;导航系统标注的位置信息越来越精确;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
未来是“数字的时代”。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还有很大的争议,但没人会怀疑,未来,在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世界之外,还会有一个“数字的世界”。这个新世界正在构建中,而且进展迅速,我们已经身处其中。我们也已感受到了数字化最基础的一种应用:互联网技术 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
未来,数字化将毫无疑问地带来更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