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日期:10 月 4 日(第 9 天)
自驾路线:千家寺—高寨—油榨坪—塘洞
行车里程:约 200 公里
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夺路西进越城岭。
越城岭为五岭最大者,俗称老山界(以下统称老山界),主峰在猫儿山的神猫顶,海拔 2141.5 米,是华南最高峰。这一带,红军文献上又称西延山脉,是广西资源(1935 年7 月设县)地域的旧称。
进入西延腹地后,红军以猫儿山为中心,分三路翻过老山界。
我的寻访路线是:从湘江边的界首出发,先循着军委纵队的脚步,经千家寺到猫儿山下;然后回头走红 1、红 9军团的路线,翻越到老山界背面,探访红军下山宿营的塘洞村及雷公田寺院。
千家寺红军标语楼。建于清末民初,原为宗祀祠堂,后改为学校,解放后一度成为乡政府办公楼。1988 年冬,乡政府工作人员烧木炭取暖,不慎失火,墙壁部分脱落,露出“红军宣”字样的标语,共 20 多条。这是目前保存的湘江战役期间红军标语最多的建筑
千家寺,位于老山界南麓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1985年 9 月设立)。从界首到这儿,须向南兜一个大圈,约 65公里。走的是山间公路,弯道多而短促,超车不易。
千家寺曾因寺庙众多而得名。红军来时大多住在寺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在此宿营,红 5、红 8军团指挥机关也驻于这一带。现在寺庙看不到了,毛泽东等住过的房舍亦无迹可寻。
据千家寺红军标语楼前的简介:1934 年 12 月 5 日下午,“桂军第 43 师突然偷袭红 5 军团指挥机关所在地千家寺,500 多名来不及转移的伤病员被俘”。
部分红军标语。图右是著名的“标语狗”,由“国民匪党”四字组成
千家寺仅存的红军遗址是红军标语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江战役旧址的组成部分。当天是 10 月4 日,大门锁着,因为放假找不到人开门。欣慰的是,红军标语大都位于二楼临街的一面墙上,可远观,也可拍照。
从千家寺到猫儿山主峰下的高寨村,约 15 公里。一直在爬坡,越往上走,弯道越多,坡越陡。一路风景如画,走走停停,花了一个多小时。
史载,1934 年 12 月 4 日,军委纵队从千家寺出发,在塘坊边开始翻越老山界。
从不同角度看老山界主峰猫儿山
这个塘坊边,在地图上找不到。到当地看导览图,才明白就是现在的高寨村一带,即猫儿山旅游景区的山门所在地。
自陆定一的《老山界》被收入中学课本后,“老山界”就成为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红色地标。陆定一在文中说:“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陈云在《随军西行见闻录》 中描述:“老山界这个山高得非常使人发急,到了一个山顶,见前面只有一个高峰了,不料上了那个高峰,前面还有一个高峰。这样一个又一个地爬着高山,大家不停喘气和汗流浃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写道:“当时,毛泽东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三首《十六字令》。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高寨村,猫儿山下第一村
当年军委纵队艰难跋涉的足迹,大部分圈在了猫儿山景区里面。景区门票 180 元(含观光车费),进大门后须乘景区的大巴车上山,两小时到山顶。自驾车严禁入内。
油榨坪一带的群山
中午,在猫儿山下吃了碗青菜肉丝面,然后走原路回头,前往油榨坪。一路下坡,基本不用踩油门。
沿途农户多半是二层小楼,外表贴着浅黄色的瓷砖。尽管是在南方,路边却随处可见黄牛,从没见过水牛。
油榨坪,位于老山界东麓,现在是资源县中峰镇政府驻地(又称中峰村)。从猫儿山无法直达这里,须返回千家寺再经 202 省道北上,相距 54 公里。
抢渡湘江后,中央红军主力一度聚集油榨坪(中革军委驻油榨坪公堂),计划经此再入湖南。因战场态势出现变化,军委纵队转而从千家寺一带上老山界,红 3 军团则走南翼中洞一线。从油榨坪过老山界的,是红 1 军团和红9 军团。时任红 1 军团政委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
翻越老山界的公路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以后,一军团到了广西资源县油榨坪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我们站在山顶上朝广西、贵州交界的地方一看,嗬!一层山接着一层山,象大海里的波涛,无穷无尽,直到天边。我这个出生在四川,又在江西福建打过几年山地战的人,都没有见过这么多山!
红 1 军团到油榨坪后,敌人又追了上来。部队边阻击边西撤,到了一片大树林才敢住下,宿营地拉了十里长。聂荣臻回忆说:“几天几夜的紧张激烈的战斗,这时候才感到又饥又饿,疲劳极了。我把身上带的干粮拿出来吃,也分了一些给林彪吃,觉得真是香极了。”
中峰镇政府,门前是一个篮球场
离开中峰镇不久,转入县道,开始横穿老山界。一路上山下山。导航语音不断提醒:“前方连续转弯,请慢一点”;“前方连续下坡,请慢一点”。
进入车田、两水苗族乡后,道路比以前更窄,弯道更多。便携热水壶掉在副驾驶座的下面,随着转弯一会儿向左滚,一会儿向右滚,哐啷哐啷地响,水也流出来一些。因为弯道太多太急,不敢分心,随它去了!
走过这条路的红 9 军团作战参谋林伟,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此山上 45 里、下 35 里,道路的倾斜角度有的达到 30 度。向山顶上看好像与天空相接,向下都是悬崖绝壁黑茫茫的令人可怕。”
现在,很难感受到红军长征时目摄的这一镜像,因为绝壁下面有隧道,深涧之上有桥梁,红军上下跋涉一天的路,如今开车一小时就通过了。
穿越车田苗族乡
经过很多村庄,不少农户门前停着轿车。自从拐入县道后,全程不测速。
塘洞村一瞥
塘洞村位于老山界西麓,隶属资源县两水苗族乡。
1934 年 12 月 5 日起,军委第 1、第 2 纵队及后卫红 5、红 8 军团等先后到达塘洞。这是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的第一个宿营地。
陈云在回忆录中,把塘洞称为唐庄。“从山顶到唐庄,名为二十里,实际将近三十五里,所以大家又走了一节黑路,当晚就到唐庄宿营。”
毛泽东的宿营地不在塘洞村里,还要往里走,经过李洞院子(塘洞所辖自然村)上山。路窄坡陡,导航无信号。约行 5公里,在群峰环抱中出现一片开阔地,山边有一座庙,叫雷公田寺院,又称雷山寺。
前往毛泽东宿营地雷公田的山路
寺院正殿正在施工维修,门前比较杂乱,寺院旁边的厢房里放着音乐,仔细一听是《十送红军》。寺前立一块碑,上面镌刻有《红军长征过雷公田碑记》:
雷公田寺始建于元朝末年,兴盛于清代道光年间,位于老山界西侧雷公岩奇峰之下……时年十二月五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率中央红军纵队及红五、红八军团翻越老山界,途经此地,并就地宿营。毛泽东与贺子珍借宿于寺下院厢房。为弘扬红军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功绩,特立此碑,以为永志。
对于毛泽东是否在雷公田寺院宿营,也有不同声音,因为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质疑者主要是不确定,但也无法否定。
山上植被很好,空气清新,明显比山下凉爽。林中有小道,不知通往何方。我想,当年红军一定从这里走过。
已是下午 5 点 30 分,除了工地上的工人外,只有我一个游客。问给我开门的师傅,平时没人来吗?他说,多哦,上午最多!
塘洞村的西寨,还有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驻扎过的赵家祠堂旧址,由于返回塘洞村时天快黑了,没再去看。赶着夜路,前往 45 公里外的白面瑶寨。
老山界西麓的雷公田寺院,以“毛泽东贺子珍居住旧址”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就这样,一天里,从湘江边到猫儿山麓,再翻过老山界,跑完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走过的最艰难的路。
自驾路线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