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9 白石渡村 过第三道封锁线

出行日期:10 月 2 日(第 7 天)

自驾路线:沙洲—白石渡—宜章

行车里程:60 余公里

继续在湘粤边境的湖南一侧行走,前往红军过第三道封锁线的突破口——宜章县白石渡。

白石渡镇白石渡村,距宜章县城 12 公里,自古为湘粤通衢要道,当时正在修建的粤汉铁路(广州至武昌)从该地通过,设有一站。因此,白石渡就成了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上的重要支撑点,仅在宜章境内,就修筑了 114 座大小碉堡。

1934 年 11 月上旬,中央红军左翼(南线)红 1 军团一部占领粤北的九峰山,右翼(北线)红 3 军团一部占领湘南的良田,控制了粤湘交界的南北两翼。

11 月 10 日,由周恩来、刘伯承直接指挥第 1 师第 3团行动,强行军 110 里,攻占宜章城以东的白石渡,掩护全军通过粤汉线。

白石渡村口

从白石渡村旁通过的京广铁路(原粤汉铁路)

清白堂(邝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中央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

红 1 军团在白石渡休整三天。时任军团政治部秘书的童小鹏在日记中写道:“这是这个月的第一次,烂泥沾满的衣服也得到沐浴,久劳的双腿也得憩停了。此地工人因失业与受革命影响,有大批的当红军。”

白石渡有很多红军遗址,合称“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旧址群”。包括红军指挥部旧址(清白堂)、毛泽东旧居(文昌阁)、朱德周恩来刘伯承旧居(邝氏老宅)、红军宿营地(元公祠)等,20 世纪 80 年代起,逐步得到维护修缮。

萧锋 日记

11 月 10 日 阴雨

晨 7 时出发,途中遇敌机扫射,我团伤亡八个同志,大家恨透了蒋介石。在田头过武水河,赶到白石渡,行程 110 里。在周副主席、刘总长亲自指挥下,我团奋勇杀敌,消灭何键军阀两个连,胜利攻占了白石渡。

11 月 12 日 雨

这两天整训、扩红,成绩不小……战士们说,在白区作战,比在苏区吃得好一点,就是粮食无保障,老是饱几顿饿几顿。

11 月 13 日 雨

我们红三团从兴国县乱石圩出征时,共有 2724 人,一路上由于战斗伤亡减员,只剩下约 1700 人了。这几天,我们在白石渡一带吸收了许多积极要求参军的粤汉铁路修路工人,扩红 300 多,现在又有 2000多人了。

我来到白石渡时,大部分遗址在做进一步修缮加固,所以不开门,只能拍到外观。邝氏老宅是个例外,因为问路时,巧遇房主人。他找来钥匙打开房门,主动邀我进老宅参观。

邝氏老宅原是盐商邝绍康的家,现由其孙子邝超德继承。

据介绍,1928 年元月湘南暴动坪石大捷后,朱德、陈毅率军自粤北再入湘南,将指挥部设在白石渡,朱德入住邝家老宅。1934 年 11 月,周恩来、刘伯承随红 1 军团一部进驻白石渡,也下榻这里。现在保存维护最好的是朱德住室,还能见到他使用过的铜制脸盆、手暖壶和水烟壶。二楼的墙壁上,有一幅红军壁画:五星飞机。这在长征路上是唯一的,代表了红军对拥有自己飞机的美好憧憬。

邝氏老宅,建于清末。朱德、周恩来和刘伯承先后在此居住。左图右上为朱德使用过的手暖壶、脸盆和水烟壶,右下为红军壁画五星飞机

在白石渡,最有故事的地方是文昌阁。可惜处于修缮维护中,外面搭着脚手架,里面空荡荡的正在粉刷。这座房子曾经是宜章县第一所初级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次年,县令苏兆奎敬立一木雕匾,上书“始基有造”四个字。

在当地,盛传毛泽东两次住在这里。

正在修缮中的文昌阁——毛泽东旧居

1925 年秋,为躲避湖南军阀赵恒锡的追捕,毛泽东从湘潭辗转长沙、衡阳、郴州等地前往广州。途中,与一伙盐贩结伴而行,来到宜章白石渡,止步于“始基有造”匾额前。留宿期间,他与夫子们纵论天下大势和育人之道。随后从白石渡出发,先后坐船和火车赶到广州,10 月 7 日正式就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位于村外的粤汉铁路旧址

1934 年 11 月,中央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周恩来、刘伯承等在白石渡指挥红 1 军团行动。据说毛泽东本来随红 3 军团和军委纵队进驻宜章附近,但未久留,连夜赶往白石渡,住进文昌阁,当时他正患病(俗称打摆子)。这时周恩来已前往粤北坪石前线,闻讯后火速返回,当晚到文昌阁看望毛泽东,秉烛夜谈。这就是流传很广的“文昌阁秘密会晤”。

他们谈了什么?不知道。李德在《中国纪事》中曾说,当时的毛泽东“一会儿呆在这个军团,一会儿呆在那个军团,目的无非是劝诱军团和师的指挥员和政委接受他的思想。他用这种办法把不稳定的因素带进了领导之中,使它逐渐分裂”。这能看出一些端倪,不过要反着读。

毛泽东是哪天离开文昌阁的?没有记载。但有一天早晨,一个名叫邝善前的猎户在距白石渡 1 公里处,看到一个大胡子和一个留长发的高个子,带着十几个人上了神头岭。

当地文人和百姓将文昌阁及其“始基有造”匾额神化了,说天意让毛主席两次来到这里,于是打造出新中国的伟大基业。因房子维修,我没有看到匾额。

前往宜章

离开白石渡后,继续向西,前往宜章县城。宜章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两项“第一”:

1928 年 1 月 12 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在宜章打响了湘南暴动第一枪。4 月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34 年 11 月 11 日,红 3 军团第 6 师在当地铁路工人的主动协助下,不战而取宜章城。这是红军长征路上夺取的第一座县城。

现在的县城里,主要红色景点是湘南起义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长征遗址无存。我开车到城里转了一圈。县城与大部分地方一样,楼房越来越多,但并无鲜明特色。

宜章,红军长征路上夺取的第一座县城

11 月 13 日至 15 日,中央红军全部由良田(湘南)、坪石(粤北)间穿过粤汉铁路,向西挺进。在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截至 11 月 13 日),减员 8600 余人。 w6LT/z9tgZLU0IEOoym686hmu3PoK9QMfQjz51YRzPXYtArfdnNpve2Flu5fPV0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