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日期:10 月 2 日(第 7 天)
自驾路线:百丈岭—五一村—秀水村—沙洲村
行车里程:约 32 公里
此行所往,是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一带,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军委纵队曾在此休整一周。寻访重点:一是五一村,毛泽东和朱德《出路在哪里》传单发现地;二是沙洲村,即“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
先后途经百丈岭阻击战遗址和秀水村红军总部旧址。
百丈岭在一座公路桥边,桥下是峡谷。1934 年 11 月13 日,红 5 军团第 13 师在此阻击湘军 2 个旅的追击,激战一天,完成任务后主动撤离。至此,中央红军历时 16 天,全部通过汝城。
百丈岭阻击战遗址及红军步道
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右路红 3 军团一部占领汝城县文明圩。随后,中路的军委第 1、2 纵队陆续抵达这里,总司令部驻秀水,总政治部驻韩田,总卫生部驻沙洲。其他地方如老田村(今五一村)、新东、文市等,都有红军驻扎。毛泽东也住在文明圩,但行居无存。
位于秀水村的红军总司令部暨朱德旧居。这所房子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时为村民朱义辉家
红军主力停留休整期间,苏维埃国家银行在文明街、沙洲村两地设立“苏钞”兑换银元处,共兑三天。
毛泽东朱德署名的《出路在哪里》传单残片(局部)
五一村一角
五一村隶属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以前叫老田村。
2017 年,在该村老白冲组一栋老房子外墙上,发现了红军长征时张贴的传单残片,内容与毛泽东、朱德 1934 年11 月 7 日联合署名的《出路在哪里》文字吻合。湖南和贵州两省博物馆均珍藏有该传单的完整件,但五一村这处实景实物,则是第一次被发现,弥足珍贵。
这份红军传单长 35 厘米,宽 22 厘米,铅字印刷。
据《朱德年谱》记载,1934 年 11 月 7 日,朱德“与毛泽东联署发布《出路在哪里》的传单。号召工人、农民、兵士及一切劳动民众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暴动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共产党的主张,建立工农自己的红军、工农自己的苏维埃政府”。
传单残片所在的那栋房子正在维修,布满脚手架,我两次经过都忽略了。苦苦寻找中,幸得退休教师朱晓勤带路,才找到地方——两房之间一条狭窄的巷道,弯腰钻过脚手架才能看到。
朱晓勤 65 岁,原是文明乡中心小学的教师。看完传单后,应邀到他家小坐。
朱老师说,我爷爷见过毛主席,并取出一张 2017 年 7月 9 日的《郴州日报》给我看,上面有整版的详细报道。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毛泽东住在培正学校(今韩田小学),与该校创办者、湖南一师的同学张盛珊久别重逢,相聚甚欢。张盛珊与毛泽东同龄,回乡后以教书为掩护,担任文明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朱老师的爷爷朱宾禄,则以文明乡教育督学身份,成为农会的秘密骨干。因为这层关系,张在晚上带着朱宾禄一起再次拜会毛泽东,三人相谈很投机。临别,毛泽东特意拿出《出路在哪里》传单,让他们帮助分发。后来,因叛徒告密,张盛珊被“挨户团”(保安团)杀害。朱老师的爷爷与本乡进步教师、开明绅士一起,创办了文明中心小学,出任该校第一任校长。
朱老师从里屋拿出珍藏的一块石砚说,这方石砚是毛主席用过的。又拿出一只盛粮食的斗,斗上有“朱魁元正斗”几个字。朱老师说,朱魁元是我曾祖父。我爷爷曾经用这只斗,为红军筹集过粮食。
朱家珍藏的石砚和斗
五一村除了《出路在哪里》传单外,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村子老,土房多;二是不同时代的标语多,洋洋大观,极其罕见,可谓标语博物馆。
五一村的土房和不同时代遗留的标语,现已当做文物得到保护
沙洲村距五一村仅 2 公里,几分钟到。正值国庆假期,游客很多,以致找停车位都比较困难。
2016 年 10 月 21 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
半条被子纪念广场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个湘南小山村,再次聚焦了全国的目光。
现今,“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旧址和三位女红军用过的床仍保留着。村里建有“半条被子”纪念广场和女红军雕塑。
在徐解秀家老屋,我见到了她的小儿子朱中雄。朱老汉 81 岁了,因患腰疾,走路有点驼背,但坐着看不出来。他说,母亲 1991 年去世,时 89 岁。父亲叫朱兰芳,当年为红军带路,一直送到宜章才回来。我问,那半条被子呢?他说,红军走后,国民党军来了,挨家挨户搜查,把被子搜走烧了,还强迫我母亲在祠堂里跪了半天。现在床上那条薄被,是母亲生前使用的。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
雕塑:半条被子
沙洲村有 140 多户 529 人,其中一多半是瑶族,曾属于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区。现在借助红色旅游,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 年底整村脱贫,2019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40 元,比 10 年前翻了 3 倍多。
2019 年 4 月 17 日,沙洲村和“半条被子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同年 7 月,沙洲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底,成功创建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自景区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突破400 万人次。
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睡过的木床
徐解秀的儿子朱中雄,墙上是其母亲的遗像
这是红色旅游做得很出色的一个地方。我琢磨原因有三:一是曾经闭塞,发展较迟,所以老房子包括红军遗址保存较好;二是有感人的故事,并得到传播;三是政府重视,肯投资改善包括道路在内的环境。缺一不可。
在本书定稿前,见中央电视台报道:2020年 9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时,第一站便来到沙洲村,了解当地开展红色教育、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他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
自驾路线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