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实践: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如何走出直观唯物主义的理论误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实践的观点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实践成为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点。因此,如何科学地理解实践概念,就成为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前提。但这些年来,关于实践概念的讨论出现了两种倾向:一些学者把这个概念人本化,将马克思的思想纳入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逻辑框架中;也有些学者把这个概念实体化,成为旧唯物主义在新的理论层面的运演。这就需要对实践概念进行一番认真的分析。

实践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出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实践指的是伦理实践,这个概念后来在解释学中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实际上赫斯的实践人道主义也是在伦理意义上来理解实践概念的。青年马克思虽然也曾在康德实践理性的立场上使用过实践概念,但经过1845年的哲学革命之后,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已经不再具有伦理意义,而是指称作为社会生活之本质规定的人类的感性物质实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才成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一 从感性对象到感性活动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批判的主要是费尔巴哈哲学。如果说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么在这里,马克思则认为,不仅鲍威尔等人没有脱离黑格尔哲学的基地,就连费尔巴哈也仍然停留在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上,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甚至没有吸收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成果,这是其走向实践人道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源泉。为什么费尔巴哈所提供的自然和人的原则竟没有产生预期结果呢?马克思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费尔巴哈的哲学和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局限于对自然界的直观而缺乏能动的原则。被费尔巴哈当作出发点的人,仅仅是一种具有抽象的理性和欲望而又为宗教感情所笼罩的人,这种人一被放进历史,他的局限性就立刻暴露出来了。如果说,在自然领域中,千百年来人们似乎还察觉不出多少明显的变化,一切好像都在按照既定的方式重复出现着,而在历史领域则不同了。在这里,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表现为产生、发展与灭亡。这就要求对社会历史进行现实的能动的考察。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都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等量齐观,仿佛它们都只能在直观中被给予、被把握。既然费尔巴哈从自己的哲学前提中排除了能动原则,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就必然是个未知的领域。所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那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它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和直观唯物主义一样,唯心主义同样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黑格尔是第一个自觉表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的人,但是他所描述的不是现实的人类历史,而是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历史,是思辨哲学家想像中的历史。他在《历史哲学》中坦率地承认:他所考察的仅仅是概念的前进运动。黑格尔把世界转变为一种逻辑过程,在他看来,绝对精神是实体又是主体,它自我设定、自我异化、自我综合,所以那能动的方面既不属于现实的自然界,也不属于现实的人,而是属于抽象的绝对精神,它扮演着历史创造者的角色。而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中,通过颠倒原则完全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同时也抛弃了从事物自身出发的能动性原则。他从直观角度理解的人,有时是个体的、经验的、当下的人,有时又是超验的“类存在”、“类本质”。这样,他在面对社会历史时,必然会违背自己的唯物主义前提,重新陷入唯心主义。

要克服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当然不是要重新肯定脱离人类的抽象精神和思维的能动性,而是要把能动的原则归之于物质的自然界和人,这在历史领域中体现为人的实践,即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和先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一样,只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有别于思维的存在,有别于主体的客体,即当作直观的对象来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对象来理解,不是从主体所加于客体的作用以及两者的辩证转化来理解。这就是说,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主体的能动作用被忽视了。费尔巴哈也讲实践,但他所讲的实践或是指消费的实践(他常援引这种实践来证明感性客体的存在),或者是指一种卑污的商贩式的活动。因此他推崇理论而贬低实践,把实践看成是主观的、为私利所玷污的“直观”,因为在这种直观中,人完全以自私的态度来对待事物,而并非是在自身之中得到理论上的满足的直观,在这里,人并不把对象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与此相反,理论的直观却是充满喜悦的、在自身之中得到满足的、快乐的直观。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完全不了解实践的革命批判活动的意义,他不懂得,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并不是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生产活动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代相承的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人都在前一代人所达到的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改变和发展着他们的生产和交往方式,并且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同时也就改变着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写道:“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秘密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自然科学会成为什么样子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 (12)

因此重要的不是把感性的人作为对象,而是对这个感性对象进行辩证的、动态的社会历史分析,追溯他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辩证的、历史性的视角才是对直观唯物主义的根本改造。人的形成过程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过程,而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人的活动中进行的,因此对人的考察就不能单单把人当作感性对象,而是要把他当作感性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13) 这个转换不只是视角的转换,而是根本的哲学方法论的转换。费尔巴哈只从感性对象出发,说明他仍然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场上,而马克思则从感性活动出发,追溯人和世界的历史性生成,这意味着对“给定性”的破除,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永恒神话的批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也是从生存论角度对人的存在进行追问,但他并不像存在主义者那样,从人的根本情绪出发去描述人的孤独而绝望的生存状态,而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探讨人的现实而非臆造的实际生活过程,揭示这种实际生活过程的起源和历史地形成的现实本质。马克思对人的追问不是旨在追求一种永恒的人之本质,也不是为了探求人的精神的根本归属,而是专注于对社会生活的具体的历史考察,以期从根本上改造现存社会。在他看来,人的本质不是联结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在特定社会中历史地形成的人的现实规定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关于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离开实践的观点是不能解决的。一旦站在实践的立场上,这些问题就都成为一目了然的了。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用鲍威尔的话说就是“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在法国唯物主义者那里就是人和环境的二律背反。在哲学家眼里,自然和历史好像两种互不相干的东西,好像人们面前出现的不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好像只有把人和自然都变成精神的实体之后,才能在思辨的想像之中把它们统一起来,“然而如果考虑到,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而且这种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那么上述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14)

由于费尔巴哈对感性现实只是从直观的即不同于主体的单纯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他只看到自然界(客体)对人的制约性,看不到自然界也正是由人的活动来改造和改变的,因此,他的哲学便只能局限于“直观世界”、“解释世界”,可是问题却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的基础必须实现从感性对象到感性实践的转换,这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总体性超越。

二 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点是社会实践

如果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作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骨架,那么实践概念就是这整个骨架的支点。这就是说,整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之上的。因此,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他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至关重要。由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首先制定的新历史观的基本哲学范畴,因而既不能把它当作普遍名词那样作实证性的理解,也不能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不加区别地作含混、抽象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头就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用感性的物质客体代替黑格尔的思辨的思想客体是对的,但是,由于他未能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容,所以就不能进一步用人类感性的物质活动来代替黑格尔的思辨活动。而黑格尔正是借助于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动活动来达到他在唯心主义形式下对世界历史的总体把握的。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仅限于用主宾颠倒的方法克服它的唯心主义性质,以便重新把感性的物质客体确立为主词,而把思维客体变成宾词。结果,他得到的只能一方面是抽象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是抽象的人;对于自然界和人,除了极端崇拜和过度夸张之外,他的哲学实际上没有提供更多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只是把自然界和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同时看作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虽然强调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但仅仅依靠感性的直观就不可能了解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达到人和自然界的真正统一。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的统一的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这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从未提出并认真研究过的大课题。相反,劳动作为哲学范畴却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体系中,但黑格尔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因此,作为新唯物主义基点的实践概念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便是表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决定性地超出了费尔巴哈,他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且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他的辩证法,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了黑格尔哲学。

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并不是提供一个类似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哲学本体,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与主体性。什么是实践?马克思称之为客观的物质活动,或人的感性活动。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第一个用感性的活动来同时消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局限性的人并不是马克思,而是赫斯。这种抽象的实践,完全可以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抽象劳动来代替,这正是后来南斯拉夫实践派和国内一些实践人道主义者所理解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贡献不仅在于引进了实践概念,而且在于通过实践概念认识到必须具体地研究社会历史进程。在第六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指出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说明人的本质,这意味着人的本质是一定具体历史过程的产物。在第四、第七条中,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并进一步指出,要真正完成对宗教的批判,就要批判现存社会,而对现存社会的批判不能满足于哲学直观,而是要揭示尘世社会历史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因此,对实践的解释应当纳入到生产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旧哲学的共同局限就在于不能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产生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源。可见,马克思提供的既不仅仅是抽象的主体性,也不仅仅是活动,而是作为现实历史承担者的、一定社会中的现实个人自我再生产的活动。他不仅否定了观念本体论,否定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学本体论,并且最终也否定了赫斯和他自己原来的那种抽象的劳动本体论。具体的社会历史客观活动才是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实践作为具体的社会历史范畴,包含着多重现实关系的内容,只有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才能确切地把握它的含义。实践诚然体现着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体现着人的创造天赋,但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所要表明的还不只是对能动性的这种抽象一般的表述,而是要求具体地分析,在特定的人类发展阶段,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与发挥取决于哪些现实的社会历史因素。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实践所表明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既受自然制约又受社会制约的主体的能动性。这个主体连同他的活动,一方面受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正是这些制约着主体活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与发挥设置了界限。这个界限虽是有弹性的,而且对于不同的社会阶级和个人也决不相同,但却是断然存在着的。要突破这个界限,就必须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社会关系。这就意味着要发展物质生产力和变革社会关系。因此不难理解,马克思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实践概念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体阐发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论时,又引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重要范畴,并把它们作为制约人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范畴而特别加以研究。

可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新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是新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

(1)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2) 培根:《新工具》,关琪桐译,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70页。

(3)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6—67页。

(4)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66页。

(5) 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博古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167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7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9页。

(9) 同上书第2卷,第108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11) 同上书第1卷,第76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50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页。 BCQIdeBCOsMOcViD77QWQ4IWA7hf1lgD1Wd8Up6HkNP58Da2GhXZEAQk91g1zD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