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解放思想促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启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长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把“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邓小平深刻总结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1979年,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3年,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当日,新华社转发此文。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解放日报》等全文转载。这篇文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为了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相区别,邓小平使用“小康”这一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话语来表达,既体现社会全面进步,又反映中国的发展状况,能够通俗形象地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3年春节前夕,邓小平考察苏州时亲眼看到: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村人口不再外流了,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他由衷赞叹:“这几条就了不起呀!”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定位为中国式的,“小康”代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如“小康之家”“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等,直到2021年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演进。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是一个既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GDP总量由1980年的4587.6亿元上升为100280.1亿元,人均GDP由468元上升为7942元,如期完成了前两步发展目标。

1980—2000年中国GDP增长柱状图

1980—2000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柱状图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期我国人均GDP达到30808元,我国现代化建设显现出光明前景。

逐步形成现代化建设布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决定现代化建设布局。党的十二大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党的十六大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部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党对“三位一体”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现代化建设布局也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现代化建设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xMurR19dRoI1e3rze7wjB0xfePH4rymn3g1ikMYQWdKCjgdzYbQd11JRUckBq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