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与既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与现有国内大部分城镇化相关文献不同,本文跳出“就城镇化论城镇化”的常规,从地方政府视角并沿府际竞争的思路展开研究,并将这一视角贯穿全文始终。这既契合了当前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主流范式,又拓展了城镇化研究的视野,保持了研究逻辑的一致性。

(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研究内容全面,既考虑到地方政府行为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也涉及其带来的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负面影响;既肯定了其积极作用,又表明了其历史阶段性。特别是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央政府政策目标实现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这在同类研究中鲜见。

(3)研究方法的创新。现有国内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相关文献大多是规范性讨论式研究,这虽然有助于客观现象的描述,但无法澄清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这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和数量关系;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中,也主要是采用传统的面板数据模型,忽略了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影响。而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可以较好地刻画个体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目前已有零星文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刻画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行为。本文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大部分实证分析中,以充分考察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二、研究不足

本文的研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能深入讨论城镇化水平的测度问题。城镇化水平是城镇化分析的基础性数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几经调整,又存在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别,使得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囿于技术手段和基础数据的匮乏,本文未能对城镇化率的测度问题展开研究。不过本文的研究时限始于2000年,统计口径变动较少,并同时关注了户籍人口口径和常住人口口径的城镇化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方面带来的困扰。

(2)未能评估新型城镇化目标实现绩效进而经验实证地方政府行为机制。中央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目标之一是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这一目标的实现依然有赖于地方政府的作为。本文的相关分析主要借助于“十三五”规划文本的数据,由于样本较少,受数据可得性所限,本文仅仅进行了省级政府和地级市政府层面的分析,没能进行县级市政府层面的分析。此外,由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是第一次被列入五年规划中,目前“十三五”规划正在实施中,尚不能获知实际的增长情况,因而无法分析目标推进的实际情况,进而未能对地方政府行为机制展开更加充分的经验实证。 6jn+a0fwr+G6ly9vchIyzTamjvvL7/MD1npXPmb46lL7aW7sIqIE//nQxwQfkw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