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故乡——巴门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的一个繁荣的商业家族,他的曾祖父在巴门创建了一家漂白和纺纱厂,他的父亲与欧门兄弟合股,创办了家族公司“欧门-恩格斯公司”。恩格斯的父亲不仅是一名工厂主,还是一名带有普鲁士贵族血统且虔诚的基督徒。母亲则是一名善良幽默、教养良好的教师之女。受母亲影响,青年时期的恩格斯爱好文学和历史,但父亲坚持要求他进入巴门的家族企业,因此,恩格斯16岁时就被迫辍学经商,18岁时进入不莱梅的一家商行当商业学徒。
青年恩格斯
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恩格斯感到精神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受到普鲁士民主革命的影响,恩格斯逐渐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吸引,成为青年德意志运动的追随者。1839年春,恩格斯在《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伍珀河谷来信》一文,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同时也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心。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恩格斯在柏林炮兵部队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开始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谢林——基督哲学家,或世俗智慧变为上帝智慧》等相对不成熟的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与腐朽,慢慢开始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恩格斯已经开始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恩格斯写的小册子《谢林和启示》和《谢林——基督哲学家,或世俗智慧变为上帝智慧》扉页
1842年10月,恩格斯服兵役结束,在回家途中途经科隆,与《莱茵报》的发起人、“共产主义的拉比”——莫泽斯·赫斯展开会面,这次相遇给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从巴门前往曼彻斯特的路上,恩格斯绕道拜访了当时《莱茵报》的年轻主编——卡尔·马克思,但有趣的是,恩格斯的初次到访并没有给马克思留下太好的印象。恩格斯将马克思视为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但马克思此时实际上已经与青年黑格尔派决裂了。到英国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恩格斯还是不断以马克思所希望的方式继续为《莱茵报》撰稿。
恩格斯1842年所画的漫画:卢格在柏林“自由人”中间
1842年到1844年在曼彻斯特的这段经历对恩格斯学术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后来写道:“我在曼彻斯特时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现代阶级对立所由产生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历史的基础。”
巴黎雷让斯咖啡馆,1844年8月2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会面
1844年2月,恩格斯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也称《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绝对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宣告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和随之而来的革命不可避免。这些经典论著的出版充分表明,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些论著也直接引起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问题的关注。8月底,恩格斯在返回巴门的途中绕道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面与两年前不同,变得热烈而默契,“在一切领域中都显出意见完全一致”,他们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伟大友谊与亲密合作。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文版,1951年)
回到巴门后,恩格斯利用在曼彻斯特收集的资料,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批判了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局限和弊端,这部著作标志着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了”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得出的一样的唯物史观思想。在此期间,恩格斯还帮助赫斯组织在爱北斐特的共产主义公众集会,扩大共产主义的宣传。这些工作开始引发了恩格斯与身为工厂主和基督教信徒的父亲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1845年3月,为了摆脱沉闷的家庭氛围和精神上的禁锢,更由于受到当时普鲁士政府的压迫,恩格斯决定前往布鲁塞尔与马克思会合,全身心地投入这段时间的政治活动之中,由此也开始了二人最亲密的合著时期。1844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并于次年2月出版。1845年秋至次年5月,二人又合著了唯物史观第一次完整出现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春,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共同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年秋天,他们一起前往巴黎开展活动,争取和教育正义者同盟成员,使之摆脱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影响。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0月,恩格斯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用问答的形式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他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订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
《共产主义原理》手稿
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到达德国科隆,筹备德国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机关报——《新莱茵报》。6月,《新莱茵报》创刊,恩格斯任编辑,协助主编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两人为报纸写了400多篇文章,近80万字。后由于普鲁士政府的疯狂封禁,该报于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恩格斯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先后流亡于比利时和瑞士。1849年5月,恩格斯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亲临前线参加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到瑞士,在瑞士协助组织工人协会。11月,恩格斯到达伦敦,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1850年3月和6月,恩格斯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1850年11月,在欧洲大陆爆发新兴革命的希望幻灭后,迫于资金的压力,也为了更好地支持马克思的创作,恩格斯无奈接受父亲的建议,回到曼彻斯特,加入家族企业欧门-恩格斯公司,开始他的经商生涯。此后20年,恩格斯一直居住在曼彻斯特,过着经商与发展共产主义的双面生活。一方面,他参加了许多曼彻斯特的资产阶级喜爱的社交活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交圈子,促进了共产主义事业。另一方面,作为革命作家,恩格斯以马克思的名义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了许多关于欧洲政治、革命和军事行动的
文章。
1857年到1859年,恩格斯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了许多军事条目。1861年到1865年,恩格斯撰写了许多关于美国内战的文章。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后,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跟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等进行了路线上毫不妥协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恩格斯为工人报刊和资产阶级报刊撰写了许多篇战争评论,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了战争的进程与结果。此外,他还对细胞学说和力学等自然科学进行了大量研究。
1869年,恩格斯通过一场有关家族企业未来的谈判,争取到在50岁时退休。1870年9月,恩格斯终于结束了20年“埃及幽囚式”的经商生活,全身心地投入他所热爱的社会主义事业中。10月,恩格斯迁居伦敦,定居在瑞琴特公园路122号,从这里步行去马克思家大约只需15分钟。
退休后,恩格斯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与写作。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大部分时间花在自然科学和数学研究上,撰写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手稿(在他逝世后才出版)。1876年到1878年,恩格斯承担起了反击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欧根·杜林的重任,陆续在《前进报》上发表了三组论战性质的文章,并在1878年7月以《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为题结集出版。1884年,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于3月至5月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于同年10月在苏黎世出版单行本。1888年,恩格斯完成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再一次完整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94年,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在农民问题上的立场,恩格斯写出了《法德农民问题》,批评他们迁就农民小私有倾向的
路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文第一版封面
二是整理编辑马克思的遗稿。在马克思逝世后,作为唯一能够辨认马克思笔迹的人,恩格斯成为马克思遗稿的继承人之一。尽管恩格斯的视力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他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整理编辑《资本论》手稿上,通过向秘书口授的方式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工作,并在1885年将其出版。此后,恩格斯更是用了10年时间,编辑整理了更为零散的第三卷草稿,最终在临终前将其付梓。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终于出版。此外,恩格斯还将破译马克思笔迹的方法传授给卡尔·考茨基和爱德华·伯恩施坦,使得被称为《资本论》第四卷的《剩余价值理论》出版成为可能。
恩格斯晚年照片
三是密切关注社会主义运动。退休后,恩格斯密切关注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担任社会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顾问,深刻影响了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及马克思主义阵营的领导人,如威廉·李卜克内西、奥古斯特·倍倍尔、爱德华·伯恩施坦、卡尔·考茨基等。此外,恩格斯在瑞琴特公园路122号的住所也成为各国革命者和社会主义者的圣地,成为英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爱尔兰贫困工人、法国逃荒农民以及流亡大学生的“避难所”。
1895年的夏天,恩格斯被查出罹患喉癌。8月5日,这位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导师,病逝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享年75岁。遵照恩格斯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伊斯勃恩海湾的大海中,随着海浪弥散于全世界。
图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旗。1863年5月23日,德国11个城市的工人阶级代表在莱比锡筹建了全德工人联合会(ADAV),拉萨尔直接参加了筹建工作并当选为第一任主席。这一工人组织也被称为“拉萨尔派”。1869年8月7日至9日,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奥古斯特·倍倍尔在爱森纳赫召集全德社会民主党工人代表大会,并宣布成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SDAP)。这是德国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也被称为“爱森纳赫派”。1875年5月,在哥达召开的代表大会上,全德工人联合会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AP)。1890年更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SPD)
中国纪念邮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恩格斯曾经说自己是天才的马克思的“第二小提琴手”,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麦克莱伦中肯地评价道:“这是恩格斯对自己谦虚的低估。”恩格斯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表现在:为劳苦大众解放而奋斗终身的信念,为高扬真理旗帜而坚守阵地的恒心,为革命事业大局而勇于牺牲的气概,为实现崇高理想而鞠躬尽瘁的品格。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从恩格斯的精神风范中获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