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语 (以姓氏拼音为序)

段永朝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原创的思想,鲜明的问题意识。《数字交往论》视野恢弘,辨思细腻,将新传播理论奠基于共生演化的数字交往实践的“共体”之上。其中,以数字分身、未托邦(vucatopia)为交往人的新主体和新疆域,堪为点睛之论。

何道宽

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救授

《数字交往论》站在众多学科巨人的肩头上回眸、扫描和眺望,完成了“传播人”研究的一大飞跃,极具前瞻性、跨学科视野和哲学思辨。杜骏飞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令人感佩!

胡泳

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

对于未来传播研究而言,《数字交往论》开云见日,使我们在交往演化的视角下重思传播学关键概念。“数字交往论”的深意在于,它提出了媒介与人、传播与社会在数字文明中的共同命运问题,高扬了“人文”对于科学的超越性。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作者以瞭望者的姿态,以人文主义的审慎,观察到了数字文明中潜伏的危机。《数字交往论》新意迭出,时有洞见,将传播学理论提升到新的海拔,具有跨学科的多重价值。

严锋

复旦大学文学与跨媒体艺术学教授

格局广大,目光深远,学理与情怀兼具。《数字交往论》直击数字时代的本质,是一部重新定义人类交往的创新之作。作者突破了传统理论局限,揭示了人类生存与人类心灵的转变,几乎每个读者都可能从中获益。

翟振明

中山大学哲学教授

人类数字交往正由传播转向“交流+行动”;交往将不再是现实的、实体的,而是意识对感知的响应——这些预言切中了数字生存的要害。其中,“未托邦”(vucatopia)之概念,更让人耳目一新。 5hIFX3wEXii/b5iMqmeLf8dYSJSEJ3nng0TZVVDQ0DgUMBv3AM32hfQW6O5uMZ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