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穆宗

穆宗宣讓大王,諱誦,字孝伸。景宗長子,母曰獻哀太后皇甫氏。景宗五年庚辰五月壬戌生,成宗即位,養于宫中。九年六月,封開寧君。十六年十月戊午,受内禪即位。

十一月,遣閤門使王同穎如契丹,告嗣位。

十二月壬寅,御威鳳樓。赦。褒孝順,洗痕累,救疾病。文武官及僧徒加一級,國内神祇 〔十八〕 皆加勛號,仍賜内外大酺一日。尊母皇甫氏爲王太后。

是月,契丹遣千牛衛大將軍耶律迪烈來賀千秋節,王迎命,告于成宗柩前。

【戊戌】 元年春正月,賜周仁傑等及第。

三月,賜姜周載等及第。

夏四月壬子,謁太廟,祔成宗。以侍中崔承老、大師崔亮配享。赦。以王生日爲長寧節。是月,契丹以前王薨,勑還納幣之物。

五月戊午,教有司曰:“太祖及皇考忌齋各限五日,焚修、輟朝一日,惠、定、光、景、成忌齋各限一日,以爲常式。”

秋七月庚午,太保内史令 〔十九〕 徐熙卒。

癸未,改西京爲鎬京。

【己亥】 二年秋七月,作真觀寺于城南,爲太后願刹。

冬十月,幸鎬京齋祭。赦。存問耆老,賜物。兩京諸鎮軍年八十以上,有職者增級,無職者除陪戎校尉。扈駕八品以下員吏、軍人賜物有差。契丹遣右常侍劉績來,加册王尚書令。日本國人道要彌刀等二十户來投,處之利川郡爲編户。遣吏部侍郎朱仁紹如宋,帝特召見。仁紹自陳國人思慕華風,爲契丹劫制之狀,帝賜詔賫還。

【庚子】 三年冬十月,創崇教寺爲願刹。

是歲,賜宋翃等及第。

【辛丑】 四年冬十一月,幸中原府 〔二十〕 。巡省風俗,宴群臣,赦。扈從官及所歷州郡官加一階,賜物有差。

【壬寅】 五年夏四月壬申,親享太廟,加上先王、先后徽號。

五月,教曰:“余以弱齢,忝登寶位,繼祖先之基業,思邦國之興安,功不百而不行,利非千而不務。必欲延洪社稷,開濟生靈。爰自前年,迄于近日,不揣心之所欲,謂爲時之可行,或不念居安思危,臨深履薄,廣徵土木,勞役軍夫,築高臺而作深池,爲資遊賞;役人户而造佛寺,漫有經營。此雖皆從執奏而施行,豈非一人之失德?非但致軍中之怨讟,抑亦爲宇内之艱難。若有訓衆而練兵,若有彼侵而我伐,將何賈勇?將何得人?何異截羽翼而欲高飛,去舟楫而渉大水。古史云:‘芳餌之下,必有懸魚;善賞之朝,必有勇士。’古猶如此,今豈無之?庶欲防已往之愆違,尤勵將來之懲勸。特宣朕意、用示軍行。宜其所司,各成六衛,軍營備置職員,將帥令其軍士,蠲除雜役。”

秋八月甲子,賜朴元徽等及第。

【癸卯】 六年春正月,教曰:“昔我太祖,既偃干戈,大開庠序,王室宗支,横經問道;蓬廬賤子,負笈追師。累朝以來,才士不乏。予謬以眇冲,嗣守艱大,欲廣真儒之道,以崇往聖之猷。但以誨人不倦者靡多,好古敏求者蓋寡。州鄉之内,黌校之中,或因小利,或逐異端,師長之教授漸惰,後學之功業不成。今者闡闢容賢之門,恢弘進善之路,其三京 〔二十一〕 十道群僚庶官體朕諭言,勸其藝業。令文儒醫卜之輩,就經明博達之師。博士師長獎勸生徒有勤勞者,録名申聞。”

二月辛酉,教曰:“唐以八元而理,周因十亂而興。爲國所資,惟賢而已。余幼失義方,長無師訓。臨朝蒞事,慄慄兢兢。豈謂去年以來,屢見乾坤之變,又多邊境之憂,但深責己之懷,敢有尤人之念。追思曩代,或覽策書,宋公發善言,妖星退舍;隋主修德政,隣寇寢兵。是知小善亦能動天感人,克己自勤,安敢飾非拒諫。今見上自台輔,下至庶僚,曾無謇諤之言,但有阿諛之説。嗚呼!言而不用,余宜自慚;危而不扶,誰任其咎?京官五品以上,各上封事,皆陳藥石之辭,共贊邦家之業。”

是年,太后皇甫氏與金致陽通,生子,謀爲王後,逼大良君詢爲僧。

【甲辰】 七年春三月,改定科舉法。

夏四月,賜黄周亮等及第。

六月己未,門下侍中韓彦恭卒。

冬十一月甲寅,幸鎬京,齋祭。赦杖罪以下,養耆老,加方嶽州鎮神祇勛號。

【乙巳】 八年春正月,東女真寇登州,燒州鎮部落三十餘所,遣將禦之。

三月己酉,汰外官。

夏四月癸酉,賜崔冲 〔二十二〕 等及第。

是歲,宋温州文士周佇來投,授禮賓注簿。

【丙午】 九年六月戊戌,震天成殿鴟吻。王憂懼責己,肆赦。孝順、義節,並加恩賞,加國内神祇勛號,文武三品以上加勛,四品以下增一級,九品以上入仕滿二十年者改服。禪教僧徒大德 〔二十三〕 以上加法號,年六十以上者加職有差。

是歲,彗星見。

【丁未】 十年春二月,契丹遣耶律延貴來,加册王爲守義保邦推誠奉聖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守尚書令兼政事令、上柱國,食邑七千户、食實封七百户。創真觀寺九層塔。

夏六月,賜趙元等及第。

秋七月戊寅,流平章事韓藺卿于楊州、吏部侍郎金諾于海島。

冬十月戊申,幸鎬京,齋祭。赦流罪以下,加國内神祇勛號。

是歲,鎬京地震。

【戊申】 十一年春三月,賜孫元仙等及第。

冬十月,幸鎬京,齋祭。

【己酉】 十二年春正月庚午,幸崇教寺。及還,中路暴風折傘蓋柄。

壬申,御詳政殿觀燈。太府油庫災,延燒千秋殿 〔二十四〕 。王見殿宇府庫煨燼,悲嘆成疾,不聽政。王國師二僧、太醫奇貞業、太卜晉含祚、太史潘希渥,宰臣 〔二十五〕 參知政事劉 、中樞院使崔沆、給事中蔡忠順等直宿銀臺,知銀臺事李周禎、右承宣李作仁、嬖臣左司郎中劉忠正、閤門舍人庾行簡等直宿於内,親從將軍庾方、中郎將柳琮、卓思政、河拱辰常直近殿門,刑部尚書陳頔亦入内直宿,户部侍郎崔士威爲大定門别監,閉諸宫門戒嚴,唯開長春、大定門,仍設救命道場於長春、乾化二殿。王累日不豫,常居於内,厭見群臣。宰臣震恐,請入寢問疾,不許。王與蔡忠順、崔沆密議立嗣,遣皇甫俞義迎大良院君于神穴寺。西京都巡檢使康兆領甲卒而至,遂謀廢立。

二月戊子,請王出御龍興歸法寺。

己丑,日色如張紅幕,兆兵闌入宫門,王知不免,與太后號泣,出御法王寺。俄而俞義等奉院君而至,遂即位。兆廢王爲讓國公,遣兵殺金致陽父子及庾行簡等七人。王出自宣仁門,侍臣初皆步從,至是始有騎而從者。至歸法寺,解御衣换食而進,兆召還沆等供職,王謂沆曰:“頃府庫災而變起所忽,皆由予不德,夫復何怨。但願歸老于鄉,卿可奏新君,且善輔佐。”遂向忠州。太后欲食,王親奉盤盂,太后欲御馬,王親執鞚。行至積城縣,兆使人弑之,以王自刎聞。取門扇爲棺,權厝于館。王在位十二年,壽三十,性沈毅,少有人君之度,善射御,嗜酒好獵,不留意政事。信狎嬖倖,以及於禍。逾月,火葬縣南。陵曰恭陵,謚宣靈,廟號愍宗。皆康兆所撰定,臣民莫不痛憤,而顯宗未之知。至契丹問罪始知之。顯宗三年,移葬城東,改陵曰義,謚曰宣讓,廟號穆宗。五年,加謚孝思。十八年,加威惠。文宗十年,加克英。高宗四十年,加靖恭。

李齊賢贊曰:“慶父犯禮於魯,不韋嫁禍於秦。齊桓尸姜,始皇轘毐 〔二十六〕 ,何救萬世之耻哉!穆宗不戒覆車之轍,防閑於初,子母俱罹其殃,社稷幾至於亡。嗚呼!宣讓之不幸也,抑非不幸也。”

校注:

〔一〕 原文作“英林”,語義不通,實係形近而訛,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英材”,今據改之。

〔二〕 崔承老(九二七—九八九):慶州人,出身於新羅貴族家庭。高麗初期著名文臣,任官期間向成宗上疏“時務策”二十八條(現史傳六條),主張抑佛揚儒,認爲佛教是“修身之學”,爲的是“來生之資”,而儒教則是“理國之源”,爲的是“今日之務”。其以儒治國的政治理念,對成宗時期高麗國家體制的改革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三〕 門下侍郎平章事:高麗時期内史門下省(後改中書門下省)正二品官職。原爲内史侍郎平章事,後改爲中書侍郎平章事、僉議侍郎贊成事等。

〔四〕 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姓”,語義不通,實係形近而訛,今據文意改之。

〔五〕 兵官御事:高麗前期官職。成宗元年(九八二)設立御事都省,其下設有選官、兵官、民官、刑官、禮官、工官等御事六官,長官稱“御事”。此後,成宗傚法唐制,改御事都省爲尚書都省、御事六官爲尚書六部,長官亦由御事改稱尚書。兵官御事即改爲兵部尚書。

〔六〕 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高麗史節要》均作“大”,今據實改之。

〔七〕 長吏:也稱外吏,高麗時期鄉吏的官方名稱。負責收取租税、徵調勞役,以及處理簡單的訴訟。

〔八〕 鎮使:高麗時期地方官之一,主要派遣於東、西兩界的防禦鎮,由五品以上官員擔任。除防禦鎮之外的諸鎮任命七品以上的鎮將。

〔九〕 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高麗史節要》均作“大”,今據實改之,下同。

〔十〕檢校侍御:高麗時期御史臺官職。品階爲從五品,正員二人,主要負責論執時政,矯正風俗。後改爲侍史、内侍史、掌令等。

〔十一〕 分司:高麗建國後設於西京(今平壤市),與中央政府行政機構同等地位的獨立行政機構,稱爲“西京分司”。太祖五年(九二二)於西京設郎官、衙官、兵部令、納貨府、珍閣省、内泉府等官署,具有獨立行政機構功能。

〔十二〕 西都留守官:留守官,高麗時期地方行政官員,爲京城開京外,西京、南京和東京等其他三京的地方官員。根據《高麗史》和《高麗史節要》記載,三京的行政長官稱留守,或留守事、留守使等,官品爲三品以上,副長官爲四品以上,以下還有各級屬官。忠烈王三十四年(一三〇八)三京改編爲“府”,長官稱爲“尹”。

〔十三〕 東京: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原新羅都城。

〔十四〕 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杪”,《高麗史節要》作“抄”,“杪”字語義不通,實係形近而訛,今據《高麗史節要》改之。

〔十五〕 勾當使:爲高麗時代管理各津、渡的地方外職之一。成宗十三年(九九四)初置鴨緑渡勾當使,負責管理和警備渡江事務,之後包括耽羅(濟州道)在内所有渡口皆設勾當使。

〔十六〕 承宣:高麗時期隸屬於中樞院的正三品官職,負責王命的出納。左、右承宣各一人。

〔十七〕岊嶺:亦稱慈悲嶺。現黄海北道黄州郡龜洛面與鳳山郡山水面以及瑞興郡素砂面、牧甘面之間的山嶺。爲當時高麗西北進入平壤的戰略要衝。

〔十八〕 原文以及乙亥字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神祗”,語義不通,實係形近而訛,今統改之。

〔十九〕 太保内史令:太保,與太師、太傅一同稱爲三師。品階爲正一品,爲最高官階官職,無合適人選時則空缺。内史令,高麗前期内史門下省的最高官職,後改内議令、中書令、都僉議令等。

〔二十〕 中原府:今韓國忠清北道忠州市。

〔二十一〕 三京:開京(今開城)、西京(今平壤)、東京(今慶州)。

〔二十二〕 崔冲(九八四—一〇六八),高麗時期學者、文臣。歴仕五朝,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中等職。因創設私學、傳播儒家思想,故被稱爲“海東孔子”。

〔二十三〕 大德:高麗時期,首次僧科中合格的僧侣獲得的官階。高麗光宗時始置,僧侣受具足戒成爲比丘後,再次入試僧科。僧科借鑑中國的科舉取士制度,在僧科试中,合格的僧侣獲得僧階。教宗的華嚴宗與法相宗爲“大德—大師—重大師—三重大師—首座—僧統”。禪宗相關的曹溪宗與天臺宗爲“大德—大師—重大師—三重大師—禪師—大禪師”等僧階。

〔二十四〕 千秋殿:穆宗的母后千秋太后的宫殿。當時,千秋太后垂簾聽政,與金致阳私通,故被看作是千秋太后的天谴。

〔二十五〕 宰臣:高麗時期,隸屬於宰府的二品以上大臣,稱爲宰臣。最高政務機關中書門下省的長官亦稱“省宰”。宰臣主掌國家政策的論議與决策,諫諍、封駁、署經等職權,其與平章事、參知政事、政堂文學、知門下省事構成所謂“五宰”。

〔二十六〕 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毒”,係形近而訛,今據文意改之。 /Z5jZjdf8c/TPzGj2yl8ori3C8qk6vSUUs0ZU8xSgDxDGwx1YCYE7hXRTmJv/+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