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軒架樂獨奏節度

迎詔書及賜勞:王與衆官拜。

册太后:太后升降座,册後宴群臣,王升降座,群臣入門,進酒。

册王后、王太子:王升降座,册使、副以下行禮官入門及出,受册後會賓,册使、副、勸花使、筵伴舉酒,進食。

王太子加元服:王升降座,賓贊入門及出,王太子升降階,就階東南位,詣受制位,至阼階下位,賓入門及升降階,太子舉醴,冠訖會賓,賓贊、勸花使、筵伴舉酒,進食。

册王子、王姬:陳而不作,册訖會賓,册使、副、勸花使、筵伴舉酒,進食。

進上國表箋:王及衆官拜。

元正、冬至、上國聖壽節望闕賀:王詣拜位,升降座,王及衆官拜。

王受元正、冬至節日賀:王升降座。

元會:王升降座,舉酒,太子、令公、宰臣入門。

王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賀:太子升降座,三師、三少、賓客以下宫臣入門及出。

王太子節日受宫官賀并會:太子升降座,及階,舉酒,三師、三少、賓客出入門,升降階,三師以下宫官受酒。

宴群臣:王升降座,舉酒,食,群臣受酒食。

儀鳳門宣赦:王升降座。

並獨奏軒架樂。

睿宗十一年六月庚寅,王御會慶殿,召宰樞侍臣觀《大晟》新樂。八月己卯,制曰:“文武之道,不可偏廢。近來蕃賊漸熾,謀臣武將皆以繕甲鍊卒爲急。昔者,帝舜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朕甚慕焉。况今大宋皇帝特賜《大晟》樂,文、武舞宜先薦宗廟,以及宴享。”十月戊辰,親閲《大晟》樂于乾德殿。癸酉,親祼太廟,薦《大晟》樂。

仁宗十二年正月乙亥,祭籍田,始用《大晟》樂。

明宗十八年二月壬申,制:“樂工逃所隸,冒居他肆者,令還本業。”史臣曰:“樂之缺亂甚矣。太常近取旨,請從聖考代所行之制。有司遷延,莫肯施行。識者恨之,以謂是樂,宋朝以新樂賜睿廟者也,本非宋太祖所制之樂。樂之行不久,而宋朝亂。况辛巳年,本朝儒臣狂瞽擅改,而進退其次序,錯亂其上下,干、戚、籥、翟致有盈縮不等之差。其太常編制有云:‘宋朝唯寄衣冠樂器,本朝不知肄習。’承旨徐温入宋,私習舞儀而傳教之。其進退踈數之節無所憑依,似不可盡信。又樂工願從初來時所行,而至今無所施行,雖主司取旨,而舊籍未改,旋又如初。八音之中,絲、土二聲闕如也。歌師但誦譜之高仾略不解其詞語,可謂欺神人也。又鄉樂、土風也。凡祭,自始事奏之,以迄于終。今乃至於亞、終獻奏之,未免有偏舉之失。登歌但以搏拊節樂,實之以糠,不令作聲,則無舞明矣。詳定擅許爲舞,乃以晉鼓節之。樂在前,舞在後,尊卑相亂,下之聲掩於上矣。”三月乙酉,遣平章事崔世輔攝事,行夏禘,用《大晟》樂,酌獻以籥、翟,亞、終獻並用干戚之舞,加以鄉音、鄉舞。

恭愍王八年六月辛卯,御史臺上言:“自國都遷徙之後,樂工散去,聲音廢失,宜令有司新制樂器。”從之。十九年五月,成准得還自京師。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鍾十六架全;編磬十六架全;鍾架全;磬架全;笙、簫、琴、瑟、排簫一。七月,遣姜師贊如京師,請樂工精通衆音兼備諸伎者,發送傳業。二十年五月辛未,姜師贊還自京師,帝命太常樂工赴京習業。二十一年三月甲寅,遣洪師範移咨中書省,曰:“近因兵後,雅樂散失。朝廷所賜樂器只用於宗廟,其餘社稷、耕籍、文廟所用雅樂内,鐘磬並闕,今賫價赴京收買。”九月丙子,習太廟樂於毬庭。戊寅,習太廟樂於毬庭。十月庚辰朔,習太廟樂於毬庭。

恭讓王元年三月乙酉,禮曹請朝會用樂,從之。

太廟樂章

睿宗十一年十月,新製九室登歌樂章:

太祖第一室

正聲《太定之曲》:

受天靈符,寵綏多方。德合三無,功超百王。燕及後昆,承兹積累。於萬斯年,恪修祀事。

中聲:

應天開基,鴻圖克昌。聖德神功,巍巍堂堂。積厚流光,子孫千億。廟皃蒸嘗,永永無極。

惠宗第二室

正聲《紹聖之曲》:

諒彼先王,時惟桓桓。肆除凶殘,鼎定三韓。巍巍乎其,丕顯成德。子孫享之,欲報罔極。

中聲:

勇智傑然,翼扶祖功。虔麾之下,三韓率同。長發其祥,光于列聖。禋嚴以時,孝孫之慶。

顯宗第三室

正聲《興慶之曲》:

丕顯烈祖,潛德飛天。累歷難險,紹興聖賢。龍山 〔八〕 玉爵,泗水 〔九〕 浮磬。曾孫孝敬,福禄來定。

中聲:

於穆聖祖,潛躍陟元。拔亂反正,神武睿文。中興王業,啓佑後昆、蒸嘗勿替,子子孫孫。

德宗第四室

正聲《嚴安之曲》:

德由天生,勇無與京。威動雷霆,鄰邦震驚。開其國疆,既長而袤。于今邊陲,戍邏虚候。

中聲:

震德離潛,龍飛于天。威其遼邦,敷勇無前。殊俗聞風,來庭奉贄。爰拓邊疆,世受其福。

靖宗第五室

正聲《元和之曲》:

繼理受成,而邦其昌。聖孝神謨,烝烝洋洋。築彼五城,以綏邊境。於乎德加,令聞惟永。

中聲:

恭讓允塞,多得俊乂。啓封拓疆,功德萬世。爰陳樂章,告于宗廟。惟此歆格,罔極思孝。

文宗第六室

正聲《大明之曲》:

允文文王,聰明允塞。躋民於仁,倉盈庾億。布政優優,神明其德。慶流雲孫,與天無極。

中聲:

美哉於乎,明明我祖。乃武乃文,功施恩普。有樂在庭,崇牙樹羽。賚我思成,綏之多祐。

順宗第七室

正聲《翼善之曲》:

惟王奉天,恭順爲先。撫軍監國,三十餘年 〔十〕 。繼炤方興,乘雲既遠。盛德形容,流於歌管。

中聲:

於穆先王,德由元良。温文天縱,慈惠日彰。救民以醫,承考惟孝。時修祀儀,式瞻廟貌。

宣宗第八室

正聲《清寧之曲》:

堯仁舜孝,其道趨然。臨朝一紀,賓天幾年。餘烈遺風,洋溢千古。瞻言几筵,依俙若覩。

中聲:

有樂在庭,其音惟新。邦家之光,實賴乃神。爰修厥祀,告于宗廟。永惟格思,歆我來孝。

肅宗第九室

正聲《重光之曲》:

惟皇肅考,之義之仁。謳歌歸我,威靈如神。重興慶基,保有英冑。鍾鼓享兮,時延純祐。

中聲:

於鑠皇考,清明憲天。爲道敬勤,秉心塞淵。英謀神斷,風行雷鼓。我其收之,以介斯祜。

恭愍王十二年五月丁亥,還安九室神主于太廟新撰樂章:

太祖第一室:

於皇太祖,景命是膺。奄有三韓,仁滂政凝。後嗣不類,時艱荐興。居歆引逸,永永其承。

惠宗第二室:

天造我家,或不來庭。左右太祖,弓矢經營。觀德在廟,凜然英靈。濟屯開泰,永仰皇明。

顯宗第三室:

天扶景業,用否而昌。三韓再造,百度孔彰。丕謀盛烈,迺今彌光。於千萬年,祚我無疆。

元宗第四室:

明明我祖,德合乾坤。丕 〔十一〕 顯其德,垂裕後昆。克禋克祀,黍稷惟馨。是歆是享,永保康寧。

忠烈王第五室:

朝彼元朝,始尚公主。王姬之車,降于東土。子孫緜緜,受天之祜。於千萬年,爲母爲父。

忠宣王第六室:

念兹先祖,陟降庭止。克陳薄儀,仰止敬止。爾肴既嘉,爾酒既旨。享于克誠,惠我孫子。

忠肅王第七室:

於皇烈祖,厥德侯純。我其嗣服,夙夜惟寅。吁何遭寇,廟貌蒙塵。以妥以侑,天休兹臻。

忠惠王第八室:

徂兹戎平,寢廟載寧。以享以祀,以安厥靈。於乎丕 〔十二〕 顯,陟降于庭。庶歆庶顧,惟黍稷馨。

忠穆王第九室:

英明果斷,有赫其光。於乎休矣,懷允不忘。矧當拔亂,宗禋是張。顧我明禋,惟誠之將。

恭愍王十六年正月丙午,幸徽懿公主 〔十三〕 魂殿,告錫命,仍設大享,教坊奏新撰樂章:

初獻:

思齊承懿 〔十四〕 ,文武之孫。魏王之子,君王之妃。俔天之妹,肅肅雍雍。允矣王姬,聿來胥宇,百禄是宜。

亞獻:

思齊承懿,肅肅其德。駿惠我王,莫匪爾極。永言在天,嗚呼不忘。我將我享,以洽百禮,永觀厥成。

三獻:

嗚呼承懿,德音不已。勉勉我王,聿追祀事。樂既和奏,以妥以侑。神嗜飮食,日監在兹,胡臭亶時。

四獻:

明明承懿,允恭允明。淑慎爾止,厥類惟彰。於論伐鼓,以禋以祀。以假以享,賚我思成,穆穆厥聲。

五獻:

奏鼓簡簡,衎我承懿。或歌或咢,磬管以閒。昭格不遲,懷我好音。介爾景福,禮儀卒度,鮮不爲則。

終獻:

其禮伊何,烝烝皇皇。或肆或將,不吴不揚。既敬既戒,執事有恪。伊嘏承懿,於千萬年,永永無斁。

二十年十月乙未,親享太廟,新撰樂章:

王入門奏闕之曲:

於穆清廟,我享我將。威儀反反,鍾鼓喤喤。至止肅肅,休有烈光。必恭敬止,介福無疆。

王盥洗奏闕之曲:

有洌軌泉,實惟何期。可以濯溉,維清緝熙。既敬既戒,攝以威儀。式序在位,曾孫篤之。

王升殿、降殿奏闕之曲:

於穆清廟,載見辟王。明明黼黻,肅肅班行。苾芬是潔,登降偕臧。何以賜我,萬壽無疆。

王出入小次奏闕之曲:

維兹孝敬,小次敢忘。出入有節,威儀孔彰。精禋 ,雅樂洋洋。何以綏我,降之百祥。

迎神奏闕之曲:

維精維純,盛服齊明。感通肹響,樂焉九成。僾乎有聞,烝烝孝誠。神之格思,來燕來寧。

奠幣奏闕之曲:

彝倫攸序,匪報維親。孝思不匱,有嚴清純。惟恭奏幣,嘉玉載陳。感格如響,休祥畢臻。

司徒奉俎奏闕之曲:

於薦廣牡,籩豆大房。或肆或將,以孝以享。誰其尸之,曾孫之將。既右享之,惠我無疆。

闕第一室奏闕之曲:

於乎皇王,受命溥將。遂荒大東,四方之綱。克開厥後,繼序其皇。於萬斯年,降福無疆。

闕第二室奏闕之曲:

於皇武王,荷天之龍。既右烈考,耆定爾功。小東大東,亦是率從。勿替引之,福禄攸同。

闕第三室奏闕之曲:

休矣皇考,將受厥明。允文允武,以赫厥靈。有震且業,迄用有成。萬有千年,保我後生。

闕第四室奏闕之曲:

允王維后,穆穆皇皇。天命匪懈,萬民所望。夙夜敬止,祀事孔明。綏我眉壽,自天降康。

闕第五室奏闕之曲:

皇王烝哉,百禄是遒。允也天子,世德作俅。子孫千億,優游爾休。永言孝思,於乎悠哉。

闕第六室奏闕之曲:

勉勉我王,丕 〔十五〕 顯其德。宣昭義問,順帝之則。王此大邦,臨下有赫。貽厥孫謀,以介景福。

闕第七室奏闕之曲:

於乎皇考,其德克明。永言配命,則篤其慶。綏予孝子,茀禄爾康。本支百世,永觀厥成。

王飮福,奏《釐成之曲》:

閟宫有侐,祀事孔明。神嗜飮食,賚我思成。酌彼康爵,孝孫有慶。於萬斯年,受福無疆。

文舞退,武舞進,奏《肅寧之曲》:

嗟嗟烈祖,赫赫厥聲。允文允武,保我後生。植其露羽,干戈戚揚。萬舞有奕,展也大成。

宋新賜樂器。

睿宗九年六月甲辰朔,安稷崇還自宋,徽宗詔曰:“樂與天地同流,百年而後興,功成而後作。自先王之澤渴 〔十六〕 ,禮廢樂壞,由周迄今,莫之能述。朕嗣承累聖基緖,永惟盛德休烈,繼志述事,告厥成功。乃詔有司,以身爲度,由度鑄鼎作樂,薦之天地、宗廟,羽物時應。夫今之樂,猶古之樂。朕所不廢,以雅正之聲,播之今樂,肇布天下,以和民志。卿保有外服,慕義來同。有使至止,願聞新聲。嘉乃誠心,是用有錫。今因信使安稷崇回,俯賜卿新樂。”

鐵方響五架,并卓子、槌子、朱漆縷金架子、錦裹册條、金鍍銀鐸子、條結、紫羅夾帊、紫絹單帊全。

石方響五架,并卓子、槌子、朱漆縷金架子、錦裹册條、金鍍銀鐸子、條結、紫羅夾帊、紫絹單帊全。

琵琶四面,金鍍鍮石鳳鉤、朱漆縷金架子、金鍍銀鐸子、條結并縷金撥子、紫羅夾袋全。

五絃二面,金鍍鍮石鳳鉤、朱漆縷金架子、金鍍銀鐸子、條結并縷金撥子、紫羅夾袋全。

雙絃四面,金鍍鍮石鳳鉤、朱漆縷金架子。

筝四面,并卓子,並縷金,各金鍍銀鐸子、條結、銷金生色襯絃、紫羅夾袋全。

箜篌四座,並縷金。

觱篥二十管,金鍍銀絲札纏,各用紫羅夾袋一匣盛,紅羅褥子、紫羅夾複子全。

笛二十管,箎二十管,簫一十面,朱漆縷金裝,金鍍銀鐸結子,各用紫羅夾袋一匣盛,紅羅褥子、紫羅夾複全。

匏笙一十攢,金鍍金束子各,用紫羅夾袋二匣盛,紅羅褥子、紫羅夾複全。

壎四十枚,三匣盛。

大鼓一面,桐油遍地花并座、鼓槌、紫絹衣全。

杖鼓二十面,金鍍鍮石鉤、條索并杖子、紫單絹帊複全。

拍板 〔十七〕 二串,金鍍銀鐸結子,一匣盛,紅羅褥子、紫羅夾複全。

曲譜一十册,黄綾裝禠,紫羅夾帊全。

指訣圖一十册,黄綾裝禠,紫羅夾帊全。

是年十月丁卯,親祫于太廟。兼用宋新樂。

用鼓吹樂節度

祀圜丘、先農,享太廟,燃燈,八關會:鑾駕出宫,鼓吹陳而不作,及還,振作。

迎詔書及賜勞:設於國門外,詔書至,導行,振作,至宫庭而止。

册太后:王麗正宫遣使,引册,振作,至大觀殿門而止。

元子誕生:王降詔,陳於别殿門外,導詔書,振作,至延德宫門而止。

王太子納妃:王降詔,設於殿門外,導詔書,振作,出泰定門,入麗景門,至麗正門而止。

公主下嫁:王降詔,陳於殿門外,導詔書,振作,至公主宫門而止。

進上國表箋:列於庭中,導表箋,振作,至國門外而止。

老人賜設:分列於大觀殿門外,王出、至閤門幄次、還至儀鳳門幄次、遂至左右同樂亭,並振作導從,既至而止;老人受花酒,又作,受訖而止。

儀鳳門宣赦書:陳於大觀殿門外,王出、至儀鳳門、上樓,振作導從,還亦如之。

遣將出征:師還,於晝亭陳列,導元帥,振作,還至廣化門而止。

校注:

〔一〕登歌:亦作“登哥”“登謌”,升堂奏歌。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而歌。亦指樂師登堂所奏的歌,或所用的樂器。

〔二〕軒架:又稱軒慈,如軒車之有落,故謂之軒架,本諸侯之樂。

〔三〕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博”,語義不通,今據下文改。

〔四〕六佾:佾爲古代樂舞的行列,佾舞爲古代祭祀所使用的儀式,即樂舞。佾舞有八佾、六佾、四佾等不同的樂舞格局,最高等級的八佾舞,爲天子專用之舞。

〔五〕原文以及乙亥字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鑽”,下文亦作“攢”。二字相通。

〔六〕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勇”,顯爲“用”之誤,今改之。

〔七〕黄鍾宫:古代樂律學術語。古代樂律學有五音十二律之説,五音又稱五聲,分别爲宫、商、角、徵、羽;十二律從低到高依次爲:黄鐘、大吕、大簇、夾鐘、姑洗、中吕、蕤賓、林鐘、夷則、南吕、無射、應鐘。以五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爲宫音,因此宫音的位置就有十二種,商、角等音也隨之有相應的位置變化,稱之爲“旋相爲宫法”,簡稱爲“旋宫”。

〔八〕龍山:現朝鮮開京的案山龍首山,又名爲龍巒。

〔九〕泗水:今韓國忠南泗川。顯宗成長於此,高麗時期又將泗川稱爲豐沛之地。

〔十〕三十餘年:順宗於文宗八年(一〇五四)被册封爲太子,亦作世子,文宗三十七年(一〇八三)即位。

〔十一〕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不”,據上文當作“丕”,今改之。

〔十二〕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不”,據上文當作“丕”,今改之。

〔十三〕徽懿公主:即恭愍王王妃魯國大長公主(?—一三六五)謚號,初元賜謚號爲魯國徽翼大長公主,後被李仁複、李穡改爲徽懿。

〔十四〕承懿:魯國大長公主和以大君身份入元的恭愍王聯姻,元朝爲此所賜的封號。

〔十五〕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不”,據上文當作“丕”,今改之。

〔十六〕《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騂剛用牛,赤緹用羊,墳壤用麋,渴澤用鹿。”孫詒讓《正義》:“渴澤,猶竭澤也。澤故有水,今涸渴,則無水而可耕種。”

〔十七〕原文以及乙亥字原本、奎章閣木刻本均作“柏板”,按《宋史·樂志》,教坊樂器有笙、笛、觱栗、拍板等,此處“柏”顯爲“拍”之誤,今改之。 QOxZgnW9mBaJbYv5rdefyAL94getyWwGhMv97Gz9ozmI9PvofbHk5RENwr0e324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