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据时期:流行歌(trot)、新民谣、爵士乐(1910—1945)

现存最早的唱歌唱片以流行唱歌或流行歌之名被人们所知,可以追溯至1925年,其中包括由金山月(Kim San-Wol)演唱的《这坎坷岁月》(I p'ungjin sewǒl )。然而,是1926年的《死之美赞》(Saǔi ch'anmi )成为朝鲜半岛第一首热门歌曲。它改编自罗马尼亚作曲家扬·伊万诺维奇(Ion Ivanovich)的圆舞曲《多瑙河之波》(The Waves of Danube)(1889)的旋律,韩语歌词由一位佚名作家填写。这首歌曲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兼演员尹心德(Yun Sim-Dǒk)演唱,由日本日东唱片公司(Nitto)录制并发行。尹心德在大阪录制完这首歌后,与情人金佑镇(Kim U-Jin,著名剧作家)双双自殒。围绕这个悲剧爱情故事的传播,此歌曲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了(Jung,2007,81f)。

正如李英美(Lee Young Mee,音译)所言,这些改编自外国旋律的早期唱片标志着日据时期朝鲜大众音乐的初始阶段 [1]

朝鲜半岛似乎没有人能够在新风格下充分创作,因此只是在外来旋律中填入了韩语歌词。早期代表歌曲主要填入为普通人作的教化性歌词,但随着该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主题发生了变化,爱情、空虚和自然之美的情感成为核心。许多早期的歌曲是为学校设计的,但随着其吸引力扩大,它们被称为“流行唱歌”(yuhaeng ch'angga )。这些歌曲被刻录成光盘发行,标志着朝鲜半岛大众歌曲的诞生。

(Lee,2006a,3)

在《死之美赞》的空前成功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前景的推动下,跨国唱片业于1927年在朝鲜半岛殖民地初具雏形 [2] ,同年,第一家官方广播电台开始常规运营,呼号为JODK,播放日韩双语节目。 [3] 随着20世纪20年代现代大众传媒和日本主导的娱乐文化的引进,商业化大众歌曲“流行唱歌”或“流行歌”芽苞初放。虽然在早期阶段,大众音乐几乎不可能区分流派,但这些作品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尽相同。流行唱歌一词强调它起源于早期的学堂乐歌,而流行歌则指向日本的流行歌 演歌的前身,它通过新派剧(shinp'a )传入韩国。新派剧是日本现代形式的情节剧和戏剧,流行歌曲是幕间的音乐补白(Song,2009,28)。随着20世纪30年代音乐产业的繁荣,大众歌曲在朝鲜公众中进一步传播,音乐产业逐渐走向专业化,第一批明星歌手出现,音乐流派多样化并趋于稳定。当时的主要大众音乐流派是流行歌(trot[T'ǔrot'ǔ ])、新民谣(Sinminyo )和爵士乐。

流行歌最初被唱片公司用作指代各种西式朝鲜半岛大众歌曲的概括性术语,但最终这个词只与日本演歌有关。通过使用五声音阶(即,不含四、七音阶[yonanuki 四七抜き]的小调调式:mi-fa-ra-ti-do)和演歌的二拍子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类型在韩国被称为trot(韩国演歌,该词源自英语“fox trot”[狐步舞])或嘣嚓( ,拟声词,通常是对歌曲的二拍子节奏的贬义表达)(Son,2004,128;Song,2014,264;Pak,2006,62)。正如黄奥孔所指,这些忧郁情歌的悲情融汇了“泪积的悲伤”和“挫败的痛苦挽歌”。Trot歌曲的主题“永远是被这个充斥着不可能的世界的冷酷现实所打败,以及总是被拒绝满足人类的基本欲望”,因此成为“民族在殖民现实下的绝望隐喻”(Hwang,2005,46)。代表歌曲是1934年高福寿(Ko Poksu)演唱的《梨园哀曲》(Iwǒn aegok )和1935年李兰影(Lee Nan-Yǒng)演唱的《木浦港之泪》(Mokp'o ǔi nunmul )。 除了忧郁的歌词,这两首歌曲都包含了常规的4/4拍(与早期大众歌曲和民谣的3/4拍不同)、小调五声音阶,并带有浓重的转调人声,这些都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trot的标准特征代表(Lee,2006a,4)。

新民谣是随着朝鲜半岛唱片业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另一主要流派,但与trot不同的是,它的热度随着日本占领的结束而迅速冷却。新民谣的特点是将西方乐器同朝鲜半岛民谣(minyo )的旋律、节奏和声乐风格相结合,并由朝鲜半岛作曲家创作,被广泛认为不同于引进或模仿的日本风格,如流行歌。如果不是作为“朝鲜半岛最初的本土流行音乐”的话,新民谣则被视作常见的朝鲜半岛传统民谣美学的流行延续(Finchum-Sung,2006,11)。新民谣歌曲,最早录制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涵盖不同的主题,从描述乡村风景与四季到浪漫爱情,不乏轻松、阴暗抑或是忧郁的风格(Finchum-Sung,2006,15f)。被称为艺伎(kisaeng )的专业女艺人对这些歌曲的普及发挥了关键性影响。她们在艺伎学校(券番[kwǒnbǒn ]) [4] 接受各种艺术训练(包括朝鲜半岛古典和民间音乐及舞蹈),以服务她们的男性顾客 大多是日本人或为殖民政府工作的朝鲜人。一些艺伎作为唱片艺人一举成名,成为有代表作的知名新民谣歌手,如演唱《不要哭》(Ulchi marayo )的王寿福(Wang Su-Bok),她曾与哥伦比亚和宝丽多唱片公司签约,或如《手捧鲜花》(Kkotǔl chapko )的演唱者鲜于一善(Sǒnu Il-Sǒn,1918—1990),她曾与宝丽多、胜利及太平唱片合作(Finchum-Sung,2006,17)。到了日据时期末期,新民谣逐渐衰败,最终被其他流派音乐所取代,如trot和爵士乐。

在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虽然人们对美国大众音乐风格(按照日本人的喜好慢慢传开)的重视显而易见,并使日本占领下的朝鲜半岛的现代性概念复杂化(Lee,2010b, 40-87),但他们广泛认为爵士乐是西方大众音乐,因此爵士乐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流行歌。 作为蓝调、大乐队爵士乐、摇摆乐、伦巴和探戈等各种流派的总称,爵士乐一词的不同拼写和发音(日语中为ja-zu ジャズ,韩语中为chyasǔ ),意味着其与如今的爵士概念(chaejǔ )的巨大区别(Song,2009,52)。朝鲜半岛的爵士乐歌曲在作曲、编曲、人声和乐器方面主要是仿照日本版的美国作品,大多由日本编曲家编排,并且通常改编了西化日本音乐中被更改的风格。比如,日版蓝调“往往忽略了美国蓝调特有的标准的十六节和弦进行和‘蓝调音’ [5] ,而是抓住其忧郁情绪”(Yano,2002,36)。正如李英武在其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朝鲜半岛本土爵士乐的概念,尤其是被朝鲜半岛歌手和作词人创造的一系列复杂的挪用过程进一步暴露:

首先,朝鲜半岛歌手的发声让人想起日本歌手对诸如鲁迪·瓦利(Rudy Vallée)、宾·克罗斯比(Bing Crosby)和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等美国爵士乐歌手的模仿。这些美国歌手被筛选出来是因为日本表演者,如卡鲁阿—马迈纳苏乐队(Calua Mamainasu Band)和哥伦比亚长野节奏男孩(Columbia Nagano rizumu boyz),他们反过来影响朝鲜半岛歌手的爵士乐唱法,如南仁树、蔡奎烨(Chae Gyu-Yeop)和金海松(Kim Hae-Song)。其次,大多数歌曲的歌词也充满情感表达,使用过度的感叹词(哦!啊!)来表达放任情感的倾向。再次,爵士歌曲经常过度使用“现代”英语作为流行语,特别是在《爱情会合》(Sarangui rangdebu ,由蔡奎烨演唱)、《戴安娜》(Dinah ,由姜洪植[Kang Hong-Sik]和安明玉[Ahn Myeong-Ock,音译]演唱),《爱的约德尔之歌》(Sarangeui Yoreitie ,朝鲜半岛第一首约德尔歌曲,由蔡奎烨演唱)和《霓虹天堂》(Neonui Paradaisu ,由刘钟燮[Yu Jong-Sup]演唱)。

(Lee,2010b,75)

太平洋战争(1941—1945)期间,日本政府将爵士乐曲列为敌军之乐,尤其是同盟国美国和英国的音乐,并勒令禁止公共场合播放爵士乐。因此,直到朝鲜半岛从日本占领下解放出来,以及随后美军在半岛部署,随着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喜爱日益广泛,爵士乐曲才重获昔日人气。

[1] 李英美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标志是韩国作曲家出现,开始创作大众歌曲,如金曙汀(Kim Sǒjǒng)的《落花流水》(Nakhwa yusu )(1929)和《春之歌》(Pom norae purǔja )(1930),但其风格与即将到来的“Trot”(韩国演歌)和“新民谣”相似。这两个后来流派于1935年至1940年间蓬勃发展,标志着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标志是韩国社会的限制越来越多,同时出现了军事游行,此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日据时期结束,代表作品如南仁树(Nam In-Su)所演绎的《感激时代》(Kamgyǒk sidae )。

[2]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第一家日韩合资唱片公司欧肯(Okeh,1993)进入市场之前,美国及欧洲唱片公司的子公司纷纷进军韩国市场,如日本胜利(Nippon Victor,1927)、日本哥伦比亚(Nippon Columbia,1928)、日本宝丽多(Nippon Polydor,1930),以及全资日企治埃轮(Chieron,音译,1931)和太平/ (1932)等(Paik et al.,2007,55-60;Song,2009,46)。

[3] 首尔的京城(Kyǒngsǒng )广播电台于1927年2月16日开播,呼号为JODK,是继东京(JOAK)、大阪(JOBK)和名古屋(JOCK)之后,日本帝国的第四家广播电台。每天广播时间为六个半小时,其中日语节目占大部分,只有1—2小时会播放韩语节目。最初,电台播放的是有关政治和市场问题的新闻节目,但很快电台就被用于教育目的,包括广播讲座、读书会、音乐会和广播连续剧(Lankov,2009)。

[4] 在券番,13至23岁的年轻女孩接受三年的培训课程,最后获得文凭,然后转为职业艺伎,到全国各地工作。如,1934年的平壤券番(P'yǒngyang kwǒnbǒn )有250名学生,艺伎们要学习11个科目:歌曲(kagok [指诗歌与音乐结合,供人歌唱的作品。——译注])、韩国民谣、日本歌曲、歌唱练习、作曲、音乐、书法、绘画、诗歌、日语、态度和礼仪。保护传统文化和传授方法是这些学校的核心目标(Lee,2010a;Zhang,2010)。

[5] 旋律进行中降低音阶(大调音阶)的三度音和七度音。 译注 +0Y4G7UQb4VO6udpShIT101S1iX0HlpWV4p0va0oQg1IJjl1081l6W/jc5fwqy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