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

无锡市梁溪区政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就人民政协的工作做出战略部署,首次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以下简称“三结合”)的科学论断,是新时代发展政协事业的根本遵循。当前理论界对“三结合”的诠释主要集中于“怎么做”,而对于“三结合”“是什么”“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则着墨不多。本文尝试引入政治系统论的概念体系,运用功能作用、输入输出的逻辑理路阐释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理论内涵。

一、以政治系统论理解“三结合”

政治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机制、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人民政协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具有完整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同时又与体系中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对体系产生特定影响,另一方面又受整个体系的约束。人民政协基于其自身结构和机制所发挥出的效能即政协的功能;政协功能外溢后对政治体系中的其他部分所产生的影响是政协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协商民主可认为是人民政协的功能,统一战线是人民政协的作用。

除了政治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政治系统还与环境发生作用,环境对政治系统的影响是输入,而政治系统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对环境的输入做出反应,将输入经过转换过程变成政治系统的输出。政治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运作共同构成政治系统论。就政协而言,协商民主和统一战线可认为是环境向政治系统的输入,而党的领导则是政治系统向环境的输出。功能作用、输入输出共同构成了政协的政治生态系统。功能作用完善、输入输出顺畅均衡即是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内涵所在。

二、政治输入过程:协商民主和统一战线

协商民主是政协基于自身结构所具有的功能,而统一战线是政协与其他政治组织,如党委及其机构互动时所产生的作用。这二者从政治体系与环境的关系上看均属政治输入,前者是外界将其意见向政治体系内传达,后者是政治体系将外界意见进行吸纳。

(一)作为政协功能的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的内部构成和运行机制体现了政协的协商民主功能。从人员构成上看,政协由不同界别的委员构成,广泛的代表性是政协委员的重要特征。从组织构成上看,政协由专委和办事机构所构成。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形式。人民政协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具有以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和系统性、层次性的年度全体会议、季度常委会议、月度主席会议的协商交流体系。不同界别的委员,根据界别构成,成为会议的参与主体,而政协专委会的日常工作也围绕着议政建言活动展开。

这些会议从议题的形成、议题的展开到决议的形成,无不体现和实现着政协的协商民主功能。形成议题包括选择议题和确定议题两个环节,其中选择议题是政治权力的直接体现。政协内部可自下而上地收集议题,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时,会向相关单位、各党派团体征集选题建议,将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题、专题协商会议议题及其他协商形式的重要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

开展协商活动是实现协商民主最重要的环节。确定议题后,政协办公室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与会者。政协会议形式、场域丰富且制度化程度高,可根据议题特点匹配相应会议形式。会议过程中有主题发言、补充发言、协商交流环节,也可以有会前视察、自由讨论环节。政治协商的主体除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认真听取其他协商主体的观点,并对各种建议进行讨论,以形成共识。形成共识是民主协商的重要成果。协商主体在讨论过程中,通过听取其他观点,修正自身观点,最终形成共同认可的意见,这既体现执政党的意志,也体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意志。

(二)作为政协作用的统一战线

人民政协与党组织的互动体现了政协的统战作用。首先,相关界别的代表人物通过推荐协商的形式进入人民政协,以制度化方式整合社会精英,以达成统一战线。其次,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通过民主程序将各党派、各族各界、各人民团体所代表的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整合进执政党的决策议程中。通过人的整合和观点利益的整合这两个步骤,政协发挥了统一战线的作用。政协统战作用的发挥是政协与执政党机构互动的结果。

政协委员作为各界别代表进入政治体系参政议政,本身是社会政治整合功能的体现。政治整合是政治体系消除政治紧张和不安因素,增强政治凝聚力和向心力,扩大政治共识的过程或状态。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分化,人们沿着职业、阶级、族群、信仰等各个边界分化成为不同群体,现代社会因此也是多元社会。多元既是多样性、现代性的体现,同时也意味着利益的差异乃至矛盾。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制将这些差异协调和整合,避免社会陷入纷争和分裂。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体系运用了多种制度方式进行社会整合,人民政协是实现这种整合的方式之一。人民政协可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界别优势,实现社会政治整合的全覆盖。

政协是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是由各界别推荐的。党的组织部门、统战部门负责政协换届人事安排,包括各界别名额分配、政协委员人选推荐等。在政协委员产生的协商推荐阶段,党内委员人选由组织部提名,党外委员人选由统战部与有关方面协商提名,拟继续提名的委员人选听取政协党组意见,汇总后由同级党委审定后,依照政协章程规定,由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决定。由此可见,党委统战部在确定“团结谁”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将所代表、联系的界别群众利益诉求输入政治系统,实现观点、利益整合。政协的协商成果由专门机制输入党委决策部门,如大会发言、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

三、政治输出过程:党的领导

无论是协商民主还是统一战线,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都是由外向内的输入,即将政治系统外的观点或利益经政协输入到政治中心之内。而这只是问题的一半。如果从内向外看,即从政治中心的角度看,政协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党的领导。在这个意义上,政协不仅是一个输入系统,还是一个输出系统。

党委通过政协党组实现对政协的领导,实现其意志。政协党组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领导政协将其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决议转化为政协工作。具体来说,政协党组首先将党的中心任务转化为政协的工作要点,既而通过政协的主席会议、常委会议转化为政协的具体工作计划,最后通过各类履职活动成为各项具体工作。每年年初,党委召开会议确定本年度的重点工作计划,政协作为四套班子之一,政协党组书记参加党委会议后,在政协党组会议上及时传达学习党委工作部署,谋划全年工作,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确定履职重点。这样,政协的议题就将围绕党委工作部署展开。政协委员除了将与自身界别相关的问题自下而上地传输至政治体系之内,还自上而下地讨论和回应执政党的关切并谋求共识,在党组的领导下,政协成为党委传达、落实其意志的机构。

四、有机结合:输入与输出的均衡

从理论上看,围绕政协形成了两个政治循环系统。其一是人民政协作为政治体系内的协商民主和统一战线机构,不断输入外部环境对政治体系的期待,作为政治中心的党委则通过多种方式回应这种期待。其二是作为党领导的机构,政协也在不断向外输出执政党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希望团结全社会一起实现这些目标。作为社会各界代表的政协委员则以学习、贯彻、建议等方式回应这些要求。从实践上看,第一系统即体现政协功能和作用的系统较弱,社会通过政协向政治中心输入的能力、机制都有待完善之处;而政治中心向政协的反馈也是有限的、被动的。第二系统即体现党的领导的体系较强,各项制度体系较完备,无论是执政党向外输出目标和要求的机制,还是社会对这些目标和要求的回应,都是刚性的和积极的。因此在政协内实现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除了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第二循环系统外,还应着力建设第一循环系统。具体来说:

一方面要提高政协委员的输入能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政协委员虽然具有联系面广、专业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履职方式被动、履职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政协委员为兼职委员,自身有本职工作,政协对委员的约束是软约束,其应履行的政治职责难以保证。因此,首先要把好入口关,设置相应门槛,将善于履职、能够履职的委员选拔出来;其次在履职过程中要加强委员的培训管理与激励,密切委员交流联系,形成界别合力、履职效力;第三要完善现有协商形式,让委员能够真正参与到党委政府决策始终,把履职结合点找准、把意见建议提实。

另一方面则应加强回应能力建设。回应能力说到底体现的是党委和政府对政协的工作重视和支持,反映的是政治中心民主包容集思广益的尺度和水平。对于政协的意见政治系统虽然有专门的反馈机制,但有些地方党政领导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往往存在“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或者对政协协商成果进行选择性采纳,这些实际上既影响了委员参与热情,也限制了政治中心回应能力的提升。有需求才有动力。对此,要进一步健全协商成果办理及反馈的刚性机制,形成硬约束,给予委员及时的、积极的、正向的沟通,让委员能够了解到协商成果的吸纳运用情况,真正感受到协商真实、管用。 tnHTQAfvErKfS0VFsXc7o3ArXR4yzaVT91BeGvMDsFWFqQqlEP30z+qDkg+O7Yr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