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學參考意見

(1980年修訂本)

本書此次修訂,得到了許多任課教師的寶貴意見。由於各種原因,有一些意見未能接受。我們認爲有責任在這裏解釋一下,以供教學上的參考。

(1)關於教材分量的問題

此書四大册,許多學校特别是師範學院表示講不完,希望我們壓縮一半。我們認爲各校古代漢語的課時不一樣,材料多了,可以有選擇地教,不必全教。有些學校古代漢語課時較多,如果我們削減教材,對這些學校反而不便。

課時不够,可以删去《古代文化常識》不講;再不够,可以删去一些長篇文章(如《淮陰侯列傳》《霍光傳》)和長篇詞曲(如《鶯啼序》《西廂記》)。總之,要删到分量適合課時,不宜趕進度,勉强把全書教完。

(2)關於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問題

我們仍舊堅持三結合的原則。有人主張把文選、常用詞、通論分爲三册,我們不贊成。那樣就成爲三個課程,不是一個課程了。我們認爲文選、常用詞、通論三個内容應該是有機聯繫,應該互相穿插地教。此次徵求意見,也有同志鼓勵我們堅持三結合原則。這是這部教材的特點,我們堅持這樣做。

(3)關於常用詞的教學問題

有的同志認爲,常用詞不好教,學生記不住常用詞的各個義項,看不懂例句,不如取消常用詞。現在有了《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學生讀古書不懂字義時,可以查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我們認爲,這是教授法的問題。常用詞不需要講授。教師先指導一下,然後讓學生自學。也不需要死記每一個詞的每一個義項,衹要注意記住古今不同的義項(以⊙號爲記)。記不牢也不要緊,將來遇到類似的語句,會想起這個詞義來的。某些例句看不懂也不要緊,衹懂得一個大意就行了。

教材中的常用詞的作用,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作用是不同的。人們閲讀古書,衹有看不懂某一語句時,纔去查字典。有時候,自己以爲看懂了,其實是不懂。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會去查字典的。例如,《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許多人誤解“羹”爲“羹湯”,不會再去查字典。如果學了常用詞,知道“羹”是帶汁的肉,就不會誤解爲“羹湯”了。教材中的常用詞是識字教育,與作爲工具書的字典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4)關於語法的教學問題

有的同志批評説,本書的語法講得太零碎,不全面,不系統。希望我們講得更詳細些。

這也是教授法的問題。我們把古漢語的語法講得比較簡單,是假定學生先學習了現代漢語語法。古今語法差别不大,古今相同的語法不必再講,以免浪費時間,教學效果不好。本來許多學校古代漢語的課時就嫌不够,如果我們全面系統地講授語法,勢必影響講授文選的時間,那就得不償失。如果講課教師知道班上學生没有學過現代漢語語法,可以根據需要,爲他們補課。

這也關係到課程的目的性問題。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閲讀古書的能力。我們認爲,古代漢語的問題,主要是詞彙的問題,語法的關係不大,因爲語法富於穩定性,古今語法的差别是不大的。學生們讀不懂古書,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爲他們不懂文字的意義,而不是因爲他們不懂古代語法。我們在古代漢語課程中,不講語法是不對的,大講語法也是不必要的。

(5)關於語法體系的問題

有的同志認爲,本書講語法時應該採用中學課本的暫擬語法系統。特别是師範學院,在别的課程中用的是暫擬語法系統,在古代漢語這一課程中用的是另一語法體系,非常不便。

我們認爲,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不用王力的語法體系,是説不過去的 。況且本書涉及的語法體系(如以“之”字爲介詞,“所”字爲代詞)並不是王力自己的語法體系,而是馬建忠以及許多語法學家的語法體系。講課教師如果認爲不合適,可以改用暫擬語法系統或其他語法體系。在語法問題上,應該提倡百家爭鳴。

(6)關於難句的注釋問題

古書中有些難句,後人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們採用其中一説,注明依某人説。有的同志認爲,應該把諸説羅列出來,以供選擇。我們認爲這種做法不妥。因爲我們的學生初學古代漢語,還没有分析判斷的能力,羅列衆説反而使他們無所適從。教師如果不同意我們所採的一説,也可以另採他説講授。

有些句子本來並非難句,後來被曲解了,我們爲了恢復其本來面目,採用了傳統的解釋,也注明依某人説。例如《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注:“億,十萬,指禾把的數目(依鄭玄説)。”言外之意,是反對俞樾的曲解(他以“億”爲“繶”)。 pWX1Lrfgcvl/lkrJZQW9A59BGnRLGD31B1eEAQNPjoyPQhyD+P5eenvib2ncx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