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从“世界读书日”说起

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现在我国也有很多地方将此日作为地方读书节。那么4月23日这一天作为读书节,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我们知道,设立读书日最初是几个西欧国家向联合国提出的建议。这几个西欧国家包括西班牙、英国。如果你是西班牙的读者,可能会在4月23日联想到塞万提斯的逝世纪念日;如果你是英国的读者,可能会联想到莎士比亚的生日和逝世纪念日。但实际上世界读书日与两位文豪的生卒年月没有关系。4月23日是西欧民间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叫作“圣乔治节”。相传古代西班牙有一个年轻人叫圣乔治,一个偶然的机遇下,他救了一位公主的性命,公主感谢乔治救命之恩,就送给乔治一本书,因为书是人间最珍贵的礼物。某些西欧国家过“圣乔治节”的节俗,如同我们端午节吃粽子,人们到了这一天会互相赠书,所以把此日定为读书日。有些中国的读书人,听了这个解释之后难免遗憾,世界读书日,却选择了西欧的节俗,和我们中国人毫无关系。但我倒没有觉得遗憾,毕竟“世界读书日”的创意就是人家提出来的,更何况,我们应该承认,当代中国人的读书空气很淡薄,社会上的人不怎么读书,甚至可以说高校里的人也不怎么读书,他们更喜欢看手机。

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呢?难道中华民族不喜欢读书吗?非也。中华民族以前是喜欢读书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直接与书本有关,而且我们很早就发明了汉字。那为什么到了当代,我们不喜欢读书了呢?去年国家统计国民的读书数量,这个数量是结合借书量和售书量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是全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本。且不说有没有水分,就算真的是6本,这个数字还是太小了。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阅读量要远远大于中国,以色列的阅读量是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0本,这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了呢?

我倚老卖老,以自己的生平来分析一下当代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在我20来岁的时候,常在报上看到一句话:“书读得越多越反动。”那时候不主张读书,大家都不太敢读书。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变了,再没有人说“书读得越多越反动”了,但中国人民长期压抑的致富的力量一下子爆发了。一种欲望如果长期受到压抑,压抑一旦消失,一定会有一个大爆发。于是大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求取财富,心态不沉稳,无法静心读书。因此这前后两个阶段,人们都没有好好读书。

再往前推,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是非常注重读书的,尤其是在施行科举制之后。从隋朝创建科举制,到唐、宋将科举制度化,科举制度特别是其中的进士考试,成为全社会有才能的人的唯一上升通道,而大家要通过考试,就要好好读经典。因此,那个时候读书风气是相当浓厚的。但我们考察那时候的读书风气,会发现浓厚的读书风气也是存在问题的——读书的目的有问题。为什么读书?为了考上进士,为了进入社会上层,为了进入统治阶层,享受荣华富贵,读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功利性。相传宋真宗作《励学篇》来劝导天下人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下面两句更有意思:“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娶不起妻的穷小子,只要把书读好,美女就会嫁给你。总而言之,荣华富贵、金钱美女都可以从书中读出来。由宋真宗这样的社会上层出面来提倡这种价值导向,一定会影响到全社会。马克思曾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孔子说得更精妙:“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社会上层的君子的价值判断好比风,社会下层的社会判断像草,风往哪边吹,草便往哪边倒。所以宋真宗亲自提倡的这几句歌谣,很快就深入人心,深入全社会。

到了清代,山东省出了一位老书生,叫蒲松龄。蒲松龄穷极无聊,写《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共431篇,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是写爱情故事的篇目。但今天我要说的是很少被人提及的一篇,叫作《书痴》。《书痴》的主人公叫郎玉柱,他的父亲曾做过太守,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不置田产,酷爱买书。所以他去世后留给儿子唯一的遗产就是满满一屋子的书。在郎玉柱幼年时候,他的父亲便亲手把宋真宗写的《励学篇》写在纸上,贴在他书桌的右边,这也就是“座右铭”,所以郎玉柱从小就熟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信条。他父亲过世后,家道中落,郎玉柱变成了贫穷的子弟,但他有满满一屋子的书。他一直读书,年近三十,一直未娶。原因很明显,他家道中落,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但奇怪的事发生了,这一天,郎玉柱读《汉书》,翻到第八卷,见一个用纱剪成的美人夹在书页中。郎玉柱非常欢喜,将美人恭恭敬敬地放到书桌上。虽然他依旧每天读书,但过了几天,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个平面美女突然立体化了,坐了起来,并飘落到地,遇风而长,渐渐长得和真人一般大小。而且这个美女不仅从纸上走了下来,还开口介绍自己:“妾颜氏,字如玉。”一个活色生香的颜如玉就从书中读出来了。这篇小说就说明“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观念在蒲松龄的年代是深入人心的,他们坚信如此,才会把这样的情节写入小说。那么郎玉柱这样的读书态度是我们今天要提倡的吗?大家努力读书是为了金钱美女、荣华富贵?当然不是。

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一篇西方的小说,同样是读书题材。外国有三个小说家被冠以“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称号,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其中契诃夫的作品最好。我们今天也来看一下他的一篇不太有名的小说——《打赌》,里面也写到了读书。《打赌》中的故事是这样的:在沙俄时期的彼得堡,有一个文艺沙龙,有一天在这个沙龙里发生了争执,有两个人的意见不合,吵了起来。这两个人一个是银行家,一个是年轻律师,他们争执的内容是人能否忍受长期的监禁,并且立下一个契约。契约内容是律师搬到银行家后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住,在最严格的监视下过完15年,在此期间他无权跨出门槛一步,但是可以读书。如果能坚持到底,银行家就支付给他200万卢布。一开始,律师读的书和我们现在社会上的年轻朋友差不多,是爱情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第二年,改成读古典作品,后来又改成读语言、哲学和历史,所读之书的层次越来越高。很快15年过去了,条约中的截止日期是某天的中午12点。前一天的夜晚,银行家心生悔意,一想到明天中午自己将要输给律师200万卢布,便觉得不甘心。所以他趁着月黑风高,悄悄进入小屋,发现律师已经睡着了,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15年来,我通过读书好像经历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获得了人间所有的知识,还获得了智慧。现在我蔑视你们的富贵生活,我将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这里,从而放弃那200万卢布。银行家看完信件后,悄悄离开小屋。果然第二天天一亮,律师自行离开了。

这篇小说中律师的读书态度是第二种读书态度,即无功利的读书,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这种读书态度,我们的祖先就有,孔子就曾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好的学者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读书不是读给人家看的,读书是一种生命的需要。换句话说,读书不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它是人生的意义。这种态度的读书,最合适的阅读对象就是经典。我赞成大家读经典,各种经典都可以。尽管不研究自然科学等学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读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样的书,启人心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是如此,再晚一点,美国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也是经典。但是这些经典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物,是物质世界,与人的内心、人的境界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首先强调的不是读这种经典。我也同意我们应该好好读西方的经典,但是我们首先要重视本民族的经典。 ZPKkLSgFPFY1jc1LCWlyWmySjjsSAKxZzpjqr1jIhEY8x4eAeK0aiiFYMGbLQC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