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泽玛特一家初次在新瑞士落户——泽玛特先生在日记里记录的重要事件——第十年的年终
关于地主号的海难幸存者在新瑞士岛头十年的生活经历,有必要给读者简要介绍如下。
那是在一八〇三年的十月七日,有一家人被抛弃在位于印度洋东部的一片不为人知的陆地上。这一家的家长是个瑞士人,名叫让·泽玛特,他的夫人名叫贝茜。那一年,泽玛特先生三十五岁,贝茜三十三岁。他们有四个孩子,四个都是男孩,按照年龄大小排序,依次是弗里茨,十五岁、欧内斯特,十二岁、杰克,十岁,以及弗朗索瓦,六岁。
泽玛特一家乘坐的那条船名叫地主号,在经历了一个星期的狂风暴雨后,这条船在汪洋大海中偏离了航向。看起来,地主号被吹向南方,离开既定航线,漂流到更南边的海域,远离了它的目的港巴达维亚
。后来,地主号撞上了一堆礁石,那堆礁石距离海岸大约两里之遥。
泽玛特先生是个聪明的男人,受过良好教育;贝茜女士不怕危险,勇于奉献。他们的四个孩子秉性各异:弗里茨英勇无畏,心灵手巧;在四个孩子当中,欧内斯特最为持重,善于学习,而且颇有心计;杰克做事鲁莽,淘气调皮;至于弗朗索瓦,他还是个娃娃。总之,这是一个和谐团结的家庭,即使身处困境、厄运临头,依然不屈不挠。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全都具有深厚的宗教感情,诚挚而虔诚地信仰基督,对教会的教义忠贞不贰、从不动摇。
泽玛特先生已经为全家积攒了一点儿财产,但是,他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故乡阿彭策尔州
?这是因为,泽玛特先生有个愿望,就是到荷兰的某处海外领地去安身立命。因为,那个时候,荷兰的海外领地繁荣昌盛,对勤劳能干的男人颇具吸引力。然而,在顺利航行穿越大西洋、抵达印度洋之后,他们乘坐的那条船却遭遇了灭顶之灾。在这次海难中,地主号的全体船员和旅客无一幸免,只有泽玛特和他的夫人,以及孩子们侥幸逃生。当时,那条船卡在了礁石上,船体已经破损、桅杆倒塌、龙骨断裂,在滔天巨浪的冲击下,只需再刮来一阵狂风,船身就将分崩离析。他们不得不及时弃船。
那一天,天黑之前,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泽玛特先生用绳子和木板,加上六只木桶,成功制作了一只木筏,让全家人坐了上去。此时,海风已经平息,海浪变成缓慢滚动的余波,恰逢涨潮,潮水把木筏涌向岸边。木筏右侧首先出现一条狭长的海岬,然后,木筏停靠在一处小海湾,岸边有一条溪流,溪水注入海湾。
他们把木筏上的物品全部搬上岸,找了一块地方支起帐篷,后来,他们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泽尔特海姆”
。在以后的日子里,泽玛特先生和孩子们多次前往搁浅在礁石上的地主号残骸,从货仓里找出储存的物品,逐渐充实自己的营地。这些物品包括:各种器皿、家具、被褥、肉罐头、种子、植物秧苗、狩猎武器、葡萄酒桶、烧酒桶、成箱的饼干、奶酪、火腿、衣物、各种纺织品,总之,囊括这条载重四百吨的船上所有物资,要知道,这条船原本就是给新殖民地运送货物的海船。
潮水把木筏涌向岸边。
另外,这里海岸边有许多飞禽走兽,包括成群的刺鼠,这种动物很像兔子,但是脑袋像猪;成群的麝香鼠,这是一种身上带着香料的老鼠;还有水牛、野鸭、红鹳、大鸨、松鸡、野猪,以及羚羊。在小港湾的另一侧,有一处弧形海湾,海水里游弋着鲑鱼、鲟鱼、鲱鱼,以及其他二十来种鱼类;还有各种软体动物,诸如贻贝、牡蛎;甲壳类动物,例如鳌虾、龙虾,以及螃蟹。在营地附近的野地里,生长着木薯、甘薯,甚至还有野生棉花、椰子树、红树、棕榈树,以及其他热带植物。
总之,这片地理位置不明的土地,似乎给海难幸存者一家提供了确保生存下去的环境。
补充一句,后来,泽玛特一家还从地主号残骸里救出几头家畜,并且陆续运至泽尔特海姆——包括图尔克,它是一条英国种看门狗;比尔,这是一条丹麦种母狗;除此之外,还有两头山羊、十头母羊、一头怀胎的母猪、一头驴、一头奶牛,以及各种家禽,包括公鸡、母鸡、火鸡、鹅、鸽子,它们很快就适应了海滨附近的水塘、沼泽和草地。
泽玛特先生和孩子们最后几次前往地主号残骸,彻底搬空了里面的剩余物资,包括所有珍贵物品和有用的东西。甚至,他们还拆运了好几门卡罗纳德炮,以便用于保卫营地。此外,他们还找到一艘拆散的平底渔船的全部零件,按照零件编号,没费太大力气就把它组装好。这是一条轻便小船,他们把它命名为“伊丽莎白号”,以示对贝茜的尊重。从此,泽玛特先生有了一条方尾、带后甲板的双桅横帆船,估计排水量为十五吨。有了这条船,泽玛特先生可以很方便地绕过附近的海岬,探索东边和西边海域的情况。营地附近有两座海岬:一座海岬伸向北方,形成尖锐的岬角、另一座海岬位于泽尔特海姆的对面,一直延伸向远方。
这片土地给海难幸存者一家提供了确保生存下去的环境。
地主号上搬运来的物资也储存营地位于一条溪流的入海口,周围岩石高耸,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至少,足以防备猛兽的袭击。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明白:泽玛特先生和家人到底是流落到了一座岛屿,还是深入印度洋的一片陆地的一隅?……关于这个问题,他们知道的仅有一点信息,还是在海难发生前,地主号的船长告诉泽玛特先生的:
这条船当时已经距离巴达维亚不远,也就在那时,暴风雨降临,而且持续了六天之久。狂风把地主号向东南方吹去,就此偏离航线。在偏离航线之前,船长曾经测定的海船位置为:南纬13度40分,以及加纳利群岛的耶罗岛子午线以东114度5分。由于当时狂风持续不断从北方吹来,因此,他们逃生路线的经度应该变化不大。如果把经度确定为114度左右,按照泽玛特先生的推断,以六分仪的方式计算纬度,地主号应该是向南移动了大约6度。也就是说,泽尔特海姆所处的海岸应该位于南纬19度至20度之间
。
这里成为鹰巢的出入口。
鹰巢距离“帐篷家”大约有一里之遥……
换句话说,如果用整数表示,这块陆地应该位于澳大利亚,或者说新荷兰
以西三百海里
。因此,尽管泽玛特先生有了那条平底渔船,而且他很想返回故乡,但是,他从来不敢下决心让全家人坐上这条脆弱的小船,到茫茫大海上去挑战飓风和龙卷风,要知道,在这片海域,狂风暴雨可是家常便饭。
在当时的处境下,这些海难幸存者只能祈求上帝的庇佑。在那个时代,在印度洋的这片海域,很少见到驶往荷兰殖民地的帆船。这片海域位于澳大利亚以西,那个时候,还没有人了解这里,由于不易找到停泊地点,所以,无论从地理学角度,还是从商业贸易的角度考虑,这片海域都无人愿意涉足。
在这里落脚的初期,泽玛特一家居住在泽尔特海姆的帐篷里。帐篷坐落在一条溪流的右岸,后来,这条溪流被命名为“豺狼溪”,那是为了纪念这些食肉动物发起的一次袭击。不过,由于这里山岩耸立,尽管有海风吹拂,气温仍异常炎热,令人无法忍受。为此,泽玛特先生决定,在这座海湾南北走向的岸边,重新选择定居点,那里位于“救命湾”的另一侧——他们给这座海湾起了这样一个含义深远的名字。
有一次,他们经过距离海边不远的一处森林,那里景色极为秀美,在森林的尽头,泽玛特先生在一棵巨大的红树下停住脚步,这是一棵原本生长在山区的红树,它最低的树杈距离地面足有六十来尺
高。于是,父亲和儿子们协力,利用从地主号残骸拆卸来的木板,在高处树杈上搭建了一个平台。就这样,他们修建了一座空中楼阁,楼阁上加盖了结实的屋顶,楼阁里分为好几个房间。这座空中楼阁被命名为“鹰巢”。另外,与很多柳树一样,这棵红树的树干中间是空心的,仅靠树皮支撑吸取养分。一窝蜜蜂占据了中空的树干。泽玛特一家在树干的空心里安装了一架软梯,后来又换成螺旋楼梯,使这里成为鹰巢的出入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这儿的认识扩展到周边三里远的地方,一直抵达“失望角”的顶端,泽玛特先生曾在那里寻找地主号的幸存旅客或船员,但一无所获,失望之余,那个海角由此得名。
在救命湾的入口,正对着鹰巢的地方,有一座小岛,周长大约半里。它被命名为“鲨鱼岛”,因为有一天,木筏从残骸运送家畜前往泽尔特海姆的途中,看到一条巨大的鲨鱼在小岛边搁浅。
如果说,这座小岛是因一条鲨鱼而得名,那么,几天之后,另外一座小岛却是因一条鲸鱼而得名,那座小岛的周长只有四分之一里,坐落在一座名叫“红鹳湾”的小海湾入口,位于鹰巢的北边。鹰巢距离“帐篷家”大约有一里之遥,由于修建了一座桥,使得两者之间的交通便捷了许多,这座桥被命名为“家庭桥”。后来,泽玛特一家在豺狼溪上又架设了一座吊桥,用它代替家庭桥,作为两地交通的捷径。
在帐篷家居住了几个星期之后,天气晴好的季节尚未结束,鹰巢的修建工程还没有完成,泽玛特先生已经将家畜转移到了空中楼阁下面。依靠红树硕大的树根,修建了一个棚子,棚顶浇上柏油,于是有了一座畜栏。那个时候,他们尚未发现任何猛兽的踪迹。
不过,冬天很快就将到来,必须未雨绸缪,即使不考虑御寒,至少需要预防热带地区常见的狂风,在冬季的九至十个星期里,狂风暴雨持续不断。如果居住在泽尔特海姆,地主号上搬运来的物资也储存在这儿,很难确保这批幸存的宝贵物资安然无恙,因为,泽尔特海姆营地无法提供足够的保障。暴雨来临之际,豺狼溪的水位将会上涨,溪水变成湍急的洪流,如果水位满溢,泽尔特海姆的物资将面临被冲走的危险。
泽玛特先生为此忧心忡忡,下决心寻找一处可靠的居所。后来,十分幸运,他碰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豺狼溪的右岸,泽尔特海姆相对靠后的地方,耸立着一面很厚的岩壁。泽玛特一家用十字镐、铁锤,甚至炸药,凿了一座山洞。弗里茨、欧内斯特,以及杰克奋力挖掘,但是工程进度很慢。直到一天早晨,杰克凿石的工具一下子穿透了岩石,小伙子不禁惊叫道:
“我把山凿穿了!”
事实上,在岩石后面,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天然洞穴。他们在钻进这座洞穴前,首先点燃一把茅草,扔进洞穴,设法净化里面的空气,然后,又扔进去两枚从地主号找到的信号弹。当他们打着火把进入洞穴后,看到洞顶悬挂的钟乳石,以及钟乳石上覆盖的岩盐结晶,还有洞穴地面铺满的细沙,泽玛特夫妇和儿子们万分惊讶,赞叹不已。
泽玛特一家旋即在这座洞穴里安营扎寨。他们给洞穴里的炉灶安装了排气管,甚至把地主号上拆卸的窗户也安装到洞穴里。在洞穴的左侧,依次安置了工作间、马厩、牛栏;在洞穴的后面,用木板隔出了仓库。
在洞穴的右侧,安置了三个房间:第一个房间属于爸爸和妈妈;第二个房间用作餐厅;第三个房间里住着四个孩子,他们的吊床悬挂在洞穴的穹顶下面。几个星期之后,这个住所安置妥当,美轮美奂。
在岩石后面,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天然洞穴。
在以后的日子里,泽玛特一家在草地和树林里陆续修建了其他设施。这座海湾的西侧,从鹰巢一直延伸到失望角,海岸线足有三里长。海滨有一座小湖泊,被命名为“天鹅湖”,紧挨这座小湖,他们修建了“瓦尔德格农场”,在更靠近内陆的地方,修建了“扎克托普农场”;失望角上矗立着一座山丘,他们在山丘上修建了“展望山别墅”。泽玛特先生把这片地区命名为“希望之乡”,它的西侧边界有一条山谷间的隘路,它被命名为“横谷隘路”。在横谷的入口,他们修建了一座“埃伯福特乡间小屋”。
这片被称为“希望之乡”的地区物产丰饶。它的南侧和西侧是高耸的岩石山脉,构成天然屏障。山脉从豺狼溪一直延伸到另一座海湾的深处,那座海湾后来被命名为“鹦鹉螺湾”。希望之乡的东侧是海滨,从山洞之家一直延伸到失望角。它的北侧是一片汪洋大海。这片地区的宽度为三里,长度为四里
,形成一块小小的自给自足的殖民地。在这片殖民地里,泽玛特一家放养牲畜,同时驯养野生动物,包括一头野驴、两头水牛、一只鸵鸟、一只豺狼、一只猴子,还有一只老鹰。他们在这里成功种植了各种植物,包括多种果树,因为地主号上运载了品种齐全的树苗,包括:橘树、桃树、苹果树、杏树、栗树、樱桃树、李树,甚至还有葡萄藤,由于这里阳光充沛,酿出的葡萄酒远比热带棕榈酒
好喝。
毋庸置疑,这里的自然环境对海难幸存者们十分有利,不过,这片土地能够繁荣昌盛,主要依靠的还是幸存者们的勤劳智慧和坚强毅力。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他们把这里命名为“新瑞士”。
在这里落脚第一年的年末,那条搁浅在礁石上的地主号残骸已经无影无踪。弗里茨搞了一次爆破,把卡在礁石里的最后一点儿残骸炸碎,碎片被海浪冲到海滩各处。不用说,在爆破之前,残骸里的所有珍贵物品都已被拆走,包括原来准备在杰克逊港
与种植园主,或者大洋洲土著进行贸易的商品,地主号旅客们遗留的首饰、怀表、鼻烟盒、戒指、项链,以及数量可观的皮阿斯特金银币,在印度洋的偏僻土地上,这些东西毫无价值。不过,从地主号残骸上得来的其他东西却大有用处,包括铁栏杆、压仓铅锭、需要调校的推车轮子、磨刀石、十字镐、锯子、鹤嘴镐、铁锨、犁头、成捆的铁丝、钳桌、台虎钳、木工工具、钳工工具、铁匠工具、手摇磨、锯磨,以及各种谷物,包括玉米、燕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蔬菜种子,今后,新瑞士将因此获益匪浅!
简言之,在新瑞士度过的第一个雨季,泽玛特一家的生活环境相当不错。他们居住在岩洞里,为布置住所而终日忙碌。母亲提出一系列建议,并且得到采纳。在她的指挥下,大家忙于家务劳动。从地主号残骸里搬来的家具被安放在各个房间,包括椅子、衣柜、半边靠墙的桌子、无靠背长沙发,还有床。既然这里已经没有了帐篷,大家把泽尔特海姆的名字改为“费尔森海姆”——意为“山洞之家”。
很多年过去了,在这片遥远的海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条海船的身影。尽管地主号的幸存者们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准备求援,但徒劳无功。他们在鲨鱼岛上修建了一座炮台,安放了两门小型卡罗纳德炮,在炮台上面升起旗帜。弗里茨和杰克隔三岔五放上几炮,但是,从未听见海面传来回应的炮声。
另一方面,在希望之乡的临近地区,新瑞士似乎无人居住。这片土地相当广阔,有一天,泽玛特先生和儿子们想要了解南边的情况,一直走到横谷隘路穿越的岩石屏障附近。他们发现一处绿色的山谷,并且把它命名为“格林塔尔山谷”,站在山谷斜面,放眼望去,广阔的地平线一直延伸到一条山脉的脚下,据估算,那条山脉距此足有十里之遥。野蛮人部族很可能在那片地方出没,这一点令人十分担忧。不过,在希望之乡附近,他们从未发现过土著的任何踪迹。唯一的危险是猛兽可能发动的攻击。这些猛兽来自希望之乡以外,包括熊、老虎、狮子、蛇——其中有一条蟒蛇,身躯极为硕大,一头驴子成了它的牺牲品。而且,这条蟒蛇曾经游弋到山洞之家附近。
泽玛特先生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学、植物学,以及地质学知识,因此,他有本事充分利用本地物产。本地生长一种树,很像野生的无花果树,皲裂的树皮渗出树脂,可以制成橡胶。橡胶有很多用处,包括制作不透水的雨靴;这里有许多浓密低矮的小树丛,生长类似“肉豆蔻”的东西,可供提炼植物蜡,并被制作成蜡烛;至于椰子树的果实,不仅果仁香甜可口,果壳还能加工制成杯盘,而且十分结实,经得起磕碰摔打;用椰子树的顶芽,可以提炼出清爽的饮料,即闻名遐迩的“棕榈酒”;用可可豆,可以制成味道相当苦涩的巧克力;用西谷椰子树根茎的精髓,经过冲洗和揉捏,可以提炼出营养丰富的淀粉,贝茜经常用这种淀粉烹饪食物
。希望之乡有成群的蜜蜂,采集大量蜂蜜,因此,泽玛特一家从来不缺甜食。他们利用“新西兰麻”的披针形叶子提取亚麻纤维,不过,梳理和拉伸这种纤维确实不大容易。他们把生石膏炼熟,把碎屑碾磨成粉,用来刷涂山洞之家的内壁。他们收集饱满爆裂的蒴果,蒴果里饱含珍贵的纤维,从中提取棉花。他们在另一处岩洞找到一种粉尘,类似漂白土,可以用来制作肥皂。他们找到一种被称为牛心果
的植物果实,用于制作苹果肉桂,味道鲜美。他们利用一种名叫“罗文萨拉”树的树皮,添加肉豆蔻制成的香料,以及丁香花苞,制作调味品。他们在附近的岩穴里,发现含有石棉纤维的云母片,用它制成类似“窗玻璃”的物品。他们用海狸鼠和安哥拉兔子的毛皮制成衣服。他们利用大戟属植物
提炼用于治病的各种树胶。他们还发现了用于制作陶瓷的陶土,发明了用蜂蜜制作的清凉饮料。他们在鲸鱼岛采集海藻,泽玛特夫人按照开普敦居民的方法,用它制作香甜可口的蜜饯。
广阔的地平线一直延伸到一条山脉的脚下……
除了上述物产之外,新瑞士还有各种动物作为勇敢猎人的狩猎对象。这儿的猛兽不多,尽管如此,仍需时刻提防,包括:貘
、狮子、熊、豺、山猫、老虎、鳄鱼、豹、大象,以及猴子,由于猴子性喜劫掠,亟需大量猎杀。有必要指出,在野生的四足动物中,有几种是可以驯养的,包括野驴和水牛。另外还有各种禽类,甚至有一只老鹰,它后来成为弗里茨打猎的帮手。还有一只鸵鸟,杰克最喜欢骑它。
在瓦尔德格的树林里,以及埃伯福特小屋附近,有许多可供狩猎的飞禽走兽;在豺狼溪的水里,可以捞到肥嫩的鳌虾;在沙滩的岩石之间,繁衍着众多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海水里有鲑鱼,以及各式各样的海鱼。
说到对周围环境的勘察,泽玛特一家在这儿住了那么长时间,却从未涉足鹦鹉螺湾和救命湾以外的地方。不过,绕过失望角,他们巡查过另一侧海岸,最远去过大约十里远的地方。除了那条平底渔船,现在,泽玛特先生还拥有一条小艇。这条小艇是他亲自指导制造的,而且,根据弗里茨的提议,这条小艇采用格陵兰小艇的样式,犹如著名的皮艇
,它采用一条在红鹳湾搁浅的鲸鱼的鲸须
做船肋骨,外面蒙上鲨鱼皮做成的船壳。泽玛特先生用苔藓和沥青,对这条便携式小艇做了防水处理,在艇身上面开两个口,两名划桨者分别坐进去;如果只有一名划桨者,那就必须把另一只口密封起来。他们把小艇放进豺狼溪,溪水随即把它冲进救命湾,艇身平稳,非常好用。
十年光阴荏苒,岁月蹉跎。这一年,泽玛特先生四十五岁,尽管历经磨难,身体依然强健,精力仍旧充沛。
作为四个孩子的妈妈,贝茜四十三岁了,依旧坚韧不拔,无论体力,还是信念,丝毫不见衰颓;对丈夫,她恋情依旧;对孩子们,她慈爱体贴。
弗里茨已经二十五岁了,体魄强健、柔韧灵活、机智敏捷,十分出色。他性格开朗、脸庞俊秀、眼光极为敏锐,为人极富个性。
欧内斯特二十二岁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成熟。相对于体力活动,他更喜欢开动脑筋,在这方面,他与弗里茨形成鲜明对照。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地主号搬回来的图书,积累了丰富的学识。
杰克刚满二十岁,天性好动、生龙活虎,与弗里茨一样富有冒险精神,就连对狩猎的喜好程度,也与弗里茨不相上下。
尽管小弗朗索瓦已经长成十六岁的大男孩,但是母亲依然宠爱他,就好像他只有十岁。
看起来,这一家人生活得相当幸福,难怪泽玛特夫人对丈夫说过好几次:
“啊!我的朋友,如果我们能永远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如果在孤独的环境里,我们不会先后离他们而去,让他们悲哀伤心,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现在的生活真的十分幸福……是的!我感谢上帝赐予我们这座人间天堂!……但是,可惜!总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
这是贝茜最担心的事情,也是她始终无法释怀的一件事儿。泽玛特先生与妻子经常交谈,对这个话题深思熟虑。然而,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桩意外事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甚至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
四月九日,大约上午九点钟,泽玛特先生与欧内斯特、杰克,以及弗朗索瓦一起走出住所,他以为大儿子在外面忙碌,但是找了一会儿,却没找到。
弗里茨经常不在眼前,在泽玛特先生看来,这并不奇怪,儿子的母亲也从不担心,尽管每当弗里茨驾船驶入救命湾,总让贝茜牵肠挂肚。
不用说,今天,勇敢的小伙子已经出海了,因为,停船的地方看不到那条小艇。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泽玛特先生、欧内斯特,以及杰克驾驶平底渔船前往鲨鱼岛,他们想去迎一迎弗里茨。为了不让贝茜担心,他们打算,如果弗里茨回来的太晚,有必要去放上一炮。
这么做,其实没有必要。泽玛特先生和两个儿子刚刚登上鲨鱼岛,就看到弗里茨的小艇从失望角那边绕过来。看见弗里茨,他们随即驾驶平底渔船返回山洞之家,抵达小港湾,刚好看到弗里茨跳上沙滩。
弗里茨的这趟出行,前后长达二十来个小时,于是,他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一段时间以来,弗里茨一直琢磨,想要探查北边海滨一带的情况。今天一大早,在他那只老鹰“闪电”的陪伴下,弗里茨独自把小艇放下水,随身携带了食物、一把斧子、一把鱼叉、一把挠钩、渔线、一把长枪、两只手枪、一只皮挎包,以及一只装满蜂蜜水的水壶。乘着退潮的海水,借助陆地吹来的海风,小艇很快就越过了海岬,海岬另一侧海岸偏向西南方延展,弗里茨顺着海岸划行。
在海岬的后面,剧烈的地质运动造就了一大片巨石堆积的海滩,怪石林立,形成一座宽阔的海湾,海湾对面是一座狭长的海角。这座海湾里,麇集了各种各样的海鸟,四处传来喧闹的海鸟叫声。沙滩上,众多海洋哺乳动物趴着晒太阳,鼾声如雷,包括海狼、海豹、海象,以及其他动物。与此同时,海面上漂浮着成千上万只姿态优雅的鹦鹉螺
。
弗里茨并不想与那些令人生畏的哺乳动物发生冲突,更不想乘坐脆弱的小艇面对它们的攻击。于是,他从海湾口经过,继续向西划去。
前面出现一座外形奇特的岬头,后来,弗里茨把它命名为“塌鼻子”。绕过塌鼻子,弗里茨钻过一座天然拱桥,激昂的浪花拍打着拱桥根基的岩石。那儿,麇集着成千上万只燕子,在拱桥的岩壁,以及穹顶上,密密麻麻地悬挂着,或者不如说镶贴着燕子窝。这些燕子窝的构造十分奇特,弗里茨不禁摘下许多,塞进口袋里。
“这些燕子窝,”听到这里,泽玛特先生打断弗里茨,说道,“在天朝
的市场上,它们的价值极其昂贵。”
钻出拱桥,弗里茨发现了第二座海湾,海湾由两座海岬包裹,两座海岬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里半,它们之间,有一座暗礁相连,使海湾出入口变得极为狭窄,如果海船的吨位超过三四百吨,它都驶不进这座海湾。
在海湾的里头,伸展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绿茵茵的草地上溪流纵横、林木茂密、沼泽遍布,景色万千。至于这座海湾,如果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拓荒者们眼里,它拥有取之不尽的宝藏,那就是珍珠蚌,弗里茨捡回来一些漂亮的样品。
弗里茨划着小艇,绕着海湾兜了一圈,经过一条长满绿色水草的河流的入海口,一直抵达海湾另一侧海岬,这里与天然拱桥遥遥相对。
弗里茨不打算巡游到更远的地方。时候不早了,他向东划行,准备返回,直奔失望角,并且在泽玛特先生打响鲨鱼岛大炮之前,绕过了失望角。
以上就是小伙子讲述的此次旅行的经过,就是这次旅行,让他发现了“珍珠湾”。随后,当弗里茨与泽玛特先生单独相处的时候,他向父亲讲述了一件事情,让后者不禁大吃一惊:
当时,在海岬上空盘旋着各种海鸟,包括海燕、海鸥,以及军舰鸟,另外,还有好几对信天翁,其中有一只被挠钩打中,掉了下来。然而,就在弗里茨把这只鸟儿放到自己的膝盖上时,发现这只鸟儿的一个爪子被厚帆布包裹着。在这块厚帆布上,可以看到几行字迹清晰的英文:
“此信来自一个不幸的人,不论您是谁,上帝把这封信送给了您。请您费心寻找一座小火山岛,它的一个火山口仍在冒烟,您能据此认出它。请救救烟石岛上的孤独女子!”
发现这只鸟儿的一个爪子被厚帆布包裹着。
这就是说,在新瑞士附近海域,也许,多年以来,一直有一位不幸的人,也许是妇女,或者是女孩儿,她生活在一座小岛上,而且,地主号赐予幸存者一家的那些物资,她却一点儿都没有!……
“你是怎么做的?……”泽玛特先生问道。
“唯一能做的,”弗里茨回答道,“就是把这只信天翁弄苏醒,其实,它只是挨了一挠钩,被打晕了。然后,我又往它的嘴里灌了点儿蜂蜜水。随后,我撕下一小块手绢,沾着水獭的血,用英文写了两行字:‘请相信上帝!……他的援救可能不远了。’我把这块布条系在那只信天翁的腿上。我毫不怀疑,这只信天翁应该是被驯养,它肯定还会原路飞回烟石岛,同时捎去我的信。这只信天翁从我手中获得自由,立刻朝着日落的方向飞去,飞得很快,转瞬不见了踪影,我没办法跟上它。”
泽玛特先生禁不住心烦意乱……怎样才能援救这位不幸的女子?……这座烟石岛究竟在哪里?……它在新瑞士附近,还是在西边几百里远的地方?……信天翁是强大而不知疲倦的飞行家,能够长距离飞行……这只信天翁是否来自远方,远到平底渔船无法企及的地方?
弗里茨把这个秘密仅仅告诉了父亲一个人,对此,泽玛特先生十分赞同。因为,实在没必要让泽玛特夫人,以及其他孩子平白为这件事操心。让他们操这份心,有什么用呢?除了担惊受怕,于事无补。……另一方面,烟石岛上的这位幸存女士,她是否还活着?……那封信上并没有注明日期……也许,自从她把这封信系到那只信天翁脚上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这个秘密被隐藏了起来,而且,不幸的是,要想从小岛上搭救那位英国女子,泽玛特先生和弗里茨完全无能为力。
不过,泽玛特先生还是决定前往见识一下那座珍珠湾,看一看它周围的环境到底怎么样。贝茜表示赞同,不过多少有些担心。实际上,弗里茨、欧内斯特和杰克都将陪同父亲前往,留下泽玛特夫人和弗朗索瓦看守山洞之家。
于是,第二天,四月十一日,平底渔船驶出了豺狼溪的小港湾,借助风势,疾速向北方航行。参加这次旅行的还有好几只驯养的动物,包括猴子“克尼普斯二世”、豺狼“雅克”、母狗比尔,她年事已高,经受不起这趟旅行的辛劳,本应留在家里;另外,还有两条精力充沛的好狗:布朗和法尔布。
弗里茨划着小艇引导平底渔船,绕过失望角之后,小艇穿过一大片礁石,向西驶去。在这片礁石之间,活跃着成群的海象,以及其他生活在这一带海滨的海洋哺乳动物。
不过,特别吸引泽玛特先生注意的,倒不是这些海洋哺乳动物,而是成千上万的鹦鹉螺,此前,弗里茨已经介绍过它们。海湾的水面布满了这些优雅的头足纲动物,它们迎风张开风帆,犹如浮动花朵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
。
离开失望角,平底渔船继续行驶了大约三里之后,弗里茨伸手指向鹦鹉螺湾尽头的那座塌鼻子海岬,它的外形确实很像一个变形的鼻子。从那儿继续向前行驶一里半,耸立着一座天然拱桥,拱桥再过去,珍珠湾的景象尽收眼底。
穿过拱桥的时候,欧内斯特和杰克收集了相当数量的金丝燕窝,那些燕子拼命保卫自己的家园,它们的行为合情合理,无可非议。
当平底渔船穿过拱桥与暗礁之间那条狭窄的水道后,宽阔的海湾呈现在面前,一览无余。整座海湾方圆足有七至八里。
海湾水面平滑如镜,船行在平静的水面上,令人心旷神怡,海湾里坐落着三四个小岛,岛上林木葱郁。海湾四周伸展着绿茵茵的草地,茂密的树林,以及一座座山丘,风景如画。在海湾的西岸,一条美丽的河流注入海湾,岸上河床掩映在密林当中。
平底渔船停靠在一处小港湾,紧挨着盛产珍珠蚌的海滩。此时已近日落时分,泽玛特先生指挥大家,在河边支起帐篷,燃起一只火炉,在炭灰中焐熟了几枚鸡蛋,晚餐包括几张干肉饼、几颗土豆,还有几个玉米饼子。吃完饭,为了安全,大家返回平底渔船睡觉,只留下布朗和法尔布看守营地,以防豺狼的袭击。远处,顺着河流的方向,不时传来豺狼的嚎叫。
从十二日到十四日,他们用了三天时间打捞珍珠蚌。在它们闪着珍珠光泽的蚌壳里,每一只珍珠蚌都包含了一粒珍贵的圆珍珠。夜幕降临后,弗里茨和杰克动身前往河流右岸的小树林,在那里狩猎野鸭和鹧鸪。他们必须小心谨慎,甚至需要保持警惕,因为,那座小树林里经常有野猪出没,很可能还有其他野兽伤人。
事实上,就在十四日的夜里,出现了一只雄狮和一只母狮,它俩身型硕壮,张开大嘴咆哮着,愤怒地甩着尾巴,用尾梢击打自己的肋部。弗里茨射出的一粒子弹击穿了那只雄狮的心脏,紧接着,母狮也中弹倒地,不过,临死前,它一爪击碎了可怜老狗比尔的脑壳——它的主人为此伤心欲绝。
这一事件证明,在希望之乡以外,在新瑞士的部分地区有猛兽出没,包括珍珠湾的南部和西部。虽然,迄今为止,十分幸运,尚未有任何猛兽越过横谷隘路,闯进希望之乡。不过,泽玛特先生还是琢磨着,需要把贯穿岩石屏障的横谷隘路尽可能堵死。
在此之前,作为防范措施,泽玛特先生反复叮嘱,特别告诫弗里茨和杰克两人,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狩猎的喜好而轻举妄动,四处游荡,要时刻提防遇险。
这一天,他们把散布在沙滩上的珍珠蚌全部采集起来,由于这些软体动物开始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泽玛特先生和孩子们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动身。是时候返回山洞之家了,因为,泽玛特夫人一定放心不下。平底渔船起航了,前面引路的是平底小艇。不过,在抵达天然拱桥之后,弗里茨给父亲留了一张字条,然后驾驶小艇离开平底渔船,径直向西划去。泽玛特先生知道,弗里茨一定是去寻找那座烟石岛了,这还用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