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开完会回到家里,发现案头又多了几本新到的赠书。其中一本《精神守望》,书名就很吸引人,是鲁枢元教授的新著。鲁教授近年来正在从事精神生态问题的研究。他认为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之上,还存在着一个“精神生态”的层面。当今,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科学越来越发达,而人们却越来越无力;技术越来越先进,空间却越来越狭窄;世界越来越喧闹,心灵却越来越孤寂的局面。为了摆脱这个局面,人类在进行“自然保护”,“社会治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精神守望”。这本书就是鲁枢元教授这几年来为致力于“精神守望”而写下的系列散文的结果。
全书并不厚,因为是刚刚收到,还来不及细看,原来只想随便翻一翻,不想才一经眼,就有点放不下手的感觉。竟一口气读完了其中的四五篇,它们大都是写一些为人类的“精神守望”事业奉献过他们的杰出的生命的人。譬如:那位迟暮之年还要向着苍天出逃的托尔斯泰,那位历尽万劫仍不失赤子之心的凡·高,那位在凶险的官场倾轧中依然守定“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苏东坡。他们可以说都表现了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风貌和独立品格,都在为我们现身说法地树立一个值得景慕的榜样。
除了以上几位以外,他还写了不少离我们不远,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国学术文化界人士。虽着墨不多,却十分传神。一经他品题,笔下的人物就气貌必现。他非常重视所谓的“书生意气”,特别揭橥出:严复那天真的迂阔,刘师培那懦弱的单纯,熊十力那旷达的自负,辜鸿铭那尴尬的崇高,陈独秀那悖谬的狷介,陈寅恪那自闭的超越,梁漱溟那憨鲁的忠诚。这些评语,如果用来概括他们的全人,那当然是有欠贴切,不够准确。但却各各抓住了他们的某一特点,十分生动。
这既是一本具有深邃思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抒发性灵的优美散文,读之不但能增长见闻,也开阔胸襟,使你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故愿竭诚向读者推荐。
(原载1999年1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
以上是钱谷融先生在1999年1月2日的《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的一篇短文,起因大约是报社让他推荐此前一年里读到的一本好书,老先生就推出了《精神守望》,并说了许多表扬的话。
二十多年过去,这本书写作的原旨,同时也是促使我撰写这本书所面临的问题,似乎都没有改变,一些灾难性的时代问题甚至变本加厉了。
那时,直接刺激我反思人类社会进步的事件是在欧美国家迅速蔓延的“疯牛病”和亚洲地区闹腾的“禽流感”。我曾在初版序言中写道:“这样的‘怪病’在新世纪里将会层出不穷。”
真的,被我不幸言中,先是2002年的“非典”,后来就是时至今天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一次比一次凶险。此时的统计数字显示,爆发于2019年年底的“新冠”病毒,在全球已经索去6630082人的性命!在中国,则如怨鬼缠身,三年时间过去未能“清零”,仍然在肆虐横行!
想一想就心惊肉跳:再下一次呢?那时,我还曾谈到我的一些想法:人类也许注定要走向终结,只是不知道将选取哪种方式终结自己,或许终结于一场核大战;或许终结于因极度奢侈享乐而耗尽了地球上的资源;或许终结于某些突如其来的“怪病”,从新近的势头看,这并非骇世之语。包括不久前还让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全球化”,如今竟然成了加速病毒在全球广泛、迅速、持久传播的超速通道!
“全球化”的聪明设计者当初是否想到过?
本书的初版发行尚在20世纪末,我在序言中曾引述过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一个判断:“在精神上,20世纪比19世纪病得更严重。”许多征兆显示,迈进21世纪的现代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仍在进一步塌陷。
会否出现这样的悲剧:人类在肉体终结之前便已经熄灭了作为人的存在依据的精神之光?
人类的再次得救,是否注定要在一场弥天浩劫之后的“凤凰涅槃”?
钱谷融先生去世已经近五年了,愿先生的在天之灵护佑,这只是我的忧天之虑,人间终会祥和,天下终会太平。
枢元补记,2022年12月28日,苏州暮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