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别策划 FEATURE
中法文化互鉴
不以山海为远

安娜伊思·马田 让文化成为流淌的河

早在2002年,安娜伊思·马田(Anaïs Martane)以摄影师的身份来到中国,记录着当时的中国面孔,随后,她在中国工作生活,又尝试了歌手及话剧制作人的角色。在解锁不同身份的同时,安娜一直在探索和诠释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本质,无所谓国界、语言。如今,她再次拿起胶片相机,记录下关于央华版话剧《如梦之梦》的真实影像,著成《如梦时间》一书,光影间也融进了法国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的影子。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安娜不断地尝试、突破,站在崭新的视角展现不同领域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奏响了文化交融的浪潮,滔滔不绝,蓄势强音。

内容策划/周樱 撰文/叶子 图片/安娜伊思·马田提供

安娜伊思·马田,法国艺术家,摄影师,戏剧制作人。

与安娜通话的那天,正好赶上她最新的摄影作品集《如梦时间》出版。安娜再次拿起胶片相机和黑白胶卷,将镜头对准她热爱的剧院、舞台和演员,用5年的时间一帧帧记录着话剧《如梦之梦》的动人时刻,邀请所有人一窥舞台布景背后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准备发布会时,安娜偶然发现了父亲的一本相册,这些照片她之前从未看到过,一瞬间,影像开启了父亲在法国街头剧场表演的时空门,令她进入一段久远的记忆旋涡。同样是聚焦舞台的影像记录,安娜的这本《如梦时间》忽然变得更厚重了。

安娜并不急于发表这些作品,所以整体拍摄进度很缓慢。每一次去现场拍摄,安娜只留下三四张照片,然后下一次,再留下三四张,这样的拍摄进度在今天看来有些难以想象。她像个收集珍贵物件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安娜说:“这部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变,而这部戏可能会一直演下去,我的拍摄也会变成一种被收藏起来的历史。”

安娜与戏剧有着难解之缘,她的父亲、姐姐以及丈夫都在戏剧舞台绽放光彩,而她则爱着戏剧的一切,爱到骨子里。所以,安娜所做的关于戏剧的多种尝试似乎都是想象之中,但她的每一次行动又总在意料之外。

央华版《悲惨世界》刚刚在中国结束巡演,该剧总制作人是安娜,男主角兼监制是刘烨,这是夫妻二人的首次合作。这部戏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于北京保利剧院首演,成为中法建交60周年精品项目中唯一的中文话剧作品,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中国举办的8个项目中唯一的话剧作品。

在安娜看来,这部《悲惨世界》将中法两国的文化进行深度共融,在舞台上形成一种极强的感染力。“当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遇到优秀的导演与演员以及制作公司,各方把这部作品打磨出来,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它最终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演绎,展示参与者对伟大文学作品的同频解读。”

如今,央华版《悲惨世界》已经受到法国国家人民剧院的邀请,将于2024年年底在法国与观众见面。安娜说:“《悲惨世界》在中国演出时,受到很多居住在中国的法国朋友的好评,我很期待这部戏在法国演出时,观众会有怎样的反响!”

在制作人与摄影师之外,安娜还是河乐队的成员之一。活跃在中国乐队舞台上的安娜期待未来可以将中国乐队的音乐传向世界的舞台。“中国有这么多优秀的歌手和乐队,而且他们的创作力那么旺盛,真希望他们的声音可以被世界听到,我也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为这件事做点什么。”

安娜的心中有着她所热爱、所期待的事业,并且她一直奔赴在这条路上,她没有将之赋予伟大的意义,但她的热爱的确已经形成一种力量,不断浇筑在中法文化的桥梁间。

2024年6月,安娜伊思·马田发布了摄影作品集《如梦时间》。

A=安娜伊思·马田

在经典作品改编为话剧的过程中,语言是否会成为交流的障碍之一?

A:在我看来,语言其实并不会成为障碍。我想,假设一部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用外语来展现,是会出现另一种不同语境的诠释,而且这种诠释是中国文化的语境下没有办法诞生出来的。我们也总是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作品用中文进行演绎,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不会担心语言的障碍,并且我觉得这样的展现是未来的趋势。

这次话剧《悲惨世界》在中国进行巡演,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A:我从《悲惨世界》的筹备到巡演都是全程参与其中的,如果让我说印象特别深的一点,其实是第一次刘烨在家背台词。他给我试演第一个大段的独白,整体内容就是冉·阿让(刘烨饰演的男主角)的家庭背景,他的父母去世,姐姐抚养他长大,生活特别艰苦,没有饭吃,成为偷窃面包的苦役犯等等。在他第一次对我表演之后,我哭得无法控制自己。因为你能看到刘烨的表演和文本的联系是那么真切,他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进了角色。他跟自己的姐姐关系很好,他们小时候的生活也很苦,这样的共情特别具有感染力。我突然一下就觉得,他是真的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同时这个故事中也有他自己的一面。

演员刘烨在话剧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中饰演主角冉·阿让。

演员的确是话剧中的关键一环,你本身也跟话剧有着难解之缘,所以,你觉得话剧有着怎样的魅力?

A: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故事”。在任何的文明中,讲故事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类行为。而话剧就是一个将故事具象化的艺术。我们不要觉得话剧离生活非常远,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跟“故事”产生关联。比如说,我们看电视剧、电影、短视频,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很舒服,暂时遗忘自己,在这些虚构的故事中又找到自己,这个过程令人愉悦。这个也是“故事”本身的力量,话剧当然也具有这样的力量,它令人十分着迷。

安娜伊思·马田的父亲在20世纪70年代演出剧照,对于她的《如梦时间》有很大的影响。

任何艺术形式其实都离不开人的参与,那么,在进行《如梦时间》拍摄时,你会怎么观察人?又会思考些什么?

A:我曾在上午11点来到剧院,默默观察一个演员的状态,他在上台前是如何慢慢进入角色的,他上台之后,又是如何彻底释放自我,让台下的观众全部被他感染。一个真实的演员,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舞台世界,即使这个世界是虚构的,却又让观众相信那是真实存在的。我会一直思考这种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我会觉得,自己某些时刻很靠近这个戏,然后同时又离这个戏很远。

在话剧、摄影之外,你还是河乐队的成员之一,你觉得,中国的音乐在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可以找到怎样的路径?

A:中国电影很早就传播到海外,很多人知道张艺谋、巩俐、贾樟柯等。在文学层面,也有很多中国作家的著作被翻译成外语,话剧虽然是一个比较小的领域,但也是有传播度的。我觉得,音乐方面的传播度相对低一些。有些外国人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现代的音乐。目前,中国有特别多优秀的歌手及乐队,而且他们的创作力那么强。其实,音乐无所谓语言障碍,而是听韵律,我们在法国也在听各个国家、不同文化的歌曲,我希望有人会把中国的音乐传播出去,我希望自己能尽一些力量。但的确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走蛮长一段路。

《如梦时间》摄影作品,安娜拍摄到的演员谭卓后台照。

分享一下你正在筹备的一些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活动吧。

A:我从2002年到2005年拍摄了很多中国的民谣歌手,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独立音乐人,所以,我接下来正在筹备另一本画册的出版,这里面也有一些文字方面的内容,会挺有意思的。同时,我也会开始策划下一部戏,还是与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合作,是一部关于中国古诗词和法国诗歌的作品,同样也值得期待。 3/POpf1gWBYsn+0+HIdxZT0fFuWwcNnb2HyO7LJNdnfxgqk2NvZSc7pBH2wJ6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