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髦的儿戏政变

三国时期,曹魏王朝的基础最好、起点最高。曹魏占据的是当时中国的人口、经济和政治中心,虽经战乱后满目疮痍,但曹魏前期与民生息,北方生气缓慢恢复。

魏文帝曹丕时期是曹魏政治平稳发展的时期。曹丕本人文采出众,落笔成章,执行了一些利国利民政策。他刚继承曹操爵位时,便下令:“关卡渡口是用来通商旅的,池塘林苑是用来抵御灾荒的。在这些地方设立禁令,课以重税不符合便民的原则。要解除池苑的禁令,减轻关卡渡口的税率,全部恢复为什一税率(十分之一)。”针对汉末皇权衰微导致政权颠覆的教训,曹丕特别警惕防范宗室、后宫专权。曹丕制定了羁绊藩镇的严密制度,还严厉限制太监、嫔妃和外戚干政擅权。曹魏的防范制度很成功,整个王朝都没有出现宗室或后宫专权的情况。曹丕为人轻浮,做了些轻浮躁动的事情,好声色享受,但尚能自抑,没有带来大坏的结果。

曹丕死后,魏明帝曹叡即位。曹叡脾气禀性与曹丕相近,是相当不错的守成之主。朝廷断大狱,曹叡经常亲临旁听。曹叡在对蜀汉作战中委政于司马懿,时刻关注,并多有杰作。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时候,有人以为蜀军缺乏辎重,粮草必然接济不上,蜀汉必然不击自破,朝廷不需要犒劳军队。还有人想收割上邽一带的生麦,以免被诸葛亮收割了。曹叡都不听从,前后多次派兵增加司马懿的军力,又派人保护上邽一带的生麦。司马懿后来与诸葛亮在上邽周边相持,最后还是仰仗那些小麦作为军粮。可见曹叡在军事筹划方面还是非常有眼光的。诸葛亮最后一次驻屯渭南与司马懿相持,司马懿以持久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诸葛亮死在阵中。

但是曹叡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追求享受。他在洛阳大修宫殿,建造了昭阳、太极等巍峨壮观的宫室。太极殿高十多丈,上面又建造了翔凤殿。曹叡还在芳林园中造陂池,楫棹越歌,又在后宫建立八坊,在其中储备美女才人,品秩待遇和百官一样。曹叡挑选知书识字的女子担任女性尚书,处理朝廷的奏折。后宫美女歌伎,多达数千人。曹叡就在这个安乐乡中游戏饮宴,让博士官马均制作司南车,制造水转百戏供后宫娱乐。马均可算是魏晋时期科技发明第一人,复制了已经失传的指南车,还制作了翻车,解决了从低处向高处送水的问题,大大便利了农耕灌溉。

曹叡无嗣,收养了来历不明的曹芳做儿子,并由他继位。曹叡临终遗命司马懿为太尉,与宗室大臣曹爽共同辅政。曹芳时期最重要的变故,就是“高平陵之变”。晋朝建立后,这场事变被描述为曹爽等人趁曹芳生病,开始出现无君不臣之心,密谋推翻曹氏政权,危及社稷,并将篡位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司马懿为了拯救国家和曹氏家族,发动政变,诛杀了曹爽及其亲信家族。事变后,司马懿独掌朝政。曹芳封他为丞相,将他的封地增加到十二个县,邑两万户,并且授予他奏事不名的特权。该年十二月,朝廷给司马懿加九锡之礼,授予他朝会不拜的特权。司马懿觉得时机尚不成熟,坚持推让了九锡。

司马家真正露出篡位谋天下的野心是在废黜曹芳事件上。司马懿病死后,长子司马师继续掌权。司马师比父亲要外露凶狠,一心要建立司马王朝。司马家族的专权和司马师对曹芳的紧逼,不仅使曹芳极为不满,也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反抗。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图谋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替代司马师,再逐步清除司马家族的势力。但他们没有躲开司马师的耳目,结果事情败露,凡是牵涉其中的人都被诛杀。在清理了朝臣后,司马师正式逼皇帝废黜了皇后张氏。

曹芳的不满是可以想见的。他将自己的这种不满流露了出来,结果遭受了更大的打击。半年后,司马师决定检验自身的力量,要废黜曹芳,另立新帝。他逼皇太后下令:“曹芳不忠不孝,日益悖逆,已经失去了做天子的资格,不能再做皇帝了。现在朝廷要告于宗庙,曹芳重新归藩为齐王,以避皇位。”司马师拿着皇太后令,召集公卿大臣会议,然后派人收去曹芳的玺绶,通知曹芳以齐王身份归藩,又派使节告祀宗庙,通知曹家列祖列宗有关废立的事情。当天,年仅二十三岁的曹芳迁居西宫。

《魏略》记载司马师操作废黜曹芳的时候,派遣郭芝入宫禀告皇太后。当时曹芳正在皇太后身边。郭芝对曹芳说:“大将军要废黜陛下,立彭城王曹据为新皇帝。”事已至此,曹芳默默地离开,皇太后很不高兴。郭芝说:“太后有子不能教。现在大将军决心已定,同时率兵在宫门之外,以防不备。太后现在应当顺应大将军的意思,没有其他可以说的了!”太后对郭芝的逼宫非常恼火,说:“我要见大将军,我还有话说。”郭芝坚决地说:“为什么要见呢?太后只需要速速取来玺绶就可以了。”太后没有办法,只好交出玺绶。不久,废帝曹芳来向太后辞行。曹芳涕泪交下,悲伤地离开了皇宫。群臣只有几十个人流泪相送,其中就包括悲不自胜的司马孚。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

曹芳走了不久,司马师又派人来。太后说:“彭城王曹据,是明皇帝之弟,我的小叔子。现在立他为皇帝,我的地位怎么处理?这么做,难道是想让明皇帝绝嗣吗?高贵乡公曹髦乃文皇帝长孙,明皇帝之侄。按礼,小宗继承大宗,立高贵乡公为帝更合适。”司马师于是重新召集群臣商议,最后大家决定改立曹髦。

司马师废曹芳的盛大演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暴露了司马家族的篡逆之心。忠于曹魏王朝的力量发动了多次反对司马懿父子的反叛。先是都督扬州诸军事王凌发动反对司马懿的叛乱,兵败自杀身亡。接着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再次起兵,连接东吴反叛。司马师正病重,忍痛亲征,斩杀毌丘俭,传首洛阳,文钦逃奔东吴。继任的扬州主将诸葛诞几年后又起兵反司马家族,杀扬州刺史乐 ,再次占据淮南一带进行反叛。继承兄位的司马昭亲征,攻陷寿春城,斩杀诸葛诞。但司马家族通过三次扬州战役,血洗反对派,止住了内争。曹魏的内乱起得急,也消得快,并没有对司马家族造成沉重打击。

新皇帝曹髦登基时才十四岁。虽然年少,但是由于过早目睹了家庭变故、宫廷争斗和皇室日衰的政治现实,他显露出了与年龄极不符合的成熟和世故。正史艳称他“才慧夙成”“有大成之量”。曹髦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阳时,群臣迎拜于西掖门南。曹髦在门口下轿,要向各位官员回拜还礼。礼宾官员阻拦说:“礼,君不拜臣。”曹髦回答说:“我并未登基,现在也是人臣。”最后,曹髦在城门口向群臣恭敬还礼。进城来到皇宫,止车门前,曹髦又下轿步行。礼宾官员又说:“天子有资格车驾入宫。”他又说:“我受皇太后征召而来,还不知所为何事。”曹髦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太后。曹髦谨慎得体、大方稳重的言行赢得了朝野的称赞,史称“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为了收复已经涣散的人心,革清政治,曹髦在即位初就派遣侍中持节分巡四方,观察风俗,慰劳百姓,纠察失职官员。他以身作则,一改祖父辈大兴土木、奢侈享乐的风气,“减乘舆服御、后宫用度,及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曹髦多次下诏哀悼军队伤亡的将士,安抚那些饱经战火创伤的地方。但是他能做的也仅仅是这些象征性的举措而已,司马昭牢固掌握着朝廷实权,曹髦还是逃脱不了金丝笼中鹦鹉的命运。

理想抱负和现实政治的巨大差异,让血气方刚的曹髦愤怒难平。他“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决定出宫亲手杀掉权臣司马昭。甘露五年(260年)五月,曹髦告别太后,率领宫中宿卫、官僮数百人,敲起战鼓,出宫讨伐司马昭。预闻此事的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两人见此,决定去向司马昭告密。他俩招呼尚书王经一起去:“事已至此,我等不能自取灭族之祸,应该前往司马公府自首,以免一死。王尚书同去否?”王经回答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你们俩去吧,我不去了。”王沈、王业见劝不动王经,快步出宫,抄小路报告司马昭去了。

曹髦率领着数百僮仆,鼓噪出宫。他身披新甲,坐在车驾之上,手持宝剑,大呼杀贼,激励士气。在皇宫南阙下,得到消息的司马昭党羽已经在中护军贾充的率领下,集合军队,列阵迎战了。贾充见到宫中缓缓出来一支不伦不类的军队,嗤之以鼻。他主动反击,带兵自外而入,扑向曹髦军队。曹髦的军队见状,就溃散后退了。

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他挥舞着宝剑,左右乱砍。司马一边的将士见小皇帝赤膊上阵,不知所措,只能躲避,不敢进逼。宫中士兵和仆人见状,又聚集起来,向宫外继续前进。司马家一边的军队慌乱躲避,形势开始不利于司马昭了。在司马一边的太子舍人成济跑过去问贾充:“事情紧急了!中护军,怎么办?”贾充恶狠狠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家如果失败了,我们这些人还会有好下场吗?还不出击!”他对周围的士兵高喊:“司马家养你们这些人,就是用在今天的。今日之事,没有什么可以迟疑的!”成济略一思考,说:“没错!”接着挺起铁戈,向曹髦刺杀过去。

曹髦毫无防守之力,被成济的长矛从胸中刺进去,于背部出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这位被称为“才同陈思,武类太祖”的皇帝以这种罕见、高贵而又屈辱的方式结束了年仅二十岁的生命。

司马昭听到消息后大惊失色,跑到宫中对着曹髦的尸体放声大哭了一场,然后下令召集贵族百官,商量对策。大部分贵族百官都应召来到皇宫,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对皇帝的“驾崩”悲痛欲绝。小部分贵族官员没有来到,其中就包括大世族出身的陈泰。司马昭极需要所有世族的支持。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去召陈泰入宫,理由是皇帝突然驾崩,需要会集大臣商议,双方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陈泰最终还是去了皇宫,司马昭紧张地握住他的手,问道:“天下将怎么看我?”陈泰冷静地回答说:“斩贾充,才能稍微平息天下人的议论。”

司马昭问陈泰:“杀其他人,行吗?”

陈泰坚决说道:“但见其上,不见其下。”皇帝的死事关重大,只能杀官居高位的人,不能找一两个喽啰顶罪。

司马昭抛开陈泰,高声宣布:“成济弑君,罪大恶极,应诛灭九族!”

成济当时正站在司马昭一旁,可能还在想着自己会接受什么样的奖赏,万万没想到等来的会是这个结果。他当即急了,大声嚷起来:“成济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罪不在我!”

司马昭不等成济说出更难听的话来,示意将他立即拖出去。兵士拥上来,堵住成济的嘴,架了出去。成济全家因刺穿曹髦的那一矛当即被族诛了。司马昭又以为臣不忠、祸乱朝政的名义将没有向自己报信的王经族诛。接着,司马派势力迅速地筹办起皇帝的丧事来。

司马昭以杀戮来掩盖弑君的真相,反而给人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感觉。曹髦死亡的真相一直就不是什么秘密。司马昭的叔父司马孚当时就反对侄子的处理方法。曹髦遇害初期,百官因为司马昭的态度不明,没人敢奔赴现场悼念皇帝。司马孚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抚着小皇帝的尸体大哭,边哭边说:“杀陛下者,臣之罪。”

司马孚与其他随大溜地参加丧礼的人不同,他上奏要求追究杀君主谋之人。司马昭不理会自己的叔叔。当时太后和司马昭商量,以平民之礼埋葬曹髦。司马孚坚决反对,拉着一批大臣上表要求以王礼安葬曹髦。最后太傅司马孚、大将军司马昭领衔,众大臣将此事定性为曹髦的道德缺陷,是咎由自取,因此朝廷将他废黜,以平民之礼安葬,但“太后仁慈过隆,臣等心有不忍,特加恩以王礼安葬高贵乡公”。

几天后,高贵乡公曹髦在洛阳西北三十里的瀍涧之滨安葬。没有贵族和大臣送行,没有旗帜礼乐,整个行列只有几乘破败的车辆。有许多百姓围观,指指点点。有人说:“这就是前几天被杀掉的天子。”说完,有人掩面而泣。 ZKiPtwyIcb+MgS7wE4y+h1fkgFhnQqv3nshbofhEfo2UVICOG3gNkLkmJ/piK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