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提到,基于中国各方面的优势,中国企业有机会像美国、日本那样,在海外市场打下和创造出一个100万亿元规模的增量市场。从服务14亿用户到服务全球80亿用户,从用中国人才到用世界人才,从嫁接中国供应链到嫁接世界供应链……这些变化无疑将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中国企业而言,要想成为世界冠军级的企业,就得在全球范围和欧美巨头公司同台竞争。我们看到,在全球化方向取得了突破的字节跳动,已经成为Meta的最大竞争对手。而此前阿里巴巴凭借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市值一度逼近亚马逊,但2020年后被亚马逊迅速拉开差距。两家中国企业的案例说明,要比肩国际巨头,中国企业在主场(中国市场)打赢了还不够,还需要在客场(海外市场)打开局面才行。
站在2024年的当下,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最大的确定性。2022年和2023年,中国5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价表现情况说明:有海外收入的企业,其健康程度好于无海外收入的企业;海外收入高的企业明显利润率更高,更受投资者青睐、股价也更坚挺。
图1-4 2023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EqualOcean。
显然,出海能力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能力,往后看5年,我们可以做一些大胆预测:
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开出了第一家海外门店,到2023年底海外约有4000家门店,占其总门店数3.6万家的1/9;5年后的2029年,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数有可能会超过3万家。
2023年底瑞幸咖啡的全球门店数1.3万多家,海外有约20家门店;预计5年后的2029年瑞幸咖啡的全球门店数有望超过星巴克,届时其全球门店数有望达到5万家左右,海外占10%以上。
拼多多旗下的TEMU在2023年全年完成约150亿美元的交易额。5年后的2029年,TEMU的交易额有望超过2000亿美元。
2018年,中东用户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下单,需要20天以上才能收到货;2023年,只需要7天时间就可以收到货。5年后的2029年,跨境电商和本地电商的界限将模糊化、全球范围的“5日达”甚至“3日达”大概率会实现。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概念的上市公司有10多家,预计接下来5年以“丝路电商”或新出海概念上市的公司数量会新增30家以上;另外,会有不少企业把国际业务单独剥离上市,这个数量也会有几十家。
以上预测,未必都会实现,但我们可以基本确定的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出海将是有追求的企业的必选项;在成为各行业龙头的竞争之路上,不出海,就出局。无独有偶,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伙人跟EqualOcean直言:没有出海能力的创业公司不值得投资。
尽管出海已经是中国企业的必选项,但需要指出的是,出海不是因为容易,而是因为更难才去做它;出海不是因为不看好中国,而是通过出海可以更好地助力中国的发展。
出海,不仅是接下来20年的最大历史机遇之一,也是新一代中国创业者的历史责任。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融入当地,既可获得企业发展机遇,也可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