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和背景信息,是尽职调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务中因为更关注企业当下的信息,往往对历史沿革和背景信息的调查一带而过。事实上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隐藏着大量的信息,是否能把这些隐藏信息挖掘出来并进行准确解读,最终会影响对企业现今经营情况、治理能力和发展战略的理解,对财务报表(简称“财报”)的解读与分析,对企业综合信用风险的评估,乃至贷后管理的质量。
每一个企业的现状,都是一个企业家拒绝和接受了一系列的威胁以及机会后塑造出来的,代表着企业家管理风险的能力。企业今后的发展很可能会延续该企业家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这些都蕴含着面对以及应对风险的行为方式。
做好对企业历史沿革和背景信息综合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对后续尽职调查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铺垫。
对企业历史沿革和背景信息的调查,重点关注的信息包括几个方面。
(1)成立时间
企业成立时间是银行向企业提供授信的基本要求之一,完成信贷风险评估需要企业有至少2个连续、完整自然年度的财务报表。企业成立时间要超过3年才能满足商业银行授信基本准入条件。
(2)主营业务
银行需要了解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业务板块、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在其行业和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3)股东信息
银行需要了解企业现有股东结构和股东信息,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与属性,股东之间是否存在一致行动人,是否存在委托投票权的情况等,并了解企业历史存续期股东和控制权变更情况。
(4)企业属性
银行在尽职调查的早期阶段,只需根据股权结构区分清楚企业属性即可,如属于央企、国企(县属、市属、省属)、合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或民企。待后续工作展开,判断企业符合商业银行授信基本准入条件时,才需对企业属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5)所处发展阶段
银行需要判断企业处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表现出的特征不同。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了解,有助于银行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财务数据的预测,同时也有助于判断企业的风险。
●初创期。处在初创期的企业,通常还未建立稳定的业务形态,财务报表大多都不规范,甚至会很混乱。处在这个时期,企业能否存活下去是最大的问题,还谈不上追求盈利。大部分初创期的企业都是不符合商业银行授信基本准入条件的。
●成长期。处在成长期的企业,基本有了稳定的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发展较为迅速,财务报表规范性更高,通常表现出营业收入增长率高、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的特征。生产制造型企业还会表现出固定资产不断增加的特征。处在成长期的企业,资金需求最为旺盛,融资规模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成熟期。处在成熟期的企业,财务数据表现出的特征通常是营业收入、盈利水平达到高峰,利润率相对稳定。它们会寻找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的机会进行并购。处在这个时期的企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率以及现金流等指标的预测会相对更准确。
●衰退期。处在衰退期的企业,在财报上可能会表现出营业收入、利润率等指标下滑的特征。当然,衰退的迹象也很有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在财务数据上。比如拥有多业务板块的企业,其中部分业务板块的衰退和下滑有可能被其他上涨业务板块的数据所遮盖。识别企业是否处在衰退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贷前能从财务数据上看出明显的下滑趋势,明确判断企业处在衰退期,反而是件“好事”,银行可以及时停止授信,避免违约风险。处在衰退期的企业,迫于业绩压力,会进行业务的转型,或通过并购的方式以支撑业绩,这些操作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企业也可能会迫于业绩压力而在财务数据上造假。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对待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要谨慎,提供授信意味着高风险。
(6)所处行业特性
银行需要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性。比如是否属于周期性行业,属于重资产还是轻资产行业,属于新兴行业、成熟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7)业务演化与发展
银行需要了解企业存续期间业务发展路径。有些企业存续时间较长,在存续过程中,业务经历过数次转型与调整,如控制权变更很可能会带来企业属性、战略方向、主营业务及管理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银行需要分析企业业务是如何演化的。比如是根据所处行业在产业链里延伸发展,还是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发展,了解企业所处行业在企业存续期间发生过哪些事件和变化,借助行业信息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如果一家企业的存续时间超过10年,延续着同样的主营业务,且还处在成熟期,业务并未衰退。这个信号传递出该企业经历和跨越了一个经济周期,其商业模式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认可度,在跟上下游合作关系的稳定性、运营管理能力、管理团队的稳定性等各方面都优于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8)公开信息
银行需要了解企业是否为上市公司。如已上市,确认其上市场所(不同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规则和要求不同),是否有公开市场评级(海外评级、国内评级),是否有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债券等。
上市公司、有公开市场评级的企业,财务数据透明度更高,可信度也更高(这是一个针对群体的相对评价,不是针对个体的绝对评价,任一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之间没有可比性,上市公司也有财务造假的个例。)。
(9)负面消息
银行需要查询企业现在和过去是否存在债务违约记录,是否有诉讼纠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重大负面信息,是否有企业的实际控制人、高管层的重大负面信息,比如被列为失信人、被诉讼等。
(10)企业文化
银行需要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在公关、媒体方面的自我展示有哪些?是否有官网?信息更新是否及时?
本节内容中提到的这些重点关注信息,是在授信早期的初步筛选阶段,需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搜集,不需要深入分析。通常这些信息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充分获取,但可以随着尽职调查的推进,不断补充和完善。
上一节内容中,介绍了尽职调查早期需要关注哪些具体重点信息。本节将详细讲述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途径获取这些信息,以及获取的方法与技巧。
1.如何获取企业信息和相关资料
通过和财务总监等企业高管的交流,以及企业提供的资料,可以获取部分尽职调查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到的信息和资料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来获取更多元的信息。
比如向征信公司获取企业最近的征信报告,或者使用企查查、天眼查等app,输入企业名称(公司全称),获取企业基础的工商注册信息、股东信息以及诉讼等信息。
获取企业的评级报告或财务报告,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网站。
1)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在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均可以通过巨潮资讯网来获取信息,输入企业的股票代码即可一站式查询。这是证监会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提供上市公司的公司概况、各类公告、股东信息、交易信息及财务报告(季报、半年报及年报)。
2)中国货币网(www.chinamoney.com.cn)。这是为银行间交易市场提供信息的平台。凡是在境内市场发行过债券等公开市场债务融资类产品的,按照监管的要求,必须定期披露财报。该网站还可以查询和下载发债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报告。
获取财经新闻及行业研究报告等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软件及网站。
1)万得(Wind)数据和彭博(Bloomberg)数据。这是国内金融机构常用的软件,其包含的企业信息和数据全面而且时效性高。
2)萝卜投研(robo.datayes.com)。这个网站有丰富的行业研报。
3)财新网(www.caixin.com)。这是一个发布财经新闻与资讯的网站,创办已十余年,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报道的财经文章全面、分析深入且时效性强。
2.高效的信息搜索方法
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会频繁使用到搜索工具。高效和精准地在海量信息里找到想要和需要的信息与文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以下这些搜索方法,可以迅速提高信息搜索的工作效率。
(1)善用符号搜索
1)+/-。加号和减号可以调整搜索结果中显示的信息。加号代表显示结果中必须包括这些内容,而减号则是不包含这些内容。加号和减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过滤信息。
2)“|”。“|”可以用于搜索含义相同但表述方法不同的内容。例如想要搜索某个企业债务违约的相关信息,由于有些文章提法不同,搜索“债务逾期|债务违约”,包含这两个词之一的文章,就都被搜出来了。
3)Intitle。Intitle用于把搜索范围缩小至只有标题中含有该内容的才会显示。例如搜索“intitle碳达峰”,只会出现标题中含有碳达峰的文章。这个搜索方法可以实现精准找到相关文章。
4)Filetype。Filetype这个搜索技巧是指定文件类型。如搜索“某企业评级报告filetype:pdf”,相当于指定了只搜索相关内容的pdf文件,搜索出的结果就是该企业评级报告的pdf文件。
5)Site。Site是指定网站搜索内容。如在某些权威媒体官方网站搜索法规文件或者新闻,如“康美药业处罚site: csrc.gov.cn”,就可以搜到证监会官网关于康美药业处罚相关的所有文章和文件。
6)双引号“”。双引号也是一个用于缩小搜索范围的技巧。搜索的时候加不加双引号差别是很大的。加双引号可以搜索到与引号中的内容完全一致的字段,而不加双引号会搜索到拆开来的很多内容。
例如搜索“恒大集团债务违约”,如果不加双引号,就会出现包含恒大集团的各类信息和其他债务违约的信息,内容就不够聚焦。而加了双引号之后,就只会显示包含“恒大集团债务违约”连在一起完整的这几个字的内容。
(2)善用关键字、不断优化关键字
在搜索过程中,熟练运用以上搜索技巧,同时根据展示的信息,不断调整关键字,通过不断优化关键字,让想要的信息越来越精准。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我们喜欢说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或者我们能够测量的东西是真实的;如果你思考得再久一点就会发现,所谓唯一真实的不过是你所感觉到的、测量出的和你感知一切的方式;外部世界很容易沦为大脑的幻觉。”
费曼这段话表述了我们永远弄不清楚大脑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一直要通过大脑这个“滤镜”来感受、观察和理解外部环境。如果不知道这个“滤镜”的局限,我们就会做出明明是眼镜上有土却去擦窗户的蠢事。我们的大脑经常在为证明某些论点而努力搜集证据,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确认性偏误”,用观点的筛子筛选证据,最终无论你怎么看这个企业,都能证明你是对的。
举例来说,通过对小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描述,猜猜她更可能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张很害羞,乐于助人,但对周围发生的事不太关心,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很整洁,做任何事情都很有条理,关注细节。
请问,你认为小张更可能是做什么工作的?农民还是图书管理员。
我猜,你大概率会说小张更可能是图书管理员,大多数人的确都会这样回答,因为描述的这些性格特征很像是一位图书管理员,比农民要像得多。
但如果我们用“贝叶斯法则”来计算小张从事两种职业的概率,农民在中国占就业人口的比例显然高于图书管理员。理性的回答是小张是农民的可能性更大。
这就是我们大脑日常会犯的认知偏差错误,太关注代表性特征而忽略了其他信息 。人总是倾向于根据代表性特征来冲动地做判断,这被称为认知的代表性偏差。这种认知偏差错在了用小样本信息来做判断。这种小样本的代表性偏差很容易出现在金融市场里,出现在我们尽职调查过程的判断中。
尽职调查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究真实情况的过程,之所以要获取更多元的、多维度的信息,就是想要通过综合信息,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尽职调查的第一个阶段,是尽可能收集更多元、更全面的信息,但同时也要尽可能排除信息噪声,确保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这个阶段要把发现的所有问题都罗列下来,在后续一步步地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去寻找答案,去验证其合理性,避免根据自己主观的判断,武断地给出一个结论。
在尽职调查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意识,减少确认性偏误和主观性偏差,时刻提醒自己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