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剪辑的宏观性

在比较两部电影A和B的艺术表现力时,假设电影A虽剧本整体架构卓越,却在表演细腻度、镜头编排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电影B尽管剧本连贯性略显欠缺,但在独立场景的构建上却无明显破绽。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观众往往更偏好选择整体观感更为连贯的电影A,这是由于公众审美趋向对整体和谐的一方持有较高的接纳度,而在面对碎片化、缺乏整合的美学元素时,则难以产生同等程度的共鸣。

所以在剪辑过程中,相对于细节的雕琢,基于全局视角的整体构思具有决定性作用。剪辑的思维方式涵盖了两个相互依存的维度: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宏观维度涉及剧本叙事的整体架构梳理、篇章之间的逻辑连接与重构;微观维度则专注于镜头间的转换流畅度、景别切换以及音效精细调控等具体技术手段。

众多剪辑初学者常陷入过度关注微观技术的囹圄,譬如过分投入思考转场技法的研究或单一镜头间衔接,却在无意间忽略了宏观布局决策的重要地位。这种重心偏移实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利于剪辑工作的高效推进。以处理10个待剪辑镜头为例,首要任务应当是从全局角度审视这些镜头如何有机融合并有效传达故事,而非局限于个别镜头间的微小过渡。

掌握技术层面的剪辑技巧相对而言较为直接,但培养高层次的宏观思维能力对于剪辑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方能在面对各类影视项目时具备灵活适应性,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理论上,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投入,任何人均有可能通过学习和实践剪辑出高质量的作品。然而,剪辑效率本身即能反映出剪辑师专业素养的高低。

在实际剪辑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在忙碌的操作中淡化对宏观层次的考量。殊不知,倘若忽视剧情整体结构的合理性设计,即使各个镜头的细节处理再精妙绝伦,最终成片仍可能导致观众在观赏体验上感到不适。类比于绘画艺术,一幅肖像画即便眼部描绘得惟妙惟肖,但如果面部比例失调,整幅画作依旧无法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同样的道理,在剪辑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作品整体格局的敏锐把握,以确保作品的完整性与观赏性。

1.1.1 框架思维

人们在评判面貌时,通常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五官部位,而是观察五官在面部布局上的协调性。将剪辑师比作画家,剪辑工作就如同绘制人像。在绘画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人脸在画布上的基本位置,随后以简洁的线条将五官精确地描绘在相应的位置上。若一开始便着手绘制眼睛、鼻子或嘴巴,而缺乏一个明确的整体轮廓来指导后续步骤,最终的作品将难以令人满意。

在剪辑影片时,亦需秉持全局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先构思整体框架。专业的艺术创作人员通常具备这种前瞻性:编写剧本时,先制定剧情大纲,再细分成各个场景,逐步填充细节;创作歌曲时,先谱写核心旋律,再完善小样(Demo);绘画时,先勾画出主体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随后逐步完善线条和色彩。同样地,剪辑影片时,首要任务是明确影片的整体风格和时长(如图1.2所示),为后续的剪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剪辑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导入相关素材。然而,在正式动手剪辑之前,建议投入一定时间进行深入思考。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有助于全面理解所有素材及镜头表达风格。随后,精心构建剪辑结构,将整体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并对应至三幕结构的大致区间内。通过此种方式,您将能够显著减少后续创作所需时间,提升整体效率。

图1.2 剪辑思维的构成

在早些年的一个项目中,我承担了一部短剧的剪辑工作。故事聚焦于主人公与其身患重病的妻子A,以及他们疼爱的女儿之间的生活纠葛。随着A的病情急转直下,不得不入院治疗,夫妇俩为了抚慰女儿,虚构了一个关于A即将踏上长途旅程并在女儿生日那天归来的美丽谎言。

戏剧性的是,剧中出现了一位与A面貌相似的公司同事B。在A不幸离世之后,主人公恳请B扮演A的角色,在女儿生日当天一起共度家庭欢乐时光。经过主人公真诚恳求,B同意了这一特殊请求,由此三人共度了一个温情难忘的生日聚会。

不过,按照原始情节直接剪辑,短剧的故事可能略显平淡。为此,我在剪辑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让剧情跳跃到A离世后的一年,即女儿的下一个生日,此时男主角携看似康复的A(实为B扮演)回归家庭,一家人再度庆祝生日的情景。随后跟随一个反转剧情,揭示了A已经去世的事实,以及男主角曾经邀请B扮演A以延续家庭和谐的秘密计划。这样的剪辑手法既为原本平淡的叙事增添了适度的悬疑成分,也加强了观赏性。

为了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我采用了这种处理方式。这也是一种宏观的剪辑思维,其核心在于调整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如果在剪辑开始前没有深入研读剧本,可能无法产生这种结构上的创意。同时,如果在所有戏份都剪辑完毕后再考虑调整结构,可能会因为不舍得放弃之前的劳动成果而束手无策。因此,在开始剪辑之前便确定故事结构,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电影预告片的剪辑过程中,首要的原则是避免剧透。常见的剪辑策略是将主角或配角的台词进行拆解与重新组合,为其赋予新的语境,用作画外音的基础。随后,结合其他镜头,为观众呈现一个与正片迥异的故事,同时保持悬念的持续性。因此,预告片有时会被戏称为“预告骗”,这种重新构建故事、误导观众的手法实际上就是剪辑思维的体现。在实施剪辑之前,剪辑师需要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然而,在构建故事之前,更重要的是确定故事的主题,并确保其风格与电影本身相符。在当前蒙太奇体系下,假设配上适当的音乐,剪辑师完全能将喜剧预告片剪辑成恐怖风格,但这并非主流做法。因此,剪辑前的思考、元素的整合以及结构的搭建,均可统称为框架思维。

1.1.2 非线性思维

在电影艺术萌芽时期,剪辑仅是一种简单的“剪接”技术,缺乏独立的思维过程。电影制作者主要依赖前期的摄影成果,后期则仅将这些片段按照拍摄顺序进行连接。当时,所有的剪辑工作都是人工使用胶片完成的。随着剪辑软件的出现和发展,剪辑开始逐渐在电影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引发了创作者们的广泛关注。

现代剪辑软件功能强大,使得剪辑师能够轻松地对各种素材进行灵活的排列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这些剪辑软件通常被称为非线性编辑软件,其核心在于非线性创作理念。初学者在进行剪辑时,往往习惯于按照时间线的顺序,从头到尾进行线性剪辑。然而,正确的剪辑方法应该是在确定影片的时长、整体风格、背景音乐等因素后,根据情感变化划分不同的段落,并在此基础上填充具体的内容。

例如,在剪辑一个需要10个镜头的片段时,剪辑师应在整体时长、音乐、主题风格等框架下,合理安排每个镜头在时间线上的位置。这种非线性思维和块状思维方式有助于提升剪辑效率和质量。相比之下,线性剪辑方式往往导致剪辑工作变得琐碎且缺乏整体性,一旦某个部分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体结构产生严重影响。

非线性思维和框架思维在剪辑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剪辑师在初始阶段就建立起稳固的基础。即使在剪辑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迅速进行调整,而不会破坏整体结构。这对于商业剪辑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剪辑师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初衷。

虽然我们在学习其他学科时通常遵循线性思维方式,但在剪辑领域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摆脱“从头至尾”的线性思维束缚。剪辑师应根据影片的需求和素材的特点,灵活地安排剪辑顺序,在构建剪辑时间线的过程中,应当追求一种非线性的紧密编织,而非简单地按照线性序列填充内容。此种对时间和空间的灵动调度,以及对叙事结构的创造性重组,恰恰是剪辑艺术的核心特质与魅力所在。

1.1.3 情感的力量

在探讨“框架思维”后,我们可能倾向于认为剪辑活动遵循某种固有的规律或模式。然而,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若真的存在一套类似数学公式的固定法则可以普适于剪辑实践,那么只需通过机械化学习即可造就众多杰出的剪辑人才,而这显然与现实情况相悖。剪辑工作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仰赖剪辑师对作品内在韵律和情感流动的敏锐感知与把握。

观众对一部影片的评判标准不仅仅限于视觉层面的整体观感,更在于影片能否触动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强烈的共鸣与感触。这种情感交流的本质实际上是通过剪辑手段进行传递和构建的。因此,剪辑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活动,更是一门关乎情感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剪辑专家沃尔特·默奇曾提出一套广为认可的剪辑六大法则(如图1.3所示),他认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由六大核心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包括:情感(占比51%)、故事(占比23%)、节奏(占比10%)、视线(占比7%)、二维特性(占比5%)以及三维连贯性(占比4%)。

图1.3 剪辑六大法则

该法则深刻揭示了优秀影片的内在品质。其中,后三点要素——视线、二维特性和三维连贯性,虽然在剪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被视为微观层面上的“硬技术”。然而,情感这一要素却显得尤为独特,它并非基于技巧或技术,而是一种难以捉摸、超越技术层面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是由默奇在电影剪辑过程中提出,但其普适性使得其他影片同样可以借鉴和应用。情感作为影片的核心要素,对于塑造影片的整体氛围和观众共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某个体深受某部影片触动时,这必然是因为影片中的某些情感元素与其内心产生了共鸣。

在电影《天才雷普利》(1999)后半部分的某一场景中,雷普利已身陷多重罪行,此时他站在船头,凝视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周围人的呼唤,他仿佛置若罔闻。这个镜头的持续时间非常长。在默奇所著的《剪辑之道》一书中,对于这个长镜头的处理,他强调:“雷普利能看着大海想多久,这个镜头就可以停多久。”这句话精准地描述了这个长镜头的核心目的——情感的传递。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任何花哨的剪辑技巧都会显得多余无力。唯有让镜头得以完整展现,即使时间稍长,观众亦能在其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随着电影的深入展开,观众的情感也随之起伏跌宕。正当观众渴望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憩,如同主角雷普利一般,以整理和释放内心复杂的情感时,剪辑师恰到好处地为观众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观众得以深入探究雷普利内心的挣扎与绝望,进一步思考他是如何逐步迈向自我毁灭的深渊。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给予了观众足够的情感空间,还引导他们对人物性格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

而这种真实的情感,唯有摄影机能够捕捉并记录到。在剪辑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技术手段,却忽视了最本真的情感表达。

在电影《教父》(1972)中,我们依旧能观察到类似的情感处理。主角麦克在餐馆大杀四方的戏码中,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能看到他身体出画时不慎撞到角落里的摄影机,导致画面产生了晃动。尽管如此,剪辑师并未选择删除这一镜头。原因在于这种晃动为观众带来了原始、粗暴的张力感受,犹如观众的情绪一般,在震惊与平静之间仍保持着微妙的波动。同样,《为奴十二载》(2013)的开篇也运用了类似的技巧,镜头在停留数秒之后才出现对白。这些均为剪辑师刻意保留情感元素的典型表现。

随着电影叙事技巧的不断进步,优秀剪辑师的追求似乎已经开始变成“从哪里切”转变为“哪个镜头不需要切”。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与其御用剪辑师塞尔玛·斯库梅克共同秉持着一种“真实、粗粝”的电影剪辑理念。斯库梅克曾明确指出,尽管好莱坞的剪辑师倾向于追求一种平滑、精致的剪辑风格,致力于消除所有瑕疵和凹凸,但马丁导演和她本人却对剪辑中的某种粗糙感情有独钟。这种看似不完美的剪辑手法,反而为电影注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与现实感,譬如由斯库梅克独创的“闪光灯”式剪辑,已经成为他们作品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剪辑是通过选取镜头来叙述故事的艺术,叙述故事需要“跌宕起伏”:若有人面无表情、语调机械、平淡地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叙述恐怕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让人昏昏欲睡。反之,若讲述者能够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语调抑扬顿挫地叙述故事,即便故事本身并不出彩,也能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这便是为何杰出的导演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平淡无奇的剧本拍摄得引人入胜。他们深谙节奏掌控之道,而情感的运用则是决定节奏的关键因素。一部影片若能得到观众好评,必然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触动了人心。因此,卓越的剪辑师在组合镜头时,同样需要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情感元素。他们可能轻松创作出一个充满“愤怒”的情感主题的蒙太奇段落,但面对一部同时包含“喜悦”“悲伤”“愉快”等多重情感主题的长片,如何将这些情感巧妙融合,让观众能够全面吸收,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技术层面之外,优秀的影片往往有一条清晰可见或交织复杂的情感主线,引领观众深入故事内核,感受其中的情感魅力。

假设在剪辑一个以“悲伤”为主题的段落时,我们面临两个镜头进行选择:镜头①的技术完美但情感表达稍显普通,镜头②的技术上存在瑕疵(如虚焦、晃动),但情感表达更为深刻。从学院派审美和商业标准来看,镜头②可能被视为不合格的“废镜头”,因为它不符合对焦清晰、画面稳定、构图规范等技术要求。

然而,在电影叙事及情感表达的维度中,镜头选取的标准并不仅受限于纯粹的技术参数。事实上,某些在技术层面存在瑕疵的镜头,反而可能因其真实性与生动性,更有效地揭示角色的情感深度与内在精神世界。在剪辑师的手中,它仍然有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

真实是观众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剪辑师应当始终牢记“情感为王”的原则,在剪辑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将表演的真实性和情感的传达置于优先地位,而非一味追求技术层面的绝对完美性。在选择镜头时,应当以情感表达为首要标准。一条技术上完美的镜头,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成为电影中的有效元素。相反,那些带有瑕疵但情感真挚的镜头,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共鸣。 8yJAkkBMRm2nzomb74zYhohWJsJALf3uxo9w4IX30Lo+rA2dHSzXzhNc5TS27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