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微电影概述

微电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既具有传统电影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微电影的出现为视觉艺术拓展了新的方向,也为知识的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无论是微电影的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理应对微电影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基本特征、常见类型有所了解。

微电影概述

1.1.1 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是在电影和电视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一种灵活、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微电影又称微型电影,在《编辑与出版学名词》中有明确的定义: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每部几千元至数万元)”的视频短片。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理解。

播放平台: 微电影的播放平台为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可以运行在计算机和各种移动终端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视等),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观看微电影的需求。

故事情节: 微电影虽然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受到时长的限制,不能拘泥于电影的传统叙事方法,需要设计出适合较短时间表达的更加简单的故事情节,因此,微电影具备更多样的叙事手段,故事内容也更加灵活多变。

时长: 微电影的时长通常在10分钟左右(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被划分到视频短片的范围内,且非常符合人们“碎片化”时间观看的需要。

微电影的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单独成片,也可组成系列。图1-1所示的《二十同行》(2023),就是一部以“大国顶梁柱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影片真实还原了3代科研工作者怀揣振兴中华的信念,持续奋斗,研制出打破世界纪录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故事,呈现科研工作者们与祖国的伟岸征途同行的精神风貌,凸显科研工作者们在接续传承中不断进步的伟大报国精神。

图1-1 微电影《二十同行》

1.1.2 微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微电影是电影的一种特殊形式,微电影的起源离不开电影的发展,微电影的发展则建立在以智能化、网络化和大数据等为特点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

1.电影的起源

电影的出现与“视觉暂留现象”密切相关,视觉暂留现象是指当一个物体快速从人的眼前划过,人眼的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的一种视觉现象。也就是说,人脑保留物体影像的时间会比眼睛真正记录它的时间略长一点。这一现象也可以解释电影的成像原理,电影画面不是真的在动,而是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多组静止画面,这样的速度使人脑中一直保留物体影像,使人觉得电影画面是连续的,电影中的物体是活动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创造出能够显示物体运动的艺术形式。早在1832年,一种用转轮带动圆盘上一组互相略有不同的画片连续转动,使画中的形象看似在动的玩具就在欧洲诞生。1878年,一个名叫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J. Muybridge)的人把这一原理应用于赛马奔跑的拍摄中,通过架设多台照相机,拍到了赛马奔跑的连续动作,如图1-2所示。然后,迈布里奇发现,把这些照片按顺序放在一个圆筒内使其转动,通过一个小窗口就会看到赛马奔跑的画面,人们也能从中窥见一个别样的世界。这就是电影最早的尝试。

图1-2 赛马奔跑的连续动作

1882年,法国科学家艾蒂安-朱尔·马雷(Etienne-Jules Marey)使用一台被称为“摄影枪”的仪器,采用一种特殊的快门控制曝光,实现了1秒内拍摄12个连续运动画面的设想,并将整套动作记录在同一张底版上。这些影像显示出动作的连续不断,影像拍摄也进入到连续摄影的新阶段。

1888年,柯达胶卷的创始人(也是胶卷的发明人)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创造出能把图像连起来的赛璐珞胶卷。1894年,在世界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实验室里,技师们利用制作出的35毫米打孔赛璐珞胶卷进行拍摄影片的试验,采用马雷连续摄影的方法,将连续拍摄的影像首尾连接,用马达驱动后放在一个柜子里循环放映,人们就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运动画面。这部用赛璐珞胶卷拍摄的影片只持续了数秒,35毫米胶片也成了电影胶片的国际标准。

虽然能够拍摄出影片,但还没有具体的办法将其播放给观众欣赏。到了1895年,卢米埃尔(Lumière)兄弟研制出第一台电影放映机,并在巴黎一个咖啡馆的地下室中公开放映了几部非常短的电影,也就是说,从时长角度划分,最早期的电影也是微电影,现代电影是从微电影起步的。由于实现了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是电影的发明者,电影公开放映的日子(1895年12月28日)也被视为电影的诞生日。

2.微电影的起源与产生背景

20世纪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电影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的胶片磁带摄像技术,到现在的数字摄像技术,摄像工具也从胶片摄像机发展到现在的数字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如图1-3所示。使用相对简易的摄像工具拍摄的影片也逐渐被广大观众接受和认可,并在一些公共媒体中播放,微电影的说法开始出现。20世纪80年代时,很多电影电视和广告宣传的创作者开始尝试拍摄短小精悍的影片。这种形式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微电影,并且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1-3 拍摄工具

微电影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电影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特点,满足观众对快速娱乐的需求,推动了电影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观众需求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加,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希望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信息、感受情感,微电影应运而生。与电影相比,微电影拍摄周期短、内容紧凑、传递信息快速,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娱乐需求。

技术条件提升: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拍摄、制作微电影的门槛大幅降低,普通人也可以使用手机或数码相机等常用设备拍摄和制作高质量的微电影。另外,新媒体平台的诞生与广泛运用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机会,扩大了微电影的影响范围,社交共享、个性化推送和流量变现等机制也加速了微电影的传播。

产业链发展: 微电影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拍摄设备、后期制作软件、配乐设备、场地租赁等方面,微电影的兴起也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就业岗位,例如,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微电影的发行和销售,加速了微电影的推广,将微电影改编成电影以进行后续开发,从而扩展电影产业的收益渠道。

我国微电影的广泛传播始于2008年,当时,一些电视台开始策划播放微电影节目,多为短小精悍且制作精良的故事片,这些故事片很快便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使微电影受到广泛的关注。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电影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并有了更丰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随着网络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也逐渐进入黄金时期。

我国早期的微电影源于一些艺术家和电影创作者的个人创作,大多不具备商业化的特点,而是以表现情感和展示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为主要目的。这些微电影的题材广泛,既有诗意和抒情的作品,也有关注社会热点的作品。2010年上线的《老男孩》,如图1-4所示,是其中的代表作,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和热议。《老男孩》在微电影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它在微电影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探索,用短小精悍的方式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故事情节富有吸引力、节奏紧凑、镜头语言优美;其次,它以社会现实为题材,通过简短的故事和情感表达呈现微观社会关系,以极富表现力的方式触动观众的内心,为微电影在电影产业中的位置和作用树立了一个典范;最后,它激励更多的微电影创作者深入社会生活,把微电影的形式和内容推向更高的水平,同时也让更多的投资人和影视公司认识到微电影这个新的电影形式的发展潜力。

图1-4 微电影《老男孩》

3.微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态的微电影受到广泛关注。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涉足微电影领域,以优酷、腾讯、爱奇艺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视频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微电影频道,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补贴措施吸引更多的制作团队加入微电影领域。同时,大量的专业化策划、制片、导演、演员、后期制作等人才也涌入微电影领域,促使微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微电影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开始出现。如图1-5所示的微电影《光辉岁月》(2012),讲述了一段4个年轻人不愿辜负青春时光,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不但制作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中广泛传播,受到用户的好评和欢迎。此外,这一阶段还出现了《再见金华站》(2011)、《父亲》(2013)、《再次相遇》(2015)等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目前,微电影已经成为国内影视创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微电影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微电影制作水平和表现手法越来越成熟和多样化,微电影类型也拓展到科幻、喜剧等多种题材。同时,由于网络平台的发展,大量优秀的微电影得以广泛传播,许多优秀的微电影创作者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例如,《眷恋》(2019)如图1-6所示,这部微电影取材于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了普通法官坚持默默奉献、坚定职业信仰以及坚守法治梦想的典型事迹。此外,微电影《安安》(2021)、微电影《加油!小旗手》(2022)和微电影《老张小张》(2022)等也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图1-5 微电影《光辉岁月》

图1-6 微电影《眷恋》

1.1.3 微电影的基本特征

微电影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短小精悍

微电影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由于时间短,创作者必须编写一个精炼的剧本,通过关键镜头、角色的情感表现,刻画故事的情节,让观众快速产生共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长短的微电影也更易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加快信息传递。例如,图1-7所示的陈凯歌导演的微电影《百花深处》(2002),用短短10分钟的影片向观众讲述了普通人搬家的故事,描绘了新旧更替下的时代变迁,以及快速发展的老北京城中的景象,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传承,向观众传递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的信念。

2.创意十足

与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创意空间,更容易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者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拍摄手段,并融合不同艺术形式来提高微电影的质量和创意性,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图1-8所示的新华社、新华网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而精心制作的微电影《我梦想 我奋斗 我奔向》(2018),上线仅一天就刷爆了朋友圈,成为点击量过亿的现象级微电影。其创意在于使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技术将历史大事一一串联,并辅以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叙事,营造出独特的观影效果。

图1-7 微电影《百花深处》

图1-8 微电影《我梦想 我奋斗 我奔向》

3.表现方式多样

微电影的表现方式丰富多样,如实拍、3D特效、动画等。不同的创作者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改善视觉效果,增强叙事深度,让微电影更具特色。例如,图1-9所示的法国微电影《镜子》(2010),采用主观镜头拍摄,并使用跳跃镜头和大量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利用浴室的一面镜子呈现主角俯身、抬头等动作细节,随着时间推移,主角的面庞也由年轻慢慢变老。在这部微电影中,观众能通过细节的表现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涵,体现出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不同的美学特征。

4.题材多元化

微电影的题材涉及生活、文化、科技、社会和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仅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兴趣爱好,还可以帮助微电影创作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例如,图1-10所示的微电影《窑火千年 瓷骋天下》(2018)就是一部纪录片式的微电影,讲述了一位陶瓷艺术家和他的徒弟在传承和创新中寻求突破的故事,承载了景德镇千年制陶技艺的文化和精神,表现了地方传统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图1-9 微电影《镜子》

图1-10 微电影《窑火千年 瓷骋天下》

知识小贴士

相较于传统电影,微电影还具有制作成本低和传播力强等特征。制作成本低是因为微电影通常采用较简单的拍摄设备和制作软件,其制作周期也相对较短,因此在人力、器材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成本都相对较低;传播力强是因为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微电影能够迅速传播,不像院线上映的传统电影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1.1.4 微电影的常见类型

微电影是影像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微电影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目的和用途分类

根据目的和用途可以将微电影分为广告类、宣传展示类、纪录片类、情感类、教育类和公益类等类型。除广告类微电影外,其他几种类型的微电影通常以宣传社会价值观念、弘扬文化精神等为主旨,具有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

(1)广告类

广告类微电影主要用于产品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这类微电影多采用情感化、创意性的表现手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呈现产品或品牌的特点,引导观众关注品牌或购买产品。图1-11所示的广告类微电影《有爱的动作》(2017),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之间平等友爱的沟通故事,品牌也通过这一影片向观众宣传和推广了自助点餐机的儿童点餐模式。

(2)宣传展示类

宣传展示类微电影通常由政府或企业组织制作,用于宣传某一理念、活动或项目。这类微电影注重态度和形象的传播,一般利用情感化、教育性的表现手法加深观众对主题的印象。个人也可以尝试制作这一类型的微电影用于展示个人能力。图1-12所示的宣传展示类微电影《哪吒蓉宝奇遇记》(2023),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极致的美学镜头,讲述主角哪吒与大熊猫蓉宝在巴蜀山水和市井烟火中竞技的故事,展现了运动之美、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让观众感受到成都人民的热情和大运会的氛围,激发其参与大运会的热情。

图1-11 广告类微电影《有爱的动作》

图1-12 宣传展示类微电影《哪吒蓉宝奇遇记》

(3)纪录片类

纪录片类微电影以真实事件、人物或场景为主题,旨在通过记录真实场景传达信息,往往具有纪实性、真实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这类微电影通常使用实事求是的表现手法,也会加入悬疑、情感等元素加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图1-13所示的纪录片类微电影《青春正当时》(2021),讲述了雪域高原上的女子飞行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三江源生态保护队等为祖国建设奋斗的青年党员群体,立足岗位、热血奉献的故事,突出了青年党员群体响应“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时代召唤的精神风貌。

(4)情感类

情感类微电影通常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营造情感气氛引起观众的共鸣。这类微电影往往涉及爱情、友情、亲情等主题。图1-14所示的情感类微电影《游子吟》(2017),根据清代考据大家王鸣盛的真实经历改编,通过浓浓的中国风元素,以动画的形式将古诗《游子吟》中的母子亲情完美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亲情关系,这一微电影不仅充满意境之美,更充斥着母子之间深切的情感羁绊。

图1-13 纪录片类微电影《青春正当时》

图1-14 情感类微电影《游子吟》

(5)教育类

教育类微电影主要用来传递知识和教育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类微电影通常采用故事化的手段、情节化的内容让观众接受信息。图1-15所示的教育类微电影《朋友圈》(2020)是一部宣传保密工作的微电影,讲述了一名机关干部缺乏保密意识,无意通过朋友圈泄露国家机密的故事,这一微电影用典型的案例让观众意识到身处信息社会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观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6)公益类

公益类微电影旨在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环保、健康、公共卫生等相关的公共利益事业。这类微电影往往通过真实的案例、情节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图1-16所示的公益类微电影《触摸阳光》(2013)是以关注少数群体和特殊教育为主题的公益微电影,取材于真人真事,讲述的是因事故双目失明的10岁男孩平安,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克服困难、重获自信的故事。

图1-15 教育类微电影《朋友圈》

图1-16 公益类微电影《触摸阳光》

2.根据题材和内容分类

根据题材和内容可以将微电影分为爱情类、喜剧类、悬疑类、动作类、科幻类、历史类等类型。

(1)爱情类

爱情类微电影以爱情为主题,通过讲述爱情故事来表现爱情的美好、爱情的纠葛、爱情中的成长等内容。图1-17所示的爱情类微电影《再见金华站》(2011)讲述了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之间纯净、质朴的爱情故事,向观众展示爱情中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一经推出便在网络上引起极大轰动。

(2)喜剧类

喜剧类微电影通常幽默、搞笑,适合描绘耐人寻味的人际关系、生活故事等。图1-18所示的喜剧类微电影《倒鸭子》(2011),讲述了一位讲大连话的司机与讲普通话的接线员之间的对话故事,发音上的差异使两人的交流极具喜剧效果。

图1-17 爱情类微电影《再见金华站》

图1-18 喜剧类微电影《倒鸭子》

(3)悬疑类

悬疑类微电影以悬疑题材为主题,通过紧凑的叙事节奏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引起观众的好奇和猜测。图1-19所示的悬疑类微电影《梦旅人》(2023),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男主角因为车祸记忆缺失,经常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从而产生了很多观众无法理解的行为,而影片的结尾又在人意料之外。

(4)动作类

动作类微电影是以刺激、惊险的打斗画面为主要特点的微电影,它注重动作设计和场面效果,适合描绘危机四伏的冒险故事,或展示英雄主义精神。图1-20所示的动作类微电影《武之梦》(2013),没有台词,以武打动作为主要内容,是一部展示中国传统武术的三维动画动作类微电影。

图1-19 悬疑类微电影《梦旅人》

图1-20 动作类微电影《武之梦》

(5)科幻类

科幻类微电影通常以探索未来、穿越时空、发掘未知、探索科学等为主题,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图1-21所示的科幻类微电影《DEEP:深海》(2022),讲述了未来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探索宇宙中海洋星球“DK-3”的故事,引发观众对探索宇宙的思考。

(6)历史类

历史类微电影通常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为素材,还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形象,以史叙事、以史述情。图1-22所示的历史类微电影《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2019),取材于我国的历史事件,讲述了唐朝安西军被敌人切断联系,孤悬西域,无一兵一卒驰援,仍然誓死捍卫疆土主权,与敌军鏖战近半个世纪,最后全部将士以身殉国的故事。

图1-21 科幻类微电影《DEEP:深海》

图1-22 历史类微电影《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知识小贴士

根据题材和内容分类的微电影除了以上几种之外,还有奋斗励志类、亲情类、奇幻类、战争类、武侠类和灾难类等类型。

3.根据拍摄方法和表现形式分类

根据拍摄方法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微电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实景类

实景类微电影展示的是真实场景,具有真实感强、情感饱满等特点,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大多数的微电影都属于实景类微电影。

(2)动画类

动画类微电影是使用动画技术制作的微电影,通常在创意和画面表现上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根据动画技术的不同,动画类微电影又可以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手绘动画类微电影: 手绘动画类微电影是通过人工逐帧绘制动画内容,再通过摄影或计算机合成的方式制作的动画类微电影,动画片《猪迪克之蓝海奇缘》(2021)就可以归到手绘动画类微电影的范畴,如图1-23所示。

数字动画类微电影: 数字动画类微电影是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以二维或三维等形式呈现的微电影,前面介绍过的科幻类微电影《DEEP:深海》(2022)就是采用三维的形式制作的数字动画类微电影。

定格动画类微电影: 定格动画类微电影是使用定格摄影技术制作的动画类微电影,通常以人物模型、玩具等实物为拍摄对象,动画片《无二》(2022)就可以归到定格动画类微电影的范畴,如图1-24所示。

(3)静帧类

静帧类微电影以静态图片为主要表现形式,使用摄影或绘画等方式呈现视觉内容,通常需要剪辑和音乐的配合形成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比较特别。

(4)音乐类

音乐类微电影是以音乐为主题,将歌曲和影像结合,从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微电影。

图1-23 手绘动画类微电影《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图1-24 定格动画类微电影《无二》 JKFaX01jDcqPmMCwmBMUilXSr8n+054aHhuNeNZzOZqKUCZ8NT2rK5jxMBltNE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