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门忠烈

一九二八年底,彭湃奉命前往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彭湃在上海新闸路经远里开会时,因为叛徒的出卖而不幸被捕。

当时,党的地下组织秘密策划了一套全力营救彭湃和其他被捕同志的方案。执行营救方案的一支“红队”(即中央特科行动科),首先除掉了出卖彭湃的那个名叫白鑫的叛徒。然后,“红队”准备在押解的路上,伏击囚车,救出彭湃等人。

可是,就在囚车出现时,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红队”负责采购枪支的人员一时大意,没有把新枪的防锈油清洗掉,结果新枪无法使用,秘密营救行动只好临时取消,大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押解彭湃等人的囚车远去。

在监狱中,敌人用尽酷刑,彭湃却咬紧牙关,经受住了种种残忍的折磨。他义正词严地回答审讯的敌人:“我们共产党是代表工农人民大众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鼓励自己的战友们:“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他还和狱中的其他同志一起,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表达他们要为党的事业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冠生暨家中老少:

我等此次被白害,已是无法挽救。张、梦、孟都公开承认,并尽力扩大宣传。他们底下的丘及同狱的人,大表同情。尤是丘等听我们话之后,竟大叹气而捶胸者。我们在此精神很好。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

写给党中央的这封信,是以彭湃、杨殷两人的名义写的。收信人是“冠生暨家中老少”,“冠生”就是当时党在上海的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家中老少”指党内的同志们;信中的“白”指叛徒白鑫;“张”指张际春,“梦”指杨殷,“孟”指彭湃自己,当时彭湃化名孟安。

因为叛徒告密,张、梦、孟被捕后,公开承认了共产党员的身份。“尽力扩大宣传”指他们在狱中坚持宣传共产主义真理。“丘”指国民党士兵。

彭湃和杨殷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最初都在南方领导革命。两人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临刑的早晨,彭湃和杨殷联名给中共中央写信报告狱中斗争的情况并提出营救同志的意见。随后,两人又联名给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写了这封信,简明扼要地向党中央报告了各同志被捕和对敌的口供,以及在狱中的斗争情况,表达了“我们在此精神很好”“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的殷切嘱托。

就义前,彭湃感化了一个看守,让他带出了这封秘密书信。书信虽短,但字字千钧,让后世人看到了共产党人无惧牺牲、慷慨赴死,用生命捍卫坚定信仰的崇高情怀与坚贞节操。

彭湃又写信给第二任妻子许冰(又名许玉磬):

冰妹:

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

你的湃

彭湃写给许冰的信,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个字,却纸短情深,殷切勉励许冰不要悲伤,保重生命,努力前进。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崇高情怀,尽在“余言不尽”之中。

八月三十日,彭湃脱下身上的衣服,赠给狱中的战友,对着即将永别的战友和押送他们的士兵,做了最后的演说。

下午,他和一同被押赴刑场的战友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唱着雄壮的《国际歌》,高呼着“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慷慨就义。

一代杰出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从被捕到牺牲仅六天,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

彭湃牺牲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与彭湃一起战斗过的共产党人,都感到十分痛惜。在彭湃就义一周年时,周恩来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道:

……革命领袖的牺牲,更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照耀在千万群众的心中,熔成伟大革命的推动之力,燃烧着每一个被压迫群众的革命热情,一齐奔向革命的火原!所以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彭湃就义后,许冰继承彭湃等革命者的遗志,回到广东继续战斗。然而由于被叛徒出卖,许冰在被捕后也壮烈牺牲了。

受到彭湃“毁家闹革命”精神的影响,彭家人前仆后继,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九八三年,民政部颁发给彭家的烈士证书竟有六份之多!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彭家的这六位烈士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他们是彭湃及其两任妻子蔡素屏、许冰,还有彭湃的三哥彭汉垣、七弟彭述、侄儿彭陆。六位先烈牺牲时皆不满四十岁。

彭湃和蔡素屏牺牲时,他们的儿子彭士禄才三四岁。在小士禄还未能记事的年龄,他就永远地失去了父母,成了一个幼小的孤儿。

彭湃和蔡素屏牺牲后,惨无人道的国民党反动派到处叫嚣,对彭家人要“斩草除根”,“抓到一个杀掉一个,一个都不能留”!

在这样的“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一个幼小的烈士遗孤,还能存活下来吗? 8NmQMSpC+RXl6k0QD27YibHlz10L75WL+tAOQSUbacdU3hHdkeiwomDVr3TvOd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